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原因,两年里接触了五十多项非遗,见了六十来个传承人,组织了不下四十场体验活动……我估摸着,这强度,怎么也得把苏州常见的手工艺摸得七七八八了吧。果然,还是狂妄了。
舟山村,举国闻名的核雕村。世人都知道这里的核雕精细极致,方寸之间,宫室、器皿、鸟兽、人物……各具形态,自有乾坤。但你知道在核雕老手艺人的眼里,哪种橄榄核最值钱?什么时间打榄最合适?真要赤脚空拳爬上几十米高的树?
再说,这人类非遗——苏州宋锦,乍一眼总觉得和缂丝、苏绣有点亲戚关系,都是细巧的线上活儿,想来要是整个文理分科,怎么着也是文科吧(女性占比也很是贴切)!但是,人家确是门实实在在的工程学。
想织宋锦,你得先学"代码"——这和数学中的“二进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叉叉圈圈不涂掉几本子,都不敢说自己会宋锦。不仅要会“写码”,还得能“解码”。你得从一片古代宋锦残片中寻找蛛丝马迹,分析出这华丽图案背后的结构,这里头的算法复杂着呢!
这几日,纪录电影《天工苏作》全国上映,给我好好上了一课。
在“非遗”“国潮”等概念持续输出的当下,这部以苏工苏作为题材的片子,集结众多“人类非遗”“国家级非遗”,秉承苏州一贯的精致风,将中国传统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坲向大众面前。无论是构思制作,还是画面呈现,着实值得一看。
影片撷取了九项苏州传统手工艺:灯彩、核雕、宋锦、明式家具、苏式船点、苏绣、香山帮建筑营造、缂丝和玉雕,从十二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出发,剖开苏作“雅、精、细、巧”的表面,深究于细枝末节之中,揭露那些不为人知的“别有洞天”。
不得不承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滋养了苏州人刻在骨子里的精致。明清时期,苏州民间手工艺就占全国手工艺半壁江山,姑苏城里能工巧匠辈出,一个行当里就有几百家字号。从各地来求学的童子数不胜数,以至于行会规定:一个字号只能收限定数量的学徒,谁敢瞒着多收,严惩不贷。磕过头,递上文契,就是手艺人了,从此专心学艺,修身做人,择一事,往往也就终了一生。
汪筱文就是这么一位老手艺人。影片的第一个故事从苏州灯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汪筱文开讲。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已经没有了当年“手稳”“眼快”的独天优势,却始终揣着一颗热血少年心。
他说,“世界上的灯,说到底只有两种——给人家看的和给自己看的。给人家的挂在外面,亮了还要灭;给自己的放在心里,始终亮在那儿。”
影片中的汪老先生,一如2019年年初来我们“Restoration拾遗”体验工作坊做活动那会儿,眼里满是倔强与专注。寒冬,十几个初学者,汪老先生始终耐心地手把手教学,即使是对他来说最简单不过的工序,也要求做出极致的“感觉”。
汪筱文教外国友人制作新式苏灯。
不仅仅是汪筱文,从船点头牌到专心照顾孙女起居饮食的董嘉荣,活跃在各大玉雕比赛的杨曦和醉心于仿古玉的蒋喜,以薛东为首的新一代香山帮人与其父辈间的新旧“博弈”……他们虽殊途,却同归。他们以各自与手工艺间的故事为引线,叫世人看见苏州手工艺人“守艺”的决心。
见人,见物,见工艺间千千万万的细小过程与变化,方能真正感知苏州手工艺在历史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方能读懂手艺人们日日夜夜挑灯夜作守着的那份匠心,这或许就是这部影片破势而出的意义所在。
其实,在影片正式上映前,我先去看了场点映。全程九十分钟的放映加半小时的见面会,看得心潮澎湃莫名感动,尤其当观众问及“是什么让他们坚持到现在”,83岁高龄的钱小萍回答是“爱”。干脆利落,甜美响亮,尾音意犹未尽,一如她风风火火的人生——创办过全国第一家丝绸博物馆,拿过终身成就奖,让宋锦旗袍借着APEC会议在世界大放光彩,却依旧坚持穿梭于各大工厂,为年轻人指点迷津。
我想,这个“爱”字,是他们中大多数人出现在影片的原因,也是大多数我们应该走进影院的原因。
话止于此不便多说,毕竟剧透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受欢迎的。当你真正走进影院,沉心观看,你就会发现:于人于物于工艺,苏州,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天工苏作
纪录片/90分钟/2021-07-10在中国大陆46城上映
导演:孙曾田
配音:李立宏
*孙曾田从事纪录片行业近30年,代表作《神鹿呀,我们的神鹿》豆瓣评分8.6分,获第11届“帕尔努”传记片电影节评委会奖、德国柏林人类学电影节评委会奖、第7届上海国际电视节评委会特别奖等。编辑:李俊锋 (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