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故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故居篇
281、王守仁故居和墓
故居地处余姚城区传统历史街区武胜门路西侧,阳明东路以北。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达4600多平方米。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反映出明代浙东官宦建筑的一些典型特点,用材粗壮、气势恢宏,各幢建筑结构严谨,按中轴线对称分布,主次建筑分布有序,饰件素雅。整个故居既给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又不失端庄和典雅之气度。故居建筑自南至北沿中轴线分别为门厅、轿厅、砖雕门楼、大厅及瑞云楼、后罩屋。其中,砖雕门楼系仿木结构建筑,四柱三间,柱为石质,所饰砖雕斗拱、翘昂、面砖雕刻细致,工艺精湛细腻,体现了当时砖雕技艺的水平。大厅--“寿山堂”系三开间高平房,高大宽敞,结构古朴大方,用材粗大稳实,构件装饰严谨。寿山堂内明间廊…
282、荣宗敬故居
陕西北路靠近南京西路的地方,有一排雕花的石砌矮墙。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这儿常年大门紧闭,近几年,紧闭的大门豁然洞开,这栋豪宅露出了真容:门楣和窗沿上刻着精美的雕花;窗户一律是彩色的拼花玻璃;红色的楼角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南部是一方干净而平整的草坪.毫无疑问,这是上海滩为数不多的顶级豪宅之一,也是上海滩保存最完好的大花园洋房之一。这是一座带花园的独立式三层西式住宅,系荣氏早期沪寓所在,人称荣氏老宅。该产业基地面积6.26亩,建筑面积2182平方米,花园面积2475平方米。荣氏老宅建筑为折衷主义风格,钢筋混凝土结构,由陈椿江设计。建筑立面整体以水平线条划分,具有法国古典主义风格。底层有宽敞的门廊和…
283、张人亚故居
张人亚故居位于宁波市北仑区霞浦街道,霞南村霞南东路19号,当地人称“祠堂后”。据房主介绍该房建于清中期,为三合院式建筑。1898至1914年间张人亚生活于斯,院内现有正房一进,东西厢房各一座。院落四周院墙围拢,朝南开门,在南墙中段有墙门一座。墙门以条石为框,上承砖作仿硬山顶门楼。正房一进,坐北朝南,为一硬山顶平屋,计有三间两弄,并两头出厍,各有厍房三间。正房梁架为穿斗式七柱七檩。东西厢房皆为两层重檐楼房,各有三间一弄,并与厍房相连而排成一列。厢房山墙檐角上翘形成三面坡。厢房屋面为悬山顶,梁架为穿斗式五柱五檩。东西厢房一层皆向后建有披屋。院内建筑皆以条石为基,并用块石铺地。其中西厢房南山墙拆除马…
284、张冲故居
张冲将军故居,又称崇山别墅,位于盐厂东南1公里的小庙山上,建于1943年,由正房、厨房、佣人房、营房、厕所等5幢房屋组成。故居以1幢主体二层建筑为主,为欧式建筑,前半部分呈弧形,屋顶为混泥土浇筑平顶,后半部分为传统的砖木建筑;房前及两侧有近400平方米混泥土夯筑的停车场;房后紧邻1幢一层三间砖瓦平房,此房有门与前建筑相通;主体房内有主卧室、书房、保卫室、会客厅、会议厅、卫生间、地下室、暖厨等设施。整个建筑群周围古树参天,俯瞰整个一平浪盐矿厂区、街区景象尽收眼底。历经风雨的洗礼,故居土黄色的墙皮已经出现脱落,窗棂的漆也渐渐褪色,推门进去,从一楼到二楼,除了屋子和门窗被修复过,已经没有任何的物件和…
285、朱程烈士故居
朱程(1910—1943),字公行,苍南县矾山镇人。他小学毕业后,先后就读于永嘉私立建国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厦门集美学校,1929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1934年赴日本留学,1937年5月回国。“七七事变”后,他投身于晋冀豫抗日战场,任河北民军十一大队大队长。1939年9月,率部投奔八路军,任华北抗日民军司令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4月,任抗日民军第一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1943年夏,调任鲁西南新五分区司令员。抗战的6年(1937—1943)中,他率部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1943年9月28日,在山东曹县王厂与日军激战中壮烈牺牲。同年11月18日,冀鲁豫军区在第五军分区…
286、上海林风眠故居
林风眠上海故居位于南昌路53号,这是他在大陆最后的居所。故居是一幢红砖二层小楼,古旧残破,方方正正,并没有与众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林风眠在这里生活了25年。林风眠(1900—1991),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的创始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之一。林风眠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画艺术风格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他的绘画思想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所以有人称其为“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林风眠19岁赴法勤工俭学。他先在法国蒂戎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
287、何挺颖烈士故居
何挺颖烈士故居何挺颖烈士故居位于南郑县城关镇何家湾村,是曾参加过秋收起义,任过工农革命军第十一师-表(毛泽东任师长)的革命烈士何挺颖同志的出生地。詃故居建于清末,房屋为土朩结构,门窗为雕花隔扇,整体呈四合院,故居中陈列着何挺颖曾用过的朩桌,衣柜,竹椅等家俱。何挺颖烈士故居于1981年被南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8月被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挺颖:1905年5月出生于何家湾村,1920年考入汉中联立中学,因受其表兄0人王均石的影响,成为汉中早期革命青年。1925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参加了“五四“运动,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加入了中国0,后转入…
288、广州刘氏家庙
刘永福沙河故居———刘氏家庙,位于广州市沙河大州地2号(现为广州大道北2号),刘氏家庙是民族英雄刘永福在广州做官时的住所。刘氏家庙建于1900年,为青砖石脚、两进三间南方祖祠式建筑,左右有衬祠,与主体建筑连成一体。通进深约38米,通宽约36.7米。头门面阔三间,宽15米;进深三间;博古脊上有凤凰牡丹灰雕;硬山顶,碌灰筒瓦;挡檐板有精致木雕花卉。墀头有4重花卉砖雕,下有蝙蝠兽面。头门花岗岩石额上镌刻阳文“刘氏家庙”4个楷书大字,无上下款。门口三级花岗岩石台阶,两边有包台,台基正面有百合花石雕。包台各有2条每边长30厘米的四方花岗石檐柱,虾公梁下有梁衬,梁上有石麒麟口叼云状书简梁托;4檐柱均有柱衬…
289、林秉权故居
林秉权(1902——?),又名良恕,留学苏联时改名游策,泰顺县包垟乡林岙村人。在温州中学就读期间,参与声援五四运动。1923年,在上海大学读书时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与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等关系密切。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泰顺籍第一位中共党员。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他返回泰顺组织救国会,声援上海工人的反帝斗争。1927年春,党组织委派他到武汉领导商民协会工作。同年11月抵达莫斯科。先入东方大学习军事,次年转入中山大学。由于他始终坚持党的正确路线,与王明之流作斗争,反被诬陷为搞宗教活动,被押送到伊凡诺夫工厂劳动改造。1934年,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从此杳无音信。1989年12月4日,…
290、郑作民故居
郑作民(1902—1940),湖南省新田县高山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中将副军长,革命烈士。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和副师长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陆军第二军副军长兼第九师师长,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突围战和田家镇守卫战,屡立战功。1940年1月,于桂南会战中奉命由贵州驰援南宁。临行立下遗嘱,安顿家事,决心与日军决一死战。所部抵广西昆仑关军事要地后,即指挥官兵构筑工事备战。后以左翼为日军包围,奉命转移。为阻止日军追击,亲率一个团进行掩护。后遭日军重兵包围。2月3日,指挥部队反击突围,于激战中牺牲,时年38岁。他牺牲后,国民政府追…
291、袁振英故居
袁振英故居位于东城街道温塘社区茶中村南边路28号,GPS坐标:北纬23°0257.3,东经113°4953.3,海拔高程21米。袁振英(1894-1979),笔名震瀛。1894年7月14日出生于此地,11岁随父母到香港,并进入香港的英文学堂读书。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学院学习。1920年任《香港晨报》及广州《民号报》《新民国报》。在此期间,为声援广东学生反对“二十一条”、-日货的斗争,组织广东游东记者团赴日本、朝鲜等地进行宣传活动。同年7月回国途经上海时,应陈独秀之邀,担任《新青年》“俄罗斯研究”专栏的主编工作,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年8月加入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参…
292、李荣故居
李荣故居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通衢镇葛藤村下坑二队。建于清代,坐西北向东南。原为三进二横,正屋上五下五布局。现存横屋八间,左横前四间。面宽32.3米,进深29米,建筑面积936.7平方米。李荣(1875—1949),又名观妹,号华亭,外号李亚奀,龙川通衢镇葛藤村人。童年仅念过私塾,因家境贫寒,青少年时期前往广州谋生,后转入香港英国“厄瓜尔”号远洋轮船当海员。其性憨直,敢抱不平,曾入香港海外联义社,并被推选为孙中山宣传革命筹饷委员会主任委员。从此,与孙中山结下不解之缘。1896年孙中山遭清朝廷通缉-英国,被清驻英使馆诱禁,欲将孙装于大木箱运回中国后加以杀害。李荣闻讯,万分焦急奔走求援营救。得到孙…
293、许瑞芳故居
许瑞芳故居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楚-祠。许瑞芳祖籍江西崇仁县,生于1906年,自幼随父来三元区忠山村落户,住在楚-祠上厅两厢房,左厢房为其父母居所,右厢房为许瑞芳居所。许瑞芳父亲以经营日什布匹为生,经常在通往永安、贡川、忠山、三元、梅列的官道间奔波。许瑞芳十八岁时(1925年)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同年冬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支部宣传工作。1927年底回到忠山村后,建立秘密农会,鼓动农民起来-征兵征粮,苛捐杂税,应聘任永安县立中学教师,创办农民夜校,宣传革命思想。1929年,毛泽东率领红军入闽,消息传到永安,许瑞芳到闽西找红军,回到了革命队伍。1934年冬,许瑞…
294、阳朔徐悲鸿故居
位于阳朔县城漓江边阳朔镇县前街2号,即县人民政府大门前。徐悲鸿故居是1935年到1938年徐悲鸿避居广西时李宗仁先生所赠送。故居外围白粉墙、小青瓦,还有略带黄颜色的檐口,其门楼下面悬有吴作人先生手书的“徐悲鸿故居陈列馆”之牌匾,一边还镶嵌着“徐悲鸿故居”之大理石碑刻。房屋为砖木结构,三进堂小屋,院内有一高大玉兰树,花香四溢。陈列馆里主要展示了徐悲鸿先生在此生活的实情实景,同时又有反映徐悲鸿先生一生经历的图片等等。徐悲鸿的《漓江烟雨》、《青厄渡》等名画都是在此创作而成。现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悲鸿(1895-1953)是我国现代杰出、著名的画家、教育家、现代绘画艺术大师,江苏宜兴人。夫人廖静…
295、李增皆故居
李增皆,字益伯,号谦堂,清代马巷侯滨人,浙江水师提督李长庚从子(李廷钰之弟)。嘉庆三年(1798年)随从父李长庚征战蔡牵海上武装集团,非常得力。十二年(180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李长庚在粤海黑水洋被蔡牵大炮击毙,李增皆愤激流涕,决心以消灭蔡牵为己任。不久随水师邱良功(金门后浦人)率八百人为先锋,采用铁签戳入贼船的方法,继续在黑水洋围剿蔡牵。十四年八月十七日,海战非常激烈,“两军皆拼死狠斗,兵刃短接,火箭横飞”。激战两天一夜,蔡牵寡不敌众,眼看大势已去,只好裂船沉海身亡。此次海战,双方伤亡巨大,李增皆将士得活者仅十九人,他自己在战斗中也负伤落水,后获兵士救起。李增皆在洋二十余年,大小二百余战,由…
296、西贝柳斯故居
阿依诺拉位于赫尔辛基北部38公里处的杜苏拉湖畔,是芬兰著名作曲家西贝柳斯(JeanSibelius)的故居,是以他妻子的名字——阿依诺拉(Ainola)命名的林间别墅。这里环境宁静秀美,空气清新,西贝柳斯的好朋友、著名建筑师拉尔斯(LarsSonck)专门为他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设计了这样一幢木制别墅。1904年,西贝柳斯搬到“阿依诺拉”乡间别墅隐居,潜心从事创作。1905年,西贝柳斯在“阿依诺拉”修改完成了被后人誉为世界十大著名小提琴协奏曲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以深刻丰富的内涵、真挚明快的热情性和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成为世界小提琴协奏曲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使西贝柳斯在国际…
297、汪精卫公馆旧址
汪精卫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颐和路38号。该建筑建于1938年,西方现代建筑风格。该房产原为褚民谊官邸,1940年汪精卫搬迁至此,1944年汪精卫病死之后,由国民党战地服务团接受。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张群,因此距西康路33号当时美国大使馆仅数步之遥,于是即把此处改为美军军官俱乐部。褚民谊(1884-1946)著名业余昆曲家、国民党元老、日伪汉奸。汪兆铭(1883-1944),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精卫”呼,籍江西婺源。中国国民党副总裁,亲日派首领。1922~1923年,孙中山筹备改组中国国民党,汪精卫--员加入国民党。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汪精卫…
298、倪宗正故居
倪宗正故居位于余姚市阳明街道武胜门路78、82号,由武胜门路82号的清晖佳气楼和78号倪宅组成。倪宗正,字本端,号小野。弘治十八年考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武选员外郎,后调至广东南雄任知府。颇有政绩,死后赠学士,谥文忠。一生工诗善书,王阳明曾赞其诗文逼近陶渊明和杜甫。倪宗正留下的著作有《谢文正公年谱》、《易说丰实集》、《小野集》、《观海集》、《太仓集》、《突兀集》等多种。清晖佳气楼坐北朝南,硬山重檐,通面阔9米,分三间,通进深10.22米,明间为抬梁式梁架结构,用九檩、五柱。该楼用材较小,结构尚完整,部分构件损坏腐朽较多。尚存的“清晖佳气楼”木匾,传为王阳明先生所书赠。在楼前的庭院中立有一…
299、赵刚故居
赵刚(1887——1930),小名赵廷爱,又名赵友仁,文成县龙川村头人。先后就读于本地私塾和高等小学堂,1915年从浙江铁路学校毕业后,回乡曾任龙川高等小学堂教师。1917年由朋友介绍在天津铁路局工作。1919年,调到沪杭甬上海铁路南站工作,参加上海铁路产业工会,积极参与工人运动。1921年后调入杭州,先后在杭州铁路局艮山门等站任行李司磅。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中共艮山门站党总支书记。1927年3月22日,杭州铁路系统成立了沪杭甬铁路总工会,他被选为后补执行委员。6月,中央杭州中心区委奉命改建为中共杭县(州)县委,赵刚任书记。1927年“浙东-计划”泄漏后,浙江省委为了加强对杭州工…
300、张静江故居(尊德堂)
张静江故居位于湖州市南浔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静江故居,又名尊德堂。系张静江祖父张颂贤,又名竹斋,南浔“四象”之一,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所建。张静江(1877-1950),名增澄,又名人杰,字静江,佛号饮光,别号卧禅,是孙中山密友。出身于南浔四大富豪之一的张家。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曾代理浙江省国民政府主席。被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张静江故居保持清代传统三进五间式古建筑风格,一进有一厅五室,每进之间各有天开,每进一堂便递高一级,俗称步步高升。每进连有防火用的直式火巷。故居显露一种豪华、古朴、幽深的遗风。封火墙高于屋顶,坡面屋顶覆盖龙鳞般的小青瓦,屋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