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咸阳市旅游
咸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1、于右任故居
于右任故居是位于三原县城西关斗口巷,三原城隍庙门口沿路向西走1000米即到。于右任故居我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元老、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青少年时期的居所。先生经常在回忆中提及的“三间老屋一株槐”院落及其伯母房太夫人居住过的院落即为此处。故居基本维持原貌,同时展出于右任先生生前用过的器具及一些图文资料等,展示了先生一生发展家乡教育事业、兴修水利、兴办农场等造福家乡的浓浓乡情和“布衣大臣”的高尚情怀。于右任先生晚年思念故乡所作的著名诗篇——《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之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太壸寺大殿
位于陕西泾阳县城二条街。1957年5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七架梁,抬梁式结构,歇山式屋顶,顶施灰布纹筒、板瓦,檐施沟头滴水。柱头斗拱为五踩重昂。转角斗拱为七踩三层,补间斗拱为五踩重昂一朵。据《史记》记载,太壸寺为前秦苻坚(357—384)所建之行宫。北周时改作佛寺,名惠果寺。隋文帝时,改为中兴禅寺。唐开元年间改称为太壸寺。唐天宝年间救修,其时与西安青龙寺齐名.《续陕西通志稿》载:“惠果寺,即县内大寺,唐日本太子留学于此”。金世宗、元世宗时皆重修。明正统年间重修。1932年,华洋义赈会朱庆澜拨款维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彬县开元寺塔
彬县开元寺塔位于陕西省彬县县城内位于县城西南紫薇山下开元广场内。该塔创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塔体呈八角形,七层中空,塔高46.94米,塔底宽度14.04米。塔底层辟南北二券门,二层以上每层设四个券门,上下位置逐层相错,每层均作仿木结构三间,每层均叠涩出檐,塔顶为砖砌攒尖顶,上置铁质塔刹。每层有4孔拱状门洞,与长方形假门相间,逐层变换方位,叠涩出檐,腰檐上置平座栏杆,有琥珀枋、斗拱、撑檩和飞檐,也有瓦当、滴水,石作角梁,各悬风玲,外观凝重挺秀。塔内装置了放射性转角阶梯,铺有木板,可盘旋而上登临塔顶。整个塔体外观挺拔秀丽,显示了我国唐宋时期精湛、高超的建筑艺术。2001年彬县开元寺塔作为北宋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淳化清柏树山别墅遗址
淳化清柏树山别墅遗址位于固贤乡柏树山村。据遗址所存光绪二十六年(1900)《清川修泉记》石碑载,别墅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三原县东里堡刘毓英创建,清末逐渐废弃。主体建筑在柏树山东麓,今仅存少量残墙断壁。村北300米处有“石室”遗迹,原有石砌窑洞5孔,今尚可辨认。遗址南段有“捉月池”;东段隔河有“五松台”,松树今不存;西山石崖中有清代吴大澂书:“龙岗环翠”摩崖刻石;再西1000米有“桃花川”。西山附近有“卧龙潭”、“大泉”、“凉水泉”、“汇泉”、“平泉”、“双泉”等,皆以自然景观命名。另有吴大澂“陶斋”题记石刻,原嵌于柏树山东侧窑洞,现存县文化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礼泉金龟寺塔
礼泉金龟寺塔金龟寺塔位于陕西省礼泉县阡东镇底照关村西门外。塔建于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砖结构,平面八角形,十层,高45米,楼阁式。底层每边宽3.85米,塔壁厚3米。每面有长宽各0.57米的石方一块,浮雕仙人一尊,八个仙人之上又有同等的石方,刻一大字,按方位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南门开一门可进入塔内,门楣上有“金龟寺”三个金字。每层出檐,为单抄三跳斗栱,塔下刻有佛、菩萨像,共26尊。第八、第九、第十层每角尚有铁马一枚。全塔共有窗24孔,呈不规则分布。塔顶为八角攒尖。塔内呈圆柱形,沿柱拾级攀登塔顶,远眺四周景色,一览无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旧址
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旧址,位于马栏镇马栏村。1939年9月,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决定在关中分区成立边区第二师范学校,办学宗旨是:“培养地方文教干部和小学师资”。1940年2月,招生工作全面开展,2月底举行新生入学测验,按程度高低分编为1个师范班、1个预备班。3月15日在职田镇马家堡村正式开课,-兼任校长,刘瑞棻任副校长,设教务、生活指导和事务3个处。1941年10月迁往马栏镇黑牛窝村,翌年4月迁至马栏镇马栏村,1948年9月更名为关中联合中学,1949年5月随关中地委迁往三原。第二师范在旬邑办学十年间毕业学生899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7、泾阳李仪祉陵园
泾阳李仪祉陵园李仪祉墓,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北30公里处泾阳县王桥乡寺背后村。占地面积约1.3公顷。墓坐北朝南,底部周长36米,高2米。陵园苍柏葱郁,现存门房6间,居室3间。李仪祉(1883~1938)是我国近代著名水利科学家,名协,字宜之,陕西蒲城人,同盟会会员。早年留学德国,学习水利工程。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西北大学校长、陕西省水利局长、华北水利委员会委员长、上海港务局局长等职。倡导和修建了关中八惠和陕北定惠渠、织女渠以及陕南的汉惠渠、冷惠渠,扩大灌溉面积13万多公顷,被誉为一代水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兴平公孙弘墓
兴平公孙弘墓公孙弘(公元前200年—前121年)字季,原籍苗川,家居薛县。年轻时当过狱吏,后因罪免职,家境贫寒,四处流浪。年近四十,方才学习“春秋杂说”。六十岁时,“以贤良征为博士”,后又任内史、御史大夫等重要官职。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公孙弘任丞相,以八十高龄死于任上。汉武帝对他评价很高,认为“汉兴以来,股肱在位,身行俭约,轻财重义,未有若公孙弘者也。”他虽“位在宰相封侯,而为布被脱粟之饭,奉禄以给故人宾客,无有所余,可谓减于制度.”公孙弘死后陪葬于茂陵东北约一里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古邰国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周古邰国遗址在杨凌示范区李台乡圪瘩庙村、柔谷乡法喜村(柔谷乡原隶属宝鸡市管辖,2008年下半年划归杨陵区)以南,渭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有一处内涵极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西周—战国—秦汉等不同文化时期的大型居住遗址。传说曾是我国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地。遗址内出土有大小不同的磨制石斧、陶碗、陶釜、陶罐、陶鬲、陶纺轮、骨锄、薄片小纽铜镜及铜戈等器物。在战国至西汉的8件陶釜、陶瓮上,发现有“斄(邰)市”、“斄(邰)亭”二字印文。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黄山宫
黄山宫西距唐杨贵妃墓约1公里,为汉代第二个皇帝汉惠帝时期修建的道教胜地。宫内有相传唐明皇(李隆基)亲手栽植的“太上槐”及新石器遗址,又有唐明皇、杨贵妃等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传说,现为道、佛两教双栖之地。黄山宫地域广阔,岭高沟深,黄土裸露,附近有泉七眼,置身其中有被大自然拥抱之感。黄山宫的位置在地里上有着独特风水地望,北依莽山,南隔渭水遥对楼观,西帖大寺沟,东俯白家沟。道院正好处在一个半圆形的二级台塬上,放眼南望,碧野千倾。下瞰脚底,泉水叮咚,环顾四周,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黄山宫景区人文内涵丰富,自然风光优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秦五女墓
秦五女墓,位于兴平市东关外300米处,北临兴渝路,南距东堡子村250米,地势平坦。为我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五女墓原为五个墓冢,现存四冢,由东向西一字排开,最西部的第五冢,现无封土。据当地群众回忆,该冢1965年平整土地时被平掉。旧《兴平县志》载:“秦惠王欲图蜀,先以五女馈之,行至终南,为坠石所击死焉,后惠王怜之,迎葬于此”。秦王为了扩大疆土和势力,不惜以五位无辜美女作为牺牲品,为掩人耳目,将五女尸体运回秦地,葬此废丘。秦五女墓地理位置处兴平市区东关,其悠久的历史,凄美的传说故事耐人寻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安仁瓷窑遗址
时代:宋至元安仁瓷窑遗址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北110公里处旬邑县城关镇安仁村。宋代文化遗址。西临三水河,东依原坡,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1977年,咸阳地区文管会主持,发掘面积1261平方米,清理出瓷窑10处,出土遗物89101件,主要有碗、碟、罐、壶等。另外还探出暴露于一面的堆料场及晾坯遗址,并调查出窑址31处,炉灰渣瓷片堆积坑22处,坩土原生层7处。安仁瓷窑发掘的文物对研究我国古代北方窑炉史提供了新的依据。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汉成帝延陵
延陵,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陵陵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分布在今陕西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严家村一带。陵墓建于渭水北岸的黄土台塬之上,海拔高度在470—480米间,陵区大部分处于耕地之中。地势较为平坦。其南侧塬阶有一条自西向东流经的渠道。陵区北部有咸阳至泾阳的公路通过。陵南塬下地势宽平,再南为渭水,自渭河河谷北望,处于塬上的延陵显得特别高大,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形。延陵陵园平面与一般正方形汉陵不同,为南北较长的长方形,东西宽382米,南北长400米,陵园四面各辟一门,门置双阙,今四门阙址仍存。二阙间距约12米。两阙址台基总宽约48米,进深约13米,残高2—3米,南门阙附近曾出土排列整齐的玉圭多件,大约是祭祀时所埋。延陵的封土位于陵园中部偏南。封土为覆斗形,底部边长173米,顶部边长51米,高31米。今陵顶中央有一塌陷之坑,深约3米,封土南侧坡面下陷,或云为古时盗掘所致。陵前有清代毕沅书“汉成帝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昭仁寺大殿
昭仁寺位于陕西省长武县东街。昭仁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是玄宗李世民称帝后,为纪念在高墌(今长武县)与薛仁杲作战阵亡的将士而建立的寺院。寺院内现存的大雄宝殿,面阔三间,内无柱,为四根角梁挑起的梁架叠栱结构,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仅见的一例。山门、碑亭、东西厢房均是后来所建。寺内尚存唐碑一通,名“豳州昭仁寺碑”,由朱子奢撰文,传为虞世南书丹,笔力刚劲,流畅有力。全碑共有3000余字,保存基本完好。(国家文物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文峰木塔
文峰木塔位于陕西省三原县城东南5公里的安乐乡中王堡东北小学内,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是陕西唯一一座木质古塔。文峰木塔下还有一座寺院,当地人都称其为“木塔寺”。文峰木塔共三层,六角攒顶,四重檐,冀角高挑,玲珑俏丽。塔高24米,坐落在4米高的砖砌塔基之上,塔台与北侧大殿之间有砖筑坡道相连。塔内设有扶梯,拾级而上可到二、三层,登塔远眺,阡陌交错,远山如黛,泾渭如链,景色如画,使人心旷神怡。木塔寺占地30余亩,遍植各种树木花卉,尤以菊花为盛,附近游人均以赴寺登塔赏菊为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礼泉李思摩墓
礼泉李思摩墓李思摩(?—公元649年)即阿史那思摩,唐时突厥贵族,历事启民、始毕、处罗、颉利四可汗。武德时,数奉使入朝,受封为和顺都王。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大破突厥于阴山,他与颉利同被擒,议封怀化部王。十三年,立为乙弥泥孰俟利蕊可汗,赐姓李,命率部居河南地,旋复命徙河北,居故定襄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不久,因受薛延陀逼。部落弃之南迁,居胜、夏二州间(在今河套内)。他因失众,还长安供宿卫,授右武将军。从征辽东,中流矢,后卒陪葬于昭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兴宁陵
兴宁陵位于咸阳城东20公里处渭城区正阳乡后排村。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昞之墓。李昞于北周建德元年(572)死,葬咸阳。唐武德元年(618)追尊为世祖元皇帝,陵称兴宁陵。陵墓封土为圆锥形,底部周长133米,高约5米。陵前保存有石狮1对,石天鹿2对,石虎1对,造型古朴,雕刻细微,与永康陵石雕造型相似,为同一时期石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北杜铁塔
北杜铁塔又名千佛铁塔,在距咸阳市15公里的北杜镇。塔方形十级,高33米,边宽3米,纯铁铸成,层层有窗,门南向,中空有梯可攀登,四角柱铸造成金刚力士像,顶立层楼,分外得体。各层环周有铸铁佛多尊,故名。间铸以奇花异草、珍禽怪兽,铸工精巧。塔身有铭文:“大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南书房行走太监杜茂”铸造。一个宦官竟能出资铸造这样巨大的铁塔,其权势和富贵,盖可想见。塔身保护完好,唯塔刹稍倾斜。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马栏红26军成立地旧址
红26军军部旧址位于旬邑县马栏镇转角村,距县城65公里,现有窑洞10孔和一个哨楼。按照中央《关于陕甘游击队的工作及创建陕甘新苏区的决议》精神,1932年12月24日,陕甘游击支队开往旬邑转角村整编,举行授旗仪式,宣布红26军正式成立,军政委杜衡,-汪锋,红二团团长王世泰,参谋长郑毅,政治处长刘志丹。红二团下辖3个步兵连,1个骑兵连,1个政治保卫队,1个少年先锋队和1个随军学校。军部驻地转角村,红26军成立不久,即南下渭华开辟苏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淳化烈士陵园
淳化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东北1公里处的龙屋村旁。东依泰山,西临冶水。青山环抱,肃穆壮观。园内苍松翠竹,郁郁葱葱,花艳草碧,亭台辉映。为革命光荣牺牲的73位烈士长眠在这里。1995年春,淳化烈士陵园被中共咸阳市委、咸阳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淳化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发生过30多次战斗,歼敌万余人。在为保卫红色政权,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英勇斗争中,不少外地和本地的优秀儿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为了慰藉忠魂,教育后代,1958年9月,淳化县党政联席会议决定于泰山西麓修建淳化革命烈士陵园。建园工程于1959年5月开始,1961年6月落成。陵园整体为长方形,坐东面西。大门为三个拱形门洞,平顶,砖砌混凝土结构。正面门洞上方各镶嵌四个大字。中间为“烈士陵园”,左书“永垂不朽”,右写“浩气长存”。进入大门,依次为纪念碑、纪念塔、纪念馆、祭坛,其后山岗旷地为烈士墓区。两座玲珑奇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