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墓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墓篇
781、施从云墓
施从云墓位于桐城市金神镇。墓地坐西向东,面积480平方米。墓区平面呈方形,墓碑正面镌刻“施从云烈士墓”,下款刻“桐城县人民政府立”,背后镌刻其简历。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施从云(1880—1912),字燮卿,桐城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毕业于保定将弁学堂。初任督官,继任陆军管带。武昌起义,革命军遭清军围攻,施从云等为解武昌之围,在滦州率军起义,成立“北方革命政府”。施任总司令,王金铭任都督,冯玉祥任总参谋长。起义军后遭清廷镇压,施从云被杀害,年仅32岁。是年,其遗骸由三兄扶柩南归,安葬家乡。1925年,国民政府追赠其为上将。1936年,-中央接受冯玉祥等要求,对滦州起义将领举行“国葬”,…
782、建平镇土墩墓群
建平镇土墩墓群位于郎溪县建平镇钟西、钟新行政村,北距县城约7千米。建平镇土墩墓群发现于1985年。2005、2007年当地文物部门对新华村东北的4座土墩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获得了一批重要资料。墓群东西向呈一线排列,分布面积约5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已清理的4座墓葬,三座土墩墓外观都呈圜丘状,坐落在斜坡之上,呈三角形分布,最远相距100米。封土平地起堆,未加夯实,没有墓坑,亦无葬具。出土青铜鼎1件,鼎腹遍饰水鸟纹,此外还出土有豆、罐等陶器。墓地中还采集到印纹硬陶的陶片。根据出土文物判断,建平镇土墩墓群的建造年代为西周中晚期至东周时期。土墩墓是长江下游地区西周、东周时期吴越人的特有墓葬…
783、邓绍昌墓
邓绍昌是邓小平的父亲,字文明,生于1886年,卒于1936年,享年50岁。邓绍昌早年就读于成都法政学校,回乡后教过书,当过协兴乡团总和广安县团练局局长。由于受过新式教育,见过世面,他开明正直,思想进步,嫉恶如仇,痛感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横行。他参加了当地的袍哥组织,做过协兴“码头”的当家三爷,后升为“掌旗大爷”。他奔走呼号,积极从事反洋教和“保路运动”。辛亥革命前后,广安建立了革命军,血气方刚的邓绍昌加入革命军当上了新兵训练营营长,率部参加了地方的武装暴-动。邓绍昌在乡里受人尊敬,很有影响。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绩就是为邓小平选择了赴法国留学的道路,这个决策对于邓小平的一生乃至整个中国的命…
784、秋瑾墓
秋瑾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近代公布时间:1961年4月15日位于西湖区西泠桥南堍。秋瑾(1875-1907)字王睿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山阴(今绍兴)人,曾留学日本。1905年先后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1907年在上海发刊《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不久,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后与徐锡麟谋划两浙起义,失败被捕。同年7月15日就义于绍兴轩亭口,1912年安葬杭州西泠桥畔凤林寺前,1966年该墓迁至鸡笼山。1981年在今址重建。墓用花岗岩砌筑,为方形座,座高1.75米,正面嵌大理石,上刻孙中山题“巾帼英雄”。背面镶徐自华撰、吴芝瑛书墓表。两碑石皆为旧墓原物。墓座上端为汉白玉雕…
785、丽江福国寺
福国寺福国寺,藏名奥敏南卓林,意为“色究竟天解脱林”。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白沙乡,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当初是木氏土司的家庙,住寺修行的是汉传大乘佛教和尚,寺名为“解脱林”,后由明熹宗朱由校赐名为“福国寺”。康熙18年(公元1679年)时,改成藏传佛教,为丽江五大寺的“母寺”,是云南最大的噶玛噶举寺院。历届噶玛巴、大司徒仁波切和嘉察仁波切等都曾在此住锡-,佛法极为兴盛。第十世噶玛巴却英多杰曾在福国寺住持传法达30年,是噶玛噶举的重要道场。寺中珍藏有很多关于噶玛巴活动的圣迹和文物。清同治甲子年(1864年)正月毁于兵火,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成。原有寺院公房五大院,僧房十八院。其…
786、化明塘严氏墓
时代:明化明塘严氏墓位于五河县小溪镇化明塘村东南500米处,104国道旁。距离蚌埠市约70公里。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是明朱元璋未婚而卒的夫人严氏墓,属明代一品规格葬制,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现存在神道30米,无字墓碑1个,石翁仲、石虎、石羊、石马、望柱各1对。墓地座北朝南,处于大巩山南端,它紧靠山岗,南面开阔,是一处风水宝地——“箕地”,具有典型的明代葬制风格。著名的景观有严家楼遗址、无字碑、大巩山森林、古黄金洞、围山湖、樵子涧等多处人文和自然景观。2002年对墓区修复保护时发现5开间享堂遗迹,2002年9月完成神道及石像生修复,2004年10月被省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
787、华丰岭汉墓群
华丰岭墓群位于徐闻县大黄乡华丰村西北,东起双炮台,西至对楼村盐田路,北至林场,南临海,面积约6平方公里,多为东汉墓,间有西汉墓。其地为高岭,由于水土流失,大部分墓室遭受破坏。1973年发掘51座,1982年发掘39座,多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间有珊瑚石室墓和土坑墓,均南北向。砖室墓最大的长3.6米、宽2.04米,小的长2.2米、宽0.8米,墓砖长20厘米、宽10.5厘米、厚1.5厘米,红胎,质地疏松,砖面饰米字、方格或菱形印纹。珊瑚石室墓墓石规格不一,尚见刮削痕。出土器物有五铢钱,夹砂陶釜,方格纹、弦纹、米字纹陶罐,陶纺轮和陶钵;铁器有铁斧、剑、钺、箭镞、刀、凿;铜器有铜剑、盆、碗、昭明镜以及装…
788、尹氏夫妇墓
尹氏夫妇墓(原名:尹氏墓)年代:清类别:古墓葬公布时间:2012年8月15日地址:蓬溪县下东乡水口村简介:尹氏夫妇墓位于下东乡水口村胎沙鼓尹家大坟山,座北向南,面积约180平方米。墓冢由条石围封土,长15米,宽12米,高1.2米,为双人合葬墓;冢前有碑楼一座,为石质仿木结构,重檐庑殿顶,六柱五间七楼,两侧有抱鼓,碑楼高4.6米,宽5.6米,厚0.8米,碑楼、枋、正间及抱鼓高浮雕、透雕、圆雕戏剧场面、花卉、动物、怪兽等图案,雕刻十分精美,正间匾刻“佑启后人”,柱对联“尊祖敬宗根深枝茂;报功崇德积厚流光”,正间嵌墓碑,碑题记年代“清道光五年…”。是研究川中地区丧葬习俗和石雕艺术的珍贵的实物资料,具…
789、孟嘉墓
晋代孟嘉墓,位于富水水库东北之孟嘉山。孟嘉(公元296-349年),字万年,阳辛人,三国时吴司空孟宗之曾孙,为陶渊明的外祖孙。孟嘉历任东晋庐陵从事、征西大将军长史、从事中郎。他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沉着豁达,行不苟合。公元345年,征西大将军桓温率参佐游龙山(位于阳辛之北)。孟嘉帽被风吹落而未觉。良久,桓温命人将帽拾还嘉,并命参军孙盛作文嘲之。孟嘉即席以文作答,挥毫立就,文辞优美,四座嗟叹。自此“孟嘉落帽于龙山”遂成为千古佳话。346年,孟嘉归故里任阳新县令,后卒于家。孟嘉的曾祖孙孟宗,以孝行著称,《二十四孝》中的“孟宗哭竹生冬笋”的故事,在我国流传了1000多年,至今不衰。现在台湾人十分重视孟…
790、分水岭古墓群
位于长治市壶关县南部的分水岭一带,是古代的一个墓群。亩墓中的文物古迹,为研究长治的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1957年以来,市博物馆配合山西中文物部门对分水岭的占墓群进行了有计划的发掘清理。现巳发掘清理春秋、战园、汉代及其以后的墓葬270多座,出土了大批石器、青铜器、玉器、陶器、瓷器、琉璃器、铜器、铁器等数千件,其中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装饰器等珍贵文物。分水岭战国车马坑于1972中发掘,坑中有木构车两排,共17辆,独辕双轮,车轮交于车厢。这批文物中,许多都是稀世珍品,如错金铜豆、铜犀立人擎盘、兽耳垒、提梁香、乌柱盘、宜乘之朝戈、编钟等,其中的错金铜豆、铜犀立人擎盘等文物还被选…
791、吴复墓
吴复墓位于肥东县陈集乡秦家湖村。吴复字伯启(1327—1383),八斗镇大吴村人。元末率群雄揭竿而起,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官封安陆侯。死于普安(今贵州安顺市),死后封为黔国公,谥威毅。吴复墓,采用东西向,墓向坐东向西,墓前是一条宽10米的神道,享堂、神墙不复存在。现存神道上有一组石灰岩立体雕塑位于神道两边。自东向西相对排列有石人、石虎、石羊、石马及控马人、华表。刻工采用镂空为浮雕相结合,刀法精湛,为元末明初风格,形象栩栩如生。已将神道石像生复原位,墓冢已圈砌修复,享堂规划已做好。…
792、綦公直墓
綦公直墓位于广饶县经济开发区司家村西约100米处。綦公直(?----1286),字世美,广饶县綦许村人,是元代初年的名将之一,先后被册封为荆南招讨司使、武毅将军、昭勇大将军以及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宣蔚使等职。元二十三年(1286)在平叛诸王海都叛乱中,因孤军深入,援军不至,綦公直陷死在叛军中。后葬于故土祖莹。其墓地南北长150米,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封土今已被夷为平地。墓地原有石人、石虎、石羊各四尊、华表一对、石狮一对,各成对面分东西两行排列。另有长方形石供桌一个及石质旗杆座、龟趺石碑各一,均位于二列石刻北首。除两对石羊仍埋于地下外,其余石刻文物今已不存,但主墓尚保存完好。2004年12月…
793、吴芮墓
吴芮墓位于婺源县镇头镇冷水亭村鸡山,时代为西汉。吴芮(?…前202),秦番阳(今鄱阳)县令,颇得民心,被尊为番君。秦未率越人反秦,并遣部将梅鋗领兵从刘邦入武关。因战功受封于项羽,为衡山王。汉朝建立,改封长沙王。墓冢有三,并列在山顶广数百亩的范围内,间距约百米,宛如冈峦兀起,西座即王墓所在。墓坐南朝北,封土呈弧形,高10米,宽5米,长8米,前有封门石,四周青石罗砌。墓碑有二,阴纹字迹清晰,一碑高132厘米,宽66厘米,面刻延陵郡三十世祖汉长汉王讳芮溢文吴公之墓等字,清雍正十一年岁次癸丑盂冬月立;另一碑高88厘米,宽98厘米,面刻汉长沙吴文王芮墓等字,清乾隆二十八年秋月立。墓旁侧有龙潭,相传昔日乡…
794、汪华墓
汪华墓位于安徽省歙县城北3公里的云岚山。俗名“汪墓祠”。唐永徽二年(651)营建,墓依山南向,根据地形建有巨大的环形扶手,中为圆形封土,墓前原有拜台、神道、翁仲、牌坊等均毁于文革。墓地依山南向,正对府城,左右冈峦屏护。墓前右为享堂,二进五开间,飞檐高瓴,壮丽堂皇,现仅存遗址。左为家庙,两进,有左右廊房,现部分毁坏。原先还有神道、翁仲、牌坊,现皆不存。墓穴在唐末曾遭掘毁,今呈封土堆积。今墓遗址尚存,墓前右为汪王墓祠遗址,三进,现仅存地坪遗址;墓前为忠烈王庙遗址,三进五开间,现存遗址和部分门屋,门屋内保存有两通清代部宪禁碑。汪华,唐歙县人,隋末皖、浙、赣一带农民起义领袖,曾自封吴王,降唐后封越国公…
795、加音塔拉石室石棺古墓群
加音塔拉石室石棺古墓群加音塔拉石室石棺古墓群在和布克赛尔蒙古治县县城东南方向,与县城直线距离为22.5km。加林塔然古墓葬共有六处,300座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在长期侵蚀作用影响下,一些石棺墓的顶部已被剥蚀掉,用来砌石棺的石板己露出地表,石板为厚5-10cm的页岩,围成方形、圆形或六边形等形状。其中有一方形墓,大小为3.2mx2.2m,内有一方形小墓,大小为0.85mx0.82m,上方紧靠着它的是一近人头形的圆弧,直径约为1.8m。据考证,加林塔然石棺古墓为公元前7-5世纪赛种人的遗迹或为6-8世纪突厥人的遗迹,该墓群的年代大约在2500年前。加林塔然石棺石堆墓群具有较高的考占价值,是研…
796、天星观墓群
天星观墓群位于荆州市沙市区观音垱镇东北天星观村。墓群沿长湖南岸分布,东西长约4.7千米,南北宽约3.5千米。其保护范围内有天星观墓地、黄家湾东汉墓地、杨家台墓地、渔家湾墓地、二龙岗墓地、张湾墓地、陈家咀西周遗址、亨堂坟东周遗址共6处墓地和2处遗址。1978、2000年对天星观一、二号墓进行了发掘,资料非常丰富。天星观是一处楚国封君番氏家族墓地,对于研究楚国封君制度和葬俗等问题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天星观墓地周围的5处墓地,墓主为战国中期的下大夫,随葬品反映的文化特征与天星观一、二号墓有一定联系。这些墓地与天星观墓地共同构成了天星观古墓群的文化内涵,为全面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
797、刘蕡墓
位于柳州市郊西鹅乡山头村龙兴屯田野中。刘蕡于唐开成至会昌年间(836~846年)被贬为柳州司户参军。民间传说他下乡视农时,在田间坠马而死,葬于此处。唐天复二年(902年),刘蕡被追赠为左谏议大夫。墓碑题为唐谏议大夫贤良刘公墓,地方人士称贤良坟。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广西布政司右参政黄埙曾加修整,并在四周建有墙垣。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右江道王锦主持重修,增设石牌坊。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柳州知府杨道霖等捐资维护。当时清明时节,地方官民多往祭祀,附近学子入学时,也有前往墓地瞻拜的习惯。现墓为砖砌结构,高2米,占地面积9.42平方米,原牌坊部分石料及题刻保存完好。1996年公布为…
798、大井红军烈士墓
大井村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曾经是毛泽东、-、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同志居住的地方,也是井冈山革0据地的大本营和红四军的后方基地。当年在井冈山区流传的“行洲府,茨坪县,大小五井金銮殿”这首民谣,正是赞颂大井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所起的重要作用。1929年初,湘赣两省敌军窜进井冈山后,提出在井冈山“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烧杀政策,大井村先后被焚烧九次,许多红军战士和地方党、政负责同志被杀害。1951年,遂川县井冈山区人民政府为纪念为革命而献身的先烈,在大井村背的山岗上,修建这座坐北朝南、墓门高2.66米、占地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大井红军烈士墓”,墓内安放着在大井壮烈牺牲的160多具革命烈士…
799、皖南土墩墓群
土墩墓群皖南土墩墓群位于平铺镇境内,面积约5平方公里,数以二、三千计,1982年文物调查时发现,为西周至春秋时的大型公共墓地。墓内出土的文物有印纹陶罐、瓿、陶纺轮等。土墩墓平地掩埋、堆土垒冢,是古老吴国的重要文化遗存。2001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代土墩墓该土墩墓群特点是:占有较高地势,沿河流两岸的丘陵岗峦分布,一墩一墓,不见尸骨或仅见少量骨屑,随葬品置墓中心,一般1至8件,亦发现没有随葬品的空墓,以印纹陶盛器,夹砂陶炊器和原始青瓷器为主,铜器少见,常见铜器为鼎、剑、戈等,其形制大体与中原相同,纹饰有变形兽面纹、云雷纹、弦纹等,少数图形为本地所特有,如一铜鼎上铸有三…
800、陈培仁烈士墓
陈培仁烈士墓位于今贵港市覃塘镇大郭村瓦古岭西侧,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坟珠高2米,底径2.5米,用水泥灰砂履盖。正面有大理石碑嵌在灰砂砖砌的碑台上,碑台高1.5米,宽1.4米,上呈拱形,一:大理石碑高1米、宽60厘米,上刻“陈培仁烈士墓”七字,楷书,字径80厘米:坟圈距坟珠1.5米外侧用水泥灰砂石砌矮墙,通高1米,围成半圆形,然后向两旁伸展为坟手,伸展短墙每宽3米。左边矮墙上嵌有横放大理石,高80厘米,宽240厘米。碑文叙述中共贵县首届县委书记陈培仁生平,坟前碑座正面分为三级台地,每台级差0.3米,台级以坟珠向外由高变低,且越来越阔,可供祭祀之用。1928年陈培仁家属把他葬在此地,有青石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