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
走近中共四大纪念馆
中共四大纪念馆位于四川北路1468号,2012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展馆总面积约3040平方米,基本陈列展厅面积约1840平方米。今年中共四大纪念馆经过历时半年的重新布展提升,以崭新面貌再次亮相。
再现中共四大召开场景
中共四大纪念馆的前身,是位于多伦路215号的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2011年,虹口区委区政府在原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的基础上,结合四川北路绿地的改造及附属建筑功能的调整,开始筹建中共四大纪念馆。
纪念馆入口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川北绿地公园修复城市肌理与叠映当年会议召开时的路线。根据前人的回忆,设计师在历史地图上大致还原文字中记述的内容后,将这张历史地图叠合到四川北路绿地的平面图上,得出了一张符合文字描述情景的新的场地平面。这张场地平面在随后的绿地改造中,被融合设计为相应的花坛、路径、小品。石库门造型的房屋图案、上海里弄、年轮大道等元素的注入,使参观者有着身临其境的感受。当人们在进入绿地前往纪念馆的途中,仿佛来到了当时参会代表们所身处的历史年代。
中共四大纪念馆有一个主展厅、三个副展厅,完整再现了1925年中共四大召开的生动场景,详细描述了从中共四大筹备到召开的过程以及大会的历史贡献。展陈将场景与展览内容有机融合,让观众能清楚地了解四大召开的全过程。纪念馆主展厅为中共四大史料陈列,分为序厅“工农联盟”、第一部分“时局与形势”、第二部分“筹备与召开”,第三部分“发展与高潮”及尾厅。
展陈提升突出四大成就
2020年11月—2021年5月,为了迎接建党百年,中共四大纪念馆进行了展陈提升。布展提升后的中共四大纪念馆,包括基本陈列展厅、国旗教育展示厅、数字展厅、观众服务中心、“力量之源”书吧等展厅与服务设施。在保持原有展陈大纲不变的基础上,纪念馆通过提升展陈空间,调整参观动线,将主展厅面积由430平方米扩展至1049平方米;全馆展厅面积由1600平方米增加至2500平方米。
此次展陈着重突出中共四大的成就,扩大了第二部分“筹备与召开”的展示面积,通过文献、实物、造景、场景还原、影片等多种手段讲述四大召开的筹备、过程及主要成就。在设计上,将石库门元素贯穿整个展线,包括了门厅天花上的动态导引、展览第二部分全石库门的场景等,蕴含“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意义。穿过一扇扇石库门,观众仿佛置身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里弄。同时,纪念馆增加了大量多媒体互动技术,提升沉浸式观展的互动性、参与性与趣味性。展览中穿插有多处“一对多”的互动体验,最大化调动观众的互动参与,实现“智慧”场馆。
纪念馆还对部分既有展品进行“升级”,新增一批艺术展品。比如,原本展出的中共四大与会代表老照片,以点雕艺术重新呈现,以水磨抛光天然纯色石材形成画像,克服相片年久发黄褪色的缺点,可永久保存。再如,新收藏了国画家张培楚的作品《表决》,画中生动描绘了代表们对大会文件及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表决的瞬间,使展陈主题更具象化、艺术化。
国旗教育展示厅全新启幕
纪念馆将原海派文化中心改建为国旗教育展示厅,展厅面积近1500平方米,分为“国旗诞生”“国旗飘扬”“国旗和我”三大展区。展览通过沉浸造景、互动体验等方式展现国旗创作诞生的伟大历程和人民群众爱国旗的动人故事。展示厅展出了曾联松国旗设计手稿,三沙市、上海海军基地、兵器军工厂等征集的国旗原件等近100件展品。
纪念馆还通过优化空间、绿植改造、重新修建旗台,扩建了国旗广场。改造后的广场,面积增至18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00人开展升旗仪式等活动。在广场内,还布设了“年轮大道,虹色足迹”“石库门到天安门情景党课”“共产党精神谱系连廊”等红色纪念设施,进一步优化设计上海革命遗址旧址纪念墙,形成汇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红色主题生态区。
文_西门 图_范筱明 制作_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