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遗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遗址篇
321、明代遗址云山屯
明代朱元漳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完成统一大业。为了稳定边锤,把兵丁留下,实行屯田制、卫所制,现在贵州许多称屯、堡、哨、所的村寨,就是当年的历史痕迹。明永乐11年(1413年)贵州始建行省,结束了过去分属邻省的状况。这对贵州历史发展无疑是划时代的转变。到哪去寻觅贵州历史上这精彩的一页呢?安顺市东郊的云山屯,就是明代屯堡人生活方式的活生生的展示。大约因为地处边陲,又深藏在云山屯的半山窝,近、现代文明和种种变迁较少地冲刷到它,所以旧貌破坏不多,许多古迹,如屯门、屯墙、箭楼、碉堡、石柜台、古民居、古街巷等等,都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下来。而且屯堡人还保留着卷舌的外来发音方式,以及长袍大袖、丝绸系腰…
322、东海峪遗址
东海峪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石臼所东南海峪村西北。遗址总面积8万平方米,其东北部高出周围地平面2.2米,当地称为“鏊子顶”。1960年被发现,1973年以来曾进行过三次考古发掘。全国仅有的两件完整的蛋壳黑陶镂孔高柄杯均出土于东海峪遗址,位居1992年中国文物精华展中200件文物珍品之一。该陶器高26.5厘米,嚣壁薄处仅有0.2—0.3毫米,每件重量仅22克,造型规整,质地细密,厚薄均匀,色泽光亮漆黑,代表了龙山文化制陶艺术的最高水平。此外,遗址还出土磨制石器等文物。东海峪遗址下层出土的陶器如黑陶高柄杯、细颈袋足、夹砂鼓腹罐以及鼎、壶、觯等,都具有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特征。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
323、红军陕甘支队文艺联欢晚会革命遗址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文艺联欢晚会革命遗址简介一九三五年九月二十九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进驻通渭县城。三十日傍晚,红军文艺联欢晚会和大会餐在南门外的河滩上举行。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文艺联欢晚会由第三纵队参谋长张经武主持。全体将士高歌《国际歌》后,叶剑英、杨尚昆、邓发等领导人相继作了继续北上抗日的动员报告。联欢晚会热烈欢快,李克农、黄兴等指战员和战士们表演了精彩的歌舞、戏剧、魔术等节目。10时晚会结束。十月二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离开通渭城,踏上奔赴陕北的征程。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在此修建了果树园,后改建为田径运动场,并于一九八六年九月修建了红军文艺联欢晚会纪念碑,以缅怀先烈业…
324、小宏城遗址
位县城北偏东34°,9公里处,在小宏城村北侧,东距闪电河里许,西南去囫囵淖约三里。平面作长方形,平面布局为南偏东4°,城残墙南北374米,东西宽310米,城墙外由石头、白灰沙浆砌包,内为黄土板筑,残高为3.5米,顶残宽3.1米,东、西、南正中辟门,东、西门址宽8米,南门无法辨识,三门废址近处均有大量砖瓦,并曾在南门址处掘出直径约1.5米的鼓形汉白玉石刻。南门通中有一条方砖铺道直通城中(现已无存)。城中偏北有一台基,平面呈偏十字形,周边已倾圮,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5米,高约3米,夯土筑成,上铺有方砖(现已拆除),基表乱散大量形制不一的素面内饰布纹灰色板瓦、筒瓦和灰色直纹砖残块,并有…
325、中山古城遗址
中山古城遗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滹沱河北岸。中山古城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兴建的都城遗址。中山国是中国春秋末年由鲜虞人建立的一个小国,战国初年逐渐强盛起来,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和燕、韩、宋等国同时称王,凡三十年,自武公始立至赵、燕、齐三国灭中山国,历时120年。1974~1978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对中山古城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发掘,探明了城址的平面呈不规则的三角形,面积约60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二城,东城是宫殿区和手工业作坊区,西城北部和西城外为王陵区,南部为居民区。在王陵区内发掘出两座大型的陵墓,两墓东西排列,西侧的1号墓为中山王厝墓,东侧的6号墓,墓主至今不明。两墓的地面均有夯筑…
326、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渡口遗址
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渡口遗址(苍溪县)红军渡——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遗址。红军渡原名塔山湾渡口,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红军渡位于县城东3公里处的塔山湾,国道212线从渡口之上贯穿而过。塔子山山高林密,前山陡峭,居高临下,后山低缓,叶茂林深。渡口在两山之间的峡谷口,森林茂密、滩头平坦、江面狭窄、水流缓慢、对面地势开阔,利于战前隐蔽和渡江登陆。1935年3月28日,为了迅速贯彻党中央“渡江西进”的战略方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以及红三十三军军长王维舟,亲临前线,观察敌情,寻找渡口,选定此处为强渡嘉陵江主渡口。解放后,为纪念红军渡江胜利,将渡口取名“红军渡”并勒石以志。198…
327、唐朝墩古城遗址
唐朝墩古城遗址古城位于奇台县城东北角,与县城紧紧相连,东临水磨河,西南方紧连居民区,北靠菜园子(蔬菜生产基地)。该古城东西宽315米,南北长490米,为一长方形城郭,四面有城门、城垛,北城墙上有烽火台,目前,残存北面城墙。解放前,人们常从遗址中拣到唐朝时代的器皿,解放后,且文物管理所陆续从遗址内采集到红陶侈口平底盆,灰陶平底三耳大瓶,灰陶单耳罐,宋青瓷器残片,元代双鱼镜,元代察合台银币,奇台县城得名—古城。196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朝墩古城久远,据史料记载,此城为唐代北庭都护府属轄的四个县中的蒲类县城,始建于唐贞观十四年(640年),设县于唐长安二年(70…
328、杜加遗址
景点介绍突尼斯西南方的杜加,位于海拔600公尺的山上,可俯瞰一片金黄色的麦田,居高临下,具备极佳的战略位置。由名字与建造的位置,可看出杜加与一般建在平原的典型罗马城市不同,因此可知杜加在西元2世纪罗马人抵达之前,便已经存在。事实上,有关杜加的记载早在西元前4世纪就有了,西元前2世纪,这裡是马西尼萨(Massinisa)的基地,他曾帮罗马对抗迦太基。从入口处的右方,可以看见一座半圆型的剧场遗迹,舞台後方犹残存一些作为佈景的石柱,表面已有些斑驳,但依然轩昂地矗立天际,默默地见證历史的推演。这座罗马人生活中不可少的剧院建于西元166年至169年之间,在它荒废之後,曾被附近的农民用来储存水…
329、昌虑故城遗址
昌虑故城遗址位于土城村,座落在滕州城东南30公里。地处薛河北岸,与陶山隔河相望。明万历和清道光《滕县志·古迹》中均云:“昌虑城,亦曰滥城,城周十里,有子城。”抗战前夕,该城仍完整,部分女墙依稀矗立,北、东、西3门都较完整;北门楼有砖制横额“昌虑”二字,东西横排,柳体正楷,是唐代遗物。滥城是小邾国属地。滥邑为小邾国重要城池,东汉始改为昌虑县。该城西北角炮台上有一块长1.5米,宽约1米的石刻,有“滥邑”字样。抗战前夕,韩复榘曾下令重修昌虑城,才把滥邑女墙拆平。据传,清末为防太平天国军队攻城,曾重修,女墙修得很完整。这次重修时,西门外有民工刘开祥掘出将军尸骨一具,骨骸作佩剑状。有一虎符,刘开祥拾得,…
330、中村山后矿冶遗址
中村山后矿冶遗址位于禄丰县中村乡河西村委会山后村南。该遗址有竖井矿洞4个,斜井矿洞6个,工场遗址1处,土炉遗址1处。1号竖井井口呈正方形,直径约2米,现残存深度7.8米;2号竖井井口略呈长方形,略有倾斜,倾度约80°,井口宽约1.6米,深度不明,现目测距离在20米以下。3号斜井和2号竖井井口大致相同,3号斜井到下部略为正方形,边长约1.5米,深度不可探测。工场遗址位于2号竖井,3、4号斜井的东南角,工场略呈长方形,长26米,宽20米,工场有夯筑的台阶和断墙,西北、东、南三面有残墙,残高0.6米,墙宽约0.5米,南侧有人工用毛石垒砌的墙基。工场遗址正中有土炉一个,土炉略呈椭圆形,周围用毛石支砌一…
331、破城子遗址
破城子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城镇常乐村西,当地人历来贯称“破城子”、“常乐城”。城东、南、北三面临耕地,瓜州——锁阳城镇公路自城址西侧由北向南穿过,外围为第四纪全新世沉积黄土,东城墙外紧靠冲沟,南墙外紧靠水渠、通往村庄、学校的便道;西南50米有通往锁阳城镇东巴兔村公路。东南与踏实汉墓群、汉新沟古城、唐舍利塔(阿育王寺)相望,南与榆林窟、下洞子石窟相望,西北与汉八楞墩相望,正北与汉冥泽相望,形成三足鼎立之形,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据《汉书·地理志》敦煌郡广至县条、《后汉书·盖熏传》李贤注:“广至故城,在今瓜州常乐县”。《重修肃州新志·安西卫》古迹条记:“汉广至县。后魏置敦煌、常乐二郡”、…
332、古昭关遗址
古昭关遗址东有马山、西有城山,整个山脉呈东西走向,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两峰对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宋名将张浚曾在此依山筑城,抗击金兵,取得重大胜利。关隘原建于两山谷口北坡,全系青石砌成。南口门头石上刻“昭关”二字;北口刻“吴头楚尾”四字。关洞拱形,径深约七米,宽约三米,关拱最高点距地面约四米。关顶上建有“伍相祠”。据《含山县志》记载,此祠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以后又重修多次。抗日战争前可见的伍相祠,是明三暗五砖瓦木石结构的房子,雕梁画栋,飞檐张角。大殿中有一木龛,中间是伍子胥塑像,东厢的一尊是东皋公,西厢的一尊是皇甫纳。四壁粉墙上…
333、邱家隘阻击战遗址
邱家隘阻击战遗址位于建宁县县城北面的黄坊乡芦岭村、毛坊村与江西黎川交界的邱家隘、寨头隘、竹箕隘、黄家隘一线。邱家隘阻击战是建宁东北部邱家隘、寨头隘、竹箕隘、黄家隘一带系列战斗的统称。这一带是黎川进入建宁的主要通道。1934年1月24日,国民党北路军占领樟村后,国民党军罗卓英、樊松甫、周浑元各部先后进攻红军黄家隘、邱家隘、寨头隘、竹箕隘防线。在这一线防守的有红15师(少共国际师)、红5军团第13师。26日上午6时,国民党军第79师向寨头隘发动进攻,红15师打退了敌人的10余次冲锋。后敌军派出一侦察部队绕到红军阵地后面,前后夹击红军。经过3个小时的激战,红军撤到毛坊、黄坊一线,寨头隘被敌占领。同日…
334、古荥冶铁遗址
古荥冶铁遗址位于郑州西北27公里的汉代荥阳城西墙外,遗址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00米,总面积为12万平方米,为河南郡铁官的一号作坊,简称“河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冶铁遗址。在古荥镇汉代冶铁遗址的两次发掘中(1965年、1975年),发掘出两座规模较大的汉代冶铁高炉残迹和水井、水池、船形坑、四角柱坑、陶窖等,还出土有陶制鼓风管、耐火砖和铸造铁范用的陶模,以及318件铁器、380多件陶器、8件石器,还发现10余件大铁块,最重者达23吨。两座规模较大的炼铁高炉残迹东西并列,相隔14.5米。炉基深3米,炉缸为椭圆形,面积8.5平方米,炉壁厚1米。其中一号椭圆形竖炉容积可达50立…
335、郭楼遗址
郭楼遗址位于驿城区西南4公里郭楼自然村西北300米处,东临练江河南支流,北傍练江河北支流。该遗址南北长250米,东西宽20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高出地面2米左右。1985年1月,被驻马店市文物普查工作队发现。该遗址因距郭楼自然村较近,故名郭楼遗址。遗址文化层最深1.5米,最浅0.5米。地面暴露大量陶片、红烧土以及木炭。从采集的标本鉴定,该遗址包含有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晚期文化、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商周文化等时期的遗存。1985年5月31日,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1月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裴李岗晚期遗存:陶器以红陶为主,有泥质和夹…
336、杜康烧酒遗址
杜康烧酒遗址位于口孜镇东北方向2公里处,今杜康行政村杜家岗。传说古时有个酿酒大师名唤杜康。他酿造的酒桨,色清劲大味酵,即使装在瓶子里、缸子里,瓮子里,插上塞子,加上盖子,那浓郁的芳香,都可飘出一里之外。那些瘾君子们一闻到扑鼻的酒香,连路都走不好了,撩得你非想喝个痛快。只须喝上三杯两盏,便可解忧,添兴,壮胆,浑身很舒坦。过去,到口孜镇,如果不看刘伶墓不喝杜家岗酿的酒,犹如探龙颔而遗骊珠。刘伶墓易见,然而杜家岗酿的酒却不易喝到。缘何如此,皆因杜家岗有一口仙塘,用此塘水酿的酒纯正清香,素有口不干,头不疼之说。这口塘一年四季没有蚊蝇,夏天听不到青蛙叫。这是口孜镇人都知道的事实。曾经有人开始不相信,于是…
337、北庭故城遗址
北庭故城遗址位于新疆自治区吉木萨尔县以北约12公里的护堡子。故城遗址在当地俗称“破城子”,它是在唐代庭州城的基础上建立的,九世纪以后属于西州回鹘。十三世纪初隶属蒙古,宪宗时曾在此设置行尚书省。元在此设“别失八里元帅府”,当时仍是北疆的重镇。故城到了明代初年的时候才荒废不用。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中国的学者徐松首先来此进行调查,发现了唐金满县残碑等珍贵的文物。1908年和1914年日本人大谷光瑞率领的考察队和英国人斯坦因分别来此非法调查和挖掘。1928年西北科学考察团也曾对遗址进行过发掘,并由中国学者袁复礼负责测图。1979年~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又重新进行过两次调查和测…
338、临淮城遗址
临淮城遗址位于正阳县皮店乡朱店。南距淮河1000米,西距今夏小庄约700米,东距朱小寨500米,北距姚庄100米。古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长800米,面积80万平方米。四周护城河还可见到,现存西门,城河宽90米,南西两面存有部分城垣土基,高出地面近3米。这两处城门还可辨别,西门土基厚25米,南城垣外东西二莲花湖还在。东湖南北宽约100米,东西长约350米,面积约35000平方米;西湖宽约80米,长约500米,面积约40000平方米。湖底铺有方砖,两湖之间建有高约1米的暗渠,水可互通。至今夏秋两季,两湖碧荷满池,犹为壮观。临淮城始建及其沿革,还没有考证清楚。据《通鉴》载,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公…
339、天福山革命遗址
天福山革命遗址位于文登市文登营镇(原天福山镇)天福山上,北距沟于家村1.5公里。1937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胶东特委的领导下,在天福山举行抗日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随后与日本侵略军激战于牟平县城南的“雷神庙”,打响了胶东人民抗日第一枪。1959年,文登县文化馆派员在天福山革命遗址的中共胶东特委临时会议旧址屋内办起了宣传天福山起义的连环画小型展览,到1973年,建成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和天福山起义纪念塔。天福山起义纪念塔,塔基长5、宽5米,塔体底部长2、宽2米,塔体总高12.24米,全用当地新产的青花石和白理石砌成。塔正面题“天福山起义纪念塔”,塔裙题写“星星之火可以…
340、平顶山遗址
平顶山遗址在南朗镇平顶村平顶山的东南坡上,紧靠中珠公路。1986年7月,中山市博物馆在进行野外调查时,发现该处有遗物暴露,便进行了清理工作。发掘面积约150平方米,已清理约30平方米。分两个文化层,第一层出土隋代遗物;第二层出土汉代遗物。汉代遗物有铁器、陶器两类。铁器有铁刀、铁斧、铁锸、铁釜。陶器有泥质橙黄陶,拍印小方格纹,肩部饰弦纹陶罐,肩腹部饰刻划凹弦纹、三角纹和菱格纹、直腹平底陶提筩,陶盂等。还出土算珠形陶纺轮和椭圆形两面有十字凹槽陶网坠。出土隋代遗物有青釉高足盘,盘内底印柏树纹和团花纹;青釉碗,碗内底部刻划弦纹和朵花纹。陶提筩,高22厘米,口径11.5厘米。泥质灰陶,胎质硬。直口,矮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