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永泰县旅游
永泰县文物古迹介绍
宁远庄
宁远庄清乾隆年间张谦费时五年修建的寨堡式建筑。坐西南朝东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3110平方米。围墙墙基用花岗岩砌筑,上部的夯土墙上分布有-眼和内宽外窄的观察窗,内墙设有隐通廊。大门为石框门,门楣阴刻楷书“宁远庄”。明间为扛梁式梁架。屋面挡水墙饰有精美的灰塑和彩绘,寨内墙壁上有几十份各级捷报,见证了月洲张氏子弟文风鼎盛。中间大门门楣有生动活泼的凤凰、花卉等灰塑图案。墙堵上写有“乐不可极”、“志不可满”、“欲不可纵”、“傲不可长”等墨书。内门楣写有“安宅在仁”四个大字,左右对联分别为“欲高门户须为善”、“要好子孙在读书”,都极富哲理且耐人寻味。2014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阳方氏宗祠
荣阳方氏宗祠位于盘谷乡荣阳村墘头自然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坐东朝西,占地面积580平方米。宗祠保存清代建筑格局,体现了清中期雕刻精美繁复的建筑风格,尤其是祠堂联数量多且文史内涵丰富,在县内各地宗祠实属罕见,极具文史研究和旅游观赏的价值。宗祠内还保存了清代家谱、始迁祖肇基所携红牌、清代旗杆座、石碑座等文物。盘谷方氏后裔还有许多人移居台湾、马来西亚等地,宗祠成为他们寻根认祖、加强亲情联络的重要纽带。其保护范围:东至本祠后山水池,西至农田,北至路,南至修连厝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斗庄
九斗庄位于同安镇同安村洋头13号。因占地九斗(九斗稻种)而得名。张明良、张明恪、张明起建于清光绪廿一年(公元1895),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寨堡式建筑,有完整的防御设施。主座二进,第一进大厅之高大,堪称全县之冠。主座为四梁扛井结构。大厅前廊卷棚及梁架用镂雕透雕等工艺雕刻了许多人物花卉等精美图案。门扇上刻有朱熹、陆九渊等宋、明理学大师家教格言,反映出屋主人的浓厚的儒家文化修为。2014年7月10日,九斗庄列入永泰县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邻三升路,北靠羊头崙,东邻张钟灵等厝,西邻张涌泉、张仁心等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姬岩摩崖石刻
姬岩摩崖石刻位于永泰县白云乡白云村,年代为宋—清。简介:保存有宋朝礼部侍郎陈旸,明朝翰林院编修黄文焕,明代闽中三才子曹学佺、谢肇淛、徐渤,清代诗人黄任,清光绪年间状元王仁堪等历代名人题刻。如曹学佺“来天台”石刻、谢肇淛“古鸡岩”石碑,黄任“鬟翠楼”石刻等。2013年,姬岩摩崖石刻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三亭路口,西至后山小路,南至仙公楼岩下龙头泉,北至通往白岩横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泰大圣庙
大圣庙位于城关北门路,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寺中保存我县唯一一尊较好的大圣塑像,是我县群众喜爱的一个民间信仰场所。2007年4月,大圣庙被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东至本屋檐下滴水沟(沟边任宝明厝),西至北门通往三池头大道,南到郭宅围墙,北至檐下水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尾张氏宗祠
张氏宗祠位于盘谷乡水尾村方壶山麓,始建于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祠内保存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多种文物。2007年4月,张氏宗祠被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东至方壶山麓,西、南至方壶山公路,北至雁塔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位于白云乡白云村上街,宋至道年间(公元995年—997年)始建为祖厝,后几度毁损,几度修葺。宗祠内保存一些较有价值的文物。2007年4月,黄氏宗祠被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东至旗杆埕邻路,西至后山沿,南至横厝沟,北至横厝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安张氏宗祠
张氏宗祠位于同安镇同安村,始建于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其设计及建筑工艺独具匠心。2003年10日入选《中国名祠汇编》。2007年4月,张氏宗祠被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东至后山,西至大路,南至山60米,北至高岭厝路6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元干故居
张元干故居位于城关镇登高路。张元干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因张家世代屡中科举,遂名世科里。现保存明、清不同时期的三落建筑。该组建筑木雕构件精美,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人文、历史、建筑价值。2007年4月,张元干故居被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东至旧厝,西至照墙,南至赛芳民房,北至国信民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杜申故居
杜申故居位于霞拔乡霞拔村,始建于宋代,原为“学士府”,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经明、清两朝修缮,后改造为“杜氏宗祠”,留存完好的院落木构框架,具有明、清建筑特色。2007年4月,杜申故居被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东至公路,西至后山,南至粮站,北至王金佃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土厝
土厝位于大洋镇漈尾村,原名“老禄庄”,因大厅的八根大柱乃土筑而成,又名“土厝”。土木结构,清代上半叶建筑风格,在建筑学上有一定的研究价值。2007年4月,土厝被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东至阳沟外墙,西至阳沟外墙,南至本厝花台,北至门前大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荆庄
爱荆庄鲍姓祖先美祚公建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24)。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由前到后依次为:寨门、前廊屋、前天井、门厅、中天井、主座、后天井、后廊屋。寨四面外墙以形似米粒的河卵石砌成。寨墙高7.6米,下部为河卵石,上部用夯土,宽2.8米。廊屋高二层,建有防御通道,环绕全寨。前左角和后右角上各建有一座三层碉楼,防御设施齐全。门厅为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天井两侧为厢房,左右各二间。爱荆庄规模宏大,造型独特,是典型的闽东土寨。2014年7月10日,爱荆庄列入永泰县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面是农田,西邻181县道,东邻鲍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