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庆阳市旅游
庆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61、彭原宝塔寺遗址
彭原宝塔寺遗址位于西峰区彭原镇彭原行政村陈家庄自然村。据1995年重修宝塔寺碑刻记载,彭原宝塔寺始建于唐肃宗上元元年,为彭原太守李遵主持监修。原寺内建有大雄宝典、无量殿、药王殿、文昌殿、显神殿及戏楼两座和钟鼓楼一座。因寺院内建有一座砖塔,故称宝塔寺。2000年被庆阳地区西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建大雄宝殿一座,雕塑佛像和观音像及罗汉像三十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2、楼房子遗址
楼房子遗址位于环县曲子镇楼房子村西1.2公里。1964年发掘约50平方米。属河湖相堆积,在距地表约20米的蓝灰色亚粘土0土有披毛犀、蒙古野马、原始牛、河套大角鹿等动物化石和石核、石片、尖状器、刮削器等石器及扁尖的铲状骨器,石器为浅灰或灰黑色燧石、灰黑或浅紫红色石英器状砂岩及灰色石英岩质。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甘肃旧石器时-古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3、巨家塬遗址
巨家塬遗址位于庆城县温泉乡巨家塬村东北1公里。面积约5万平方米。1963年局部发掘,在厚约7米的灰绿色淤泥层与黄土质粉砂层相间的河湖相沉积物0土有纳玛象、野马、野驴、披毛犀、赤鹿、普氏羚羊、原始牛等动物化石和砍斫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片、石核等石器。石器多用石英岩砾石或硅质灰岩打制而成。属更新世晚期遗存。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甘肃旧石器时-古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4、修筑新子州州墙及署衙记碑(牛公碑)
修筑新子州州墙及署衙记碑(牛公碑)位于宁县新宁镇庙嘴村东。五代(梁)龙德二年(922)二月立。碑高2.20、宽1.10米。圆首方座,碑额篆“刺史牛公创修衙之记”。碑文楷书,通行竖写。记载刺史牛知业版筑新子州州墙,创修诸公署及新衙功绩。李明启撰文,梦庄书丹,上官武镌字。1983年由庙嘴坪迁至县博物馆内。石碑完好,文字清晰。对研究五代城建史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5、胡国珍墓
胡国珍墓位于镇原县上肖乡翟池村东南1公里。胡国珍(439—518),字世玉,安定临泾(今镇原县)人。北魏宣武灵皇后之父,司徒,历仕孝文、宣武、孝明三朝,其女为宣武帝充华妃,谥曰灵太后。墓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并列2座圆丘形封土,其中1座残高2、底径20米;另一座残高1.5、底径12米。墓碑及其它附属物无存。墓葬保存较好,对研究魏史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6、傅介子墓
傅介子墓位于庆城县庆城镇石马坳村南。傅介子(?—前65),汉北地郡义渠(今庆阳县西北)人,因西通西域,北遏匈奴有功,官拜义阳侯,死后葬于庆阳县西塬。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圆丘形封土高1.8、底径4.5米。明正德年间吏部郎中都穆立有石碑1通,颂其通西域功德。现存石马、石虎各1对。马呈立式,高1.4、长1.7米。墓葬保存较好,对研究西汉史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7、西峰新城遗址
新城遗址位于肖金镇老山行政村新城自然村临沟塬畔,地形三面环沟,一面接塬。遗址分布在整个塬畔,面积约12万平方米。遗存十分丰富,文化层厚约3米,暴露出的遗迹有灰坑和白灰面住址。采集的标本有夹砂红陶绳纹罐残片、夹砂红陶篮纹罐残片、夹砂灰陶篮纹罐残片等。在一个住址上还暴露出一些炭化粮食。从遗迹和采集的标本分析,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遗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8、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军委)旧址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军委)旧址陕甘边区政府成立后,政府及军委机关移驻华池县林镇乡寨子湾。早年寨子湾地形复杂,道路隐匿崎岖,林木幽蔽,军委与政府机关分别座落于两处山腰,相距三四里地,山间林中有连接政府、军委两组院落的小道。政府、军委旧址保留了政府、军委办公室和刘志丹和-旧居、住室等。两处旧居经恢复修缮,已对外开放,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69、公刘庙
公刘庙位于西峰区温泉镇刘家店村,2002年在首届中国庆阳香包节上被中国民俗协会命名为“华夏公刘第一庙”。因相传为周代农耕先祖公刘开荒耕田处,并建有公刘殿而得名,这里农耕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淳朴,自然资源优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特色景区,景区距庆阳市区6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具有优越开发的条件。该景区2003年由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开发研究中心及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景区规划。景区规划总面积1788亩,分为五部分,规划项目总投资5685万元(2003年估算)。由于规划年度较长已跟不上建设发展的步伐,聘请了西安曲江设计院在2003年规划的基础上重新做了规划,规划面积4800亩,规划项目总投资3.2亿。以塬面为主的设有两条街,地方风味小吃一条街,陇东民俗文化产品一条街;拓展训练基地;公刘庙景区;陇东四合院宾馆;四个体验区:制作体验区,陇东制陶体验区,采摘种菜体验区,地方艺术表演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0、康家岭遗址
康家岭遗址位于宁县坳马乡康家岭村东。内涵分属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3米,暴露有灰坑、房址、窖穴、灶坑和墓葬等。采集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泥质红陶素面敛口钵、线纹重唇口尖底瓶残片。另有齐家文化泥质红陶划纹单耳、双耳罐等器物残片。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东部地区仰韶文化的发展及其与齐家文化的关系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1、高庄遗址
高庄遗址位于镇原县三岔镇庄门村。内涵分属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和周文化。面积约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暴露有房址、窑址和窖穴。采集陶器、石器和骨器52件。其中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蛙纹钵、盆,泥质红陶钵、盆、尖底瓶等残片。另有齐家文化夹砂红陶罐,周代泥质灰陶壶等器物残片。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甘肃东部地区古文化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2、洞洞沟遗址
洞洞沟遗址位于庆阳市镇原县王咀子乡郭咀子村洞洞沟,遗址长365米,宽196米,面积约71540平方米。1920年8月,法国神甫、博物学家桑志华雇用10多人,在当地人挖“龙骨“的洞洞沟进行古人类文化遗物发掘,于8月10日在砂砾层中挖掘出2件打制脉石英片,距今约1.5万年至1.8万年,是中国出土最早的旧石器之一。现存天津自然博物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3、店子沟遗址
店子沟遗址位于宁县新华乡店子沟村南。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3米,暴露有房址、灶坑、窑址和灰坑等。采集有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片,纹饰主要为细绳纹、黑彩鸟纹、花瓣纹,器形有敛口钵、曲腹盆、重唇口尖底瓶及罐。石器有石斧、石刀、石弹丸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甘肃东部地区仰韶文化的发展变化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4、张堡遗址
张堡遗址位于宁县南义乡张堡村。内涵分属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3米,暴露有灰坑、房址、窖穴、墓葬。采集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泥质红陶黑彩鱼纹敛口钵、细绳纹重唇口尖底瓶等残片。另有齐家文化泥质红陶篮纹高领折肩罐、盆残片及骨锥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的发展和齐家文化的分布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5、王孝锡烈士墓
王孝锡烈士墓位于宁县太昌乡太昌村南500米。王孝锡(1903--1928),字遂五,宁县人,甘肃早期中共党员。曾任中国共产党甘肃特别支部组织部长,领导建立了陇东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邠宁支部。1928年12月30日在兰州英勇就义。1985年建王孝锡烈士陵园并立烈士纪念碑1通。陵园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烈士遗体安葬于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76、天庆观老子道德经幢
原位于庆城县城钟楼巷祐德观老君殿前。共2通,幢为八角形石柱,高3.52米,有两层出檐,一层檐底浮雕二龙戏珠;二层出檐雕斗拱饰,檐上仰莲中置石质宝珠。两檐间各面小龛内雕老子像。幢身每面阴刻《老子道德经》-6行,每行76字。系景祐四年(1037)知庆州康德舆立。1985年移存县博物馆。保存较好,对研究道教史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7、白马城遗址
白马城遗址位于庆阳市环县芦家湾乡庙儿掌村,城址依山而筑,残高约8-15米,南城墙长约580米,北墙长约140米,东墙长约736米,西城墙长约650米,面积约24.84万平方米。山顶有一内城名为紫禁城,长约75米,宽约88米,面积约6600平方米,内城遍布灰瓦片、陶罐片及少量豆绿色宋瓷残片等,城址周围有烽火台遗址6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8、干沟桥遗址
位于合水县老城镇五里坡村南2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1.30米。地表散见夹砂、泥质红、灰陶片及彩陶片。采集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黑彩变体鱼纹泥质红陶钵、卷沿盆等器物残片;寺洼文化夹砂灰陶单耳罐、夹砂红褐陶马鞍形口双耳罐等器物残片。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甘肃东部地区仰韶文化和青铜时代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9、姜家湾遗址
姜家湾遗址位于庆阳市镇原县太平镇蒲河南岸姜银成庄,东至蒲河、南至姜沟、西至宋家峁,北至蛇扁洼。遗址东西长约400米,南北长约400米,面积约16万平方米。197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甘肃省博物馆组成考古调查组进行考古发掘,先后出土石器39件,以及皮毛犀、真马大角鹿等动物化石。属旧石器时代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0、明摹刻黄庭坚云亭宴集诗碑
明摹刻黄庭坚云亭宴集诗碑原位于庆城县城钟楼巷。碑通高2.25、宽0.77、厚0.21米。嘉靖三十七年(1558)立。每行14字,由右而左竖写行书五言绝句,每行14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书,河西道陕西布政使左参议陈凤摹刻立石。此碑原置庆城南考院内,1985年移存县博物馆。保存完好,对研究黄氏书艺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