(来源:青岩古镇)
贵州青岩古镇
一城故事半城悠,
最傲状元名九州。
抗日亲人藏小巷,
古屋石路写春秋。
游青岩古镇状元府
灰墙黛瓦一民宅,
因出状元名气开。
自古才学人仰目,
披星戴月锦程来。
青岩古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是贵阳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颇具魅力。青岩古镇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因明朝屯兵而建镇,以青色的岩石而得名,是一座因军事城防演化而来的山地兵城,素有贵阳“南大门”之称。
2021年4月14日,我们来到青岩古镇,古镇的景色在眼前一一展开。
刚入景区,一座三门洞的石制牌坊便立于眼前,牌坊上刻有“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上面还刻有各种图案,这是一处贞节牌坊。
历史上,青岩古城四门内外有八座牌坊,现存的只有南门外的“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南门内的“赵理伦百寿坊”和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寿坊”三座。三座牌坊的建筑造型基本相同,均呈四柱三间、三楼四阿顶式,高9.5米,宽9米,面北背南,属清朝石牌坊建筑风格。三座牌坊都没有基槽,靠4个长方形柱基直接立在地面上,且一竖就100多年,堪称奇迹。
过了石牌坊,眼前是一条下坡的石板路,路两边都是古老的木制建筑。
举目远眺,山坡上高高的城门楼与城墙围起一座城池,这就是青岩古镇。
那道城墙以城门楼为中心向两边延伸,左侧城墙蜿蜒一路攀崖到山顶,并伸向更远,中间还设有敌楼。
路两边植物茂盛,湖水如镜,此湖名为“定广湖”。
(此片为同行游客拍摄)
一条石板路将“定广湖”一分为二。左侧一只乌篷船停靠在岸边,与岸上盛开的黄色兰花相映成趣。
这里山水相依,古城相映,景色优美,引来大家争相拍照。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右侧有一块白色理石石碑,上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贵州段)青岩古镇”。
右侧湖水碧绿,把周围的绿树与楼房城墙全部倒映其间,景色幽雅恬静。
一块形同老虎的怪石上有“青岩”两个红色大字。
这里最为抢眼的还是位居山坡高处的那座宏伟壮观的门楼及城墙。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我们沿着那一路攀升的石阶奔向城门楼。来到近前,才见到刻在门楼上的三个字“定广门”,原来那定广湖之名是据城门名而来。
定广门初建于明朝天启年(1621年至1624年),是青岩军事古镇象征,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班麟贵之子班应寿子承父职(土司),增建定广门,清嘉庆三年(1798年),武举人袁大鹏重修,城楼为三开间重檐歇山式顶木结构,屋顶为青灰色瓦面,泥塑脊饰。定广门城墙墙体上设有垛口炮台,远看城墙,雄伟壮观、气势恢宏,是古时贵阳南面最重要的军事防线,所以有“筑南门户之称”。
过了城门楼,只见左侧有一个窄窄的台阶,可以通到城墙上。
当我信步登上城墙时,只见一眼难尽的城墙向山上伸去,各色战旗迎风飘扬,即古老,又壮观。城墙内低外高,外墙全为垛口墙,大显军事防卫之功力。
几门黑色大炮,炮口朝外,再现了保卫古镇的场景。
城门楼内有一位端坐于椅子之上的官员青铜塑像。
在铜像边有一幅手写的人物介绍。赵国澍(shu,音同树)(公元1826年至1863年),字慰三,清朝贵筑县人。咸丰年间因倡练民团,为青岩团务总理,咸丰四年领头组织地方士绅修补青岩城垣,对家乡屡有贡献,因功得“按察使”衔,“花翎候选道”,总办贵州团练事务。他允文允武,关心地方文教,严格教子,他的四个儿子,四人中举,三人进士,二子赵以炯成为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还有一个儿子中经魁,在科举时代可谓殊荣。他热情爱国,敢杀洋教士,造成轰动中外的青岩教案,这是近代史上反洋教斗争的先声。同治二年,在攻打农民起义军灯花教何德胜部时,兵败身亡,时年37岁,清廷追封“太常赤卿”,赏“骑都尉”,准世袭并降旨建“赵公专祠”。在城内游览时恰好见到“赵公专祠”。
古镇共有东西南北四个大门,我们进入的大门“定广门”是古镇的南门。下了城墙,又见一座石质牌坊,上刻“士业衍祥”四个大字。这便是前文提到的南门内的“赵理伦百寿坊”。“赵理伦百寿坊”距定广门仅几步之遥,牌坊上有各种浮雕,四根石柱都各有一只石兽大头向下趴在基座上,作为支撑。其创意独特,被艺术大师刘海粟赞为“实属罕见而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清晨的青岩古镇整洁干净,行人稀少,店铺紧闭,寂静无声。一条青石板街道,几百年来已经被磨得溜光铮亮,两边高低错落的瓦房状古建筑整齐排列,大多是商业门店。
古镇除街道外,小巷四通八达。
在石板路上行走,观古镇两边的景色。见到“迎祥寺”路标石碑,想那不远就可见迎祥寺。
路边古老的房屋石墙及上面一层已经斑驳缺损的花墙,无声地诉说着古镇悠久的历史。
继续前行,整齐的街道上挂满了黄面红边带锯齿穗的青岩古镇旗,为古铜色的古镇建筑增加了一抹亮丽。
小巷中也有兴盛的店铺,悬挂半空用浅圆箩筐做成的招牌很特别,每个箩筐书写一个字:茶酒菜憇园。
在一段横七竖八石片垒成的石墙上,挂有“古驿茶铺”的牌子,还有“非遗马帮烤茶传承”、“马帮大碗儿茶”的标志。这些足以说明,木门儿里面的小院应该就是一个古老的茶馆。驻足观望,好像见到当年途经这里的马帮出出进进、人来人往的热闹场面。
在街上走着走着,一些店铺便开张了。一家李记古城手工馅饼,五彩精致,还有那些挂了一串串的腊肉。这些食品虽然令人垂涎,但在匆匆赶路中没有购买品尝,只留下一张精美的照片。
因为是清晨,古镇石板路上只有三五个游客,大部分店铺还是没有开门。
一座二层小楼明显高于周围的房屋,原来这是松鹤堂药房。
街面还有很多间非遗文化传承展示。门牌上有“小锤敲过一千年”,应该是银饰加工展示。
这一间店铺里全是五彩缤纷的娃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青岩古镇最引人为傲的是这里出了一个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赵以炯。开始我们遇到一座上有“三元及第”牌匾的小楼,还以为见到了状元府,后来才得知,这只不过是一座借状元府的影响力而开的酒店。
我们到处寻找,终于在状元街寻到了赵以炯状元故居。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这里也被称为状元府,位于青岩镇状元街一号,状元府坐南向北,道光年间,赵以炯曾祖父赵理伦所建。这里说的赵理伦,便是前文提到的“赵理伦百寿坊”的主人翁,也是城门楼中塑像赵国澍之祖父,赵以炯即赵国澍之子。
大院门前红灯高挂,一副简单的对联“琴鹤谱志,论语传家”,显示了主人一生的志愿。
府第坐南朝北,为两进四合院,均为一正两厢,风格是歇山式,总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左右。现存前殿、正殿、两厢和朝门,朝门内墙上有许多不同“寿”字残迹,据说这是赵以炯曾祖父赵理伦百岁时所留。建筑是以木质结构为主的,气派而不张扬,宁静恬淡,一派书香风范。
前院照壁上有百寿图,后院正屋内陈列当年赵以炯状元夺魁金榜、文房四宝及手迹等文物。
(此片来自网络)
西厢展出中国自隋朝开始的“开科取士”的科举制度图片资料。因为匆匆赶路,我们只在外面欣赏一下。
紧邻的是张公馆。张公馆原为蒋介石的侍从张尚钦及兄弟张尚全的住宅,为民国年间建筑,是青岩典型民居。
沿街道行走,我们见到的大多是客栈。从中可见其建筑特点。朝门多为垂花门,有的在门罩上彷石结构精雕细刻立柱及柱础,外观十分逼真。有的人家,在朝门前或大门前,铺墁青石板,其上雕刻蝙蝠、古钱、白果、鲤鱼等图案,意为“开门见福”、“开门见财”、“开门见子”、“年年有余”和“鲤鱼跳龙门”等吉象。
重檐悬山式民居完全是人体仿生学与商业经营两者之间的巧妙结合,青岩古镇的民居表面看起来和其他明清建筑并无明显不同之处,青瓦石墙、古朴沧桑,但仔细观察,却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贵州素来有“天无三日晴”之说,为避免下雨耽误生意,精明的生意人给房屋设置了双重檐,就像人的眉毛和睫毛,保护眼睛的是睫毛,而不是眉毛,眉毛起到是一种装饰作用,这种仿生学的商铺式民居建筑,充分体现了古镇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善于创新的精神,在全国也实属罕见。
民居及艺术场所建筑精巧,各有特色。
有一处名为“夏院”的大门,上有两幅门神的画,他们分别是秦叔宝和尉迟恭,记得小时候还见过的,现在这样的情景已经很少见了。
一处古屋围绕的小院儿,假石屹立,凉亭幽静,绿树成荫,繁花似锦。
小院儿里还有一处开满黄色兰花的小池塘,一只乌篷船停在花丛中,营造了一个水乡的风景。
原来这里是“半亩方塘客栈”。绿树掩映,小径通幽。
古镇无论是大小街道各个小巷,都特别整洁干净,原来他们每天早晨都要将这石板路刷一遍。在靠近西门的一条街道上有穿着红马甲的环卫工人正在拖着水管忙着刷石头路面,而旁边店铺门口却有一些游客围着餐桌在悠闲的用餐。此情此景,我深有感触。没有这些环卫工人每天的辛勤劳动,我们怎能见到眼前这座整洁干净的古镇?
一个独特的古色古香的小门楼,应该是一个茶馆儿,干脆把门神画到了门板上,让人感受到一阵古风迎面而来。
走在古镇这条古老的石板路上,眼观一片古老建筑,如同一次历史穿越。
门楣上古老的“三合典”三个字,说明这里曾经是一处当铺,而今变成一个服装店。
不久,我们来到一个巷子叫背街,首先,见到了万寿宫。高大的万寿宫门面是由白色和淡青色组成。在万寿宫牌匾四周有八人彩色雕塑,他们分别是吕洞宾,铁拐李,何仙姑等八仙。
万寿宫建于清康熙年间,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最早并不是一座道观,而是江西会馆,为南来北往的商贾之所,后来改造为道观。整座宫院由正殿、配殿、西厢、戏楼和生活区组成,坐东向西,总占地1000多平方米,但建筑大都在“文革”中被毁,多是后来重建。
与万寿宫毗邻的是慈云寺。慈云寺始建于康熙年间,道光十二年(1832年)重修,总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传说是西街吴姓人家捐修的。整个建筑构架保存完好,有很多石柱础为贵阳市石柱础中石雕艺术精品。
慈云寺与浙大还有一段情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1939年底,浙江大学西迁贵州,在时任校长竺可桢先生的率领下,除了大部分师生转至遵义湄潭,一年级和先修班设于青岩古镇。教室、图书馆、办公室设在龙泉寺,学生住在慈云寺,另有实习场和教职员住宿地分别设在圆通寺和黑神庙。这里是日本飞机轰炸时的盲点地区,能够保护师生及教学设施的安全。
街面上还有苗族非遗博物馆。
还有根雕馆。
背街其实是一条以石头砌筑的老巷子。东接财神庙,西抵慈云寺,将青岩古镇内南街、西街连接在一起。巷道起伏变化,蜿蜒曲折,既不失乡村味道,又有城市街巷的特点,是贵州古城镇街巷构成的典范。以条石、块石、团石和不规则石块用糯米浆、桐油、石灰粘合砌筑。砌筑方法多变,细部纹理丰富。路面的青石板经过几百年的冲刷、磨砺,光可鉴人,如镜面般泛着青黑的光芒,给街巷带来一种独特的时空感与神秘感。
抗战时期,李克农家属和孟庆树家属等就居住在这条街道的院落内。电影《寻枪》也为背街留下了无数精彩镜头。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
听说古镇里有周恩来父亲曾居地,我们好一顿寻找,终于找到了。只见一处石砌的老旧小门楼,挂有一对大红灯笼,有一块“周恩来父亲曾居地”的牌匾。
1939年日本占领武汉以后,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接待了一批经桂林转移到贵阳的抗日革命家属。他们分别是: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博古的奶奶和小女儿、李克农的父母、妻子及弟、侄、孟庆树的父母、舅父和弟、妹,还有义士蒋世莲等二十余人,同年2月4日,日军对贵阳进行大规模空袭,贵阳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更好地保护抗日革命家属,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在青岩租用南街等处民房,安置革命家属。这里就是周总理的父亲周懋臣老先生当时居住的地方,房主系丁姓人家。
当时客居青岩镇的抗日革命家属均以难民身份分散在各个民居,当地百姓都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新中国成立以后,直到1966年,周恩来总理视察青岩时,这些革命家属的身份方得以公开。丁姓人家知道周老先生的身份后,即将当年供周老先生使用的部分家具、物品保存了下来。当年流亡青岩的革命家属都是由老人、妇女和儿童组成的特殊流亡群体。革命家属流亡青岩,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制造灾难和痛苦的又一例证,通过这段往事,去体味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残酷暴虐,我国劳苦大众妻离子散,天各一方,扶老携幼,四处逃亡,人民饱受国破家亡的离愁别苦和种种悲惨遭遇。今天我们应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
从《周恩来之父曾居地简介》中了解到:
1939年,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作为抗日革命家属被安排在青岩丁氏民宅居住。丁宅始建于清末(1890年至1911年),坐北向南,穿斗式木结构,悬山青瓦顶,面阔三间,通面阔12米,进深7米,周父居住于西次间,今仍为丁氏私宅,保存完好。
周贻能,字懋臣,后改名周劭纲。战乱中的周贻能老先生,生活十分艰辛。这位年近七旬,已是垂暮之年的老人,被迫四处辗转,居无定所。在青岩居住期间,周贻能老先生经常利用一些医学小单方帮助群众缓解病痛,并赠药给周围群众。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经常穿件阴丹布衫,天冷时再加件黑色马褂,戴瓜皮小帽儿,给青岩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皖南事变前夕,国共两党关系逆转,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处在反革命势力包围之中,1941年,居住青岩的革命家属陆续离开青岩转移重庆。1942年7月,周老先生在重庆红岩不幸病故,葬于重庆小龙坎福元寺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公墓。
早在南街我们还见到邓颖超母亲曾居地。邓颖超之母杨振德女士1939至1941年曾居于此。
这是一处二层小楼,上面有横幅:邓颖超母亲曾居地。两边分别挂有“花溪区红色文化展陈馆”和“花溪区青少年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牌子。早晨第一次见到时,还大门紧闭,返回时,已见有很多游客进到屋内参观。由于当时有团队组织活动,我们没能进入参观。
沿街行走,在一个出售香囊的门店见到因为正在碾压香料的人偶,由于电力作用,它是一个活动画面,人物造型栩栩如生。
各种店铺的商品琳琅满目。
从斑驳的墙面和门面看,这里的确是历史悠久。
街面上有一处鹤立鸡群的弧面尖顶建筑,上面有几个刚刚可以辨认的大字:“青岩基督教堂”。这让我想起青岩古镇曾发生过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
我们原路返回,顺着城门楼下的小东门出去,在圆弧形高墙间也见有商业门面。
居高望远,城外山水相映,古屋成片,景色大好。
城外屋边,树木茂盛,红旗插遍,五彩斑斓。
有一种绿蒂红瓣儿紧紧包在一起的小花,像一个小灯笼垂下来,这是最为形象的灯笼花。
还见到贵阳可佳博物馆。
立于广场上的一处红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巨型宣传板,在各色鲜花的萦绕中熠熠生辉。
回望青岩古镇,有一种敬畏在心头。仅有3平方公里的古镇,文物景点近百处。中国历史上开办的第一家“代办信局”;曾发生过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抗战期间浙江大学的西迁办学点之一。最为亮眼的是出了一位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赵以炯,最有教育意义的是红军长征作战指挥部等历史文物,最令人难忘的是青岩古镇曾是抗日革命家属的秘密居住地,最为现代的是荣获中华诗词学会授予的“中华诗词之乡”荣誉称号,率先成为了全国的诗词之乡。青岩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厚重、风景独特,不愧为中国最具魅力的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