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各地窑址资料介绍旅游
全国各地窑址资料介绍
321、凤阳窑址
凤阳窑址群位于苍南县凤阳乡鹤峰村,窑址群始造于宋代,窑址内器物主要有碗、盘、壶、罐、盏、高足杯等瓷器,并有四处窑床和一处作坊遗址。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322、合掌山窑址
合掌山窑址位于贵溪市龙虎山镇圩桂路南侧的山坡上,面积约900平方米。该窑址属明代民窑,龙窑顺坡而建,西高东低,呈坡状向西延伸。东面坡地上可见堆积物分布,地表采集有碗、杯、盏等残片,另有成叠的废品碗。器形厚重,制作粗糙,残面有明显的沙粒,无画坯工序,青绿或褐色釉延及底部。该窑址为上清区域在明代中后期农村手工工场的出现、窑场的技术分工以及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
323、潘里垄瓷窑址
潘里垄瓷窑址位于庆元县竹口镇,年代为南宋。为浙江省境内以专烧黑釉瓷茶盏为主的窑址,其产品仿建窑风格明显,时代为南宋早期。潘里垄窑址的发掘窑具有M型匣钵、漏斗型匣钵、圆形垫饼、手捏垫柱、柱形垫圈等。…
324、小金坞窑址
小金坞窑址小金塢窑址,位于小金坞山坡上,南距牛氏岭窑址约0.5公里,前面为一片稻田。未曾清理发掘,也没有人为破坏,保存现状完好。根据地面调查,该窑址分布面积较大,窑业堆积较厚,所裸露的瓷片与牛氏岭窑址上的瓷器器型、釉色基本相同,装烧方法同出一辙,因此笔者推断它是唐代中、晚期古瓷窑遗址。现将地面裸露的典型器物简述如下:青釉碗:唇口,斜腹,腹内旋削痕迹明显,饼足,平底。釉色青黄,器外釉不及底。支钉叠烧。青釉盘:折沿,浅腹,圈足,釉色灰青,支钉叠烧。青釉壶:短流,鼓腹,流安在接近壶颈处的肩部,平底,釉色青黄,疑为茶、酒具。在兰田村万窑坞、牛氏岭和小金坞三处唐代窑址遗存中发现了不少的饮茶器具与制茶工具…
325、巩家坞窑址
巩家坞窑址位于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年代为宋至元。2015年6月23日,巩家坞窑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26、下界首青瓷窑址
下界首青瓷窑址位于华埠镇下界首村东北300米·宋代·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布面积约2100平方米,堆积厚度不等。1982年2月发掘,生产器物主要有韩瓶,胎色灰青,釉层薄,色青绿。其次是碗,胎色红褐。窑床已毁。窑具仅见束腰形圆柱垫具和垫饼。…
327、汉灶窑址
汉灶窑址位于金华市婺城区雅畈镇汉灶村,年代为唐。根据《金华县志》记载:汉代婺州古窑址坐落在今雅畈汉灶村。至今在汉灶村还保存着很多婺州窑的遗址,更多的是留下很多有关婺州窑的传说,汉灶村处处都有婺州窑留下的璀璨文化。汉灶村建于西汉初,迄今为止已有2200多年,因闻名于世的婺州窑而得名。相传汉灶村古时有三十六座龙窑,遍布汉灶村的”钻龙山、堂楼山、窑山、三十六虎头山”上,现保存较为完整的有两座龙窑,至今还保存着古龙窑高高的窑口和隆起窑背。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328、横山周窑址
横山周青瓷窑址位于云和县赤石乡张坝自然村北面约1公里的半山坡上,坐西朝东。该窑址是云和县人民政府1989年12月公布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清理发掘出较为完整的窑址:窑床长53.5、宽2.1米;操作间长2.3米,面积5平方米,操作间前有一通风道;窑头和火塘保存完整、火塘呈半圆状;窑尾及排烟道完好;窑床成13—20度随山坡而建,窑床中部规则排列着7道匣钵,最多有7层;窑墙下部为泥砖错位叠砌共7层,上部为匣钵倒置叠成共3—5层,窑墙背部为2道匣钵,中间填入山泥;窑外两边的柱础整齐排列,每边有一排水沟。经清理发掘,已判定该窑群至少有7座窑床,其中一窑下窑,叠位高度为2.5米。经整理发现,出土的器物以碗为…
329、万窑坞窑址
万窑坞窑址,位于兰田村金星自然村西北万窑坞山坡上,正对面为金星村砖瓦厂,窑址分布面积较大,约10000平方米,其文化层堆积较厚,达1-2米,保存较为完好。2011年底,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组织并会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对兰田村万窑坞进行了考古调查和抢救性清理,清理时揭示了一红烧土地层(可能是窑炉残迹)以及一批唐至五代青釉瓷、五代白釉、宋代青白瓷和各时期窑具标本,其中青釉瓷标本占出土物的90%。…
330、碗岗山窑址
碗岗山窑址位于文成县珊溪镇坦岐村后山。分布范围1200平方米。堆积层厚1-3米。产品主要有碗、洗、盘、盆、壶、碟,胎质细腻、坚硬。釉色以青绿、青黄为主,釉质润厚,晶莹透亮。产品以素面为主,部分刻画篦纹、弦纹、莲瓣纹和双鱼纹。另外有少量黑褐瓷,器形仅见罐、壶两类。窑具有圆筒形匣钵和矮足喇叭形垫具两式,外表明显保留窑汗。烧制时间为南宋至元代。…
331、兰田古瓷窑址
兰田古瓷窑址(含万窑坞、朱氏岭、小金坞古瓷窑遗址)兰田古瓷窑遗址,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湘湖镇兰田村金星自然村,地处丘陵山区,东北山势较高,铜钱尖海拨746米,属黄山余脉。山脉向西南腹地延伸,地势多在300~500之间。腹地南北两翼分别为历水、南河谷地。村庄南距南河约1公里,东侧约200米处有一条小溪连通南河,西南4公里处是湘湖窑址,稍远处为盈田窑址。这里群山环抱,植被茂盛,为古代烧造瓷器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燃料;这里地下瓷石蕴藏量大,西面不远处的进坑便盛产优质的瓷石,它为“一元配方”时代景德镇制瓷业输入了源源不断的原料。这里溪河交错,水量充沛,水路交通便利,历水和南河成为了古代瓷器输出的主要通道。因…
332、伟扬窑址
伟扬窑址级别:县级时代:宋代地址:位于桂平市罗秀镇伟扬村下庙、马鹿塘和赤泥岭等一带土岭上。保护范围:南起桂(平)容(县)公路边,北界马鹿岭,东韦下庙,西至赤泥岭一带为保护范围。建控地带: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相同。公布文件号:桂平市人民-浔政布[1996]8号…
333、南窑唐代瓷窑址
南窑唐代瓷窑址,位于乐平市东南6公里接渡镇南窑村甄皮山。1964年发现,属唐代青瓷窑,窑址东西约120米,南北约150米,堆积层最厚处达15米。从采集的标本看:器形有碗、盘、钵、壶和窑具等,其中以碗、盘、罐居多。窑具有匣钵和垫托。器物胎厚质粗,施蟹壳青褐釉和黄褐釉,釉均不及底。该遗址无文字记载,据传说是在黄巢起义时废弃的。1983年10月公布为乐平县文物保护单位。…
334、黄泥头窑址
黄泥头古窑遗址位于景德镇市以东黄泥头村匣钵墩自然村之南,黄泥头小学北侧,南距景婺公路280米。1983年5月公布为景德镇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由东、西两大堆积包组成,东西长148米,南北宽90米,约1.3万平方米。西面堆积包以青釉瓷、白釉瓷及其支钉、垫柱等装烧窑具为主。其青瓷为灰胎,质地坚硬,胎釉结合紧密,釉色莹润,酷似越窑“秘色瓷”;白瓷胎白南细,透光度好,瓷化程度相当高,釉色纯正润泽。东面堆积包以青白瓷及其匣钵、垫瓶、垫圈等装烧窑具为主,器型有花口碗、唇口碗、浅盘、注子等。…
335、牛氏岭窑址
牛氏岭窑址,位于牛氏岭山坡上,南距万窑坞窑址不足1公里,前面有一排枫树山林场平房宿舍。该窑址虽然未进行清理发掘,但可以从裸露于地面的瓷片及窑具看出,这里不仅窑址分布广,而且堆积厚,地表主要有唐代中、晚期青釉瓷,其釉色明亮,青中泛黄,具有明显的长沙窑、洪州窑青瓷特征。其碗、盘类制品均采用支钉叠烧法,装烧时,先以垫柱为底,再在碗类足壁上粘贴数颗支钉,继而将粘有支钉的碗坯平放在垫柱上,然后一件碗坯隔一层支钉地从下往上重叠成柱状后入窑焙烧,由于产品在窑中裸烧,故器物足壁和内心都留下支钉痕迹,其支钉数量一般有5~8颗,比五代支钉数量(9个以上)少些。而且,唐代支钉呈圆点状,五代支钉呈长条形。出土的器物底…
336、唐古瓷窑址
唐古瓷窑址位于建瓯市东游镇,时代为唐代。唐古瓷窑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37、核桃园窑址
核桃园窑址类别:古遗址时代:元地址:新安县北冶乡核桃园村…
338、遂溪雷州窑窑址群
【遂溪窑】唐至元代瓷窑。窑址在广东省(雷州半岛)遂溪县,从杨柑镇马城村至草潭镇东港仔村,界炮镇两湾村至海田村的海边,窑址连片成群,长度达二十里,由八个窑址群、四五十座瓷窑组成。规模较大的是杨柑镇新埠、下山井的窑址群。以烧青瓷为主,也有酱黑釉、酱黄釉瓷,还有少数赭色釉绘彩瓷。器形有碗、盏、盘、碟、杯、壶、钵、罐、瓶、瓷枕、砚台、网坠、香炉等,也有压锤、匣钵、碾槽、碾轮等窑具,出土的窑具中有一件碗模刻元代“大德六年”(1302年)铭文,提供了该窑烧瓷的下限。2015年12月10日,遂溪雷州窑窑址群被公布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339、大杜庄瓷窑址
大杜庄瓷窑址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关王庙乡熊楼村。年代为宋、明。2016年1月22日大杜庄瓷窑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340、朱陈古瓷窑址
朱陈古瓷窑址位于临沂市罗庄区朱陈村宝泉寺内。年代为北朝-清。2006年12月7日,朱陈古瓷窑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朱陈古瓷窑址创烧于南北朝,延续至唐宋清,是山东乃至全国北方地区早期为数不多且有代表性的一处古瓷窑址,对于研究北方地区民窑瓷器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