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旅游胜地中,故宫、长城、天坛公园无疑是最热门的,如果想避开游客流,可以到雍和宫,虽然游客也是不少,但比故宫少很多。
雍和宫位于北京城区东北角的雍和宫大街路东,现在是座大庙,以前却是座府邸,出过雍正和乾隆两位清代帝王,被称为“龙潜福地”,留下诸多传奇。
雍和宫始建于公元1694年,即清代康熙三十三年,是康熙皇帝下令建造并赐给四子爱新觉罗·胤禛的府邸,后来改为雍亲王府,雍正登基后,这座王府成为行宫,始称雍和宫。
如今的雍和宫,一年四季香火鼎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已然没有当初王府、行宫的氛围,取而代之的是浓郁的佛教文化。
其实雍和宫所在的位置在建造府邸之前并不是空地,而是明朝太监官房,改建成府邸后,雍正在这里度过了登基前的大部分时间,他的儿子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是在这里出生的。
雍正登基后,这片雄伟的建筑群一分为二,一部分改成黄教上院,另一部分作为行宫使用,不过行宫部分后来不幸遭遇大火,毁毁严重,原来的黄教上院部分便被改成行宫使用。
雍和宫的主要殿堂原来为绿琉璃筒瓦,雍正驾崩后停灵于此,主殿宇的瓦片都被换成黄琉璃筒瓦,因为黄色在封建王朝属于帝王色。
雍正去世大约九年后,也就是公元1744年,乾隆九年,雍和宫被改成佛教寺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秋天都有很多游客涌入宫内欣赏秋色,每逢冬雪降临的时候,这里总是被白雪装点得大气、庄严、肃穆,充满诗情画意。比起故宫需要碰运气的观光名额,到雍和宫看冬雪容易很多。
雍和宫遍植松树,即使在冬天也依然可见绿色,夏天宫内绿得最养眼。
这座历史建筑坐北朝南,是中国风水学里的最佳格局,优点是冬暖夏凉,采光和通风都很好。
雍和宫各类房间、殿宇、亭子的风格较为独特,完美地融合了满、蒙、汉的建筑艺术。
雍和宫分东、中、西三路,相当于简化版的“紫禁城”。
雍和宫中轴线串起主要建筑群,包括五层殿堂和七进院落,两侧分布着各种配楼和配殿。
天王殿也叫雍和门,原来是雍亲王府的宫门,里面供奉着布袋尊者和四大天王塑像,进殿参观经常需要排队。
这座大殿面阔五间,黄琉璃筒瓦歇山顶,横梁上有复杂的绘画,这些绘画和故宫、景山公园等皇家建筑的绘画风格相似,殿门正上方的牌匾上还有非常复杂的雕刻。
雕刻不仅出现在雍和宫,永佑殿等大殿的牌匾也是类似的风格。
永佑殿在雍亲王府时代是书房和寝殿,后来成为清朝供先帝的殿堂,“永佑”两字解释起来就是“保佑先帝亡灵”的意思,殿内有三尊高2.35米的佛像。
旅游攻略:北京地铁二号线、五号线雍和宫站,可以和旁边的国子监、地坛公园一起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