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酒泉市旅游
酒泉市文物古迹介绍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莫高窟唐时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进喜故居纪念馆
王进喜故居纪念馆王进喜故居纪念馆座落在赤金镇和平村,该馆建于1992年,1994年被甘肃省委和玉门市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纪念馆由时任甘肃省委书记顾金池同志题写馆名,玉门市市长主持了开馆仪式。故居于1994年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和赤金镇人民政府共同筹资修建,座落在王进喜故居赤金镇和平村,嘉玉赤公路与312国道交汇之处,距玉门市区25公里,距国营四0四厂15公里处。纪念馆由王进喜故居、王进喜铜像、王进喜生平事迹展示馆三部分组成,再现了“铁人”王进喜的成长历程和生平事迹。该馆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被甘肃省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酒
敦煌阳关旅游景区
阳关,位于敦煌城西南70公里的“古董滩”上,因在玉门关之南而得名。早在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为抵抗匈奴对边疆的骚扰,经营西域,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时建立了阳关和玉门关。从此,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隘,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边塞诗人岑参曾写下“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的诗句。宋以后,来自白龙堆的流沙狼吞虎咽,逼着人们东撤,阳关被无情的沙漠掩埋了。而今,昔日的阳关城堞早已荡然无存,仅有的耳目-墩
锁阳城遗址
原名苦峪城,锁阳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在甘肃省瓜州县城东南约70公里的戈壁滩上,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非常古老的城。因城周围长满味美甘甜的锁阳而得名锁阳城。锁阳城最早建于将近2000年前的汉代,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座城越来越破败,现存的城堡是唐初重新修建的。锁阳城由东西两城组成。西城约16.5万平方米,城外烽遂、箭台和瞭望塔连绵数里,是一座有1400多年历史的军事城堡。锁阳城遗址,在安西县桥子乡南坝村南10华里处,为隋唐建筑,古称苦峪城。始建于汉,兴于唐,其他各代都不同程度地重修和利用过。其形制保存了典型的唐代古城风格。城东北方向有一座大型寺院
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
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以中国书法发展,演变、传承、创新为背景,以山水、园林、殿堂、雕塑、碑刻为载体,集中展现张芝的艺术精髓。是集纪念、交流、休闲、娱乐、旅游、-、展览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文化产业园和城市休闲生态公园。是西北最大,甘肃首家以“书法园林”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园。配套建设的张芝文化”步行街等文化产业建设项目,将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提升,使其具备了长期举办国家、省、市级书法大赛、书-坛、笔会的基础条件。优美的生态风貌,厚重的文化浸染,鲜明的人文特点,大景观、大园林、大旅游的设计理念,带给我们新水景、新绿园、新文化的震撼感受。
大法幢寺
位于肃州城北郊二公里处讨来河畔的北崖梧桐湾,重建於1984年,为肃州城内0幢寺(又称钟楼寺、救生寺,为明清以来河西地方的重要寺院之一,及当时肃州城内最大的佛事活动中心,原为肃州八大景之一,惜因历史在因毁於一旦)之再建。寺依宗而名,宗名法幢,寺亦名法幢。_后因信众逐年增多,观光旅游者也纷至沓来,而原建寺院范围狭小,已不适应形势发展。1994年,由已故中国佛协常务理事、甘肃省佛协副会长、法幢寺方丈融照法师及酒泉有关领导发起,筹建以佛寺为主体的宗教旅游风景区,既方便信教群众进行宗教活动,又可供游客旅游观光。扩建工程於1995年奠基动工,建筑工程项目28项,以逐
敦煌雷音寺
雷音寺原名解脱庵,亦名观音堂。位于古丝绸之路的重镇-甘肃敦煌市南4公里处鸣沙山下,月牙泉边。占地面积300亩的新寺院对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陈列馆等设施进行了改造、维修和扩建,重现了唐式佛教寺院风格,其扩建后成为敦煌最为重要的汉传佛教宗教活动场所。2013年9月30日,雷音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莫高窟172窟经变壁画的建筑结构布局为蓝图的敦煌雷音寺建成,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将向游客免费开放。国庆长假伊始,位于古丝绸之路重镇——甘肃敦煌市城南约4公里处鸣沙山下,月牙泉边的雷音寺经过三年大规模升级改造后,首次面向游客开放,这解决了当地近年激增的游客
瓜州桥湾城旅游景区
安西县城东80公里处的甘新公路旁,有一座残破的土城堡,叫桥湾城,周长只有880米,高也不过六七米,算不上雄伟,也没有什么引人入胜之处,然而就是它,却留下了一个永远吸引人的故事──从前在桥湾的一座庙里放有两面人皮鼓。大的有汤碗那么大,小的仅有饭碗般大小。颜色黄褐而略显污脏。如果轻轻敲击,就听到人皮卜卜,鼓声沉沉。鼓声诉说什么?诉说着“康熙夜梦桥湾”传说。AAA级景区。桥湾故城遗址,因为“康熙夜梦桥湾城,怒斩-程金山父子”的历史故事而知名天下。现已成为酒泉市干部廉政教育警示基地。桥湾城还有博物馆,内陈列有各种戈壁荒漠野生动植物标本、干尸和文物精品,其中有稀世
大湾城
大湾城大湾城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城东北145公里的黑河河岸,东经99°75′,北纬40°38′,城址所处位置为戈壁荒漠地带,其中分布着零星适宜耕种的土壤。周围有极少的耐旱植物生长。所依傍的黑河年均径流量10.9亿立方米,相应年均流量34.6立方米/秒。实测最大洪水值900立方米/秒,调查最大值1290立方米/秒。(据镇夷峡水文资料)历史沿革: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至太初三年(前102年),汉王朝为防止匈奴族的进犯,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同时,为进一步巩固边防,经营西域,在边地大规模修筑关城、烽、堡等设施,驻守戍兵,并置官开渠,移民屯垦。大湾城即建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马塔
现存白马塔建筑雄伟,塔身9层,高12米,直径7米,以土坯砌成,中有立柱,外涂以草泥、石灰。基层呈八角形,以砖包砌,每象面宽3米,第2~4层呈折角重迭形,第5层下有突出的乳钉,环绕一周,上为仰莲花瓣,第6层为覆钵形塔身,第7层为法相轮形,第8层为六角形的坡刹盘,每角挂风铎一只,第9层为连珠式塔尖,整体塔呈明代-塔风格。交通白马塔距离敦煌市区仅有2公里,可乘坐出租车前往,也可租辆自行车代步。地址:甘肃酒泉市敦煌市沙州古城东南部,党河乡红星村内类型:古迹古塔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电话:0937-8868766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门市价:15.0元
悬泉置遗址
悬泉置遗址位于敦煌市甜水井东南2公里吊吊泉沟口西侧,敦煌市与安西县行政区域交界处。南临三危山支脉火焰山,北与疏勒河流域汉长城烽燧遥望。因出土的汉简上书“悬泉置”三字而定名。现存面积约2.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2.5米。地面暴露有灰层、大量绳纹灰陶片、草渣和汉简。1990年-1992年对遗址进行了系统的科学发掘,发掘面积3000多平方米。悬泉置遗址考古发掘被评为1991年度和“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悬泉置遗址,据出土简文记载,西汉武帝时称“悬泉亭”,昭帝时期改称“悬泉置”。东汉后期又改称“悬泉邮”,魏晋时曾废弃。唐以后复称“悬泉驿”,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仿宋古城
于敦煌市西10公里,东接戈壁绿洲,西望汉代烽燧,南傍鸣沙山麓,北连大漠旷野。该城是1987年7月,在合作拍摄电影《敦煌》时,由日方出资,中方负责设计建造的一座影视城。由于《敦煌》的故事发生在宋代,城市的所有布景均参照宋代风格建造,故称仿宋敦煌古城或仿宋沙洲城,当地人简称其为敦煌电影城或敦煌古城。电影拍完后,这座古城便移交给当地保护使用,成为中国西部一个影视拍摄基地,敦煌也因此多了一处新的旅游景点。古城规模宏大,占地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四周城墙用土坯垒砌而成,开东、西、南三个城门。东城门按原古敦煌东城门式样仿建,古朴典雅;西城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河滩遗址
西河滩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清水镇中寨村七组村西,处于一条自南而北流向的季节性河流岸的二级阶地上。遗址面积约50万平方米,大部分保留在夹杂有第四纪黄土的沙砾堆积中。该遗址在过去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并得到保护。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管道施工建设,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考古系联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从2003年6月至9月,历时两个多月,发掘面积10000余平方米,发现了一处早期四坝文化的大规模聚落遗址,取得了重大收获。已发掘的遗迹主要有:房屋基址33座,储藏坑31座,烧烤坑321座,陶窑4座。房屋基址的形式分半地穴式和地面式两种。发掘0土了大量的陶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破城子遗址
破城子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城镇常乐村西,当地人历来贯称“破城子”、“常乐城”。城东、南、北三面临耕地,瓜州——锁阳城镇公路自城址西侧由北向南穿过,外围为第四纪全新世沉积黄土,东城墙外紧靠冲沟,南墙外紧靠水渠、通往村庄、学校的便道;西南50米有通往锁阳城镇东巴兔村公路。东南与踏实汉墓群、汉新沟古城、唐舍利塔(阿育王寺)相望,南与榆林窟、下洞子石窟相望,西北与汉八楞墩相望,正北与汉冥泽相望,形成三足鼎立之形,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据《汉书·地理志》敦煌郡广至县条、《后汉书·盖熏传》李贤注:“广至故城,在今瓜州常乐县”。《重修肃州新志·安西卫》古迹条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
玉门关遗址座落于甘肃省敦煌县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玉门关是中国古代十分著名的关塞。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曾广为传颂,真实地描写了古代苍凉、辽阔的边塞风光,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相传西域的和田玉就是经过此关输入中原的,故而得名。文献记载汉武帝为了切断匈奴与羌人的联系,联络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在河西地区建立了著名的“河西四郡”,据守两关,玉门关即所据两关之一,是汉“玉门都尉”的治所所在地。汉魏以来,玉门关一直都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陲的重要关隘,也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北路的必经之地。玉门关一名“小方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踏实墓群
踏实墓群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镇政府东南7千米处的戈壁滩上。1944年发现,1987、1989年当地文物考古工作者进行了调查。1990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一号大墓。1997年、2005年安西博物馆对被盗的二、三号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墓群分东、西两个墓区。东墓区面积约5000万平方米,有砾岩洞室墓225座,其中大型墓8座,集中于墓群西部。位于墓群中部的一号大墓,俗称“四个墩子”,其地面遗迹有茔圈、神道、墓阙、封土等。茔圈的围墙基本呈方形,东西131米,南北长128米,高1.3米;神道也是用砂砾堆积成梁,长234.2米,宽18米;有墓阙4座,分别位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火烧沟遗址
火烧沟文化遗址位于甘肃省玉门市清泉乡境内312国道边,范围约20平方公里,中心面积0.2平方公里,距玉门市区20公里,是甘肃六大古文化遗址之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3700年。因火烧沟文化的出土地周围是一片红土山沟,土色红似火烧,所以这一古文化遗址被考古界称为“火烧沟文化”。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对其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在遗址中心边缘发掘古墓葬312座,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陶器、铜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部分金银器。最为突出的当推大量的陶器,它们大多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其中不少属于珍品,如人型彩陶罐、人足彩陶罐、鱼型陶埙、鹰嘴壶、三狗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堡遗址
古城堡遗址古城堡遗址坐落于今石包城乡政府西南部3公里处高约50米的山岗上,城堡东西长144.4米,南北宽77米,城门面南而开。城墙为就地取材的花岗片麻页岩和石灰岩垒砌而成,城垣残高6-9米,宽1.7-5米,城墙四角呈四方形。从残留的痕迹来看,早期这里建有瞭望塔楼,后期曾作过修葺。城墙以三层土坯间夹一层草层垒起。石城四周挖有护城壕,离城墙约20米,壕宽约20米,深约15米,壕沿用石块夹白茨筑成。城门东侧有一土夯台,疑为后代所筑。城后(北面)小山头上开出一平场,场面略呈方形,每边约60米,可能是当时习武练兵的校场,其边缘也用麻岩垒砌。城内分布房屋建筑20多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院寺景区
塔院寺景区塔院寺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是金塔的一座标志性建筑,金塔县的地名就是因寺庙内一嗽嘛塔而得名,明清时期是肃州八景之一,被称为金塔凌虚,塔的始建年代根据推算应在元明或更远一点,尚无定论。现塔原修建于清康熙42年(公元1703年),1986年重修,是河西地区著名的佛事活动集散地。大雄宝殿总面积695.56平方米,建筑面积495.8平方米,四面带回廊,殿内正面盘坐的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像,神态安详,形象逼真,两边是他的弟子阿兰、迦叶,背面是观士音菩萨,手托净瓶,普度四海。两角是文殊和普贤两菩萨,这些塑像制作精细,法相庄严,超凡脱俗,充分展示了佛教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个庙石窟
五个庙石窟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由五个庙和一个庙组成。初创于北魏晚期,续修于五代、西夏时期。现存窟龛21个。五个庙开凿于县城西北20公里的党河西岸崖壁上,分为南区和北区,两区相距200米。南区现存洞窟4个,北区现存北朝晚期洞窟遗址15个。南区窟前堆积物和北区石窟均未清理。其中,五个庙第1窟为中心柱窟,窟内现存有释迦牟尼八相变、文殊经变、普贤经变、水月观音经变、金刚界曼荼罗、千手千眼观音经变、炽盛光佛曼荼罗、涅槃经变等壁画。壁画大多保存完好,颜色鲜艳。第3、4窟均为佛殿窟,第3窟内存有维摩诘经变和劳度叉斗圣变,第4窟内存有释迦牟尼说法图、文殊经变和普贤经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