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旅游
柳州文物古迹介绍
柳州文庙
柳州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重修柳州文庙,并撰写了《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唐以后,柳州文庙几经废兴,1928年,文庙毁于全城大火,主体建筑被付之一炬。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融合中,文庙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念性建筑的本身含义,成为中华多民族文化的象征。文庙的存在,体现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柳州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唐以后,唐玄宗追封孔子为文宣王,举国祭孔,孔庙又称文庙,庙学合一,既祭祀孔子,又施教育人。柳州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初年。1928年,柳州文庙在一场火烧半边城的大难中荡然无存。从此,重修文庙就一直是柳
程阳永济桥
程阳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位于柳州三江县城古宜镇的北面20公里处。是广西壮族地区众多风雨桥中最出名的一个。柳州又名龙城,位于广西中部,距桂林一百多公里,这是一座有着21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到广西不能不看民族风情,看民族风情不能不到柳州,苗族的节日、壮族的对歌、瑶族的舞蹈和侗族的建筑被誉为柳州民族风情“四绝”。程阳风雨桥就是典型的侗族建筑,这座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建于1916年,河中有五个石砌大墩,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你不得不佩服侗族
南朝古墓群
南朝古墓群融安县地处桂中北部,面积2.905平方公里,人口32万人,地属山区。全县大部分地区为山坡土岭。融安县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代为融州。秦未汉初、三国时代为潭中县地。唐、宋、元、明时期为融州。南北朝以前中原文化己传入县境,随着外地人的不断迁入和各民族人民的相互交融,县境一直成为人民繁衍生息的乐土。融安县发现及发掘的古墓葬中都是以南朝古墓为主。于1979年至1997年间配合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区博物馆、地市文博部门先后在融安县大巷乡的安宁村、木樟村;大乐乡的红卫村、东圩村;浮石镇的泉头村等地发掘了十座南朝古墓。有土坑墓、砖室墓。结构有:短甬道的单室券顶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侯祠
柳侯祠原名罗池庙,位于柳州市中心柳侯公园内的西隅,是柳州人民为纪念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而建造的衣冠墓。柳宗元,字子厚(公元773-819年),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人,曾任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公元815-819年),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他病死柳州之后三年,当地百姓建了罗池庙祭祀他。北宋末年,宋徽宗追封他为“文惠侯”,祠堂改称“柳侯祠”。柳侯祠从唐代建成至今,历朝都对其进行过修葺及扩建。现址为明代柳侯祠庙址,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在原址上重建。解放后,柳侯祠几经修葺,现存的柳侯祠建筑结构为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侯祠碑刻
柳侯祠碑刻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心柳侯祠内。柳侯祠,原名罗池庙(因建于罗池西畔得名),为纪念唐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而建。柳侯祠从唐代建成至今,历朝都对其进行过修葺及扩建。现址为明代柳侯祠庙址,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在原址上重建。解放后,柳侯祠几经修葺,现存的柳侯祠建筑结构为清代三进制木砖结构,面积约2000平方米。祠堂大门上高悬的“柳侯祠”金字匾额系当代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的手迹,豪迈奔放,苍劲挺秀。门联为韩愈诗句集结而成,书曰:“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为清末永州知府杨翰所书。头进保存有自宋至今的历代碑刻30余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州灵泉寺
柳州灵泉寺位于柳州市河南市区马鞍山西麓小龙潭畔(乐群路北一巷29号),因小龙潭原名“灵泉”而得名。灵泉寺始建于北宋元祜三年公元1088年,宋王安中《新殿记》记载:当时此寺香火之盛,殿宇的壮丽,规模的宏大皆称“广右(西)第一”。经1980年和1988年修缮、重建,现有大雄宝殿一座,内塑观音菩萨、三宝佛及地藏王等神像.并供开山建寺之净悟大师神位?灵泉寺现有比丘尼住持,寺旁有斋堂。灵泉寺设有佛教素食餐馆,珍馐素宴美味可口,每日游客如云。2006年8月至10月,柳州市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会同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距今灵泉寺东南80米处的区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州西来寺
柳州西来寺位于雅儒路临江巷西侧,面临柳江,为柳州市尚存古寺之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州西来寺位于青海省东部,距省会西宁50多公里。西来寺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坐落在乐都县县城东关街。据说修寺中资金发生困难,眼看就要半途而废,施工主人们想再出远方化布施。晨起,在院中发现两骆驼,背负重囊,朝东而卧。邑人们认为是行脚驼峰,驼主会来赶走。迟至日中,未见驼主,始派人到处寻找,夜幕降临,未见赶走,于是有人解囊启袋,发现满是白银,约有九千余两。得此银后加快了进度,增建了殿堂。竣工后为寺命名时,人们以为如无西来之资,此寺难以完工,今能完工实乃西主资助之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里三王宫
和里三王宫是侗族人民为祭奠夜郎国王竹多筒的三位太子而修建的庙宇,建于明嘉靖年间,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整体布局为古代汉族宫廷式建筑,但戏台、偏舍等又采用侗族穿斗干栏式构造,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汉侗建筑艺术特色相互融合的建筑物。其附属建筑人和桥,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为方便善男信女进宫朝拜而建,桥基采用石拱式,桥体为侗族传统穿斗干栏式空间结构,包含了侗族塔阁式鼓楼建筑风格,是一座具有侗族特色拱形风雨桥。两者2009年被列入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色古香、气势恢弘的三王宫现有众多碑文石刻、以其为中心的良口乡和里村、南寨村等侗族地区,拥有许多关于三王宫和夜郎王国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城巨猿洞
愣寨山巨猿洞1956年8月,广西柳城农民覃秀怀,在愣寨山一座溶洞中偶然发现了一块与形状与人类下颌骨非常相似,但是个体却大得多的动物骨骼化石。这个消息引起了正在广西考察的裴文中教授的高度注意。作为第一个北京猿人完整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裴文中敏锐的感觉到块下颌骨的沉甸甸的重量。于是,由覃秀怀带路,考察队再次进入那座溶洞。这一次的发现让裴文中惊喜万分。在众多的古动物化石当中,考察队又找到了另外两枚相同的下颌骨化石。根据推测,这三枚与人相似的下颌骨化石来自于六十万年前的一种古猿,这是一种介于人和猿之间的一种高级灵长类动物,其身高超过两米,科学界称之为“巨猿”。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鲤鱼嘴遗址
鲤鱼嘴遗址位于广西柳州市区南部大龙潭公园内的大龙潭东北、龙山南麓的岩厦下,北距柳江河约3公里。遗址面积约200余平方米。1980年初,柳州市博物馆罗秀英和桂林市文管会谭发胜在大龙潭周围进行摩崖石刻调查时发现该遗址,并采集到少量夹砂陶片。柳州市博物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了发掘,面积总计56平方米,但除T1南部一部分外,其余大部分区域未发掘到底。该次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比较丰富,其中,遗迹包括墓葬6座;遗物包括陶片、石器、骨器及蚌器等千余件以及大量的水、陆生动物遗骸(见《考古》1983年第9期)。资料公布后,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使该遗址成为探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胖鼓楼
马胖景区马胖鼓楼位于八江乡马胖村河西边,距三江侗族自治县城28公里。始建于民国17年(1928年),建楼的木材均用民间防腐的药水泡成棕黑色,既防蛀又使其染上了天然色彩。马胖鼓楼雄浑厚重,楼高13米,楼檐宽13米,9层飞檐,重叠依次收缩向上,形成塔形。白色封檐板著彩色图案,檐梢作鸟吻翘角,楼顶中央塑双鸟花型。楼内的四根大木柱,粗可两人合抱。鼓楼内大厅达132平方米,大厅的板壁上,绘有侗乡风光的精美画图。楼内设栏杆、坐凳、卧台,中央为火塘。它和风雨桥一样,全部采用接榫结构,不用一颗铁钉,只在大小柱上打通若干洞眼,用榫头衔接。长短条木,斜穿直插,严谨紧密,结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莲洞遗址
白莲洞位于柳州市南郊莲花山上,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白莲洞高二十米,主洞面积774平方米,洞侧有地下河,长年流水潺潺,洞前有湖泊遗迹。周围群山环绕,景色秀丽。白莲洞有中国第一座洞穴科学博物馆,博物馆的陈列室内陈列了大量的古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化石。这些化石说明了在距今5万年以前,白莲洞人已经会缝制衣服、用火和煮熟食物了。华南古人类的洞天福地-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位于柳州市郊东南12公里,是著名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提议筹办的我国第一座洞穴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博物馆。白莲洞自然环境奇特,迂回曲折的洞中狭道全长1870多米。溶洞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洞穴低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州旧机场及城防工事群旧址
柳州旧机场旧址:始建于1929年,现存遗迹包括飞机跑道旧址、机场指挥塔旧址、机场指挥部山洞旧址、山洞飞机库旧址、机场油库及哨所旧址、机场驻军营房和飞虎队营房旧址、飞虎队俱乐部及其弹药库山洞旧址、机场碉堡旧址等。在抗日战争期间,此处曾驻扎我国空军部队、苏联志愿航空队、美国飞虎队。他们以柳州机场为重要基地,频频驾机与日军展开血战,为抗击日本侵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公岭环山工事碉堡群旧址:占地700多亩,是上世纪30年代修筑的军事建筑群,具有当时典型军事设施风格,战壕、碉堡皆用钢筋混凝土构筑,并深藏于山岭内,是研究我国当年军事战术思想和军工科技难得的颇有价值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翀墓
柳州张翀墓位于市郊柳东乡油榨村旁坡岭上,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从底坡至墓位标高35米。自一级墓台起始至墓座,长90米,宽30米。从下至上共3级墓台。一级墓台左、右分立石狮1对,稍上分立石羊1对,再稍上分立石虎1对。往上数道石级至第二墓台,左右分立石马1对,稍上则为相对而立的执笏翁仲(石人)。最后至第三墓台,左右分立石龟1对。右面石龟驮“皇明谕祭碑”,高约2米,近墓两侧还有石龟1对。三级墓台上部左、右侧有片石档土墙。墓体高1.92米,直径6米,用料石围砌。基顶球形顶戴。墓碑文字:“明故刑部侍郎兼都察御史嘉议大夫显考鹤楼张公之墓”,署款:“万历九年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蕡墓
位于柳州市郊西鹅乡山头村龙兴屯田野中。刘蕡于唐开成至会昌年间(836~846年)被贬为柳州司户参军。民间传说他下乡视农时,在田间坠马而死,葬于此处。唐天复二年(902年),刘蕡被追赠为左谏议大夫。墓碑题为唐谏议大夫贤良刘公墓,地方人士称贤良坟。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广西布政司右参政黄埙曾加修整,并在四周建有墙垣。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右江道王锦主持重修,增设石牌坊。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柳州知府杨道霖等捐资维护。当时清明时节,地方官民多往祭祀,附近学子入学时,也有前往墓地瞻拜的习惯。现墓为砖砌结构,高2米,占地面积9.42平方米,原牌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山寺
柳城县凤山开山寺是广西名寺之一,是桂中的旅游胜地。距凤山镇三公里,距县城十五公里。开山寺自清代嘉庆十年(1805年)动工兴建,嘉庆二十年春建成。开山寺建寺二百多年来,虽有兴废变迁,但依旧香火旺盛。开山寺不仅有雄奇秀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有精美独特的人文景观,“开落总虚空,泡影昙花,容易生成容易散;山光多变幻,清风明月,等闲过去等闲来。”蒋子山的这副极富哲理,深含禅机的开山寺楹联,曾被海内外对联专著所收录,开山寺也因此而名扬四海。此外,众多的文人学士吟咏开山寺的诗词对联,也为开山寺留下一大批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精品。开山寺每年农历二月初八都举行庙会,每逢会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州机场旧址
柳州机场旧址位于柳南区旧机场开发区内。建于1929年。1934年4月,成为国民0第四集团军航空学校主要训练基地,为广西最大军民两用机场。次年成为广西航校校址,1937年由国民0中央航空委员会接收。1939年冬,苏联志愿航空队在该机场驻扎。1943年成为美国第14航空队("飞虎队")的重要基地之一。1944年11月,机场被日军占领,次年6月日军撤出,机场遭破坏。1946年9月恢复民航,同时成为美国空军军事运输机场。1949年12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为军用机场。1999年停止使用。1996年公布为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洲古城
丹洲是座文化古城。位于三江、融安、融水三县交合处,地处融江江心洲上,全村有220户1037人,居住着苗、瑶、侗、壮、汉等5个民族,民风淳朴。当地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和项目建设。近年投入不少资金对丹洲明代北门楼、明代书院、闽粤会馆、古县衙礼堂等古城文物进行保护修善。增设了游客参与的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竟技项目。同时,每年11月初举办“丹洲柚子节”,推介丹洲旅游以及丹洲柚子、丹洲腊味、奇石盘景等特色产品,以旅游商品促进旅游业,以旅游业带动土特产品,不断提高丹洲旅游的知名度,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基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宗元衣冠墓
柳宗元衣冠墓,是柳州百姓为了纪念柳宗元在原来柳宗元灵柩停放之地建立的衣冠冢。位于柳侯祠后。元和十五年(820年)柳宗元灵柩北归后,柳州百姓在原来灵柩停放之地兴建柳侯衣冠冢。。《柳州县志》记载:“宗元原厝于古州治,其榇虽扶归,而封土尚存。”这封土就是现在的柳宗元衣冠墓。原毛石砌墓是清代重建的,墓碑题“唐刺史文惠侯柳公宗元之墓”,有对联“文能寿世,惠以养民”。历代多有维护。民国24年(1935年)覃连芳主持修整时,使用大块料石围砌,碑边缘雕花,碑上方为石兽头,题“唐刺史柳侯之墓”,署款“邑人覃连芳重修并书”。文革时墓被毁平,1974年重修。郭沫若书碑“唐代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子坳碑亭陵园
百子坳碑亭陵园百子坳碑亭陵园座落在雍容秀丽的观音山南簏。分“浩气长存”牌坊、“正气亭”和“纪念碑”三大部分。三者各具特色,构成一座完整的陵园,人们观瞻后,啧啧称奇,声声叫好!综观整个碑亭陵园,选址独特,布局得当,结构合理,三部分各自成一体,三者结合又构成一座完整的陵园,体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深意,达到“片山有致,寸石生情”的艺术效果。这些碑、亭、牌坊及其它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能唤起人们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她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教科书,给人们以教诲和自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