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开封市旅游
开封市文物古迹介绍
龙亭公园
龙亭公园位于开封城内西北隅,占地面积1300多亩,其中水域面积710亩。全园包括午门、玉带桥、朝门、照壁、朝房、龙亭、北宋皇宫宸拱门遗址、碑亭、北门及东门等清朝万寿宫建筑群体,还有奇妙的潘杨二湖、明媚的四季同春园、典雅的盆景园、号称中原一绝的植物造型园及长廊水榭等园林景观。龙亭大殿高26.7米,基高13米,坐北朝南。东西两侧各有八间朝房,与大殿组成完整的宫殿院落,其内建有中国首座大型宋代蜡像馆,63个人物蜡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御道两侧为著名的杨湖和潘湖。虽然两湖东西相邻,但杨湖清澈见底,恰似北宋名臣杨业的光明磊落,潘湖却浑浊不堪,正如北宋0臣潘美的卑鄙
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自由路西段。开封是“富丽甲天下”、“自古帝王都”的历史文化古城,民间向有“一苏二杭三汴州”之说。而“大相国寺天下雄,天梯缥缈凌虚空”(元·陈孚),其气宇非凡的大相国寺,更是一座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卓越地位和广泛影响的著名寺院。寺院历史上名僧辈出,名士荟萃,活动频繁,寺藏丰富,鼎盛时期辖64禅律院,占地达540亩。高僧、达官、文人、使节、民众出入其特别是北宋期间;佛事,大相国寺、巡幸、文娱、参访、商贸汇集其中,成为中外佛教及文化交流的中心,深为海内外佛教界瞩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制定恢复整修大相国寺的计划,陆续筹拔专款
中国翰园(翰园碑林)
翰园碑林,李公涛创建于七朝古都开封龙亭湖西畔。占地百余亩,镶碑三千七百多块,融古今书画碑刻艺术为一体,集山水奇观和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于一园。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06年又被省命名为河南省先进文化示范基地,李公涛先生被开封市人大常委会授予为“当代文化愚公”的称号。1985年李公涛先生带领全家,自筹资金创建中国翰园碑林,并立下家训“只需投入,不许索取,直至碑林建成无偿交给国家。中国翰园碑林坐落于古都开封风景秀丽的龙亭湖风景区,占地一百二十亩,分碑廊和园林两大景区,园林清新淡雅,景色迷人,瀑布喷泉跌宕,湖岛相映生辉,中国翰园碑林南大门原景苍松
开封铁塔
开封铁塔位于开封市城区东北隅铁塔公园内,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即公元1049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铁塔一带于1955年开辟为铁塔公园,占地面积51.24公顷,是中国百家名园之一。铁塔位于铁塔公园的东北部,是园内重要的文物,也是主要的景点。是1961年我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享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铁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因此地为开宝寺,又称开宝寺塔。又因遍体通砌褐色琉璃砖,混似铁柱,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它以卓绝的建筑艺术及宏伟秀丽的身姿而驰名中外。它设计精巧,完全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木式结构形式,塔砖饰以飞天麒麟、伎乐等数十种图案,
焦裕禄纪念园
焦裕禄纪念园(原焦裕禄烈士陵园)始建于1966年2月,位于开封市兰考县城北黄河故堤上,2007年7月更名为焦裕禄纪念园。焦裕禄是山东淄博市人,1962年12月出任中共兰考县委书记。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面貌,带领干部群众向风沙、盐碱、内涝进行顽强斗争,积劳成疾,于1964年5月14日病逝,终年42岁。其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受到广泛称赞,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纪念园主要纪念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等,是中轴对称纪念性园林。纪念碑位于纪念园南部的中心,1993年5月建成。碑高19.64米(寓意纪念焦裕禄同志1964年逝世),碑正面镌刻
禹王台(古吹台)
禹王台,位于开封城东南大约3里,是一处殿堂楼阁,树木葱茏,假山水榭,花香鸟鸣,环境幽静,风景美丽的园林。禹王台在先秦时代是一座十分宽阔高大的土台子。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双眼失明的大音乐家,名叫师旷,他是晋平公的一个乐官,据传他曾在这个台子上吹奏过乐器,因而古人就把这个台子命名为吹台。战国时期,魏国建都大梁,梁惠王对吹台进行修筑。公元前225年,秦攻魏,使这处高台曲池的绝好胜地,毁于水患。吹台在晋代曾整修为二层,台的左侧有方圆15里的牧泽,俗称蒲关泽。南北朝时,北魏郦道元曾来开封,他在《水经注》中说:梁王增筑以为吹台,城隍夷灭,略存故迹,今层台孤立于牧泽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仙镇岳飞庙
朱仙镇岳飞庙位于中国四大最美村镇之一的朱仙镇,著名的运粮河西岸。据《祥符县志》明.何孟春《岳词碑记》载:“宋鄂侯忠武王庙,始建于鄂,再建于杭,三建于汤阴,而今建于梁城南朱仙镇。在鄂者,王开国地也,王冤白时已建;在杭者,王墓在焉;在汤阴者,父母之邦而朱仙镇者,王之功,于是,为报王之忠愤所不能忘者也。”朱仙镇是岳飞建功立业,班师回朝之地。岳庙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明正德四年,万历三十三年,清顺治十七年,民国十四年进行了不同规模的扩建和修缮。1986年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和重建,1991年对外开放。岳飞庙位于开封县朱仙镇镇内。据《祥符县志》(明)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开封延庆观
延庆观位于开封市内西南部,南临包公湖。湖光倒影,水波潋滟。延庆观的前身叫重阳观,是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莆(1112~1170年)传道与逝世的地方。王喆是金代著名道士,字知明,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初在终南山修行,自称得道,游方于山东宁海(今牟平县),建全真庵,杂糅儒、道、释三家思想为一体,创全真派。金大定九年(1169年),王喆带领丘处机等四名弟子,到开封传道,逝世于此。弟子们为了纪念他,就地建立了重阳观,成为传播全真教的一个基地。王重阳最有成就的弟子是丘处机,他深受元代帝王的宠爱。受命总领全国道教,使全真教广为流传。元太宗五年(1233年),蒙军包围金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封城墙
开封城墙原为隋唐汴州城。唐建中二年(731年),永平军节度使李勉扩筑。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相继建都开封,对开封城墙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葺。北宋在此建都163年中,对东京城池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加固,使京城规模宏伟壮丽,举世闻名。东京开封城墙包括外城、阙城、宫城三重。外城、宫城仅成遗迹。阙城,即宋代内城,一名里城,或名旧城,周围20里155步,另一说21里。李勉重筑后,宋代屡有增修,南面三门,东面二门,西面二门,北面三门,共有10个城门,东西两面还有两个水门。金人占据东京后,曾加以扩筑,当时就取艮岳之土搬筑以为北面城垣,其景龙江改为城濠。元世祖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陕甘会馆
山陕甘会馆位于徐府街中心。徐府是明代周定王长女兰阳郡主的仪宾(丈夫)徐茂先的府第。徐茂先是中山王徐达的孙子,因此这座府第特别显赫。所在的街道称为徐府街。明亡以后,府宅荒废。清初山西、陕西商人建成会馆,因为关羽是山西解州人,一般明、清山西会馆前例建关帝庙。会馆及关帝庙始建无考,据旧志为顺治七年(1650年)建,据调查关庙大殿悬有乾隆三十年(1765年)匾额。足证关帝庙及会馆已有悠久历史。光绪末年,甘肃商人参加会馆后,改称山陕甘会馆,现会馆建筑已全部改观,仅存关帝庙,群众仍习称山陕甘会馆。山陕甘会馆,建筑雄伟、飞檐交错,五彩纷呈,是一座瑰丽的艺术宫。它的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启封故园
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南20公里处,历史上曾与广东的佛山、江西的景德、湖北的汉口同为我国的四大商埠重镇。朱仙镇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木版年画和豫剧祥符调的发源地。明清年间,朱仙镇达到繁盛顶峰,位居华北水陆交通联运码头之首,聚集人口20余万,商贾云集,盛世空前,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首。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把朱仙镇这一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由河南省开心一方集团投资开发的“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项目已全面动工建设。此项目已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坐落于中原“0-一线”的黄金旅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封府文庙
开封府文庙最早是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年)的汴梁路学。是利用北宋太学的旧址改建的。北宋太学的旧址原在内城朱雀门外附近,有北宋嘉祐年间所刻的全部儒家必读的石经,用篆楷两体书写,世称二体石经。金代贞祐年间(1213-1216年),为抵御蒙古,金人将内城扩大,太学刚在拆迁的范围。金人在匆忙中将太学迁移东南城下,石经亦随之迁移。金亡以后,元人即以其地改建为汴梁路学。那时石经堆积如山尚未树立起来。元代中期,曾整理石经,发现已残缺不全,就予以修复,李师圣撰《修复汴梁石经记》叙述了这次修复的经过。元代晚期,汴梁遭受水患,学宫受水淹圯,石经再次受到冲击而残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繁塔
繁塔位于开封城东南三里许。繁塔,原名兴慈塔,又名天清寺塔。塔所在地,原为自然形成的高台,因附近多居繁姓,故名繁台。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曾一度改名讲武台,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建寺于繁台上,因在世宗柴荣的生日建成,柴荣生日为天清节,故显德四年(957年)赐寺名天清寺。作为世宗的功德院。当时,其殿堂壮丽,与相国寺、开宝寺齐名,为东京名刹之一。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重修,元末兵毁。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僧人在前楼废址改建佛殿,取名国相寺。十九年(1386年)就寺的中部天清殿废址,重行修建,仍名天清寺。同年,僧胜安等在寺西北白云阁废址重建佛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洧川城隍庙
洧川城隍庙位于洧川镇城中心路北,据《洧川县志》载:该庙建于明初,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重修,在明嘉靖和清顺治年间又曾多次重修。庙内原有大殿五间,拜殿五间,东西廊房各二十五间,戏楼一座,寝殿六间,大门三间,大门外有明弘治年间石狮一对,整个城隍庙占地约15亩,解放前为洧川县旧0所在地,已将原东西廊房改建为东西排房。解放后,洧川县人民0设在这里。尉、洧合县后,洧川县撤销,现在城隍庙为尉氏县人民文化馆洧川分馆所使用。洧川城隍庙庙内现存大门三间,拜殿五间,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三丈,硬山顶花叠脊(原为琉璃脊剪边)拜殿梁架结构独特,殿中横排四根内柱直达屋脊,由柱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阮籍啸台
阮籍是三国时魏著名诗人,阮瑀子,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生于魏晋之时,感时伤乱,又惧被祸,遂纵酒谈玄,与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游甚密,被称为“竹林七贤”。阮籍的诗专长五言,自然壮丽,有《咏怀》八十二首,表现嗟生忧时,苦闷彷徨,对现实多有所讥讽,独具风格,被后人称为“正始之音”。又工散文,其《大人先生传》很有名。著有《阮步兵集》传世。啸台,又叫阮籍台,是晋代阮籍舒啸处。遗址现在尉氏县小东门南城墙上,东邻城壕,西濒湖水,南北皆为干部家属住宅。相传,阮籍常在此段城墙上吟诗讴歌,后人为了仰慕先贤,在此筑台(据考证此台应筑于春秋战国时期)以表爱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封红洋楼(国共黄河归故谈判旧址)
红洋楼,位于开封市禹王台区北临陇海铁路线的民生街北侧的驻军院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称为:国共黄河归故谈判旧址。现被驻汴某部队使用红洋楼建于1917年,由当时北京邮政总局拨款,作为时任邮务长的办公及居住寓所。这栋楼房为坐北朝南的西方巴洛克式,砖木结构、坡屋顶、红瓦面的两层建筑。毛泽东、周恩来曾分别在此居住,更为这栋建筑精美的两层西式小楼增添了光彩。1938年6月,当日寇进逼中原的时候,蒋介石为了掩护其军队撤退,在郑州北部花园口扒开了黄河大堤,使黄河改道入淮,豫、皖、苏三省受灾地区达44个县、市,1200万人口,淹死89万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杞县孔庙
孔庙位于县府前街路北黉学(学宫)院内,为黉学的重要建筑部分。明洪武三年(1370)始建,永乐、成化、弘治、嘉靖、万历年间多次修葺。正面为大成殿(原名大圣殿,明万历二十三年知县马应龙改题),系庙内主体建筑,基台东西长23.3米,南北宽17.3米,殿高13.4米,面宽5间(21米),进深4架(14.56米),建筑面积305.76平方米,连同外檐覆盖面积共444平方米。全殿木质叠架而起,9脊4坡,殿顶广阔,坡度坦缓,滚龙琉璃脊兽。钻尖宝塔镇顶,翅檐歇山,凌空挑角,檐突7叠,重翘重昂。檐为立体云龙雕饰,正面雕大小龙头98个、云朵160片,刀工精绝,线条粗犷。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封包公祠
包拯(999~1062年)是北宋名臣,曾在中央政府当过管理财政的三司使,管理监察的御史中丞,最后逝于管理军事的枢密副使任上。他一生很长时间在中央机构任职,但最享盛名的是他于嘉祐二年(1057年)三月至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共一年三个月权知开封府的时期。开封府因为宋太宗、真宗未即位前都曾任过知府(或称尹)、几位亲王也曾任过开封府尹,故号称南衙(唐代称中央政府为南衙)是政务繁杂、浩穰难治的地方。包拯自江宁府调任开封,时已59岁。他任地方官多年,在东京亦任官多时,熟知开封府的种种弊端。他在接受诉讼时,大胆革除旧习,洞开衙门,诉讼者可以不经吏役转手诉状,直
尉氏兴国寺塔
兴国寺塔历史年代久远。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1963年,古塔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国寺塔塔身每层高度自下而上逐层递减,平座面阔也渐次收敛,宝瓶式铜刹扣在顶部,整个塔身外观庄严淳厚,刚毅挺拔。古塔为砖塔,塔身内外均用青砖砌筑,全部采用卧砌法,砖与砖之间衔咬,塔体结实稳固。塔每层均由平座、塔身和挑檐组成,其檐下及平座斗拱为仿木构砖砌而成,斗拱用材比例硕大,制作规整,有四铺作和五铺作两类,是宋代建筑艺术的完美体现。兴国寺塔的另一显著特色是塔体内外壁均镶嵌有砖雕佛龛。佛龛砖呈正方形,其质如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青霞故居
刘青霞故居是为纪念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刘青霞女士而保留。故居原为尉氏县大地主“刘半县”庄园的一部分,位于尉氏县城正中央,跨东西两条大街是有名的“师古堂”大院。昔日大院十分雄伟,一排三座插花走兽大门,门前出平台,台前是存放轿车、拴马的广场,全师古堂约有房三百余间,占地约19亩,这里是“刘半县”家族中最集中最好的建筑群。昔日刘氏家族的庄园大致分布在县城东大街至西大街,西大街至后新街之间,东大街和新民街路东还有其当铺、钱庄和商号,人民路南有其南花园,北门里还有其北花园,总之刘氏家族的房产占据了半个县城,古称“刘半县”。现在保留下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