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故城遗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故城遗址篇
21、阳城故城遗址
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阳城故城遗址。阳城故城遗址在今商水县舒庄乡的扶苏村北,为秦朝末年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诞生地。该城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墙由夯土筑建。外城东北部夯土墙现仍高出地面,长约200米,其余为间断残存。连接一起外城墙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00米,城走向为一直线。城基部宽20米。内城东西分别距外城东西城墙各270米,北墙利用外城的北墙,每边长250米。城内地面散布战国秦汉时期的瓦砾很多。内城至今当地还俗称“金銮殿”。在内城东南角发现有“扶苏司工”陶器残底四件。据《史记。陈涉世家、正义》载:“陈涉,阳城人也。”“阳城河南府县、又陈。”《汉书、地理志》记载阳城为汝南郡。后有人称扶…
22、下邳故城遗址
下邳故城遗址位于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古邳,历史上为“古下邳”。下邳地处沂水与泗水交汇,一度是兵家必争之地。下邳国自商代就有,为诸侯国;战国时,古文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邹忌封地就是下邳;汉初,韩信作为最早被封的异姓王,被封楚王,国都亦在下邳;东汉明帝刘庄置下邳国,封其子为下邳王。三国时刘备、曹操和吕布在此明争暗斗,吕布就在下邳被曹操缢死,关羽就在此地投降了曹操;东晋葛洪曾在此炼丹,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在此担任邳州太守跻身实力派历史上的下邳经历了楚汉相争、三国角逐、宋金交兵的风云激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然而,长久以来,人们只能从地方志或其他记载中去寻找下邳古城的影子。文物保护下邳古城遗址为…
23、朗陵故城遗址
朗陵故城在确山县城南20公里处的任店镇,是历史上一座著名的郡县古城,古城遗址犹存。春秋战国已有此城,秦属颍川郡,西汉初置朗陵县,后置朗陵郡,黄萌任太守。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曾将大将臧官封为朗陵侯。臧官死后,其子臧信等三世继为“朗陵侯”。三国时期,曹魏又封何曾为“朗陵侯”。西晋建立,何曾因辅助晋武帝有功,-为“朗陵公”。南北朝时期,淮河流域是南北政权争夺的重要地带。朗陵地处淮河北岸,控制北咽喉。时为南土,时为北国。战略位置异常重要。刘宋定黄淮时置绥城郡,后来北魏又在这里置安阳郡。东魏时改朗陵名安昌,并置初安郡,郡治县治均在朗陵故城。隋代郡、县被废除,县治移至今确山县城,更名朗山。据民国二十年《确…
24、壶丘故城遗址
故城位于新蔡县城东南14公里宋岗王里店村委。遗址北靠郑大港港北,紧邻新练公路,东靠王李店。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2公里,中部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洼沟,水涨时直通大港把城分为两半,该城呈水壶状故称壶邱城。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载:新蔡城东南有壶邱城。《新蔡县志》载:春秋鲁文公九年(公元前618年)夏,“楚侵陈,克壶丘”。各注俱称壶丘,在新蔡东南。《左传》载:在秦秋时新蔡地曾存壶丘。经实地考察:该地表文物分布很广,东至王里店,地上地下散布大量炼铁碴,特别是西南部地面流散很多砖瓦碎片。据汉地群众说过去郑大港似条小河终年积水直通大洪河,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故城内北部有一村庄仍叫胡庄(壶庄)。壶丘故城位于新蔡县东…
25、净州路故城
净州路故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乌兰花镇西北25公里城卜子村,四面环山,特布河由南山流入。古城大约为长方形,边长约800米,另在西南面接出南北约100米,东西宽50米1块,地势较高,现破坏较为严重。城墙残高约为6米,城内有两处建筑遗址,南北各长约30米,东西各宽15米,遗址上散布有大量琉璃丸瓦和古城砖,出土过大小铜权、铜印、铜炉及少量陶瓷碎片等。古城有南北和东西大街,建筑台基有10余处,堆积有大量古砖和陶瓷片。古城址附近的古墓出土了元代蒙古族贵妇所配戴的独具特色的冠帽——姑姑冠,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古城为金代天山县,元代净州路,成吉思汗的女儿“监国公主”阿剌海下嫁蒙古汪古部后,就…
26、巨鹿故城遗址
巨鹿故城遗址时间年代:宋地理位置:邢台市巨鹿县城下文物等级:省级批准时间:1982年7月23日钜鹿故城为北宋时期遗址,其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712米,东西宽约300米,位于今天邢台市巨鹿县城区西南。《宋史》记载,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五月,“丙申,邢州言河决,陷钜鹿县”。《宋会要辑稿》记载,“八月十九日,工部言,邢州奏钜鹿下埽大河水注钜鹿县,本县官私房屋等尽被渰没”。三明寺妙严殿碑记载,“大观二年秋,河决旧堤,流行邑中”。光绪年间的钜鹿县志也有“大观二年黄河决,阖境陷没”的描述。《钜鹿宋器丛录第一编:瓷器题字》:“出土诸器之有题识者,无大观以后年号,其俱系大观二年所埋覆。”因此,20世纪…
27、泠道故城遗址
泠道故城遗址时代为汉。位于湖南省宁远县泠水镇,城邑保存好并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对于研究秦汉以来的历史、政治、经济具有重要价值。城址南北长170米,东西宽87米,总面积14790平方米,夯土城墙残高4米,厚16米。护城河宽17米,深2米。城墙、护城河遗迹及地下遗存保护较好。东、南墙部分遭到破坏。泠道县为秦置,经两汉至南北朝称泠道,隋废泠道并入营道,县治仍旧。之后县名多次变动,至宋乾德三年(965)改宁远县,县治迁今址,故城废。泠道城作为县治长达1100余年,为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形图》所标城邑之一。是目前保存较好的古城址之一。城附近有长达十余里之古墓群,并有聚落遗址,其丰富的文化遗存,具…
28、费县故城遗址
时代:春秋汉北魏在费县城西北10公里处的上冶镇南,浚河西岸,有一座古城遗址,便是鄪国故城。故城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公里,周长6公里,面积约234平方公里。故城南半部土地平坦,是当年王府和市井所在地。随处可见一些古代瓦砾、陶片和砖块等。当地群众称此处为季王城。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厘公元年,以汶阳、封季友”。这座古城原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姬姓封国的国都。《沂州志·藩封志》载:“鄪国,姬姓,伯爵,文武之后,春秋时去‘阝’为费。”后被鲁国吞并,成为鲁国大夫季孙氏,即季友的封邑。季友,春秋鲁桓公季子,即鲁桓公最小的儿子,鲁庄公弟,名友,号成季,故称季友,又称公孙友”。这就是季王城的…
29、蓬州故城遗址
蓬州故城遗址(县级)蓬安昔为蓬州,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州治安固县迁至大寅县,唐广德元年(763)大寅县更名为蓬池县。蓬州遗址在蓬安县城北约45公里的茶亭乡蓬池坝村。其遗址三面傍水,一面靠山,隔溪北有魏家山,南靠青杠坡,东临烟烽楼,西接麻柳河。整个遗址坐落在二级台阶的沙坝上。东西长约90米,南北宽约50米,总面积约450平方米。遗址北沿现有石狮一对,因其年深月久,风化雨淋和人为的捣毁,只略见粗形;东沿有移治碑基座,长、宽各1.8米,形如龟状,碑石无存。在农耕土下0.20米的文化层内有基石以及瓦砾、坛、罐等器物的残片;在遗址的东、南沿,相距不到半公里的地方有古井四口,春秋四季井水不枯。这…
30、运山故城遗址
运山故城遗址(县级)运山又名“燕山”,也称“披衣山”,距县城约3公里。山顶有天生池,淳泉清洌,终年不竭。古时,山上建城,人呼“天生城”。山麓西北有蓬(安)南(充)公路通过,东有清溪河向西流入嘉陵江,运山故城就坐落在这峰峦起伏、玉带缠绕的燕山上。南宋理宗淳佑三年(1243),四川制置余玠为御蒙军入侵,于长江、嘉陵江沿岸选择地势险峻的山岭依山筑城,当时之蓬州和相如县遂分别从蓬池坝、陵江镇(今锦屏镇)移治运山而成为抗元的重要据点。惜于元至元十五年(1279)毁于兵燹,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运山故城的城垣、街坊、寺宇宫观早已坍圮无存,唯剩下三道城墙残断和两通古碑是故城的历史见证。古碑其一是“南宋移治碑…
31、卞国故城遗址
卞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传为夏商周时代的卞明国及其后的卞邑城址,今存古城址为春秋至汉代古城遗址,城址北临泗河,东面紧靠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卞桥。城址呈不规则四方形,总面积约40余万平方米。城址夯土层明显,内含遗物丰富,出土周代陶器有豆、鬲、盆、罐等;出土汉代陶器有盆、罐及大量筒瓦,并出土铁剑。卞城遗址地层堆积保存较好,文化内涵丰富而独特,是研究春秋至汉时期的文化内涵,探讨当时山东地区人类生存活动、迁徙演变、人群互动交流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研究史前聚落和环境变迁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材料。1986年3月,由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6月,由山东省人民政…
32、番国故城遗址
番国故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固始县城及城北一带,是一处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56年)的文化遗存。古城址分内外两城,内城位于外城的东北部。两城的土城墙大部分尚存。外城北墙中部有一缺口,是城墙的北门。百余米宽的古史河为自然的护城河。内外两城墙墙基最宽处50米、顶部最宽处30米,最高7米。在古城址内外出土了大批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陶器和四枚楚国“郢爱”等文物。在遗址东南处的侯古堆春秋大墓陪葬坑出土的一套编钟(九枚),编钟上铸有“番子臣周”铭文。番国故城遗址的发现,对研究东周时期城池建设、淮河流域小国的历史、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国家文物局)…
33、南武城故城遗址
时代:春秋至南北朝南武城故城,亦称武城、南城、南成,其遗址在今平邑县魏庄乡境内,北距平邑县城35公里,城址内有南武城、北武城两个自然村。该遗址西北、南两面有苍山、南城山、开明山为屏障,东、北两面有用黄土夯筑的城墙,构成半圆形城郭中国历史对南武城有浓笔重彩的记述,它不仅因出了澹台灭明、曾参等巨儒而名闻天下,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发生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而被许多经典史志类著作提及。2013年5月平邑县南武城故城遗址,费县故城遗址等文物点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4、茶马古道-清代清溪故城遗址
清代清溪故城遗址(汉源县)清代清溪故城遗址位于汉源县北清溪镇政府所在地,地处高山峡谷中一台地上,西南丝绸古道及茶马古道交汇于此。现清溪古镇数千居民均在遗址内生产生活。今北门城门洞尚存。城门洞为大型青砖砌就的卷拱门,高4米,宽5米,深18米,地基全部由矩形红砂石石条砌成。残垣长2000米,高4米,厚3米。对于研究西南古代历史、文化、生活等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具有多方面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保护范围:城墙占地范围外延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至磨子沟、东门河,向南外延至南门坎,向西外延至西门河,向北外延50米。…
35、丰州故城遗址
丰州故城位于大青山南、大黑河冲积扇上,距离呼市市区18公里,即东郊的白塔村。丰州故城建于辽代,是当时的军事重镇,后来到元代,成为中原通往漠北的重要枢纽。清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出巡归化城时,曾经过这里。全城按唐代中等城市的制度建设,城内官署、市肆、庙宇、民居等一应俱全。现在,城垣已於埋地下,露出部分有仅1-3米。在丰州故城的西北,存有万部华严经塔一座,即呼市人俗称的白塔,为八角七层砖木塔,高55.6米。辽金元时,佛教曾盛极一时。当时的丰州城就有许多著名的佛教寺院。2019年,丰州故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6、南梁古城遗址
南梁古城遗址时代:新石器、商、周地址:翼城县南梁镇故城村该遗址南边跨故城水库至水库南岸,北边抵南庙村南沟壑,东边伸入上、下二涧峡,西边与北常村接壤,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1900米,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尤其是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存相当丰富。仰韶文化遗存以尖唇夹砂罐为主,龙山文化遗存中最常见的器类为鬲、甗、盆、折肩罐和豆。周文化遗存在遗址文化堆积中为主,分布最为广泛,遗迹、遗物最为丰富,延续时间较长,自西周早期至春秋战国。古城城址位于遗址的中心,城四垣尚存有遗迹。2019年,南梁古城遗址入列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7、许昌三国故城遗址
国故城遗址位于许昌县张潘乡古城村东南一里许,系周时许国国都。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汉献帝迁都于此,曾为一代帝都。该遗址分内外二城,内城系皇城,外城周长九里一百二十九步,曹魏时为五都之一。南北朝刘宋景平元年(公元432年)该城为北魏夺取,颍川太守李元德曾收复,魏大将周几复夺取后,将城焚毁。现存遗址,仍依稀可见。故城城垣蜿蜒起伏,状如小丘。在遗址内先后出土有玉璧、青铜器、陶器及建筑构件等。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文物部门对遗址进行钻探勘察,确定了内城墙及东西南北大道,并绘制图纸,为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三国故城遗址位于许昌县张潘乡古城村东南一里许,系…
38、道国故城遗址
道国故城遗址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古城乡古城村,京广铁路东侧,距驻马店市南3公里。西周建道国于此。春秋末,道为楚灭城沦为楚邑。毁废时间无考。西汉元始元年(公元前1年)置阳安县治于此,属汝南郡。北朝东魏置阳安郡于此,郡、县同治,至北齐俱废。遗址分外城、内城两部分。其中,宫城遗址为梯形平顶台,高出周围地面3米多,顶部南北长260米,东西宽110米,出土有汉砖、汉瓦、陶器碎片。1983年7月,被确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9、雄崖所故城遗址
雄崖所故城遗址位于即墨县丰城乡南、北雄崖所,筑于明代。故城长宽各0.5公里,占地370亩。城墙夯土筑成,外包以青砖、石块,墙高1丈左右,底宽1.5丈,顶宽9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为防倭而建,城南有营子和教坊,为当时驻兵和操练的地方,东门和北门于清末倒塌,只存南门和西门,西门还保留原样,门宽4米,进深10米,系砖石结构,门上“威镇”二字犹存,是青岛仅存的明代卫所所城。2013年,雄崖所故城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0、新安故城遗址
秦新安故城遗址位于二十里铺村下石河一带。据文献记载,该城存在于秦、汉,始建时间可上溯至战国。北魏新安县城东移,改为新安驿,是中原通往大西北的交通要道,历为中原地区政治、经济、军事重镇之一。遗址内文化层随处可见。1998年,经市文物勘探队实地钻探,找到了故城遗址城墙基夯土层,划定了城区范围。故城总面积30万平方米,呈长方型,南北较长,东西较窄,东部边缘已被涧水吞淹,西至二十里铺村西组,北至护城河,南至陇海铁路。2000年,确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秦新安故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