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武威市旅游
武威市文物古迹介绍
81、东坪古文化遗址
东坪古文化遗址东坪古文化遗址在大通河西岸东坪乡罗家湾和小沟村阴山坡下,有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址2处,出土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物。它的发现说明天祝地区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进入氏族公社,母系与父系交替,但仍以母系氏族公社制度为其典型形态的社会阶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2、连城遗址
连城遗址连城遗址位于民勤县泉山镇团结村西北约12.5公里沙漠中。城平面呈长方形,长420米,宽370米,面积15万余平方米。城墙夯土版筑,残高7米,基宽4米,夯层厚0.1至0.15米。西墙开一门,门外有东西长24米,南北宽12米的瓮城,门向东。地表暴露大量灰陶片、碎砖块等。城内西门南侧有许多铜甲、铁甲残片、铁箭头等,城中东部铜质残渣集中,似铜器作坊,西南隅玛瑙碎片遍布,似玛瑙作坊。又有唐“开元通宝”、三彩瓷残片等。城址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汉唐史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3、东安堡古城
东安堡古城位于民勤县县城东6公里处。经考证为西夏古城,清初废弃。该堡呈方形,东西长350米,南北宽320米,存城门1座,城中置子城,分内、外城。文化层厚2米,残存城墙高8米,遗迹清晰。城内外散布有大量宋(西夏)黑、褐釉残瓷片,铜币,顶针和马饰等遗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4、柳湖墩遗址
柳湖墩遗址位于县城西南16公里的沙漠中,遗址多被沙丘埋压,在沙丘之间的平地上满布夹砂粗红陶片和泥质红陶片等,文化层厚1米左右。自1923年瑞典人安特生发掘后,陆续出土有石斧、带孔石刀、夹砂粗红陶器等生产和生活用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5、武威大云寺铜钟
大云寺位于城东北隅。原为前凉国王张氏的宫殿。前凉王张天锡升平年间,舍宫置寺建塔,本名宏藏寺。唐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天下诸州各置大云经,遂改为大云寺,后又改名为天赐庵。西夏时,改名为护国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夏碑,就是天民安五年(1094)为重修寺院感通塔而立,即《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大云寺是历史上的名刹古寺,在古代不仅是国内游人游览的重要胜地,也引起了国外僧人的高度重视。明洪武年间,日本僧人沙门志满远渡重洋,主持募化重修该寺院,被传为中日友好史上的佳话。直到明清,仍然是香火不断,兴盛不衰。1927年大地震,寺院基本被毁,唯有钟楼岿然独存。古钟楼为大云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钟楼建在9米高的砖包土台上,基底约125平方米。周围绕廊,重檐山顶,五踩作斗拱。整个建筑挺拔俊秀,高耸入云,历经维修,保存完好。古钟楼上悬有大云铜钟。钟呈黄色,通高226米,口径115米,厚12厘米,重约5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6、西沙滩墓群
西沙滩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下双乡俞家湾村西500米。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地面有砂砾堆筑封土堆多座,圆形,底径5--10米。暴露多座砖室墓,出土有灰陶罐、壶、绿釉陶钟及泥质红陶灶、罐残片等。墓群保存较好,对汉-古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7、朵家梁遗址
朵家梁遗址位于古浪县胡家边乡保和村西南2公里朵家梁。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存。面积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采集有彩陶双耳罐、夹砂红陶罐和灰陶罐20多件及骨锥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文化的分布与内涵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8、天祝东大寺
东大寺位于天祝县城西南部的赛什斯镇,明万历四十七年(1620)修建,有500多史上萨迦派、高僧到过该寺,并赠送大量佛经、佛像、佛塔,使寺院逐渐兴盛起来。现存的鲁家囊欠,是天祝最典型的佛寺古建筑。2019年10月7日,天祝东大寺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9、红沙堡遗址
红沙堡遗址红沙堡遗址位于苏武乡泉水村东北0.5公里的沙丘间。显残堡东西宽160米,南北长180米,东、南、西三面墙均局部有倾圮,保存基本完好。城外有三座汉墓残迹,地面暴露历史遗物残片不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0、狼洞子滩墓群
狼洞子滩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王家新庄村西南2.5公里。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曾暴露1座砖室墓,砖长0.38、宽0.2、厚0.05米。墓群保存较好,对我省汉-古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1、东山坡墓群
东山坡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南营乡南营村东1公里。面积约15万平方米。暴露有土洞墓,出土有灰陶罐及绿釉陶碗等。地表可见暴露的棺木。保存情况较好,对我省两汉考古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2、小井子滩遗址
小井子滩遗址小井子滩遗址位于泉山镇团结村西北约3.5公里的沙漠中,暴露于地面的遗物有夹沙粗红陶片和部分石器残片,双孔石刀等,遗址多为流沙覆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3、黑山堡遗址
黑山堡遗址黑山堡遗址位于重兴乡境内。明天顺三年初建,周围500多米,堡门一,北向,清初废置,后被流沙淤压。现堡墙大多残存,内多砖瓦碎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4、东安堡遗址
东安堡遗址东安堡遗址位于苏武乡境内,俗名“四坝寨”。呈正长方形,每边长320米。城门一,南向,城中复置子城,呈方形,边长16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5、火石滩遗址
火石滩遗址位于大坝村东,地面暴露有夹沙粗红陶片、石斧、石刀以及铜镞等物,并有大量汉砖分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6、清松堡遗址
清松堡遗址清松堡遗址位于薛百乡宋和林场内,呈方形,边长160米,门东南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7、火庙大殿
火庙大殿位于武威市古浪县大靖镇南关村,现存建筑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占地面积318平方米。大殿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面阔三间,通长12米,进深二间,通宽8.7米,周围廊。火庙大殿有确切的建造年代,具有典型的地方建筑建造工艺及特点,对研究清代建筑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建筑断代依据,同时也是研究清代河西地区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1990年被古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8、马神庙
马神庙位于武威市古浪县大靖镇南关村,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占地面积755.58平方米,坐西朝东,由夯土台、大殿和2座厢房组成。大殿建在高1米的台基上,为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面阔三间,通长11米,进深三间,通宽10.6米,周围廊。大殿南北两侧有民国改建二层木楼,建筑形制相同。该建筑经历代修缮,保存了明至民国时期古浪县庙宇的建筑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是道教文化在当地传播的历史见证,是研究当地宗教史的实物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9、武威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位于武威市古浪县土门镇漪泉村,始建于清代道光元年(1821),占地面积737.04平方米,坐北朝南,院落南侧开门,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3.2米,东西宽22.2米。建筑群以大殿为中心,西侧为马神庙,东西有厢房各1座。大殿为单檐硬山顶建筑,面阔三间11.6米,进深三间9.3米,前出廊,大殿东西两壁残存清白複龙绘《三国演义》故事壁画约8.8平方米。西侧为马神庙,面阔一间,两侧厢房对称,各面阔三间。山陕会馆反映了山西、陕西商人在土门做生意的历史,是清代土门商贸发达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会馆文化、关帝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2005年被武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