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陵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陵篇
581、茌平县烈士陵园
茌平县烈士陵园位于茌平县振兴街道田庄。1974年5月,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加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茌平县革命委员会在振兴街道田庄(原城关公社田庄)建立了茌平县烈士陵园。茌平籍著名烈士吴亚屋、李玉等人的骨灰移入烈士陵园。1998年,县政府对烈士陵园进行翻修扩建,陵园保护面积达到7860平方米,其中纪念堂建筑面积568平方米、办公室建筑面积249平方米。陵园北面靠近田地,东面、南面皆是居民房屋,西临一条小路。园内植有柳树、松柏等树木,有小假山一座。纪念堂内陈列遗物3件,存放着32名烈士的骨灰。每年清明节期间,全县都组织悼念烈士活动。茌平县烈士陵园是茌平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常…
582、四平烈士陵园
四平市烈士陵园,占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安葬着为四平解放和建设而牺牲的数万名烈士,其中有记载的为10083名。1951年建立革命烈士公墓,1974年成立烈士陵园。自成立以来先后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多年来,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四平市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筹集资金,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对烈士陵园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建设,使烈士陵园成为一座集瞻仰、游览为一体的新型公园式陵园。目前在搞好基本建设的同时,本着“纪念先烈,教育后人”为宗旨,突出作为爱国主义教育服务窗口作用的发挥。实行免费开放以来,四平烈士陵…
583、沙湾区烈士陵园
沙湾区烈士陵园是一九九三年经区人民政府批准的区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凭吊先烈、启迪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自一九四九年以来,沙湾境内有100多名烈士在解放战争和建设祖国中光荣牺牲。一九九二年以前烈士遗骸分散安葬在踏水、沙湾、龚嘴四处烈士墓地。这些烈士墓地先后建于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由于长期分散无人看管,年久失修,加之“文革”期间的破坏,致破烂不堪。一九八五年沙湾建区后,区人民政府为更好地褒扬烈士建立的丰功伟业,顺应全区各界群众愿望,决定新建这个烈士陵园,将分散安葬的烈士迁葬于此。陵园于一九九〇年规划、筹建,一九九一年征地98亩,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正式动工,一九九七年…
584、咸阳西汉帝陵
西汉帝陵,分布在陕西省咸阳市北原(亦称五陵原)上。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经历了11个皇帝,除文帝刘恒霸陵、宣帝刘询杜陵在西安效区外,其他9个帝王陵墓均在咸阳市北原上。自东向西依次为景帝刘启阳陵、高祖刘邦长陵、惠帝刘盈安陵、哀帝刘欣义陵、元帝刘渭陵、平帝刘康陵、成帝刘延陵、昭帝刘弗陵平陵、武帝刘彻茂陵。帝陵园为方或近方形,四面各一门,门前有阙。霸陵因山为陵,其余帝陵有高大的覆斗形封土,底部方或近方形。如阳陵园边长418米,周围有墙,宽3.5米,陵墓封土底边170、高32.28米。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以造型逼真的陶人、动物俑以及精致生活用器、工具、车马器、武器等为代表。陕西咸阳…
585、杨太后陵
杨太后陵,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官冲村永安里。葬于宋末,为杨太后的陵墓。杨太后(1244-2279),名巨良,宋度宗的皇妃、宋端宗的生母,宋端宗即时尊为皇太后,被后世誉为国母。南宋行朝在新会崖山建行朝草市、行宫30间,杨太后在慈元殿主持政事。宋元崖门决战中宋朝灭亡,杨太后赴海殉国,太傅张世杰仓促之间将其葬此。坐西北向东南,宽7.98米,深11.9米,占地面积74平方米。享堂为圆形,直径6.9米。坟头以鸭屎石雕刻,六角形,高0.6米,宽1.2米,形如竹笠。二级拜台,直角踢靴,护墙和山手以蚝壳夯土砌筑,高0.8米。1986年重修时墓面铺混凝土。杨太后陵是宋元崖门史迹的重要文物,是新会现存身份…
586、湖西公园(湖西革命烈士陵园)
湖西革命烈士陵园原名为湖西区抗战烈士陵园,始建于1945年,是原湖西地委、专署、军分区为集中安葬和悼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在湖西大地上的革命烈士修建而成。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犯单县,陵园遭受严重破坏。1952年,湖西地委予以重修,并更名为湖西革命烈士陵园。1984年,在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等老干部和山东省民政厅的大力关心支持下,重建了纪念塔、西大门,新建了南大门,并对全园予以整修。1986年春,全国各地的湖西老干部、苏鲁豫皖四省六市二十多个县的代表、单县驻城机关、工厂、学校的干部、工人、学生等数千人举行了新塔落成典礼。原湖西地委书记、铁道部长陈璞如,原湖西青委书记、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原湖西地委…
587、长子北高庙烈士陵园
长子北高庙烈士陵园坐落于长子县城北关外的北高庙遗址上。因该庙坐落在古城北,地势高昂,故统称为“北高庙”。北高庙顶部海拔1080米,为全城制高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日战争时期,曾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抗日战争胜利后,阎锡山部队于1945年8月22日抢占长子,占据北高庙,9月13日,作为上党战役主战场之一的“北高庙攻坚战”在此打响。为了纪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缅怀先烈业绩,中共长子县委、县民主政府于1946年元月将“北高庙”辟为革命烈士陵园。在这里铭记着2328名烈士的英名,掩埋着部分先烈的忠魂。1991年薄一波为北高庙题写了“长子北高庙烈士陵园”的门匾。1997年、2006年进行了改陈…
588、后晋显陵
后晋显陵又称石敬瑭墓,是五代十国后晋开国皇帝后晋高祖石敬瑭的陵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石陵村西,封土高20米,周长100米。墓前有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立“晋高祖之陵墓”碑。墓原立有石像生9对,现多埋于地下。2013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晋显陵呈覆斗形,坐北朝南,墓底围长100米,高20米,保存完好。墓冢前有石碑1通,上书-“晋高祖墓冢”5个大字,刻立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九月。墓前原有石人石兽9对,但皆淤埋地下。墓前300米处的现有两根六楞形石望柱露出地表约1.5米,望柱间距25米。陵园东有“邱灵寺”,据县志记载,是石敬瑭灵辇停放之处,后为护园人住所。寺内…
589、崂山烈士陵园
崂山烈士陵园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科苑纬四路。崂山是即青战役的主战场。战役历时1个月,歼敌5745人,解放了国民党在长江以北最后一个重要据点——青岛。即青战役作为解放战争时期重要战役,有力地配合了我主力部队向江南进军,是我党对美政策大格局中精心筹划的一次关系复杂、意义重大的战役,是在战场形势敌强我弱的背景下进行的一次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为纪念战役中牺牲的烈士,陵园于1992年始建,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建有牌坊、纪念堂、纪念碑、烈士墓区等,安葬烈士319名,其中著名烈士有创建青岛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王星五烈士,华东军区警备4旅旅长兼政委邓龙翔,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王昆,海军315艇原艇长蔡一清等。陵园是…
590、安阳县烈士陵园
安阳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57年5月,地处安阳市殷都区梁邵村路南,占地面积30亩,紧邻安林公路。是市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陵园内烈士纪念建筑物主要有烈士纪念碑一座、两座抗美援朝烈士纪念亭、解放安阳纪念馆一座、安阳县烈士英名录墙和烈士墓区。陵园建立以来,在民政部门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坚持以做好烈士褒扬工作为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烈士纪念工作的意见》要求,认真做好烈士褒扬工作,大力弘扬烈士精神,极大地发挥了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作用,赢得了上级领导、祭扫单位和烈士亲属的一致好评。2010年以来,多次被县委表彰的“五好党支部”,“五好基…
591、华容烈士陵园
华容县烈士陵园位于岳阳市华容县城区东北郊陡岗山。陵园始建于1961年,占地面积218亩,其中建筑面积7560平方米,水面面积110亩。华容县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区域之一,是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土地。在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中,有2万多英雄的华容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册烈士4470人,其中县团级以上烈士100多人。著名烈士有高风、吴芳、蔡协民、刘革非、肖正纲、欧阳悟、朱祖光、韩国栋、罗振汉等人。陵园记载了华容光荣的历史,为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传统提供了生动的教育素材。1988年以来经多次扩建,已具相当规模,园内先后建起了烈士纪念馆、纪念亭、纪念碑、烈士墓区(单墓24座,合冢3座)和…
592、沧州烈士陵园
沧州烈士陵园位于沧州市运河区光荣路。1947年,为牵制华北国民党军,策应东北民主联军的夏季攻势,中央军委决定以晋察冀军区为主力,在冀中军区、察哈尔军区和山东渤海军区部队配合下发起青沧战役,消灭天津以南青县至沧县80余公里的铁路沿线之敌。战役由罗瑞卿、杨得志、杨成武指挥,历时4昼夜,歼灭国民党军、保警队、还乡团共1.3万余人,解放了青县、沧县、永清3座县城,使晋察冀、山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纪念青沧战役中牺牲的烈士,陵园于1958年始建,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50平方米,建有接待厅、青沧战役展览厅、著名烈士展览厅、青沧战役纪念碑、著名烈士塑像、烈士骨灰堂、烈士墓区等。陵园是河北省…
593、巨野县烈士陵园
巨野县烈士陵园坐落在巨野县城东南聊(城)商(丘)公路和巨(野)金(乡)公路交界处。陵园始建于1972年3月,初建时占地面积25亩,后经三次升级改造扩建,目前占地面积70亩。广场硬化面积18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0000平方米,建有烈士纪念碑、仿古式烈士纪念堂、烈士陵园大门、祭奠广场、长廊、0、石雕、刘邓铜像等,园区绿化、美化、硬化及声、光、电改造设施齐全,广场内建大型浮雕一座,喷泉一处,碑亭3座,配置了广场路灯、景观灯、大型宣传橱窗等基础设施。已成为集烈士褒扬、宣传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红色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省民政厅评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省教育委员…
594、炎帝朱襄氏陵
炎帝朱襄氏陵,是远古时期三皇之一的炎帝朱襄氏之陵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东6公里的大仵乡朱堌寺村。朱襄氏是众多炎帝的别号之一,炎帝朱襄氏所生活的时代远早于炎帝神农氏。炎帝朱襄氏陵呈圆形,粘土结构,陵高10.9米,周长158米,直径50米。墓周边用青石叠砌,高1.5米,墓四周用青石砌成高50厘米的台阶,意为“天圆地方”。陵墓规模庞大、气势恢宏,陵前有“炎帝朱襄陵”碑刻一通,香池一个,碑楼4座。据《辞源》注:“朱襄氏炎帝之别号。”《吕氏春秋》和《路史》记载:“柘城为朱襄氏之邑。”《寰宇记》“陈有株邑,盖朱寰之地。”据《柘城县志》载:“朱襄氏之陵在县城之东,久淤。”2001年,炎帝朱…
595、太岳烈士陵园
太岳烈士陵园太岳烈士陵园位于沁源县城十字街西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太岳区党委为纪念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牺牲于太岳革0据地的先烈,建造了这座烈士陵园。陵园于1949年8月1日奠基动工,同年12月15日正式竣工。陵园座北向南,可分三个部分。进入园门,两侧是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正面是屏风。屏风开左右两门,供行人通行,屏风后小广场北面是纪念堂,从纪念堂两侧大门入内,院中高耸着烈士亭。烈士亭坐落在9级台阶之上,呈方型,每面四柱通天。亭高三层。登阶入亭,居中是烈士纪念碑一通,四壁是-、安子文、刘开基等同志的题词。-同志的题词是“为抗日战争和为解放战争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在烈…
596、景泰陵
景泰陵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北部金山口,明朝景泰帝朱祁钰(公元1450-1458年)的陵寝。朱祁钰是明英宗之弟。1449年,英宗在与蒙元残余军队的作战中被俘,朱祁钰临危受命,立国号景泰,并打败了蒙元残余势力,使得英宗返回京城。英宗重新夺回王位后,将朱祁钰废为亲王,并在其死后以王爷的规制葬于京西金山口。至宪宗时,才重新以皇陵规制营建陵寝。景泰陵基本具备了同时期明皇陵的主体建筑和布局特点。墓葬分为前室和后室两个部分,均为庑殿顶。前室为方形,整个墓室通长约11米,规模较大。陵区原有宫殿、神厨、神库、宰牲亭、内官房和碑亭,以及皇陵最重要的棂恩殿。宝城位于皇陵区的最后面。现在陵区内保存有御碑亭、稷恩殿和…
597、清丰烈士陵园
清丰县地处豫北平原,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革命老区,在如火如荼的战争年代,涌现出了成千上万的革命干部和革命志士,为国罹难殉职的革命先烈全县就有3000余人。为宏扬烈士的革命精神,1978年,清丰县政府建设了烈士陵园。陵园中央矗立着一座高20米的烈士纪念碑,大门北侧是烈士骨灰存放室,最东边是解放清丰县城烈士公墓、卧碑和烈士墓群。园内安放着原冀鲁豫边区行署主任、平原省主席、山东省副省长晁哲甫同志、十六军炮兵副军长傅学阶、杨尚昆主席警卫团团长万年友、对越自卫反击战二等功臣闫增龙等二十余烈士的骨灰和遗骨。1980年,烈士陵园被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县和我市的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
598、武陵井
武陵井是湖南二十八古井之一,与洞庭湖君山柳毅井、长沙白沙井齐名,是古都梁十景之一,名“武陵0”。井水冬暖夏凉,味道清冽甘甜。关于“武陵0”的诗文,历代以来很多,尤以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七言绝句最为出色:红绽夭桃缀小春,清深甘井艳浮新。东风阅尽娇花面,不见渔人更问津。相传这井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武陵桃花源相通,春天有桃花浮出,因此叫“武陵井”。还有人说,这井与峨眉山相通,曾有船桨流出,船桨上有“峨眉山”的字样。原先井水大得多。明朝朱元璋的后代珉藩王的宫殿就在上面不远,王宫吃水用水,靠的就是这井。据说珉藩的一些风流王子王孙,喜欢跟着宫娥美女到井边来洗衣,那时候,井边有啪啪的棒槌声,有咯…
599、太康陵
太康陵位于太康县城东南城关镇王陵村西25米处,时代汉墓。2006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康陵高4米,周长约80米,历来群众传说是夏太康帝陵。据史载,太康继承父亲启的王位后,田猎无度,不理国政,过着淫侈的生活,引起夏民的不满,东夷族首领有究氏后羿,得用夏民取代夏政,乘机西进,取代了太康的统治地位。太康逃至阳夏(今太康)筑城而居。后卒葬于此。此说无考,似有附会之处。1984年文物普查时,在陵区地表及墓冢封土内采集有汉代绳纹板瓦、筒瓦和几何形图案墓砖,另据当地群众1969年在陵上挖掘时见地道,发现陵内有拱形砖券。由此可知此陵实为汉代古墓,陵前原有清乾隆五十一年立石碑一通,已毁。但作…
600、荆州烈士陵园
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红门路东侧。是荆州市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全园面积182.5亩,1959年建于太师渊古豫章台遗址上。陵园大门建有4个花岗岩方柱,黑色大理石上镌刻着由原国家副主席-提写的“烈士陵园”四个大字。陵园以古豫章台为中心,轴线对称总体布局。主干道长约300米,两旁雪松婷立。除革命烈士纪念碑外,还建有纪念塔,塔高36米,象征建塔时沙市解放36周年。塔基座占地2000多平方米,塔身呈粉红色。塔分九层,意指“直上重霄九”。塔顶座置一半圆红球,象征喷薄欲出的红日,基座上4个台阶意指中国革命经历4个时期。纪念塔四周松柏挺拔,300多名烈士的遗骨安卧其间。园内还辟有烈士骨灰陈列室、烈士事迹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