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的亲子游 青春季—— 2021年“海南夏天‘童’Young嗨”联合推广活动首场活动,7月14日至15日,“行走天涯 研学海南——把海南放进你的书架”2021年(第二届)世界研学旅游大会在海口举行。
7月15日,在本届大会以“自由贸易港背景下研学旅游促进全球跨文化交流和青少年的成长”为主题的平行论坛上,世界研学旅游组织成员,国内各相关省市旅文部门嘉宾,各大研学旅游机构、院校,以及省内各市县旅文局、涉旅行业协会和重点研学旅游基地代表们齐聚一堂,以主题演讲和对话的形式分享经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研学旅游的未来发展之路。
7月15日,以“自由贸易港背景下研学旅游促进全球跨文化交流和青少年的成长”为主题的平行论坛,汇聚各界研学专家共同研讨在自贸港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展研学旅游,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聚焦自贸港背景下的文化交流
研学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新业态和新热点,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载体。围绕“自贸港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如何积极发展研学旅游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理事长、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教育总监王振民以《海南自贸港背景下的青少年国际理解教育》为题,在主题演讲中分享了自己的看法。王振民表示,海南自贸港不仅仅限于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更应注重服务贸易特别是文化、教育的发展。“国际理解教育”就是促进国际理解为目标,促使文化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发展,这就提倡真正的文化对话以及切身积累、体验与实践,这与研学旅游的目标不谋而合。海南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应通过研学旅游的发展,加强文化方面的交流,把海南建成社会全面发展的国际化都市。
教育部旅游管理教指委副主任马勇则围绕“全球研学旅行助推海南自贸港发展创新与全价值链提升”给出了研学品牌引爆、研学课程创新、研学主体构建、研学融合创新、研学教育传承、研学规划促进等几大策略。
在本届世界研学旅游大会发布的海南十大研学旅游线路中,“国兴筑梦 少年中国”国兴筑梦专项研学游线路引人关注。事实上,海南在推进青少年文化交流方面已动作频频。据共青团海南省委副书记许昌斌介绍,作为我省首个青少年服务综合性公益平台“海南自贸港国兴筑梦大道”的特色项目,“国兴筑梦”研学活动依托全省各区域的红色革命、生态环保、海洋科学、航天科技等实践教育资源,每周末推出科学规范、内容丰富、互动有趣的研学课程,全省青少年可报名免费参与。活动自4月底启动以来,目前已举办9期,参加活动的共青团员、少先队员近千人。“未来,我们还将打造‘国兴筑梦’研学活动的2.0版本,建立交流互访的平台,吸引国内外更多青少年走进自贸港,感受时代发展脉搏。”许昌斌透露。
案例分享触发深度思考
在本次平行论坛中,嘉宾们的经验分享也触发了参会者们的深度思考。
敦煌研究院数字展示中心副部长柴启林介绍,敦煌研究院紧紧围绕研究弘扬敦煌文化,依托丰富的人文遗迹和自然景观,推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研学项目,如“莫高学堂”“念念敦煌”“世界遗产与青少年”“莫高梦·泥坯典藏”“霓裳佛国·摇曳唐风”等多项独具特色的研学项目,为青少年及游客打造“第二课堂”,体验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敦煌艺术的无穷魅力。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出发、采用全方面沉浸式的体验学习方式让参会人士对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有了新的收获。
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世界研学旅游组织秘书长宋秋也分享了乐山研学旅游发展实践的经验。据她介绍,乐山市确立了“教育+文旅”融合发展思路,瞄准打造“世界研学旅游高地”工作目标,探索形成教育、文旅、人社等部门协同共建的“3+N”监管指导体系,塑造“乐游嘉学”研学旅游公共品牌,推出6大主题10条“乐游嘉学”研学旅游线路,激发消费新热点,今年1月—6月,乐山全市累积接待中小学生研学旅行70万人次。
平行论坛上,海南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郭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副社长才华烨、上海晟唐集团董事长赵晖、国家教育部中小学督导评估专家、世界研学旅游组织执行秘书长周洪以及IE国际教育创始人王小燕等也畅所欲言,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分析了研学旅游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