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国家森林公园附近,田连阡陌,村落屋舍错落有致,顾伯伯民宿群成为村宅间亮眼的一处存在。近年来,借势崇明乡村旅游的发展,崇明民宿应运而生。10年间,顾伯伯民宿群也靠着创始人 顾洪斌“敢为人先”的信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繁茂的花草环绕下,是修葺一新的白墙灰瓦,道路整洁,一派兴旺;而在十年前,这片土地上老屋破败,垃圾成堆,留守的都是村里的老人。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还要从村民顾洪斌的一次返乡开始说起。
顾洪斌(左)
2012年,在上海市区打工的顾洪斌回到崇明的家中,看到年迈的双亲,愁上心头。自己常年在外奔波劳碌,到手的工资勉强养活一家老小,而总是盼不见儿子归家的父母急需养老。为了更好地陪伴双亲,顾洪斌想到了家里唯一的一套农村闲置房。
当时,整个崇明尚无“民宿”的概念,只有“农家乐”。顾洪斌把自家的住房整套打包出租给旅客,日常管理和运营交给父母,让他们退休之后“老有所为”。第一年就赚了2.8万元,两年后,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老顾客的口碑,顾洪斌家的民宿年收入可达6万多元。
2015年,顾洪斌辞去工作,回乡全职经营民宿。作为整个村子里第一个尝到甜头的人,顾洪斌的成功经验开始吸引其他村民。很快,两名村民自愿加入他的团队,顾洪斌帮助他们改善房型、设计装修。同时,村民的加入也解决了顾洪斌家房源供不应求的问题。
顾伯伯农家乐综合服务部负责人陈丽君告诉记者,大家在一起抱团做的时候,恶性竞争的情况就不存在了。价格大家都可以统一协调,对客人的接待能力、接待服务,也可以统一去提升,形成了村内民宿产业的良性循环。
2018年,崇明申办花博成功。也就是在这一年,整个村子近20家的民宿已经初具规模,在政府的引导下,越来越多人加入了“ 顾伯伯”,抱团取暖。此时,一位新加入的老党员推动团队往前迈了一步,他们共同开会表决,制订考核制度,确立服务标准,让民宿运营服务有了“统一规范”。据了解,2021年花博会期间,39幢民宿服务游客的参与率高达96%。
这39户人家原先都是老人带着儿童,守着空荡荡的房子,而现在,他们的日子有了盼头。民宿经营带来人气,土地流转带来收益,年底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分红、村宅建设佣工费用......平均下来一户年收入可以达到15万元左右。村风村貌焕然一新,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主动打扫村路、合作清理杂草,共建、共创、共享美丽村宅的生活已是常态。更让顾洪斌欣慰的是,10年内,退休的村民不再有无所事事的孤独感,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花博会落幕之后,这个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团队又要开启下一步的拓展。他们计划将产品和产业同步升级——房型、服务、制度......同时发展“民宿+农业”的模式,扩大草莓采摘园规模,升级草莓品种,让这个民宿群真正成为一个收入型产业。
敢为人先的顾伯伯民宿群在踏出第一步的时候,或许并未想过走到今天的规模,凭着一腔热血和坚定的信念,他们在经营过程中一步步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也为崇明的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有益经验。
记者:刘黎明
摄影:陆海华、毋晓菲
编辑:陈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