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61、汾阳宫遗址
汾阳宫遗址汾阳宫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隋地址:宁武县余庄乡天池汾阳宫筑于隋大业三年(607年),分外城、内城,环天池的建筑有亭、台、楼、阁等,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隋炀帝曾四度来此避暑游览。隋末,刘武周造反起兵,袭破楼烦郡,进取汾阳宫,将宫城焚毁,后再未修复。遗址主殿坐落在天池之南的老马沟东侧,长170米,宽140米,占地2万多平方米。柱基石直径一米左右。宫城遗址内随处可俯拾残砖断瓦,调查发现陶瓷残片及建筑构件等均为隋代遗物。2019年,汾阳宫遗址入列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2、原平佛堂寺
佛堂寺佛堂寺(第四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原平市西镇乡前沙城村始建于宋代,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有过殿、佛殿,两侧有神棚、罗汉殿、关帝庙等,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其中佛殿为元代建筑,过殿为明代建筑。佛殿为大雄宝殿。整个殿宇置于台基之上,前有月台,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正方形,单檐悬山顶。殿内塑有三世佛。…
63、崞阳文庙
崞阳文庙时代:元地址:原平市崞阳镇文庙街始建于元代,明清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主要有影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等,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大成殿为元代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殿顶施绿、黄、蓝琉璃饰件。崞阳文庙,位于原平市崞阳镇北街村文庙街。据光绪版《崞县志》记载,始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后经明、清两代修缮。东西长114.5米,南北宽146米,占地面积16717平方米。坐北朝南,三进院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影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和大成殿。现存建筑大成殿、戟门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筑。庙内存元碑1通,清碑6通。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将文庙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容…
64、土圣寺
土圣寺(第四批省保)时代:金、明地址:原平市阎庄镇水油沟村始建于唐朝,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正殿(新建)、东西廊庑、南楼、钟楼以及万佛塔等,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南楼为楼阁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上下层四周围廊。万佛塔建于金泰和五年(1205年),为八角密檐式砖塔,通高15米。基座为砖砌束腰须弥座,塔身四层,一层塔东北面置拱券门,内有泥塑释迦牟尼佛像一尊;二、三层四周有砖雕小佛像;第四层四面设拱券门,内置铜佛八尊,塔顶部为铁制塔刹。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5、静乐文庙
静乐文庙始建于宋大观年间,明洪武二年(1545年)迁建于此,万历十五年(1587年)重建,万历九年(1581年)增建岑山书院(即明伦堂)、文庙,后历代屡有维修、增建。文庙坐北朝南,为两座院落,文庙院内仅存大成殿、东西厢房。岑山书院内有明伦堂及东西两侧存心、养心二斋。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斗栱七踩三昂,前檐明次间出45度斜昂。明伦堂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顶。2019年10月7日,静乐文庙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电话:0350-7822108地址:静乐县城内鼓楼东街…
66、白佛堂
位于定襄县城东60余里,雷轰尖山峰南。系石窟寺。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僧道众士,四方募化,就山凿殿,石窟造像,历时九年,造成石殿一座,内镌造千叶宝莲玉像一尊,就殿壁雕刻石像,故亦称百佛堂。石殿三间,深广各三十余尺,全仿木结构建筑,呈一般大殿形式。柱、梁、斗拱、檩、椽、瓦当等全部就山石雕成,石雕工艺古朴而精细。石殿内,百尊石佛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石殿为主殿。还有东配殿(龙王庙)、西配殿(圣母庙)、关帝庙、钟楼等。殿庙及神像均系清代修建补塑。秀容书院:秀容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当时忻县称秀容县,故以此得名,为忻州市第一所学府。原书院东边是文昌寺,后书院逐渐扩建,文昌寺…
67、留晖洪福寺
留晖洪福寺时代:元地址:定襄县南王乡留晖村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明、清、民国时期均有修葺。总体平面为长方形,占地面积3655平方米。现存建筑主要有天王殿(山门)、正殿、东西配殿、四角亭(攒尖阁)等。正殿为元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悬山顶。2019年10月7日,留晖洪福寺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68、繁峙琉璃塔
繁峙琉璃塔时代:明地址:繁峙县岩头乡庄子村原属大护国文殊寺内建筑,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动工,三十二年(1604年)完工。为八角十三层琉璃塔,高32米。底径12米,顶径4米。基座石砌束腰须弥式,雕仰覆莲瓣。塔中有阁,顺塔洞可上至六层。塔身外表全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以绿色琉璃为主。塔外表有琉璃佛像一万尊,故称万佛塔,又名“佛像典翠琉璃塔”。2019年10月7日,繁峙琉璃塔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69、洪福寺砖塔
洪福寺砖塔洪福寺砖塔(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代县峪口乡峪口村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为八角五层五檐楼阁式砖塔,通高18米。塔基为方形石砌须弥座,由三部分组成:底层为石条砌边的正方体;中层为小于底层的正方体,正南面开券洞门,踏旋转楼梯可通塔顶;第三部分砌以雕花砖栏杆,栏杆内三层莲瓣承托塔身。塔身工艺更为精湛,平面呈八角形,每层檐均砖雕仿木构椽飞、斗栱等构件。塔顶为攒尖顶。…
70、代县钟楼
代县钟楼代县钟楼(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代县城内东大街为二层三檐十字歇山顶木结构建筑。通高18.5米。砖石台基高4米。台基之上为木结构楼身,面宽、进深均为五间,宽11米。一层副阶周匝,设有回廊,二层出平座。二层内悬大铁钟一口,钟口直径1.66米,上铸铭文“金大定八年岁次戊申八月十三日造”。…
71、洪济寺砖塔
洪济寺砖塔洪济寺砖塔(第四批省保)时代:宋地址:代县磨坊乡东若院村始建于隋仁寿初年(600年),宋乾德五年(967年)大修,金正隆、元延祐、明天顺年间均有修葺。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通高4米。塔基平面呈六边形,砖雕圆柱支撑。塔身由水磨砖构筑,呈六棱体,每面均精雕形态各异的窗户,塔顶中段为正四面体,饰有锐喙、圆眼、口鸣图案化十分强烈的鸟纹和太阳纹,十分罕见。…
72、晋王墓
晋王墓晋王墓(第四批省保)时代:唐地址:代县阳明堡镇七里铺村北李克用,沙陀族人。公元882年,归顺唐朝,任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唐乾宁二年(895年)-爵晋王。天祐五年(908年)卒,葬于此。墓地坐北朝南,由封土堆、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墓道通长30余米,距墓门3.8米的墓道两侧,自上而下均为仿木结构砖雕、彩绘图案粉饰。洞壁东西两侧各刊“出行图”和“仪仗图”。墓室为圆角方形石券穹隆顶结构,全部以石条砌成。腰部周围均为仿木结构石雕斗栱门窗。墓室内四周间隔立十二生肖石雕官服人像11尊。墓室东南方有墓志铭1合,盖上镌刻隶书“晋王墓志”。…
73、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
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第四批省保)时代:汉、隋、唐、宋、明地址:代县沟注山雁门关下历史上重要军事设施之一,为边塞第二道防线。始建于汉,宋明兴盛,元清衰落。东西绵延约40公里,与雁门关长城几乎平行相向,各堡大部分设置在滹沱河北岸人口稠密的村庄。三十九堡中较大的十二堡(俗称十二连城)为:阳明堡、马站、七里铺、东关、西关、北关、平城、十里铺、二十里铺、磨坊堡、段村堡、永和堡。堡墙根据村庄大小,人口多少,规模不一,有的东西长300米至400米,南北宽100米至120米;有的东西长500米至600米,南北宽100米至200米。永和堡、清泰堡、清淳堡、清平堡、清宁堡保存…
74、南茹八路军总部旧址
1937年10月下旬,八路军总部离开五台山区,开赴太行山。八路军总部走后,聂荣臻留下建立晋察冀军区。现在台怀以南15公里的金岗库还保留着晋察冀军区总司令部旧址。南茹八路军总部旧址位于五台县南茹村。1937年“七七”事变后,八路军总部在-总司令率领下于9月22日到达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翌日,到达五台县城。五台县举行了欢迎大会。-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阐述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当日下午,总部驻南茹村。-和彭德怀等同志在这里战斗40余天,他们帮助地方建党建政,创建了五台游击队。一二九师曾路居五台东冶镇,一二九师副师长-回到久别的故乡,在东冶沱阳学堂作了抗日救国的演讲。后来,就在南茹村指挥了著名的平…
75、秀容书院
秀容书院,位于忻府区秀容街道南街村秀容巷20号高地。创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4),坐北向南,东西151.5米,南北179米,书院建成后取代了忻州儒学,成为当时忻州最高学府。清光绪二十八(1902)年改称“新兴学堂”,创山西书院改学堂之首例。秀容书院依地形而建,由上、中、下三院组成。上院为主院,中、下院为书舍。主院为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有乐楼、过厅和正房,两侧为厢房、耳房、生舍。八角亭、四角亭、六角亭南北一线。正房砖砌台基,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无廊式架构,斗栱一斗二升交麻叶,装修原制不存。2004年6月1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
76、北城门楼
北城门楼,位于忻府区南城办事处西街村。坐北向南,东西长60米,南北宽30米,面积1800平方米。创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四年(1596),清乾隆18年(1753),同治七年(1868)维修,1959年重新彩绘,1978年至1986年数次维修。现存建筑主体结构为明代,砖石基座高12米,中辟门洞,基本楼身为木构,面宽七间,进深四间,高17米,系三重檐歇山式建筑,四周围廊,每屋施廊柱22根,楼内无柱。2004年6月1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77、千福山汉墓群
千福山汉墓群千福山汉墓群(第四批省保)时代:汉地址:广灵县城西2.5公里千福山南麓为汉代聚族而葬之墓群。位于千福山南麓坡地之上,墓群南低北高依山而葬。明显暴露地表上的封土堆有9冢,民间俗称“谎粮堆”。墓群占地面积约333000平方米,南北向排列,东西向并穴。其中1、2号和3、5号墓封土直径为30至35米,高15至20米;另5冢直径为17至20米,高14至17米。保存尚好。1984年清理两座砖室多室墓,出土器物有陶楼、壶、罐、案、勺、盘、人佣、猪俑和部分铁器、铜镜、钱币等。1988年清理一座石圹木椁墓葬,出土器物有铜鼎、洗、鑑、镜勺、骰、鎏金弩机和少量陶器等。…
78、盘山石窟
盘山石窟盘山石窟(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天镇县玉泉镇滹沱店村明弘治五年(1492年)由游击将军董公主持开凿。石窟凿于盘山东山崖上,坐东朝西,南北两窟。俗称大石洞、小石洞。北边一窟为大石洞,亦名“仙人洞”。洞口凿在峭壁上,形势险要,攀登艰难。入洞需过栈道独木桥即“仙人桥”方可进入。洞宽3.6米,深3.7米,高2.9米。南边一窟为小石洞亦名“观音洞”。洞宽3.25米,深3.7米,高2.58米,神台高0.69米。洞内壁面皆为高浮雕像。正壁雕文殊、普贤、观音菩萨,两侧雕十八罗汉,保存完好。…
79、浑源文庙
浑源文庙浑源文庙(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浑源县城内西大街浑源文庙位于浑源县城内永安西街北侧。坐北向南,南北长140米,东西宽80米,占地面积15586平方米。据清乾隆版《州志》记载,文庙始建于辽,历代均有增葺,现存建筑为明清遗构。浑源文庙沿中轴线自南至北依次是大成坊、泮池泮桥、戟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崇圣祠,两侧有东西廊庑等。大成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檐下施三踩单昂斗栱,前后檐均施平身科两攒,角科有鸳鸯交手栱。为扩大殿内空间,采用了减柱造和移柱造,梁架为六架梁对单步梁。浑源文庙格局完整,规模宏大,大成殿保留有金元时期的构造特征,具有较高的价值。2013年5月,浑源…
80、平城兴国寺
兴国寺时代:明地址:大同市平城区小西门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清康熙六年(1667年)重修。寺坐西朝东,现仅存正殿。正殿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砖券窑洞三孔,外券为仿木结构建筑形式,檐下砌斗栱作装饰,窑前设有长廊;上层为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殿顶为重檐九脊歇山顶。2019年10月7日,平城兴国寺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