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1、承德殊像寺
导游全寺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主要由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会乘殿等组成,其中,会乘殿是寺内主殿,殿内供观世音、文殊、普贤三菩萨,像前左右置三层楠木佛龛,两侧各一座楠木万寿塔,内供无量寿佛。后殿主要由宝相阁、清凉楼、香林室和配殿等组成,宝相阁内原有木雕骑狮的文殊菩萨像,阁名是乾隆帝御笔亲题。殿阁外还堆砌有别致的假山,可沿小道迂回而上。介绍在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东临普陀宗盛之庙,建于乾隆三十九年,仿山西五台山殊像寺而建,形制以汉族庙宇建筑为主。殊像寺内的-均为满族,供奉的主神为文殊菩萨,当时民间认为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所以该寺又有“乾隆家庙”之称。河北承德市…
122、安远庙
俗称伊犁庙,也称金顶寺,建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仿新疆伊犁河北岸的固尔扎庙规制修建。固尔扎庙是喀尔喀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准部远近牧民每年夏季都到这里-,顶礼膜拜。该庙于乾隆二十年(1756年)被民族0分子阿睦尔撒纳溃军烧毁。清军平叛后-,有功的达什达瓦族全部迁住热河。乾隆考虑到给达什达瓦族提供佛事场所,遂命在武烈河东岸建造此庙。落成后厄鲁特蒙古各部首领每年夏季都到热河聚会。安远庙,宽146米,长255米,占地2.8公顷。全庙平面为长方形,面南偏西,内外三进墙正中为山门,面阔三楹,汉式重檐歇山顶,拱门三个,砖混结构。…
123、广允缅寺
广允缅寺坐落于云南省临沧地区沧源县城内勐懂大街的北侧。广允缅寺又称为“学堂缅寺”(缅寺即佛寺),是小乘佛教的建筑,始建于清道光初年。寺院占地2200平方米,现存的主殿建于高0.5至1.5米的基座上,面阔14.8米、进深24.4米,为穿斗式木架结构,由一围廊式歇山顶三重檐殿堂与四方形五重檐亭阁组合而成。亭阁作重檐歇山顶,檐下装饰有斗拱,斗拱五重上跳,拱部雕刻有云纹。大殿作三重檐歇山式木结构建筑,第三层檐下侧面和后背形成殿堂四周的围廊。殿堂的门窗作有透雕装饰,梁枋门柱饰满了“金水图案”,技艺精湛,是傣族的传统工艺。大殿内并列有六根金柱,前面的梁柱上装饰有两条倒悬的木雕巨龙,盘旋在过厅入口的左右二柱…
124、景真八角亭
景真八角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城西14公里的景真山上。景真八角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傣历的1063年,原来建于当地小乘佛教的扎滩寺里,是寺院的戒堂,但原有的佛寺建筑现已不存,只有此亭曾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修葺,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风貌。八角亭为砖木结构,由须弥座、亭身、亭顶、刹杆等部分组成,通高15.42米,平面形式别具一格,呈十六角形。亭座是折角亚字形砖砌须弥座,高约2.5米,宽8.6米。亭身是多角的砖砌墙,各角立有砖柱十六根,四方开门,墙面内外抹浅红色泥皮,镶嵌各种彩色玻璃片,并用金银粉印出各种花卉、动物、人物图案,光彩夺目。亭顶为木结构,呈锥形,攒尖顶,铺平瓦,形式…
125、泰山岱庙(泰安市博物馆)
岱庙俗称“东岳庙”,坐落于山东省泰山的南麓。泰山位居五岳之首,岱庙是泰山规模最大的建筑群。自秦汉以来,就成为历代帝王封禅泰山,举行盛典的地方。至唐宋时期达到鼎盛,有殿宇楼阁八百多间,金、元、明、清各代又屡经修葺增扩,遂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岱庙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岱庙占地面积约96500平方米,雉堞周匝,四隅角楼,四面辟门,庙内的建筑可分中、东、西三路。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正阳门、遥参亭、天贶殿、寝宫;东路为钟楼、汉柏院、东御座;西路为鼓楼、唐槐院、道舍院。天贶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大殿共九间,长48.7米,宽…
126、西岳庙
西岳庙位于陕西省华阴县东约1.5公里的岳镇东端。华山古称“西岳”,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矗立于陕西省华阴县城南,北面黄河、渭河,南接秦岭,海拔2100米。著名的地理著作《水经注》记载“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华山”。华山自古就负有盛名,以其挺拔险峻名闻天下,曾有诗云“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上来”,把华山的气势、特征,通过与黄河的对比,体现得淋漓尽致。山间的庙宇楼阁,天然奇景,名胜古迹,处处可见,各处的建筑都依山就势巧妙地构筑,各具特色,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年代悠久的西岳庙。西岳庙在华山下约5公里处,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以后成为历代的帝王祭祀华山的祠庙。现存的建筑都是明清时增修扩建的,主要的建筑…
127、北镇庙
北镇庙坐落于辽宁省北镇县城西2.5公里的山坡上。北镇庙是医巫闾山的山神庙,山下立有祠庙,始建于金代。根据碑刻记载,现在的北镇庙基本上是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和弘治八年(1495年)重修扩建的。北镇庙规模宏大,东西宽109米,南北长240米,庙内建筑从山下到山顶依山势层层向上,排列而成。庙中的主要建筑有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内香殿、寝殿五重大殿,建于一个工字形的高台上。五重大殿之前又有石牌坊、山门、神马门、钟鼓楼等建筑,之后又有仙人岩、翠云屏等景致点缀。御香殿共有厅堂五间,是陈放朝廷御书和皇家祭祀用香蜡供品的地方。御香殿的后面是大殿,大殿是庙内整体建筑的对称中心,也是庙内最大的建筑,殿宽23…
128、玄贞观
玄贞观坐落于辽宁省盖县城内西大街路北。玄贞观又称“上帝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后经过多次破坏,现在仅保存有大殿。大殿保存大体完好,但院内的地面因年代久远,逐渐垫高,所以大殿已埋入地下达半米以上。大殿面阔五间,长15米,进深四间,宽约9.7米,正中三间,明间格外的宽大,长5.6米,超出次间(宽2.7米)一倍。庑殿式顶,斗拱硕大,布置疏朗,屋顶较为和缓,出檐深远;屋脊布满了雕刻,正吻顶上施拒鹊叉子;脊上的走兽是狮子、獬豸、马、牛、羊、犬等,形态生动,栩栩如生。梁枋和斗拱上都刻有彩画。大殿明间脊檩下钉有木牌题记,牌上墨书“大明洪武十五年四月二十九日吉日立,阖郡官庶人等监造”;檩下还钉…
129、万荣东岳庙
万荣东岳庙位于山西省万荣解店镇东南角。万荣东岳庙的始建年代不详,唐代贞观时已经存在,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至大德元年(1297年)重新修建。万荣东岳庙坐北向南,现存主要建筑有飞云楼、午门、献殿、享亭、东岳大帝殿、阎王殿等,按中国早期寺庙的布局规制,楼塔设置在中轴线前面。飞云楼是清代重建的,其余的大多是元代建造、明代修葺的。飞云楼高40米,平面呈方形,三层,四滴水,十字歇山式楼顶,四根通柱直达搂顶,二、三层皆有勾栏,每面各出一抱厦,形成十字形,上筑屋顶,抱厦与上部十字歇山屋顶组合十分巧妙,构成极其丰富的轮廓线;各层檐角起翘,加以檐下307组斗栱重叠,就像是云朵簇拥,有凌空欲飞之感,檐角…
130、解州关帝庙
•在关羽的家乡,朝拜武圣人关羽,瞻仰关帝祖庙。•这里是国内始建最早、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关帝庙。•观赏庙悬挂的康熙、乾隆、咸丰三位皇帝亲笔、钦定的匾额。解州作为关公的故乡,关帝庙兴建的历史颇早。据有关碑刻记载,远在陈隋之际,解州关帝庙已经修建。宋元到明清,随着社会各界对关公美化、圣化和神化的浪潮不断高涨,又对解州关帝庙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修复、重建和扩建。清朝末叶,该庙曾数次失火,损失惨重,但在民国年间又予以修复和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对解州关帝庙这座古老的建筑群落极为重视,不仅将它列入了国家重点文物单位予以保护,而且一再拨款,对这座庙宇进行维护修…
131、亳州花戏楼
位于亳州城北关,涡水南岸,原名大关帝庙,又称山陕会馆。据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重建大关帝庙碑记》称:亳州北关大关帝庙,建于国朝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隆四十九年《重修大关帝庙碑记载:“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建新大殿,增置座楼,藻采歌台,固已极规模之宏敞,金碧之辉煌矣。”这当是东西座楼建始,戏楼增加藻井彩绘。又乾隆四十一年碑记:“关帝庙特华内极雕缕藻绘之工,游市廛者每瞻不能去。”戏楼木雕及门墙砖雕,据考证最迟不会晚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现存花戏楼原貌应是这个时期的艺术建筑,可见当时戏剧盛行,舞台与戏院建造都十分讲究。大关帝庙坐北面南,…
132、青龙洞古建筑
青龙洞古建筑群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贵州镇远,占地2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由祝圣桥、中元禅院、紫阳洞、青龙洞、万寿宫、香炉岩等6个部分组成,共有36栋单体建筑。1988年,这个古建筑群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古建筑群落中距离城市最近,同时又保持了山水园林本色的一处古建筑群,与甘肃麦积山、山西悬空寺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空中古建筑”。史载,距今600多年的明洪武年间,这里便已形成与现存建筑群相当的规模,“明郡守黄希英建,工部郎中赵之绪购藏经,构层楼以贮之。”到青龙洞,你不得不惊叹它独特的建筑风格。房子都是依悬崖绝壁而立,一进中元禅院,迎面是两堵高高相对的石崖,之间的宽…
133、泉州天后宫
我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妈祖庙——天后宫,位干泉州市区天后路,素有“温陵圣庙”之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是为了奉祀海神妈祖而建造的。根据《莆田县志·泥州志》的记载,妈祖原名林默娘,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生,自幼聪颖,能踩浪渡海,救过许多遇难的渔民。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在湄州岛湄屿峰上羽化升天。人们为了纪念她,当年就在湄屿峰立庙祭祀,故这里的妈祖庙是世界各地妈祖庙的祖庙。传说妈祖升天后仍常护佑海上的航船,人们敬称之为“海峡女神”。历代的皇帝先后敕封妈祖为“天妃”、“天后”等,中国沿海各地及海外华人聚居的埠头也多建有…
134、牛街礼拜寺
牛街礼拜寺位于北京市广安门内牛街,是北京市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清真寺。牛街礼拜寺始建于辽代统和十四年(996年),明朝正统七年(1442年)、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经过了两次较大规模的修葺。全寺主体建筑有礼拜殿、梆歌楼、望月楼和碑亭等。礼拜殿由三个勾连塔式屋顶和一座六角攒尖亭式建筑组成,左右以抱厦相衬,殿宇宽敞。殿内壁龛通身雕刻有阿拉伯文和各种花卉图案,普柏枋和天花板上画有绚烂多姿的彩绘,显得十分华丽。礼拜殿的正前方是梆歌楼,是一座歇山顶重檐的方亭建筑。梆歌楼是作礼拜前登楼向教民报告时间用的,所以又叫宣礼楼或唤醒楼,它的前身是宋、元年间修建的尊经阁。望月楼平面呈六角形,重檐攒尖顶,构件装…
135、西安清真寺
西安清真大寺位于西安市西大街鼓楼西北角,俗称化觉寺,因居大学习巷清真寺的东边,故又被称为东大寺。西安清真大寺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据寺内现存碑文记载,清真大寺创建于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距今已有1250余年的历史。历经宋、元,特别是明、清几次重修和扩建,逐步形成现在规模宏大、壮观,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一组古建筑群。寺院占地面积一万三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全寺院沿东西走向呈长方形,共分四进院落。第一进院落砖雕大影壁和木构牌坊分立东西,该牌坊建于17世纪初,高约9米,琉璃屋顶,飞檐翘角,十分壮观。第二进院落有石牌坊一座,后两侧有明、清重修…
136、同心清真大寺
同心清真大寺坐落于宁夏自治区同心县的旧城内。同心清真大寺是宁夏现存规模较大、历史较为久远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相传始建于明代。从照壁及礼拜堂脊檩等处保存下来的维修题记可知,在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时,寺院经过了两次较大规模的重修。寺院的大门朝北,门前有一座仿木建筑的砖照壁,照壁的中心是一幅十分精美的砖雕花木图。由券门通过暗洞,拾阶而上可以登上高达10米的台基,台基的外表包砌有砖,面积达3500多平方米,上面建有礼拜堂、邦克楼(唤醒楼)、阿訇住房等建筑。寺院的主体建筑——礼拜堂坐西朝东,单檐歇山式顶,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九间,用20多根巨大的圆木柱支承梁架,室…
137、净藏禅师塔
净藏禅师塔坐落于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6公里会善寺山门的西坡之上。唐天宝五年(746年),净藏禅师逝于会善寺,之后建塔埋葬,这是中国最早的八角形砖塔。塔为砖砌,平面呈八角形,单层重檐,高约9米。塔身立于高大的台基之上,下层为须弥座,其上塔身各角均立有凸出壁面呈五角形的倚柱,柱头承托一斗三升斗拱,两柱之间用人字极。塔的正南开券门,内辟八角形塔心室。塔身背面嵌有塔铭一方,其余各面镶嵌有假门窗。塔身之上为叠涩檐一层,其上置须弥座和仰莲各一层,以火焰宝珠收顶。此塔的斗拱只在天龙山北齐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石窟与其它绘画0现过,实物则属罕见。净藏禅师塔为研究唐代的木构建筑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国家文物…
138、云龙寺塔
宝塔,也称浮屠、苏屠,原是佛家收藏经卷、保存高僧骨殖的建筑物。但在历史的进程中,浮屠渐渐地离开了寺庙,步入园林,走向世俗,由佛塔演变为风水塔。在我国历史上,凡是宝塔多的地方,经济、文化也伴随着佛教的兴盛而发展;寺院、宝塔的建筑,也依赖这个地方社会经济的繁荣。因此,古老的宝塔作为一种象征和标志,既印记着这个地方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也反映出这个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和知名度。而今,古塔作为一宗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旅游资源,越来越体现出它的文物考古价值和人文观赏价值。云龙寺塔广东境内唯一的国家级唐代古塔,一九八八年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座落在革命老区董塘镇安岗村后山坡上。据明朝正德十…
139、天宁寺凌霄塔
天宁寺凌霄塔,在正定隆兴寺之西大众街北侧原天宁寺内,因巍峨高崇而得名。又因塔身多系木结构,故俗称木塔。据清光绪《正定县志》记载,天宁寺和凌霄塔同时建于唐懿宗威通年间(公元860—874中)。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牌坊、重门、天王殿、前殿、后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暮鼓晨钟,香火鼎盛。民国初年,寺院屡遭厄难,殿堂一一毁坏,主要建筑独存凌霄塔。凌霄塔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九层楼阁式塔,平面呈八角形,高41米,矗立于八角形台基之上。塔身一至四层是宋代在唐塔残址上重修,全砖结构,其上各层则为金代重建,砖木结构。每层正面各辟拱形洞门或直橇窗。四层至九层,斗拱、飞檐皆为木制。从第五层开始,各…
140、朝阳北塔
朝阳北塔北塔,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街北端。因市内原有三座古塔鼎足而立,依其方位,俗称东塔、南塔和北塔。塔为方形,十三层密檐式空心砖塔,现高42.6米,由夯土台基、砖台座、须弥座、塔身、塔檐、刹顶组成。其主体结构塔身上四面砖雕密宗四方佛、八胁侍菩萨、二十四飞天、八大灵塔及塔名等图案,千姿百态,精美异常,引人入胜。北塔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85年前后),是北魏文成明皇后冯氏在三燕龙城宫殿旧址上,为其祖父北燕王冯弘祈寿冥福和弘扬佛法而修建的“思燕佛图”(十六国的前燕、后燕和北燕均曾都于龙城,因此朝阳有“三燕故都”之称)。“思燕佛图”为木构楼阁式塔,后毁于火灾。隋文帝仁寿年间诏令在其台基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