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办,《龙》杂志“福州文化遗产特刊”发表了题为《让历史文化遗产绽放出绚丽光彩》。全文编发如下:
让历史文化遗产绽放出绚丽光彩
2021年7月16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在福州拉开帷幕。这是中国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领域承办的最高规格国际会议,也是中国以及福建福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福州全景
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距今5000年左右的昙石山文化是福建古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摇篮。公元前202年,闽越王无诸在冶山建造都城“冶城”,揭开了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序幕。福州长期作为八闽首邑居于全省中心地位,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坊巷文化、船政文化、古厝文化、寿山石文化、海丝文化等闽都文化品牌,文化遗产丰富。据统计,目前福州有不可移动文物4758处、历史建筑79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省级136处、市级99处;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建筑群)24处,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3个,省级以上传统村落130个。另外,福州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省级73项、市级154项。
历史文化遗产蕴藏着城市的精神基因,承载着城市的“根”与“魂”。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反映了城市管理者的眼光和智慧,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上世纪90年代,习近平同志亲自领导福州现代化建设,对文物保护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探索推出了一系列前瞻性、开创性的重大举措。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专门为《福州古厝》作序,指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20多年来,福州市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古建筑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思想、重大举措,大力推动以古建筑保护利用传承为核心载体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就。2009年,“三坊七巷”以高票入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特别是近年来,福州以推进全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新一轮古厝保护行动,抓好名城、街区、风貌区、历史建筑等保护修复,初步构建了全市域、全体系、全要素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格局,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有福之州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福州夜景
当前,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不可避免会遭遇到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同样也是一项世界性的“两难”问题。如何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解决好城市规划“千城一面”、旧城改造“大拆大建”、文化遗产“过度开发”等问题,从而保存城市风貌、赓续城市文脉、焕发城市活力,是每个城市的管理者和全体市民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难题。
时隔17年,世界遗产大会再次花落中国,对于进一步提升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展示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中国经验,共同探讨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前沿的理念、科学的探索、有益的经验,推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