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唐宫夜宴”、“元宵精彩之夜”、“清明精彩之夜”之后,6月12日晚,河南卫视的“端午精彩之旅”再次让网友擦亮了眼睛。特别是在开场的水下舞蹈《齐》中,舞者们在水下穿衣起舞,仿佛再现了曹植《罗申府》中的场景,“如果月亮被轻云遮住,如果风吹过,它就会漂回雪中”,让网友大呼“太美了!”“太美了!”我看到仙女了吗?”
河南卫视的“端午精彩之旅”再次证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物质丰富、信息复杂的时代依然有一席之地。毕竟,无论社会多么现代化,文化多么多元,人们仍然需要从传统文化和精神家园中寻求内心的平和与滋养。只要传统文化找到一个满足大众需求的出路,它就能再次绽放出全新的魅力,让观众发自内心的喜爱和认同。
端午节的成功得益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索。《齐》、《端午》、《兰陵武侠入门歌》、《唐寅》、《医圣》、《宗衡边》、《二为道》七个节目,以歌舞的形式展现,但凭着奇思妙想,采摘龙舟、端午、采药、挂艾菖蒲、扎五彩丝线,尤其是熏苍术、戴香囊、爱惜屈原、喝雄黄酒等,开场舞《气》以曹植的《洛神赋》为蓝本,舞者通过水下舞蹈展示洛神的舞蹈《如果是神奇的,如果是幽龙》。或亲亲袖子起舞,或转裙摆,或刚健有力,或风度翩翩,水随你起舞,衣裳飘飘,播出后在全网“炒”得沸沸扬扬。
其次,得益于其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晚会虽然一般采用歌舞形式,但采取网络合成+漫画书+戏剧追逐+水下舞蹈+皮影戏等形式,围绕四位不同出身的唐小梅表演,带来了端午节的精彩之旅。比如“端午节”结合了祭祀、舞蹈、杂技、打鼓、演奏音乐等元素,“唐寅”结合了木偶戏和舞蹈,“气”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令人惊叹,而水下虚拟效果的叠加使得空间场景无限放大。这种节目风格的创新无疑提高了节目的可接受性,使传统文化不再仅仅是文字、图片、文物,静态平淡,或者仅仅是一支舞蹈,让观众感到“尴尬”,使那些古朴的文化穿越历史,穿透荧屏的屏障。端午精彩游又来了。
此外,还得益于他在创造文化节日方面的独创性。创新从来都不容易,端午节也是如此。超过20天的拍摄,7个摄制组,8个场景是为了这个45分钟的聚会。特别是在《齐》中,演员们花了26个小时在水下,拍摄了数百段水下舞蹈视频,练习水下的稳定性、动作衔接的流畅性、在水中睁眼的适应性、屏气的长度……可以说拍摄难度极大。努力工作是有回报的,“水中飞”终于令人惊叹了。节目组的独创性可见一斑。此外,也有网友表示,晚会上古典舞的每一个画面都“美得可以哭”,有专家学者认为,无论是服从道教,中国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历史大国的文化自信贯穿了整个过程,或者选择节目的主题和舞蹈风格。所有这些都是由程序组的独创性造成的。
如今,年轻人的文化自豪感不断增强。“端午精彩游”走红后,有网友大呼省级卫视“参与内卷”。的确,河南素有“接触春秋文化,脚踩秦砖汉瓦”的美誉。但我国许多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丰富,要立足本地,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美学相结合,用创新的表达方式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地方文化形象和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