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纪念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纪念碑篇
581、南宁革命烈士纪念碑
南宁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兴宁区人民公园内,时代为1956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63年公布为广西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582、将军山战斗遗址及其纪念碑
将军山战斗遗址及其纪念碑位于东关乡七家田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民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583、钱兴烈士纪念碑
钱兴烈士纪念碑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诗洞镇安华村委会凤南自然村钱兴纪念小学右侧。纪念碑为冲天式方尖碑,通高6.67米,基座宽3.8米,占地面积241.24平方米。正面刻“钱兴烈士纪念碑”。为纪念钱兴烈士事迹而建。钱兴(1909年—1948年),原名钱发年。怀集县诗洞镇凤南村人。1936年,他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山大学党支部书记、中共福建省厦门市工委书记、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中共粤桂湘边区工委副书记兼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副政委,是一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1948年冬,英勇牺牲,终年39岁。2005年,怀集县委、县政府拨出专项经费建设纪念碑,并于当年12月建成。钱兴烈士纪念碑对怀集…
584、石大山抗日战役纪念碑
石大山抗日战役纪念碑:石大山位于官道口镇西北部5公里处,海拔1900米,为崤山西部山峰.石大山悬崖峭壁、地势险峻、雄关漫道、易守难攻,由于它周围地势险峻,加之正南是将军山,中间突出一道“鱼脊梁”,便成为峭函古道通往南部的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地。石大山战役为豫西抗战最后一个战役,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国军为夺取石大山战役最后胜利而做出了重大牺牲,近千人为国捐躯。战后烈士遗骨均葬于陈家岭,抗日英灵,长岷石大山下。…
585、初坑村十八烈士纪念碑
初坑村十八烈士纪念碑(又称正坑十八烈士纪念碑)位于东坑镇初坑村独岭,GPS坐标:北纬22°5907.0,东经113°5531.3,海拔高程9米。1946年4月上旬,东江纵队第一支队第二大队第一中队的30多名指战员集结在东莞寮步凫山乐平围(俗称簕棚围)村后的荔枝园里,被当地-武装发现。4月16日,国民党军队和当地-武装对他们进行突然袭击。该中队迅速向大岭山方向突围撤退,驻东坑正坑村休整。20日凌晨3时许,该中队被驻寮步的国民党第五十四军三十六师一○八团第三营一个连和寮步联防队共200多人包围。游击队员迅即突围,与敌人进行激战。战斗持续至上午11时,由于敌众我寡,有18名游击队员在突围中壮烈牺牲。…
586、松木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松木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大朗镇松木山村锦绣区花果山,GPS坐标:北纬22°5404.6,东经113°5432.9,海拔高程31米。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松木山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的游击基地之一,部队经常在这里活动,曾经与日伪军和国民党-军队展开过多次的战斗。抗日战争期间有5名游击队员在这里牺牲。1944年为纪念在松木山牺牲的游击队员,松木山村的群众把5名烈士葬在狗门岭(地名)。1962年,为了让烈士得到更好的安息,把烈士的骸骨迁移到松木山村花果山上。1989年,松木山管理区对墓碑作了重修,所立纪念碑坐北向南,碑座长7.8米,宽5.1米…
587、犀牛陂革命烈士纪念碑
犀牛陂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大朗镇犀牛陂村井水尾,GPS坐标:北纬22°5211.8,东经113°5241.0,海拔高程46米。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曾在犀牛陂与敌人展开过多次战斗,一些游击队员在作战中英勇牺牲。东莞解放初期,犀牛陂村群众找到其中的两位烈士的骸骨,装好埋在村中的一座小山包上,用水泥密封好。1975年春,为纪念这两位烈士,犀牛陂大队在这座小山包上修建烈士纪念碑。2007年8月重建。该纪念碑坐东南向西北,麻石砌筑,碑高2.01米,底座长1.4米,正面刻着“革命烈士纪念碑”7个红字,碑两侧种植柏树,碑旁边新建有纪念碑管理用房。这…
588、松柏朗革命烈士纪念碑
松柏朗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东莞市大朗镇松柏朗村。为纪念东江纵队猛豹大队政委李少清等6位烈士及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一名游击战士而建。1945年6月9日,驻东莞寮步的日军100余人,沿莞樟公路出动抢粮。东江纵队第一支队猛豹大队在黎贝岭截击日军,毙伤敌35人。战斗中,大队政委李少清等6名指战员英勇牺牲。当日下午5时,驻松柏朗村的猛豹大队和村民在该村为李少清等6名抗日烈士举行隆重葬礼。1948年春,该村群众把与国民党军队作战牺牲的一名游击战士附葬于此。1961年9月,松柏朗村按当地传统习惯,把7名烈士的骸骨装于灵塔,呈一字形排列。1963年8月,建成灵塔屋式样,此为纪念碑的雏型。1983年12月2日,该…
589、藻北小学纪念碑
共富新村小学是藻北小学的旧址。“八·一三”抗战时,藻北小学是顾村地区地下组织的据点,我党市政工委沪北区的机关就设在里面。党员们以教师的身份坚持勤学、勤业、交朋友的方针,广泛开展活动,团结工农不断扩散革命影响,先后在各个阶层中,先后发展了三十余名积极份子入党,使藻北地区的党组织能在-下不断得到巩固和壮大。1987年,藻北小学从江家宅迁址到杨树园,重新建造一所正规小学。在该校东南角竖立一块纪念碑。2004年共富新村西首扩建富长路,这块纪念碑迁址共富新村小学。地址:共富路75号邮编:201906电话:33702908传真:33702908开放时间:双休日公共交通:701、轨道交通1号线…
590、高桥革命烈士纪念碑
高桥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宜昌市兴山县高桥乡长冲村委会背后山顶上)高桥是巴兴归苏区中心地带,早在1928年,共产党员黄中平深入高桥苏区发展地下党组织。1930年,共产党员陈慎州、陈慎勤创建中共高桥区委会,区、乡苏维埃政府和组建游击队、游击中队,带领高桥军民对敌展开斗争,取得了2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930年8月18日,国民党巴兴归3县联防“剿共”团在官田岭制造了惨无人道地“箩稗子”惨案。曹友娣、王发祥、蒋英才、杨直亮等17名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壮烈牺牲。高桥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87年5月1日由兴山县民政局支持修建。2006年4月,宜昌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宜昌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等单…
591、牛口革命烈士纪念碑
牛口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宜昌市秭归县泄滩乡牛口村2组)1988年,为纪念土地革命时期英勇牺牲的曹秋选、汪书兴、王昌海、王永祖、王山祖、王克继、汪永海、汪永元、汪永俊、王昌杨、曹秋录、王功奎12名革命烈士,秭归县人民政府拨专款修建了牛口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立于长江西陵峡内,背靠青山,面对滚滚长江,地处牛口村的长江渡口边,碑高13米,建筑占地面积20平方米。纪念碑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常有干部群众、青年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吊唁、祭奠,江上乘船的游客也可眺望纪念碑的雄姿。2012年6月,被秭归县委党史办命名为秭归县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592、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游击纵队成立纪念碑
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游击纵队成立纪念碑(位于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红渔坪村)1947年2月24日,张才千率鄂西北军区第4团和警卫团1部共1200余人,进入五峰红渔坪与李人林率领的500多人江南游击支队1支队会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游击纵队,活动于五峰、长阳、宜都、枝江等湘鄂边17个县,先后与敌作战200余次,歼敌3000余人,缴获长-3000余支,轻重机-300余挺,牵制了国民党军4个正规旅和6个保安大队的兵力,有力支援了各解放区的作战。198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游击纵队建立40周年,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在会师地--采花乡红渔坪修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游击纵队会师纪念碑。…
593、佳县毛泽东题词纪念碑
毛泽东题词纪念碑1947年10月18日,毛泽东同志从神泉堡来到佳县县委视察工作,在县委书记张俊贤的提议下,毛主席亲笔为0佳县县委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几十年来,这一光辉题词始终激励着历届县委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为了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增强自豪感,永远不忘那段光辉历史,永远沿着毛主席题词指引的方向前进,佳县县委于1970年在原“东方红广场”东侧闹市区,修建了一通高6米,宽4米,砖石水泥结构的题词纪念碑。碑正中为红底色,竖雕刻着毛泽东手迹:“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13个金黄色大字。碑体东西两个侧面还雕刻着毛泽东手迹:“发扬革…
594、浮竹山烈士纪念碑
浮竹山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东莞市寮步镇浮竹山村辘头岭巅。为纪念1949年在浮竹山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寮步镇政府于1974年8月建造了这座烈士纪念碑。1997年,由市民政局拨款,寮步镇政府对纪念碑进行了重修。1949年6月21日,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新一营军事特派员李桂平、教导员刘辉率第二连(黄龙队)从大岭山到莞樟公路破桥、剪电话线,以迷惑敌人。当晚驻浮竹山村。寮步驻敌保十四团和县警大队约600余人,于22日凌晨包围浮竹山村。拂晓前,敌军发动猛烈攻击。黄龙队仓猝应战。李、刘率两个排突围,副连长龙若冰则率两个班从打鼓岭突围,伤亡较大。少年班被困在村里,苦战3小时。这场突围战,张祥、祝国良、吴生…
595、八一九日机轰炸乐山死难同胞纪念碑
八一九日机轰炸乐山死难同胞纪念碑,位于乐山市中心城区高北门。1939年8月19日上午11时40分,乐山城区空袭警报突然急促长鸣,全城惊惶。几分钟后,36架日机分成3组先呈品字形编队,飞临乐山城区上空变成一字形进行狂轰滥炸,烈火熊熊,黑烟遮天蔽日,房屋倒塌声、伤者哀号声不绝于耳。日机轰炸后,有一架侦察机还留在城市上空拍照、录像后才扬长飞去。此次轰炸造成乐山城区2050户人家被炸,3500幢房屋被毁,49家遭受“灭门之灾”,死亡、重伤5000多人,10000余人无家可归。2001年12月14日,乐山市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决定修建“8.19”日机轰炸乐山死难同胞纪念碑,以纪念“8.19”日机轰炸乐山…
596、上屯革命烈士纪念碑
上屯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东莞市寮步镇上屯村地牛岭山巅。为纪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钟水、钟初等革命烈士,由东莞县人民政府拨款,寮步公社于1970年夏建造。1992年,由市民政局拨款,寮步镇政府重修纪念碑。纪念碑的底层为6.25平方米。碑高6米,宽1.6米,呈梯形,为砖石水泥结构。碑身正面刻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钟初(1925—1943),又名钟赞初,寮步镇上屯村人。1941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抗日游击队,任小队长。1943年2月初,国民党顽军偷袭游击队三屺税站。钟初为牵制敌人,保卫税站,与敌人展开战斗,不幸中弹牺牲。钟水(1924—1947),寮步镇上屯村人。1943年在…
597、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
侵华日军大-遇难同胞纪念碑1937年9月12日,日军东条旅团和伪蒙军从天镇城东北角豁口侵入城中,兵分三股赶杀居民。一股沿北城墙往西的日军,在北门口堵截了欲逃出城外的300多名居民,将他们驱赶到北门月城奶奶庙内,一一用刺刀全部捅死,只有西北街侯明未被刺中要害而幸免一死。下午,这股日军在东街、北街大肆抓捕居民500多人,将他们集中赶押到北门外一小沟侧,分批用刺刀挑入沟内,无一幸免。居民王振文的父亲、叔父、堂弟都被刺死在这里,他本人左肩被刺一刀,右肋下被刺两刀,夜间与未被刺死的王君一起逃走。一股沿东城墙往南的日军,到南街逐户搜抓成年男人,抓一批往南街马王庙前送一批,然后又分批赶到庙内进行-。日军嫌人…
598、治黄工程了望台纪念碑亭
治黄工程了望台纪念碑亭北山湾黄河北岸制高点上的虎台崖治黄工程了望台纪念碑亭。宁果公路横穿而过,经黄河吊桥可直达县城,距县城2公里,辽望台现已全部绿化,杨树参天,弯柳拂地,松柏长青,梨花芬芳。春天,鸟语花香;秋季,杏果累累,怎不流连忘返?居高临下,俯瞰黄河两岸,把两岸的景色,尽收在其中,使人赏心悦目。…
599、张和邦烈士纪念碑
张和邦烈士纪念碑位于连平县忠信圩镇东北向100米黄岭山山腰上,距县第二人民医院约200米。张和邦,原籍广东梅县松口人,出生于印度尼西亚,14岁回国念书,后加入东江纵队,曾分别在连平隆街大田小学、大湖湖东小学、忠信镇小学等地,以教师作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45年11月底,因叛徒告密,张和邦、梁觉民、梁伟诚、严涛4人被国民党逮捕。敌人对他们进行了严刑拷打,但他们个个坚强不屈,没有透露我党我军半点机密。在严涛被保释后,张和邦、梁觉民、梁伟诚3人在狱中又受尽酷刑,仍坚持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地下党多方设法营救,未能成功。1946年1月6日,3人同时被敌人杀害于忠信下街门。张和邦牺牲时年仅24岁。为纪…
600、吴建昌烈士纪念碑
吴建昌烈士纪念碑位于连平县忠信镇柘陂村塔岭山半山腰处。吴建昌系连平县忠信镇柘陂村人。1941年,吴在柘陂华南小学读书时,就积极参加中共地下党员钟明组织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于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吴建昌等人在柘陂组织了一批青少年学生,创办了进步刊物《火花报》,积极宣传抗日。是年冬,柘陂成立了学生党小组,吴建昌被任命为小组长。1945年秋,吴建昌进入连平中学读书,任连平中学学生党小组组长。同年11月下旬,地下党员肖德根告知吴,敌人将调集4县兵力进犯九连山,“围剿”我东江纵队第三支队。吴步行40多公里,穿过敌人的5处--卡,赶到忠信,将情报送到情报员游良手里,使我游击队及时甩开了敌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