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601、罗汉山安成侯墓
安成侯墓座落在莲花县升坊镇麻石村的水轮机厂园区内,当时工业园区内大大小小,共有18座土堆,并且每个土堆都挖出过器物,唯这座封土堆面积极大,堆土面积达200平方米以上,封土层厚达13米,非常宏伟、壮观。萍乡市莲花县工业园区的罗汉山老虎坳上的汉代古墓,不但发掘了金、铜、铁、陶、瓷、玉六大类上百件文物,而且还出土了一枚极为珍贵的刻有龟纽印文“安成侯印”四个字的金质印章。专家们考证这枚金质印章时意外发现,这座墓的墓主就是汉景帝之孙刘苍。成侯墓是汉代长沙侯国的一个墓葬,是我省第一个王侯级的墓葬。与新近发掘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同样有着撼世的考古历史价值、科学艺术价值和展示利用价值。…
602、良坊王氏大祠
莲花良坊王氏祠堂始位于江西省,始建于明朝万历壬子年(公元1612年),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保存完好。前栋设有戏台,台上方书刻“古人高风”牌匾。祠堂设计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莲花良坊王氏祠堂始建于明朝万历壬子年(公元1612年),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保存完好。前栋设有戏台,台上方书刻“古人高风”牌匾。江西省莲花良坊王氏祠堂屋柱及横梁上雕梁画栋,装饰华丽,屋柱下有数八角型垫石,垫石上雕有飞禽走兽,天花板雕龙画凤,大极图造型。上栋龛台雕有人物、字、画,地面是用石灰、沙石拌桐油筑成,保存完好。祠内最大特色是每个角落采光良好。祠堂外墙是用水磨柴烧青砖砌成,墙面…
603、琴亭列宁学校旧址
列宁学校旧址位于莲花县琴亭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共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的诞生地,中共湘赣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一次代表大会先后在此召开。彭德怀、王震、肖克、王首道等一大批共和国高级将领在这里战斗过。后又为“列宁学校”,官厅现存1986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邦同志为其亲笔所题的“列宁学校”牌匾。地点:琴亭镇花塘村时代:1912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南、西、北各向外延伸10米,东向外延伸15米。建设控制高度:18米。面积:5985平方米。…
604、垄上改编旧址
垄上改编旧址地点:神泉乡棋盘山村时代:1937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东、西、北各向外延伸10米,南向外延伸15米。建设控制高度:15米。面积:1188平方米。…
605、秋收起义高滩行军会议旧址
秋收起义高滩行军会议旧址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高州乡高滩村。建于清代未年,为祠堂式建筑,灰砖青瓦,直属两栋,砖木结构。原先是村民王仁的私人住房,建筑面积297平方米。1927年9月24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从芦溪进入莲花境内高滩村时,由于总指挥卢德铭的牺牲,士气十分低落。毛泽东在高滩召开行军会议,清点了部队人数和枪枝,提出“部队不能在高滩散摊”,并以朴实感人的革命道理,扫除了部队中的悲观情绪。2016年,国家文物局拨款140万元进行文物本体维修。地点:高洲乡高滩村时代:1927年建设控制地带:1.秋收起义高滩行军会议旧址(王氏宗祠):以保护范围为界,东、西、北各向外延伸10米,南向外延…
606、秋收起义甘家毛泽东旧居
秋收起义甘家毛泽东旧居地点:坊楼镇甘家村时代:1927年建设控制地带:1.秋收起义甘家毛泽东旧居(南溪甘氏祠):以保护范围为界,东、西、北各向外延伸10米,南向外延伸15米。建设控制高度:30米。面积:1451平方米;2.秋收起义甘家毛泽东旧居(甘信桥私宅):以保护范围为界,各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高度:15米。面积:921平方米。…
607、湖塘红五军临时医院旧址
湖塘红五军临时医院旧址地点:路口镇湖塘村时代:1930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各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高度:15米。面积:1688平方米。…
608、甘祖昌将军故居
甘祖昌将军故居地点:坊楼镇沿背村时代:1968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各向外延伸15米。建设控制高度:15米。面积:2289平方米。…
609、凫村列宁小学旧址
凫村列宁小学旧址位于莲花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10、芦溪兴文塔
兴文塔,位于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茶垣村庙下组袁河东岸。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系八角七级砖石结构楼阁式高塔,塔高三十五米,占地面积三十一点四平方米,底层内空二十平方米多,塔底层麻石砌墙厚一米。塔西向开拱门,门楣上刻“兴文塔”三个大字。二层以上每层交错开有对称四个门洞,每层均雕凿石块拼成八角形塔檐,每只角上都砌有往上挑的鹤冠石垛,石垛上系有铜铃,白砖麻石结构。《昭萍志略》载:清道光癸卯年由萍乡县知县集资兴建,进士敖星煌监修。寓人文鼎盛之意,名兴文塔。塔于1984年10月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补充资料:兴文塔,位于芦溪县宣风镇庙下村袁河岸边,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
611、卢德铭烈士墓
卢德铭烈士墓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上埠镇山口岩村南岭。由底座、中座和碑身三部分组成,麻石材质;通高6.4米,上塑卢德铭烈士全身像。碑身正面自上至下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题写的“卢德铭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中座背面刻“卢德铭烈士纪念碑碑文”,详细记载了烈士生平事迹。…
612、芦溪东阳红军交通站
芦溪东阳红军交通站地点:萍乡市芦溪县芦溪镇东阳村新屋里时代:1931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各向外延伸15米。建设控制高度:10米。面积:2449平方米。…
613、龙上红军学校旧址
龙上红军学校旧址地点:萍乡市芦溪县张佳坊乡杂溪村龙上组时代:1930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前、后、右各向外延伸15米,左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高度:10米。面积:5202平方米。…
614、湘东(萍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湘东(萍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坐落在芦溪县新泉乡大江边村石屋老,始建于1909年,至今有近百年的历史,是石屋老刘姓家的祠堂,正面墙壁上还写有“士兵不打士兵,穷人不打穷人”的字样。总占地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2006年公布为芦溪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湘东(萍乡)苏维埃政府”建立于1930年冬,后并入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统称为湘赣革命根据地。1930年,麻田地区率先建立麻田、大江边、沈子、石溪、杨溪、蔡家和熊岭7个乡苏维埃政府,当时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独立一师、湘东独立师1930年曾在此驻扎,并且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历史痕迹,该师师长先后由刘沛云、李廷玉、萧克等同志担任。著名的新泉“小年夜战斗…
615、傅抱石故居
傅抱石故居位于渝水区罗坊镇北岗樟塘村。清代民居建筑。1938年2月,为避战乱,抱石先生携妻儿老小来到老家,在此居住达半年之久。傅抱石故里,著名国画家艺术大师傅抱石先生的故乡,座落在距新余市城区东部50余华里地的罗坊镇北岗章塘村。据[傅氏族谱]载:“北宋咸丰年间傅氏由清江(今樟树)石头迁此,因村处塘边樟树旁,名樟塘,后简称章塘”。近千百年来,经过傅氏祖辈艰苦创业,眼前的章塘村已是一片明山秀水的田园景色,那显耀高贵的“傅抱石故里”门牌楼,为章塘村人感到自豪和骄傲。傅抱石的作品在国内外名声响亮,他的画屡创中国书画市场价位新高,1996年在中国嘉德的拍卖的一副《丽人行》以1078万元成交,创下中国现代…
616、北伐军仰天岗战场遗址
北伐军仰天岗战场遗址位于仰天岗。1926年9月13日至16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三军与北洋军阀5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第一方面军邓如琢部,以仰天岗为主战场,激战3昼夜,北伐军重创敌人,击毙俘北洋军邓如琢部两万余众。北伐军取得了自广东出师以来的首战告捷,共产党代表李富春参与了战斗的组织、指挥。战斗中有1500余名官兵和200多参战农民壮烈牺牲。1928年,江西省国民政府在仰天岗山麓曾建有“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新喻之役阵亡将士纪念碑”,1968年被毁,碑体存于新余市博物馆。北伐军仰天岗战场遗址现有狗熊坡和樑山脑遗址两处。…
617、新余孔庙
新余孔庙孔庙,东吻魁星阁,南拥袁河之水,位于新余市二中校园内。唐大历间(766-779年),知县杜臻创建,有大成殿五间,中虚八楹。此后屡有兴废,为崇学尊孔,宋至清共十九次维修,李大有、谢谔、章颖等十二人先后有记。孔庙包括棂星门、状元桥、泮池、大成门、东西两庑、大成殿、廨舍、明伦堂等建筑,环以宫墙。基信体建筑大成殿,前置牌匾,中揭“大成殿”三字,殿中楣高悬康熙至同治七帝御书的“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与天地参”“圣集大成”、“圣协时中”、“德齐帱载”、“圣神天纵”七匾。宫墙两门,分挂“道冠古今”、“德配天地”二匾。清末以来,孔庙日趋朽败,1982年文物普查时,除大成殿、大成门及两…
618、余庆堂
余庆堂位于渝水区,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余庆堂位于渝水区水北镇黄坑村。清代道光年间祠堂建筑,坐东朝西,砖木结构;墙壁下为夯土筑,上半部为清水空斗青砖砌;内为抬梁式构架,两面夹封火山墙,硬山顶,双坡屋面,天井处为单坡屋面,地铺青砖。以余庆堂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村落——黄坑村古民居群是江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古村落。对研究传统村落的选址、格局、风貌和祠堂文化,具有一定意义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619、彭家山遗址
彭家山遗址位于高新开发区水西镇周家新村属典型的台地遗址,1983年3月调查发现,现场采集石器有斧、常形锛、小型锛等;陶器有浅盘鼎、豆等;陶质以夹砂红陶和灰陶居多,器足有扁凿式、凹面式、侧扁式;纹饰有方格纹、网结纹等。该遗址以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存为主,商周文化遗存为辅。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拾年山文化和研究袁河流域、赣西地区及至江西新石器时代文明史具有重要价值。…
620、斜里遗址
斜里遗址位于渝水区珠珊镇洋津村斜里村。为夏代台地型聚落址。1992年发现,出土直内--和泥质红陶挂黑衣陶觚等遗物。出土泥质红陶挂黑衣陶觚、泥质灰陶豆、泥质灰陶簋、罐、鬲足及泥质挂黑衣陶片,以及石凿等。斜里遗址是江西较早发现的夏代文化遗址,它的发现打破了夏文化不过长江的传统论断,具有重大的考古学意义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