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的号角已然吹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乡村振兴“浙”里寻实践队按既定计划于7月15日前往龙门古镇进行乡村文化的调研。
尽管整支队伍对龙门古镇的大名早有耳闻,但当踏入古镇的那一刻,仍毫无防备般被古镇的文化气质所折服。实践队无不为这丰厚的文化底蕴所震撼,无不为这陌生而又熟悉,高冷而又热情的文化氛围所触动。顿时高涨实践调研之热情,在火辣辣的天气下,踏出一条文化之路。
余秋雨曾说过,“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述苦旅。”一如文化艰难的传承发展,实践队在路途中遇到不少困难。炎热的恶劣天气使实践队队员出现强烈的身体反应,大汗淋漓,头晕体乏,体能的快速消耗,拖慢了实践调研的进程。即使这样,大家仍凭借钢铁般的意志,互相激励鼓舞,及时调整状态,按原计划路线,一步一个脚印,不言放弃,踏踏实实地前进。
在行进中,实践队与当地居民以问卷的形式展开了友好交流,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并获得了大家的积极配合。令实践队尤其动容的一件事,是与一位小姑娘的交流。当实践队表明了自己的意图时,小姑娘毫不犹豫地停下了手里的玩具,拿起笔,一本正经地填写起来。当看到有不确定的问题时,小姑娘便转头向长
辈求助,甚至为获求精准的答案,爬到二楼叫醒午睡的爷爷,这一丝不苟的态度,着实可爱不已,实践队不禁为其点赞。以小见大,在古镇生活的居民,他们有着对古镇文化的敬畏热爱之情,这份感情,融于血液,代代相承。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即使面对一张小小的问卷,也会极其重视,毫不随意。
收集完足够的问卷后,实践队继续向前进,映入眼帘的是孙晓梅故居。看着端庄大气的红色文化基地,实践队顿时肃然起敬。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孙晓梅的结局是悲剧的,孙晓梅的情感是悲壮的,孙晓梅的人格是崇高伟岸的。谁能想到一位普普通通的女子,竟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事业牺牲于29岁,贡献了壮丽的青春,做出了感天动地的大事。“二十年华运帷幄,文精武壮女中魁。昔日洒下一腔血,今朝腾起千枝梅”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为孙晓梅写下这首诗篇。而堂弟孙成修这么写道“吾姊孙晓梅,女中豪杰,党之精英。为争独立,驱除日寇,慷慨就义。追忆往事,每念及此,感慨万千。”这些英雄永垂不朽,他们的精神永不过时,发光发热,照耀滋养着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