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旅游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641、三区革命烈士陵园
三区革命烈士陵园伊宁市三区革命烈士陵园,又名新疆三区革命历史纪念馆。1957年7月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拨专款修建,位于伊宁市阿合买提江街人民公园内西侧,占地面积6.67公顷,院内有七位三区革命领导人的烈士陵墓、纪念碑和纪念馆。1944年8月,以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为中心爆发了反对-反动统治的三区革命,而后在伊宁市成立了三区革命临时政府。1949年8月,三区革命领导人阿合买提江.卡斯木、伊斯哈克伯克.莫奴诺夫、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达列里汗.苏古尔巴也夫、乌斯曼江.那斯尔、罗志等人受毛泽东主席的邀请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飞机在苏联伊尔库茨克上空不幸失事,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642、中共一大纪念船
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根据0“一大”会议时来嘉兴安排游船的直接当事人王会悟回忆,仿制了一艘丝网船模型,送到北京请0“一大”代表-审定认可。后按模型原样仿制了一艘画舫,作为南湖革命纪念船,供群众瞻仰。1964年,-重来南湖,他登上画舫,感慨万千,挥毫题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这只仿建的“红船”,不仅集无锡丝网船、灯船的优点于一身,而且船上的屏风、气楼的雕刻图案,如花卉和戏曲人物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只“红船”竣工后至今仍停泊在南湖烟雨楼东南方向。徐经纬说,1959年9月,父亲等3人参加了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召开的造船庆功会,他们被授予了奖状…
643、仙游革命烈士陵园
仙游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鲤南镇城南东路555号。仙游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这块红土地上,许多优秀的仙游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坚持不懈地斗争。五四运动之后,仙游人民的革命斗争揭开了崭新的一页。1927年4月,建立了仙游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上宫支部;同年12月,成立中共仙游县委;1930年10月又建立了仙游第一支武装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108团。仙游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屈不挠,顽强斗争,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1943年,中共福建省委南迁闽中,驻扎仙游上湖底、高阳、东湖期间,当地革命群众毅然挑起保护省委安全、保障供给、打通交通联络线的重任,为省…
644、南雄烈士陵园
在中国0的领导下,南雄人民长期坚持与-反动派开展武装斗争。在20多年的艰苦斗争中,南雄100多个村庄遭受-军队严重摧残,被毁房屋6000多间。南雄人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放后,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1958年,南雄市人民政府在五里山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1988年列为广东省重点纪念建筑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原坐东向西,高大的牌坊为正门,宽阔的横匾嵌着“革命烈士陵园”6个大字。牌坊后面长着两株榕树,树龄约在35年左右。榕树长得枝叶繁茂,绿叶婆娑,与陵园相映成趣,象征着革命烈士万古长青。1987年12月,0南雄市委、市人民政府拨专款,重修革命烈士陵园,在南雄解放43周年前夕竣工。重修…
645、红七军军部旧址
红七军军部旧址位于百色市右江区解放街39号。旧址始建于1720年,由广东商人梁煜倡议同乡人共同集资兴建,成为广东商人赴百色经商的主要落脚点。粤东会馆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具有南方古建筑的艺术传统和风格。整个建筑占地面积2331平方米,建筑面积2661平方米,会馆座西向东,以前、中、后三大殿宇为主轴,两侧配以相对称的四进厢房和庑廊,构成“日”字形封闭式独立建筑群。殿宇庑廊,布局严谨,庭院通道,铺设红色阶砖和长方形条石,殿堂廊下,全为实木大圆柱或花岗岩方形石柱支撑。中间主体建筑三大殿宇的内山墙上现今还完整保存着十分精美的水墨壁画。整个建筑融古建、书法、雕塑、绘画艺术于一体。1929年12月11日…
646、岗山森林公园
岗山森林公园隶属新宾满族自治县岗山林场,行政区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响水河乡腰堡村北,东与吉林省通化县接壤,南与本溪市桓仁县毗邻,西部为富尔江。岗山属长白山系龙岗山脉,岗山森林公园距离新宾满族自治县县城40公里,距抚顺市175公里,据沈阳市215公里。岗山境内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其境内主峰老秃顶海拔1347米,素有“辽宁屋脊”之称,这里山峦起伏,群峰兀立,沟深林密,溪谷纵横,地貌景观独特。尤其是登主峰一老秃顶,辽吉两省千沟万壑,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有一览众山小之感。这里的脚印峰,海拔1322米,它由在岩石上天然形成两方硕大脚印而得名,充满着神秘色彩。这里的植物种类繁多,有着典型的长白山区系植…
647、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云居山上,北连吴山天风,南邻万松书院;东眺钱江浩荡,西瞰湖光山色。为了缅怀先烈,激励后人,1985年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建造本馆。1987年12月浙江革命烈士纪念碑奠基,1990年3月落成,1991年9月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主馆建成并对外开放,2003年10月建立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网站。为了更好地宣传烈士事迹,弘扬烈士精神,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主馆主体建筑进行了改扩建,2011年9月工程竣工,国庆节基本陈列试开放,2012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纵览馆区,地域广阔,占地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上山主甬道入口处,矗立着一对高大方正的花岗石线雕狮形望柱,一方汉白玉贴…
648、皖西烈士陵园
皖西烈士陵园位于安徽省六安市中心,始建于1953年,是国家为纪念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发源地、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等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先烈而建,占地面积85亩。经1957年、1989年、2004年三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改建,园区现建有烈士纪念塔、纪念馆、塑像、雕塑、碑林、亭廊、悼念广场等10多项纪念设施。先后征集收藏知名烈士档案263卷;烈士遗物、遗照300余件;书籍文献550件;货币票证1083件;战斗武器1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3件。选择展出皖西籍著名烈士事迹106名。建园以来,朱德、刘伯承、洪学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蕴山、赵朴初等知名人士以及东欧、朝鲜、越南等国际友人,港…
649、建宁县革命纪念馆
革命纪念馆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对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1959年7月,建宁县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为依托,成立了建宁县革命纪念馆。1977年,国家文物管理局拨款,修复了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同志旧居)。1991成立建宁县博物馆,与纪念馆合署。1985年10月,纪念馆所辖的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和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纪念馆又分别被团省委、三明市委确定为全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6月纪念馆被确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7月被共…
650、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馆
武山县隶属于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岭山地北坡西段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素有“全国武术之乡”之称。纪念馆分三个单元四个章节,由中央红军三大主力先后过境武山、武山早期党组织建设、武山县工委领导下的武山起义和武山东梁渠四个部分组成,共展出各种图片100余幅、革命历史文物100余件,陈展面积200多平方米,以图片、沙盘、雕塑、电子视频、实物展示等形式,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真实展现了从1935年红军过境武山到建国初期武山的革命历程、经济建设和沧桑巨变。1935年9月25日,毛泽东、彭德怀率领陕甘支队,从漳县新寺镇过龙川河进入武山县境内,沿途经过包家柯寨、苗庄、杨…
651、古浪县西路红军烈士陵园
古浪县西路红军烈士陵园位于古浪县城西南角,西升洼南坡脚下,占地面积20000m2。2002年7月被市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武威市国防教育基地”,同年11月被市委命名为“武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9月被省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第二批甘肃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一、红军西路军在古浪征战情况1936年11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第一、三纵队(红三十军、红五军)由一条山出发经古浪县的新堡子、壕沟、马家磨沟、裴家营镇抵大靖,直奔土门,攻占土门后驻扎土门7天,休整部队,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抗日主张,与凉州马步青谈判达成协议,借道西进,过武威向永昌挺进。红军西路军第二纵队(红九军)从景泰打拉水出发,…
652、海军上海博览馆
海军上海博览馆坐落在吴淞军港港区内,是一座目前国内海军史料最翔实、展示格局最完善的海军博览馆。1992年11月21日,-主席亲自为该馆题写馆名,已列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该馆由四个展馆和一所军校组成,即主体展览馆、海军兵器馆、海洋艺术馆、室-击馆和一所宝山海军少年军校。主体展览馆内有中国古代海军与近代海军历史展、东海舰队简史展、海洋奇观展、世界海军装备展等。海军兵器馆则陈列着许多舰载武器,馆外展坪上安置着一艘曾经参加过海战的我军英雄的海鹰号鱼雷快艇和一架歼六型战斗机。海洋艺术馆荟集大量海洋生物标本,犹如海底水晶宫殿。室-击馆有轻武器实弹射击靶场。海军少年军校,有一整套规范化的可供500名学员集…
653、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
闻名于世的上饶集中营,是国民党1941年1月初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法西斯式人间地狱。这里当时监狱四周架设起铁丝网,负责管理的是军统康泽系特务。第三战区特务团调遣一个加强排担任看守,监狱门外有荷枪实弹的卫兵日夜站岗。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谈判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弹尽粮绝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还有部分从东南各省地方以上抓来的共产党员和其它爱国进步人士,共700余人。这些爱国志士在狱中秘密党组织的领导下,同凶残的国民党特务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成功地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谱写了一曲曲气贯长虹的无产阶级正气歌.为…
654、哈尔滨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光芒街40号,隶属于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旧址”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是一座俄式木制小房,建筑面积120余平方米,院内占地面积870平方米。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机关满洲省委秘书处所在地,1988年10月经过修复,做为纪念馆免费对外开放,室内的卧室、书房、客厅等都是按当年状况进行布置陈列。在纪念馆内主要陈列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及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抗日斗争的事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机关在沈阳遭到敌人的破坏,1932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机关从沈阳迁至哈尔滨,由此哈尔滨成为东北地区的领导中心和党的…
655、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
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位于五顷塬乡南邑村,北距S303线1公里,现有习仲勋旧居、关中特委、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另外,还有新正县委、新正县苏维埃政府、五顷塬乡苏维埃政府旧址。1934年9月,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在中部县双龙镇小石崖成立。1935年7月移住三嘉塬,9月更名为陕甘边南区苏维埃政府,11月又更名为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1936年1月下旬,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移住新正县南邑村,新正县革命委员会更名为新正县苏维埃政府,隶属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管辖。同年元月,中共中央改组了中共关中特区委员会及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贾拓夫任特委书记,秦善秀任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张邦英任副主席。1937年…
656、“一二.一”四烈士墓
在云南师范大学(原昆明师范学院)校园东北隅,有座青竹和翠柏掩映的“一二·一”四烈士墓。墓道前方矗立着两根石柱,顶端是鲜红的火炬;石柱基座上,刻有闻一多先生撰写的《一二·一运动始末记》,墓后石屏为自由神浮雕:无数青年跟随自由女神,奔向自由,呼唤光明。浮雕下,刻有感情深挚的悼诗:“死者,你们什么时候回来?”“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这里。”“死者,你们怎么走不出来?”“我们在这里,你们不要悲哀。我们在这里,你们抬起头来。”“那一个爱正义者的心上没有我们?那一个爱自由者的脑里没有我们?那一个爱光明者的眼前看不见我们?”烈士墓四周围有铁链栅栏,整个墓地庄严肃穆。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群众来这里瞻仰、凭吊;广大青…
657、郑州烈士陵园
郑州烈士陵园始建于一九五五年,位于郑州西南方向南三环与嵩山南路交汇处,占地面积194、824平方米(约合293亩),建筑面积9391平方米。陵园内安葬烈士134名,其中有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烈士,日本籍松井实烈士和苏联专家巴、阿、切明尼诺夫以及解放郑州而牺牲的烈士等,存放132位烈士骨灰。在省市委、政府和领导以及有关部门的关怀下,先后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事迹陈列馆,烈士骨灰堂,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吴焕先四将军的纪念碑亭,解放郑州烈士纪念碑亭和墓区等。同时,种植了花草树木,铺设了道路。瞰视陵园,纪念建筑物雄伟壮观,松柏满园,苍翠一色,四季生机勃勃,气象万千,满目生辉。郑州烈士陵园…
658、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
南昌市新四军军部旧址,建于1915年,是北洋军阀张勋的公馆,内有两栋砖木结构楼房和一栋平房,属中西合璧的古建筑。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驻扎于此,完成了组建新四军的艰巨任务。由八省红军游击健儿组成的新四军走出深山老林,路上了北上抗日征途,成为华中抗日的中流砥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因其历史价值重大面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旧址内设有4个展览:一是新四军军部旧址复原展,展出新四军领导人叶挺、项英、曾山、黄道、周子昆、邓子恢、陈丕显、赖传珠办公和居住的房间及他们的生平图片展。二是《铁的新四军》大型展览,分为四个展厅:铁流滚滚出深山;群…
659、湘南起义纪念馆
湘南起义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曹家坪路东塔岭,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郴州市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建筑面积为4886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2900多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为纪念由朱德、陈毅和中共湘南特委共同领导和组织发动的伟大的湘南起义,原郴州地委根据老一辈革命家萧克、杨得志、曾志、曹里怀、唐天际、欧阳毅、彭儒等同志提议,由原郴州市第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决议:建立湘南起义纪念馆。2010年,湘南起义纪念馆建成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纪念馆馆名由原中共中央总书记-题写,周围相继兴建了湘南起义纪念塔、郴州烈士碑廊、湘南起义烈士纪念亭、夏明震烈士纪念碑等纪念设施。纪念馆的建立将还原历史与爱国…
660、贺锦斋烈士纪念碑
贺锦斋烈士纪念碑位于常德市石门县东山峰管理区枫香坡村。该碑由石门县人民政府、石门县民政局、东山峰农场、泥沙区公所、泥沙公社管委会投资于1984年1月8日修建。碑为青石制成,呈方柱状。碑高1.3米,上部四角起翘,顶部为锥形,阴刻楷书“革命烈士贺锦斋纪念碑”,碑四周建有石围栏。碑地建筑面积50平方米。贺锦斋,原名文绣,1902年2月6日出生在桑植县洪家关塾师家庭。1919年,贺锦斋听说堂兄贺龙带着队伍打回了桑植,就毅然参加了贺龙的队伍。由于他勤奋好学,吃苦耐劳,作战又机智勇敢,深得贺龙的器重,很长快被提升为排长、连长、营长,6年后晋升为团长。1926年5月,贺龙积极响应北伐军队,率部从贵州铜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