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 > 五台县旅游
五台县文物古迹介绍
五台山清凉寺
五台山清凉寺,位于中台南瓦厂村东北的清凉谷,距台怀镇约15千米,寺内因有著名的文殊圣迹“清凉石”而得名。现今的清凉寺,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香港黄惠卿女士等筹资、山西省文物局工艺美术大师胡银玉设计施工重建的一座新寺。据“清凉山志”载,此寺肇于北魏孝文帝延兴二年至太和十七年间(472-493)。唐代时,它是替国行道的镇国道场。唐代历元年(766),不空三藏密宗道场。清乾隆年间,寺宇建筑整齐一新,规模宏大。民国年间再度扩建,“文革”时期,整座寺庙作为迷信产物而被毁,惟天生之清凉石尚存。清凉石是清凉寺的象征,文殊菩萨曾于清凉石上讲经说法,因此也称“曼殊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茹八路军总部旧址
1937年10月下旬,八路军总部离开五台山区,开赴太行山。八路军总部走后,聂荣臻留下建立晋察冀军区。现在台怀以南15公里的金岗库还保留着晋察冀军区总司令部旧址。南茹八路军总部旧址位于五台县南茹村。1937年“七七”事变后,八路军总部在-总司令率领下于9月22日到达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翌日,到达五台县城。五台县举行了欢迎大会。-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阐述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当日下午,总部驻南茹村。-和彭德怀等同志在这里战斗40余天,他们帮助地方建党建政,创建了五台游击队。一二九师曾路居五台东冶镇,一二九师副师长-回到久别的故乡,在东冶沱阳学堂作了抗日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五台山三塔寺
五台山三塔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新坊村西沟自然村西南约100米。坐西朝东,东西长56.37米,南北宽60.98米,占地面积为3437.44平方米。据碑载,建于明万历初年。现存建筑除大雄宝殿为清代遗构,余皆为新建。近年来在寺北又建一偏院,为金刚殿及僧舍。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天王殿、四圣殿、金刚座、三塔和大雄宝殿,两侧为配殿、客堂及僧舍。大雄宝殿石砌台基,宽12.8米,深11.7米,高0.76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廊式构架,顶设方格平棊,殿内佛台所供佛像均为新塑。大雄宝殿前立覆钵喇嘛塔3座,形制基本相同,均为石筑。寺内存明碑3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梵仙山灵应寺
五台山梵仙山灵应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新坊村南约400米。坐西朝东,东西长40.2米,南北宽24.95米,占地面积为1003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载,明弘治六年(1493)重修。现存建筑除僧舍外,余皆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影壁、山门和大仙殿,两侧为配殿和僧舍。大仙殿建于3孔石券窑洞上,台基宽11.6米,深7.6米,高0.4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卷棚顶。五檩前廊式构架,明、次间均设四扇六抹斜方隔扇门。殿内佛台上一字排列狐大仙等风俗神像14尊。二楼有清代壁画23.88平方米。寺内存明重修碑2通,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铁钟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宽滩寺村北约2200米。坐北向南,东西长68.43米,南北宽67.78米,占地面积4638平方米,据明《清凉山志》记载,建于隋开皇元年(581)。明成化年间(1465-1487)、万历年间(1573-1620)、清康熙四年(1665)均有修葺。现存建筑除大雄宝殿、文殊殿、客堂和僧舍外,余皆为清代遗构。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古佛殿),西侧建有地藏殿、观音殿、古文殊洞、普贤舍利塔等,东侧建有僧舍、客堂,近年来东侧又新建一偏院,为五观堂、僧舍等。寺内保存有明代佛像4尊,明清重修碑3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延庆寺
延庆寺延庆寺(第六批国保)时代:金至清地址:五台县阳白乡善文村始建年代不详,占地1040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后两进院落,院内中轴线上现存二门、大佛殿、东西配殿。大佛殿为金代遗构,余为后人在原址上改建。大佛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平面略呈方形,单檐歇山顶。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殿之梁架结构简洁奇巧,柱头斗栱后尾出三跳华栱,上承六椽栿,栿作月梁造,下平槫缝下置方木承坐斗素枋及上平槫,巧妙地节省下一条四椽栿。大殿在建筑形制、结构与制作手法上具有典型的金代风格。寺前经幢一座,高7米,四层,造型别致,结构紧密,上刻“尊胜陀罗尼经”,经末刊有“景祐二年岁次乙亥拾月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关灵应寺
西关灵应寺,位于五台县台城镇西关村西米市街。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408平方米。现仅存路北的一座小型四合院落式小庙。灵应寺,现称关帝庙,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建筑。北殿为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硬山顶,内供关帝。东西配殿各三间,深四椽,硬山顶。还有禅房各二间。小山门一间。现寺内存有清代各种碑记共记11通,分别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二十四年(1759)、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五十二年(1787)、嘉庆三年(1798)、嘉庆十一年(1806)、嘉庆二十一年(1816)、道光十八年(1892)、光绪二十年(1894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茹华严寺
东茹华严寺,位于五台县茹村乡东茹村中。明代建筑。坐南向北,四合院落布局,占地面积624平方米。南面正殿为大雄宝殿,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前出廊,硬山灰瓦顶,石砌基座,台阶七步,当心间设门,两次间安窗,殿内侏儒柱下合榻呈云形,三架梁结点用驼峰承托,室内全部用方椽,用栈转铺设,内供华严三圣。左右耳房各间半,深二椽,硬山顶。西房面宽五间,进深四椽,硬山顶,内供三大士像,为念佛堂。东房面五间,深四椽,硬山顶,当心间为地藏殿,内供地藏王,新绘壁画26平方米。北面为天王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硬山顶,殿内侏儒柱下木雕云形合榻,三架结点驼峰承托,内供四大天王,中设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建安徐氏宗祠
大建安徐氏宗祠,位于五台县建安乡大建安村西。徐氏祠堂于民国十七年(1928)破土新建,民国二十三年全部建成竣工,以后1958年、1985年、2002年有过维修。坐北朝南,一进两院,占地面积815平方米。正南有高大壁照1座,左右仪门各1座,斗栱九踩,小悬山顶,灰瓦布顶。大门宽三间,深四椽,硬山顶,灰瓦布顶,中置板门一合,走马板书“徐氏宗祠”。前有碑4通。前院左右厢房各三间,硬山顶,灰瓦山顶。一二院之间设垂花门1座,斗栱九踩,悬山顶,灰瓦布顶。二院左右厢房各三间,硬山顶,灰瓦。正殿左右有耳房各一间。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前设卷棚抱厦三间。2003年11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宝华寺
五台山宝华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阳坡道村东北约400米。据《清凉山志》记载,该寺创建于明代,由僧人正参修建,原名杂花庵,为丛林静室。清康熙五十年(1711),由僧人清修重建。清光绪年间(1875-1908)改称宝华寺。现在的宝华寺是演林老和尚于1986年重建的,保存清代风格。该寺布局规整,建筑宏伟。坐北朝南,东西长50.38米,南北宽85.27米,占地面积4296平方米。中轴线上建三重大殿,依次为天王殿、文殊殿和大雄宝殿。天王殿后有一座很有名气的佛塔——燃灯佛木塔,又名西藏飞来塔。2007年12月,五台山风景区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天王殿和文殊殿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东台沟村东约3000米。坐北朝南,东西长49.4米,占地面积为5028.92平方米。据明《清凉山志》载,建于隋开皇元年(581),元代及明嘉靖年间(1522-1566)重修,清乾隆十四年(1749)重建。现存建筑除文殊殿为清代遗构外,余皆为新建。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文殊宝殿)。文殊殿为3孔窑洞,石砌台基宽12.08米,深9.56米,高0.35米,双坡石板顶,无梁式。寺内存宋代佛像1尊,明万历七年(1579)铁钟1口,清重修碑2通。1988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沟塔
寺沟塔,位于五台县豆村镇寺沟村北100米。据第三层塔碣记载,建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六角五层楼阁式砖塔,通高约15米,占地面积7.8平方米。塔基平面六边形,高1.34米,径3.08米,为砖砌束腰须弥座,上下枭、上下枋呈枭混式,壶门处雕各种花卉。塔身五层实心,一层檐下设五铺作双抄斗栱,南侧及相邻两侧刻方形假球纹窗;二层以上各层檐下均设仿木四铺作单翘斗栱,塔身下均施砖雕勾栏,并在二层南侧设圆形壶门,在相邻两侧设方形直棂窗。六角攒尖顶,上施塔刹,刹尖已毁。三层塔身嵌元代建塔碣1方。1987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级福田寺
五级福田寺,位于五台县东冶镇五级村中。据碑记,该寺建于大清嘉庆六年(1801)。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191平方米。一进两院,中轴线上分别为天王殿、过殿、藏经阁、正殿。天王殿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前设廊,卷棚硬山顶,左右为钟鼓楼,天王殿旁开山门,月台上置石狮一对。过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硬山灰瓦顶,东西配殿各四间。藏经阁面宽一间,进深三椽,前设廊,单檐歇山顶,置百棂窗,后墙嵌石碣2方。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前设廊,硬山灰瓦顶,左右耳房各间半。石碑3通分别为清嘉庆、光绪年及中华民国时立。福田寺外对面为戏台,面宽三间,深四椽,卷棚硬山顶。(《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天池寺
天池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大林村中。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载,唐贞观二十四年(650)重修,元至正二年(1342)、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屡有修葺。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503平方米,寺内现仅存正殿,为清代建筑。正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廊式构架,斗栱一斗二升交麻叶,明间设四扇六抹隔扇门,次间设直棂窗。殿内两山及扇面墙工笔重彩绘送子观音、伽蓝及护法金刚壁画14.7平方米。正中佛台一字排列佛像5尊。寺内存唐经幢1座,元重修碑1通,清重修碑4通。1987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尊胜寺
尊胜寺始建于唐代,当时称善住阁院;明万历十九年复修后改称为尊胜寺,清同冶七年作了部分补修。寺内清康熙二十四年碑记载有该寺的历史。尊胜寺坐北向南,上下五层。在中轴线上排列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大士殿、藏经楼、诸天殿、五文殊殿等六进殿宇,再加上寺院对面的观音殿,共七座大殿,共有殿宇楼阁200余间。藏经楼是一座二层建筑,阁内下层供奉有十二圆觉菩萨,比例和谐。寺前有一对石狮,连座高约3米,是五台山形体最大、形态最美的石狮,雕刻精细、神态生动,不失为五台山石狮中的杰作。尊胜寺,位于五台县茹村乡龙王堂村东1000米的虒阳岭。据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碑文记载,初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槐荫赵氏祠堂
槐荫赵氏祠堂,位于五台县东冶镇槐荫村中央。民国二十四年(1935),赵承绶出资、赵戴文主持,由娘娘堂原祠迁建现址。祠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厢房面宽九间,中为门洞,深六椽,硬山灰瓦卷棚顶,原匾已毁,于2001年新书匾“三晋世族”。正面祠堂面宽九间,进深七椽,前设廊,硬山灰瓦顶,黄琉璃剪边灰瓦心。内设神龛五间,满摆各世神位。祠堂于2001年揭顶维修,梁架未动。西纠首房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前设廊,硬山灰瓦顶,斗栱耍头龙形,左右伸出花牙子。纠首房左右各有耳房二间,深三椽,硬山灰瓦顶。东面新建碑廊房,新碑3通,金明昌二年(1191)石经幢1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建安福田寺
西建安福田寺,位于五台县建安乡西建安村中央。创建年代不详,金皇统九年(1149),明宣德六年(1434)、弘治元年(1488),清乾隆二年(1737)、光绪十七年(1891),2004年重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78平方米。现存大殿为明宣德六年遗构。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2004年维修时,殿顶更换成黄色琉璃瓦。斗栱三踩单翘,令栱看面砍斜,平身科每间一朵三踩。殿内彻上明造,用材砍削规整,合榻云形,丁桦抹亥栱。内供三世佛和四大菩萨。存有石碑4通,石经幢幢身3座,有大宝五年(961)、明昌二年(1191)幢。(《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海寺
五台山镇海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杨柏峪村滩子自然村西南约450米。坐西朝东,依山而建,东西长168.37米,南北宽141.62米,占地面积为2.38万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明代时已建有寺院,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建塔,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和新建舍利殿,两侧为钟楼、鼓楼、僧舍及客堂,寺西南隅为塔院,内建章嘉-塔墓1座。寺西北新建一偏院。寺内存明代塑像19尊,清、民国修庙碑6通,清代石塔1座,清代壁画约14平方米。1988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都殿村关帝庙
国都殿村关帝庙,位于五台县陈家庄乡国都殿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25平方米。关帝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前出廊,悬山顶。石砌台基,台阶九步。本雕雀替,大斗左右伸出花牙子,当心间隔扇,两尽间窗。殿内存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绘的三国演义壁画59平方米。有“雍正十二年(1734)”的石碑1通,“光绪二十三年(1897)”的石碣1方。殿前有大槐树一株,径1.6米。关帝殿对面为戏台,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卷棚硬山顶,早年正面三间均有隔扇封护。保存较好。1987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落宝沟银洞遗址
落宝沟银洞遗址,位于五台县台怀镇落宝沟村东北约500米。坐东向西,东西长20米,南北宽30米,分布面积600平方米。所处位置为土石山区,相传该银矿为五代时北汉皇帝刘旻,命五台山高僧继顒所开,所得银两北汉政权收取40%,寺庙留存60%,缓解了北汉政权的财政危机,被北汉政权封为“大汉国都僧统检验”、“太师兼中书令”,开创了寺庙经营工商业的先河。遗址内分布有4孔银洞,最大的1孔银洞高1.6米,宽1.5米,最小的1孔银洞高1.3米,宽1.3米。各银洞内散落有银粉、银粉矿石遗迹。(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