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41、岭儿坝遗址
岭儿坝遗址位于舟曲县曲瓦乡岭儿坝村西北300米。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面积约8500平方米,文化层厚0.4--1.2米,暴露有灰层、灰坑、窑穴。采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橙红陶、灰陶片,纹饰有施黑彩宽带纹、平行线纹、弧线三角纹、圆点纹、钩叶纹等,器形有盆、瓶、罐、钵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文化的分布地域和文化内涵有重要价值。…
142、庙儿坪遗址
庙儿坪遗址位于静宁县李店乡王家沟村西300米。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与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1986年调查。面积约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暴露有灰坑、窑址、白灰面居址和墓葬。采集有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泥质红陶、橙黄陶和夹砂红、灰陶片,器表素面或饰附加堆纹,彩陶饰带纹、水波纹、弧线三角纹,器形有瓶、钵、碗;齐家文化泥质红陶、夹砂红褐、灰陶片,饰绳纹、篮纹,器形有罐、鬲、瓶。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的关系有重要价值。…
143、阳坝城址
阳坝城址位于卓尼县卡车乡阳坝村。又名石堡城、石仞城。城依势而筑,三面临水。土石混筑。城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周长约3000米,南北宽约650米,东西长约850米,面积552500平方米。现南墙残长135米,北墙残长约120米,南、北墙垣夯筑,东、西墙借天然石岩、山崖及夯筑在石壁间的墙垣构成,基宽6.5米,残高3.5--6.5米,夯层中夹树木条、鹅卵石,夯层厚0.1--0.12米,现南门墩尚存。城东洮河东岸山脊上有烽燧遗址及护城墙,城南洮河西岸山顶有4座烽火台及壕沟。城内出土有唐天宝八年(749年)秋七月二十日记的八棱《石壁战楼颂》碑刻、模印画像砖、彩绘骆俑及唐代钱币、兵器、铜镜等。城址保存较好,…
144、余家塬遗址
余家塬遗址于庄浪县南湖镇北关村余家塬东南100米处。余家塬遗址属仰韶文化遗存,涵汉文化、宋文化。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暴露遗迹有灰坑。出土遗物有庙底沟类型彩陶盆、钵、尖底瓶、罐及汉瓦、汉灰陶罐、宋碗、豆青瓷残片和白瓷残片。199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45、叶儿遗址
叶儿遗址位于卓尼县木耳乡叶儿村西侧。内涵分属齐家文化与寺洼文化。面积约11.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4--2.5米,暴露有灰坑。采集有齐家文化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灰陶片,器表素面或饰绳纹、刻划纹、篮纹,可辨器形有双耳罐、侈口高领罐等;寺洼文化的夹砂橙黄陶片,器表素面或饰乳钉纹、细绳纹,可辨器形有马鞍形口罐和瓮、鬲等。并采集有石铲、石刀、石斧、石杵、研磨器等石器和骨锥、骨削等骨器。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的分布及甘肃南部古代文化有重要价值。…
146、古洞门遗址
古洞门遗址位于庄浪县阳川乡李家湾村西北5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3米,暴露有灰坑、窖穴。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陶片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以及桔黄陶,饰细绳纹、附加堆纹、乳钉纹,彩陶纹样有勾叶纹、弧线三角纹、圆点纹,器形有罐、敛口钵、曲腹盆;仰韶文化晚期陶片为泥质、夹砂橙黄陶,施白陶衣或饰附加堆纹、绳纹,器形有宽沿盆、钵、碗;齐家文化陶片为夹砂红褐陶,饰篮纹、附加堆纹,器形有折肩罐,另有窖藏炭化粟及石刀。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与齐家文化的分布区域,文化内涵有重要价值。…
147、大族坪遗址
大族坪遗址位于甘南州卓尼县纳浪乡,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古遗址。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48、牛头城遗址
牛头城位于临潭县古战乡古战村北,因城郭为倒梯形,前低后高、上宽下窄、型如牛头,故名。该城凭山而筑、依山而建,形势险要。整个城分前城、后城两部分,长1155米,最宽处245米,最窄处45米,周长1300余米。现城墙多坍塌倾圮,只留城迹和烽燧,惟东南一段保存较为完好。西晋永嘉末(公元313年),吐谷浑(北方少数民族之一的鲜卑族慕容氏族吐谷浑部落)占据洮州今旧城、古战等地。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吐谷浑在洮州修筑了洮阳城、牛头城和庙宇,佛教文化开始在洮州传播。一位诗人曾这样写到:“此时安坐城堞的遗迹,我依稀看见时光里北方的吐谷浑从西晋的战火里一头撞进甘肃的南部,垒土为城,饮血踏歌。…
149、南城子遗址
南城子遗址位于肃南县大泉沟乡南城子村西北200米。城平面略呈正方形,南北长173米,东西宽170米。面积29410平方米。城墙夯土版筑,基宽6米,残高10.2米,夯层厚约0.2米。北墙开门,门外筑瓮城。瓮城东西长19.5米,南北宽18.5米,东向开门。城四角筑四棱台体角墩,突出墙外8--10米。距离东北角墩14.7米处建有高13米、边长23米的正四棱台体夯土台。城外有口宽8.5米、深1--3米的护城河环绕。地表散见黑釉、青花瓷片及残砖、瓦等。城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城建史和技术有重要价值。…
150、徐家坪-岳家坪遗址
徐家坪-岳家坪遗址位于漳县城关镇徐家坪村西北200米。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和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不详,断面暴露有白灰面居址。采集有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遗存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彩陶纹饰有黑彩平行带纹、弧线三角纹、圆点纹,器形有罐、鼓腹罐、钵、尖底瓶、壶等;齐家文化夹砂红、灰陶和泥质红陶片,饰绳纹、篮纹、附加堆纹,器形有折肩高领罐、双大耳罐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和齐家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151、晋家坪遗址
晋家坪遗址位于漳县新寺镇晋家坪村北600米。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和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3米,暴露有灰坑、白灰面居址、陶窑等。采集有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遗存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彩陶纹饰有黑彩宽带纹、曲线纹、同心圆纹、弧线三角纹,器形有瓶、钵、盆等;齐家文化泥质红陶和夹砂红、灰陶片,饰篮纹、绳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鬲、豆、折肩罐、双耳大口罐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和齐家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152、壕北滩遗址及墓群
壕北滩遗址及墓群位于山丹县城关镇东南3.6公里。属四坝文化。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3--0.8米,暴露有灰坑和窑址。采集有夹砂红陶片,器表多素面,部分饰刻划纹、绳纹,彩陶纹样有黑红、紫彩平行纹、折线纹、网格纹,连弧纹等,可辨器形有罐、壶和单耳杯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四坝文化的内涵和河西早期青铜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153、安塬坪遗址
安塬坪遗址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郿岘村西南150米。是一处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及周代文物并存的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4米,暴露有袋状灰坑、白灰面居址。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片为泥质和夹砂红陶,饰细绳纹,彩陶纹样常见黑彩弧线三角纹,器形有钵、罐、尖底瓶等;齐家文化的陶片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有少量灰陶,饰篮纹、麦粒状粗绳纹,器形有罐、鬲等;周代陶片为泥质灰陶,纹饰多见绳纹,器形有鬲、罐,另有筒瓦。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甘肃东部古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154、圆嘴山遗址
圆嘴山遗址位于泾川县窑店乡西门村南,是一处仰韶、齐家和周文化共存的古遗址,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南北长约500米,文化层厚1米~1.5米,灰层可见白灰面以及丰富的夹砂陶、素面陶片等。纹饰为粗细绳纹、篮纹、蓖纹、蜂窝纹。主要器型为罐。1987年平整土地时曾挖出铜鼎一件,重15.5斤,现藏泾川县博物馆。…
155、枣林子遗址
枣林子遗址位于泾川县丰乡枣林子村西南2公里。是一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齐家文化、周代文物并存的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7--1米。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片为细泥和夹砂红陶,器表素面或饰绳纹,彩陶纹样有弧线三角纹、勾叶圆点纹,器形有盆、罐;齐家文化陶片为夹砂红褐陶,饰附加堆纹、锥刺纹、菱形刻划纹,器形有罐、鬲;另有周代夹砂、泥质灰陶,饰绳纹,器形有罐。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的分布、发展和与齐家文化的关系、周文化的分布有重要价值。…
156、向明西坪遗址
向明西坪遗址位于泾川县王村乡向明村西南100米。是一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齐家文化及周代遗物共存的遗址。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3米。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片为泥质和夹砂桔红陶,器表素面或饰绳纹,彩陶饰弧线三角纹、圆点纹、鸟纹,器形有重唇口尖底瓶、盆、钵;齐家文化陶片为夹砂红褐陶,饰附加堆纹、篮纹,器形有侈口罐、高领双耳罐、鬲;另有周代泥质灰陶,饰绳纹,器形有鬲、罐。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与齐家文化的关系和周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157、潘原故城
潘原故城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曹湾村西南1.1公里。城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800米,面积120万平方米。城墙全部坍塌,仅存北墙一段,长18米,基宽6.4米,残高1--6米。墙体夯筑,夯层厚0.09--0.13米,夯窝呈圆形,断面有较多陶片。城址内有厚1米左右的瓦砾堆积层,内含汉、唐、宋砖、碗残片及少数子母砖。曾出土有宋熙宁、崇宁铜币及元代瓷器。《读史方舆纪要》载:“平凉府东四十里,本汉阴盘县,后汉因之”、“后魏置平原郡治阴盘,后周因之,隋初郡废,县属泾州。唐初因之,天宝初改曰潘原。”《太平寰宇记》载:“天宝八年(749)割泾州地的潘原县城为长方形。城址保存较差。对研究平凉地方史有重要价…
158、瓦窑山遗址
瓦窑山遗址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下甲积峪村东南600米。是一处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及周代文物共存的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5米,暴露有陶窑、墓葬。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片为泥质和夹砂红陶,主要饰细绳纹,器形有尖底瓶、钵、盆;齐家文化陶片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有少量灰陶,饰绳纹、篮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高领折肩罐、鬲、盆等;周代陶片为泥质灰陶,多饰绳纹,器形有鬲、罐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甘肃东部古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159、梁坡遗址
梁坡遗址位于崇信县锦屏镇梁坡村。是一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和齐家文化及周代文物共存的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8--4.4米,暴露有灰坑、白灰面房址。采集有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泥质红陶敛口钵、泥质红陶、桔黄陶斜线纹葫芦口尖底瓶残片和宽带纹、几何纹彩陶盆残片;庙底沟类型泥质红陶罐、桔黄陶线纹重唇口尖底瓶及弧线圆点纹彩陶盆残片;齐家文化夹砂红陶、泥质灰褐陶篮纹、绳纹罐及石刀、石斧、石铲、石环等;另有周代泥质灰陶盆、鬲残片。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的分布与发展和齐家文化的关系及周文化有重要价值。…
160、鲁家原遗址
鲁家原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古遗址。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向东、南、西、北各延伸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