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7月16日-3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这是中国第二次承办世界遗产大会,也是中国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领域承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会议。世界遗产大会这一国际性重要会议对福州乃至福建,都意义重大。
一起来走进福建的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感受它们的独特魅力
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武夷山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
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
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1999年
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武夷山是一部灿烂的史书。这里被誉为“闽邦邹鲁”,新石器时期古越族人在这里创造文明,历代先贤在这里书写美篇。这里是中国朱子理学的摇篮,宋代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在武夷山著书授业长达半个世纪,他开创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武夷山是一片芬芳的茶叶。这里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全国唯一的“茶文化艺术之乡”。武夷山出产的正山小种红茶和武夷岩茶享誉中外,数百年间飘洋过海、成为联接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武夷山是一座自然的宝库。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生物之窗”。早在十九世纪中叶,挂墩和大竹岚便是闻名于世的“生物模式标本产地”,一百多年来,中外生物学家已先后在此发现的生物新种达1000多种。
对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
今年3月
习近平总书记
考察世界遗产地武夷山时嘱咐
“武夷山有着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资源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最重要的还是保护好”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全国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规划总面积1001.41平方公里,是我国唯一的既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保护地。
武夷山国家公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行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探索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体制,基本形成了共商、共管、共建、共享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新模式。
武夷山国家公园执法队员们早出晚归,每天要走近20公里的山路。武夷山国家公园(星村管理站管辖的)400平方公里的山林里,每一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
巡护山林不留盲区,武夷山国家公园利用“巡检平台”。通过远程视频系统,管理人员能及时掌握巡护信息。
为了提升保护力度,武夷山国家公园创新了管护机制,将部分区域的生态资源管护委托第三方,引进社会服务,充实巡护队伍。同时,他们在重点保护区域增设了无人机巡护系统,形成“天罗地网”,全天候无死角地保护生态资源。
今天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96.72%,空气、土壤、水、负氧离子等指数都达到国家一类水平。近些年来,不断有生物学家在这里发现生物新物种,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将武夷山的绿水青山
变成金山银山?
一起来探秘
↓↓↓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采取“10%面积的生态产业发展,换取90%面积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模式,建立互促共赢的保护与发展新机制。近年来,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不断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鼓励村民发展生态茶产业、生态旅游业、富民竹业和林下经济。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武夷山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存,积淀深厚,内涵丰富,颇具特色。为此,武夷山国家公园把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修复纳入了重要工作议程。
现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内拥有保存完好的宗教寺庙、遗址遗迹、摩崖石刻以及影响深远的理学文化、茶文化和宗教文化。
武夷山国家公园一直重视朱子文化的保护与研究。近年来,他们多次对武夷精舍等朱子遗存进行修缮修复,与此同时,武夷山市还配合南平市修订了《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将朱子文化遗存保护纳入到法制化轨道。为朱子文化的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武夷山国家公园境内的摩崖石刻有450多方,除了描红增色,工作人员还会定期对摩崖石刻周边进行除藓,开凿边沟,导流雨水。通过各种保护手段,让摩崖石刻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印记,能永久地保存下来。
此外,武夷山还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展示了武夷山丰富的文化、自然遗产和非遗项目,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
在这里,人与万物生灵互相包容
碧水丹山映照出中国人的智慧
关于生态保护与生态资源
永续利用探索之路正在坚定前行
人民的世遗
由人民共享
双世遗明珠——福建武夷山
欢迎你!
来源:武夷山市融媒体中心、中国新闻社、
中国环境报、台海网、闽北日报、海博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