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开封市旅游
开封市文物古迹介绍
1、刘青霞故居
刘青霞故居是为纪念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刘青霞女士而保留。故居原为尉氏县大地主“刘半县”庄园的一部分,位于尉氏县城正中央,跨东西两条大街是有名的“师古堂”大院。昔日大院十分雄伟,一排三座插花走兽大门,门前出平台,台前是存放轿车、拴马的广场,全师古堂约有房三百余间,占地约19亩,这里是“刘半县”家族中最集中最好的建筑群。昔日刘氏家族的庄园大致分布在县城东大街至西大街,西大街至后新街之间,东大街和新民街路东还有其当铺、钱庄和商号,人民路南有其南花园,北门里还有其北花园,总之刘氏家族的房产占据了半个县城,古称“刘半县”。现在保留下来的“刘青霞故居”分东西两部分,座落在西大街两侧,东院有房36间,分内外两进院落,内院堂楼面阔五间,进深丈八,通高三丈七,东西楼略低,仍面阔五间,进深丈五,水磨砖出厦天井院,檐下透雕花砖,青瓦高叠脊出兽,下层木柱出厦一周,厦下大亮窗,室内雕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鹿台岗遗址
鹿台岗遗址位于兰考县东部裴村店乡。鹿台岗遗址地层关系自下而上依次为: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先商或岳石文化、商文化、春秋时期文化等,而与鹿台岗相距仅数十公里的朱岗、段岗、牛角岗诸遗址地层关系自下而上依次为: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商文化、春秋时期文化等。通过对鹿台岗遗址和朱岗、段岗、牛角岗遗址文化内涵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它们虽近在咫尺,但是文化面貌却大相径庭。出土文物在鹿台岗遗址的文化内涵中,未见二里头文化遗存,确共存有与二里头文化属同时期的岳石文化和先商文化,从而表明今杞县境域应是二里头文化分布的东部边界。相反鹿台岗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岳石文化最西的地点,豫东一带先商文化最西的地点,而位于其西部的朱岗和其西南部的段岗、牛角岗遗址也均未发现岳石文化和先商文化的遗存。出土文物这就告诉我们在夏时期,以鹿台岗为界,形成了夏、夷、商三大古族角逐的局面。不过鹿台岗遗址中先商或岳石文化遗存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张良墓
张良墓是兰考县境内的一处历史遗迹。该墓位于兰考县城西6公里的三义寨乡曹新庄火车站南侧,紧靠陇海铁路。墓冢高10米,周围长100米,保护区面积35000平方米。张良祠张良(?-前186年)字子房,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其祖为战国时韩国人,祖父与父相继为韩昭侯、宣惠王、襄王和悼惠王之相,有五世相韩之称,为韩国的功勋世家。秦灭韩后张良为报国仇,图谋复韩,结交刺客,曾在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后投归刘邦,并成为重要谋士。楚汉战争中辅佐刘邦消灭项羽,建立汉朝后,-为留侯。汉高祖刘邦誉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塑像东昏县(兰考县)西南的白云山(高十四丈,土山无石因每早出白云故名)下有黄风洞,是张良隐居的地方。《兰考县志》又载:张良曾谷于此(白云山),死后葬于此。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拓县阎廷臣在张良庙立的石碑记载:汉留侯张良旧茔地20亩,墓东一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庞涓墓
庞涓墓是通许县境内的一处历史遗迹。该墓位于通许县城东约1.5公里的三里岗村西北约500米处。庞涓墓南北宽36米,东西长为36.8米,高5米。墓冢完好,呈圆丘形,西紧邻涡河河道。庞涓是战国时期魏国有名的大将。当时,孙膑和庞涓同学兵法,孙膑比庞涓聪明强干,庞涓就非常嫉妒他,阴谋加以陷害,把孙膑骗到魏国,割去他的双膝,孙膑假装疯癫,才没有被庞涓杀掉。齐国的GY出使魏国,暗地把孙膑带回齐国。刘威王委派孙膑为军师。齐军进入魏地之后,孙膑令军队砌垒火灶10万,此后,每天减少数万,庞涓见此现象,很高兴地说:“我就知道齐军到魏地后,士气不振,逃亡很多”,便命令军队很快追了上去。在这里设下埋伏。庞涓赶到后陷入齐军包围之中,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一败涂地,庞涓不能脱逃,自刎而死。孙膑把庞涓的头割掉带回齐国(今山东临淄),身子埋在他死的地方(今通许县三里岗村)。庞涓墓南传说原有小墓冢3个,是庞涓的马、马童及兵器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杞县大云寺塔
大云寺塔俗称瓦岗塔,在县城南25公里瓦岗村东北隅,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依宋初原塔旧迹补建而成,塔高21米,青砖迭砌,仿木结构,七级八角形,逐层内收,层层出檐。大云寺塔为七层平面八角形仿木结构,青砖叠砌,层层出檐,逐层内收,卯榫相扣,十分坚固。因塔刹及第七层遭到损坏,塔原来高21米,现高19.3米。塔基高0.85米,八面各宽1.9米,周长15.2米。第一层高4.75米,周长14.4米,叠涩出檐;第二层高3.4米,周长12米。塔下部的三层内有塔心室,以上为实心。大云寺塔东临小河,三面垂柳相绕。在这里,古塔与小村相依相偎,极为自然。塔把云影天光和古朴民居悉收眼底,叠合成变幻无穷的风景。这塔与河一静一动,一上一下,一晦一明。塔留历史遗存,河藏往事秘密,二者阴阳相谐,相得益彰,深得天、地、人平衡之美。第一层,西面辟门,入门为塔心室,设逆时针方向盘旋而上的踏跺,共33级,可达第三层南门。中心原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开封东大寺
开封东大寺位于顺河回族区清平南北街南端路西,是中原现存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伊斯兰教古寺,有着典型的中国宫殿式清真寺建筑风格。史载东大寺原建于城外东南三、四里的文庄,明洪武年间迁于今址,为“敕修大梁清真寺”。明永乐五年(1407年)又重修扩建,殿堂华丽雄伟。清道光年间毁于水患,回民继而重修。现今的东大寺基本保持了那时的建筑风格规模。东大寺座西向东,院分三进,庭院开阔,整个寺院青砖碧瓦,建筑宏伟,错落有致,风格古朴。大门明三暗五,前立门狮,脊顶七孔仙桥装饰别具有特色,门楣镶刻的“护国清真”、“护国佑民”题词,使人们联想起东大寺回民助清堵水的传说。二门三间,两侧廊房与二院南北讲堂走廊向西环绕到大殿陪殿。1995年新增建的高大月台360平方米,由青石栏杆围绕,把翻修后的大殿衬托得更加宏伟。大殿勾心斗角,雕梁画栋,上立宝瓶。殿高三丈有余,宽六丈,深七丈二尺,能容纳600多人礼拜。殿内装修设施别致,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开封纪念塔(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
开封纪念塔又名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坐落在开封市中山路南段,开封火车站西北方向350米处。此塔高二十余米为六棱石砌建筑,分上中下三层,下宽上窄,下层直径约二米有余,塔外形颇似一个硕大的杀手锏直刺云天,塔前立有一人高的石碑,上书“阵亡将士纪念碑,开封市重点文物”等字样,塔后则另立一块同规格的前些年的修缮记事碑。塔上层高约十五米左右,其六面应有碑文的,但却被白灰覆盖,中下层各面为嵌入的青石碑刻,但可见有明显的改刻痕迹,原碑文被凿去,以新刻文字取而代之却又未添墨描绘,再则工匠水平低下,不是按常规的把石板磨平再刻,即旧痕未平又撰新字,而使人难以辨认,经细心揣测,方记下如下碑文,中层为:爱科学,爱劳动,爱人民,拥护共产党,反对侵略战争,拥护中苏合作,保卫世界和平,巩固国防,爱护公共财务,肃清敌特,反对封建主义,拥护共同纲领,下层为:繁荣经济,发展生产,内外交流,公私兼顾,城乡互助。视其文字内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开封古观音寺(白衣阁)
古观音寺位于开封市龙亭区东大街,因阁内供白衣观音而得名白衣阁,在明代曾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的香火院。寺始建于唐,盛于北宋,衰废于明清,现在的“古观音寺”是1994年重新修建的。建国初期,白衣阁里面曾经是一个戏院,不少知名演员如张新芳,刘道德等都在这里挂牌唱过戏。古观音寺现存主要佛教建筑有天王殿、三圣殿、禅堂、大雄宝殿、圆通宝殿、大士店等;寺内重要文物有一尊南北朝时代白果木雕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僧墓塔一座,塔主为净严法师;寺内还珍藏清《龙藏》二部。开封古观音寺位于主要大街干道财政厅东街上,座北面南,东西宽86米,南北长150多米,占地面积21亩,建筑面积5517平方米。始建于唐,盛于宋元,在明代曾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的香火院,与古白衣阁相邻。古白衣阁始建于五代后周乾佑年间(948—950),至今有一千余年历史,古观音寺宗地包括古白衣阁在内。1925年,净严法师受太近代高僧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牛牧岗遗址
牛牧岗遗址位于兰考县西部的双塔乡牛牧岗村北。遗址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120米,总面积1.2万平方米。在已发掘的近400平方米范围内,古代文化堆积较厚,一般达5米以上;延续时间长,时代涵盖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属于夏代的先商文化,以及商代、春秋、战国、西汉、唐宋至明清;文化遗存较为丰富,发现有灰坑、房基、墓葬等遗迹,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瓷器、青铜器、建筑构件等遗物。古水井其中龙山文化遗存分布广,遗存最为丰富。少量仰韶文化遗物的发现,反映出距今5000年以前民权一带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部分地点先商文化遗物的出土,说明商族在灭夏前曾经在商丘西部地区活动过。出土文物之前,东周、汉代文化遗存在豫东西部地区未曾发现。牛牧岗遗址发现战国、西汉时期的墓葬8座,为竖穴土坑墓或砖室墓,多有随葬品,出土带盖鼎、壶、罐、盒、小壶、杯等陶器以及日光镜、错银带钩等青铜器。碎瓷器牛牧岗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开封铁犀牛
铁犀牛在开封北门外2公里的辛庄回龙庙内,是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于谦所铸造。由于当时黄河水患连连,故铸此物镇水。明末的水灾,将庙宇冲毁,铁犀牛亦遭淹没,一直到清顺治年间人们才将它挖出。康熙三十年(1691年)重修庙宇,名铁犀牛镇河庙,将铁犀牛置于庙内。铁犀牛高约2米,背上铸有文字,落款“正统十一年岁在丙寅五月吉日浙人于谦识”。铁犀牛,高2米,围长2.5米,周身乌黑,头顶生角,双目炯炯。当时于谦将它放置的位置是面南朝北,希望试戴守护开封城。背上刻有于谦所书《镇河铁犀铭》。铁犀铭全文为:百炼玄金,溶为直液。变幻灵犀,雄威赫奕。填堤提防,波涛永息,安若泰山,固若磐石。水怪潜行,冯夷绝迹。城府坚完,民无垫溺。雨顺风调,男耕女织。四时循序,百神效职。亿万阖闾,措之衽席。惟天之麻,惟帝之力。尔亦有庸,传之无极。正统十一年在丙寅五月吉日浙人于谦识。铁犀牛不能镇住泛滥的黄河水,黄河泛滥的时候铁犀牛被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杞县大同中学旧址
杞县私立大同中学旧址位于杞县城内金城大道中段。进步知识分子孟昭朴、孟昭渠于1920年初,利用其父孟广乐(号-)时人孔庙(学)奉祀官之便在杞县孔庙开办了一所私塾,专门招收追求进步的13至18岁的中小学生和其他私塾学生。这批学生后来大都到北京、南京、开封等地求学。1924年夏。原私塾学生、在南京读书的马沛毅经郓代英介绍加入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共党员,回杞县开展建团工作,1925年5月下旬成立共青团杞县特别支部,张海峰任书记,直属团中央领导。8月,张海峰、靳予九等人入党,成立了中共杞县特别支部。后又建立了杞县地委和杞县县委。1926年2月1日成立杞县农民协会。1927年5月,河南省农协主席肖人鹄、豫东特派员张海峰、杞县地委书记吴芝圃和韩达生等,分别在杞县、永城发动了豫东农民武装起义,一举攻克了杞县、睢县、通许、陈留、永城等五座县城。河南大学教授王毅斋先生在党的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下,1932年9月在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开封宝珠寺
开封宝珠寺位于开封市东华门街西头路北。宝珠寺坐北向南,为三进二重院落,飞檐挑角的古建筑,表现出宋,清结合的营造风格。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供奉着弥勒菩萨,韦驮菩萨和四大天王。东西两侧紧接钟,鼓二楼。大雄宝殿居前院正中,供奉华严三圣,海岛观音。后院正中为普照楼,上层为藏经阁,供奉缅甸玉雕卧佛像一尊及台湾佛陀基金会惠赠的《中华大藏经》一部。宝珠寺前身是当代百岁高僧净严法师(原中国佛协常务理事、河南省佛协会长、河南省政协委员、开封市政协常委)所创办的河南佛学社女众林。1924年,净公奉太虚大师之命赴中原弘扬佛法,继慈大师之法脉在开封创办河南佛学社女众林,慈云广严大师一脉。现在寺0住尼僧十多人,均系初中以上文化水平,道念虔诚。全体尼僧遵循丛林共住规约。早晚上殿,二时过堂,半月布萨,以戒为师,和合共住,次序井然,佛事活动,如法如律。清静幽雅的寺院内,香烟缭绕,梵呗钟声,庄严清净的气氛,令人有超凡脱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青云禅寺
青云禅寺,座落在庄头镇高庙范村东的金鸡岭上,金鸡岭突兀高耸、气势非凡,不知何时人们在最高处建了一座五岳庙,唐初,佛教兴盛,五岳庙改为青云禅寺,金毁于战火,明景泰年间重建,为开封大相国寺下院,规模宏大,星辰殿宇,极为辉煌。更为奇者殿内塑释迦、老君、夫子,集佛、道、儒于一堂,祖师真人,天王金刚同一殿。山门如今寺庙已非昔比,但寺前四棵千年古槐却气度超凡,虽老态龙钟,有的甚至中空,可任人由腹中上下,但古槐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无限生机。据传说,北宋时在青云禅寺还发生过“王和尚吊打包龙图,杨排凤大战金鸡岭”的故事。说的是北宋真宗年间,当地刘员外的爱女刘翠翠随母到寺内进香,被该寺主持王和尚撞见,王和尚顿生邪念,将刘翠翠禁于寺内密室中。刘员外投状开封府,包公微服私访被王和尚察觉,将包公擒拿,并吊在寺内大槐树上进行毒打。消息传到开封天波杨府,老太君派杨排凤前往营救。杨排凤与王和尚在金鸡岭上一场大战,活捉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朱仙镇清真寺
朱仙镇清真寺初建于北宋太宗年间,扩拓于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重修于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整个寺院占地9000余平方米,在全国百大清真寺中,其建筑风格和装饰均属罕见,据说,岳飞大战金兵时元帅府就设在寺内。当时岳飞在寺里乘凉的槐树,被群众称为“相思槐”的国槐树,现仍在寺里保存,寺里尚保留一座清嘉靖十年的阿拉伯文碑,记载当时朱仙镇穆斯林朝拜真主的盛况,是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阿文碑。全国文物普查时,该寺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朱仙镇清真寺位于河南省开封朱仙镇东南隅的老虎洞街,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三年(1737年)重修,是开封境内现存最大的一座伊斯兰教清真寺。清真寺坐西向东,现存建筑有山门、厢房及大殿等。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歇山顶,上覆绿色琉璃瓦,脊上有宝瓶一个。门外有八字闪墙与山门相连。山门前后檐由八根石柱支撑,柱上镌刻有山水、花鸟图案。山门布满木雕,平板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宗公祠(普济寺)
宗公祠位于开封市西门大街北侧,为留念北宋名将宗泽而建(一说为留念宋国公冯胜而建,称宋公祠)。关于该祠,清朝《祥符县志》中多有纪录。现存为清朝修建,有拜殿、大殿及配房等。拜殿为卷棚歇山式,大殿及配房为硬山式。此中拜殿与大殿屋面勾联搭而成,使整座院落形成了富有变化的屋面方式。宗公祠修建翼角挺拔,檐部施有单翘三踩斗拱,全体作风乖巧奇丽,修建结构方式颇具古意,反应了河南处所修建袭古的作风。出格珍贵的是修建构件上尚保留有珍贵的现代河南处所彩绘,这些都使得宗公祠具有极高的史书、艺术、迷信价直。清初顺治年间《祥符县志》“宗公祠”条目纪录:“二月十六,八月十六日祭在县治东南祀宋东京留守宗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简。嘉靖三十八年都御史章焕建。万历九年督学衷公贞吉议祀有记。明末河水没。”衷贞吉系江西南昌人,明嘉靖年间进士。万历年间任河南督学、后升任巡抚。他撰写的《宗公祠记》对宗泽的史书功劳及建祠缘起有详细的纪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北宋东京城遗址
北宋东京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的附近。北宋东京城又称“汴京”、“汴梁”,是北宋时期的都城,由于历史上黄河经常泛滥的原因,城址被淤埋于地下达7米深处,给城址的考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近年经过多次的考古勘探,初步揭示了汴京古都的城市布局。都城由外城、内城、宫城三部分组成。外城的平面近方形,南北长7.5公里,东西长7公里,有13座城门和7座水门。城外有著名的“护龙河”的壕沟,宽30多米。内城又名“里城”,里城内有宫城,又名“皇城”。根据史书记载,皇城周长五里,建有楼台殿阁,建筑雕梁画栋,飞檐高架,曲尺朵楼,朱栏彩槛,蔚为壮观,气势非凡。城门都是金钉朱漆,壁垣砖石间镌铁龙凤飞云装饰。皇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区:南区有枢密院、中书省、宰相议事都堂和颁布诏令、历书的明堂,西有尚书省,内置房舍3000余间;中区是皇帝上朝理政之所,重要的建筑有大庆殿、垂拱殿、崇政殿、皇仪殿、龙图阁、天章阁、集英殿等;北区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虎丘寺(杞县农民起义旧址)
虎丘寺农民起义旧址位于杞县城南12公里邢口镇邢口村东北隅。虎丘寺创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七年重建。1927年冯玉祥在河南执政时,拆庙打神,破除迷信,毁灭殿房,后经海昌和尚募捐化缘重建中殿,现仅存山门、中殿和围墙。山门和中殿为青砖灰瓦硬山顶,中殿出前厦有明柱两根,寺院面积463平方米。1927年,为响应北伐战争,0河南省委决定在睢(县)杞(县)地区发动农民武装起义。4月24日,在省农协主席萧仁鹄、杞县县委书记吴芝圃的领导下,近万名武装农民在虎丘寺前-,高喊“打倒军阀”、“打倒-污吏”、“劳工神圣”和“北伐胜利万岁”等口号,举行起义。农民起义武装25日一举占领县城,成立了第一个人民政权,吴芝圃被推选为县长。走进虎丘寺,记者眼前浮现出浩浩荡荡的农民武装起义冲向县城的画面。“杞县是豫东革命老根据地,虎丘寺是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吴芝圃等革命同志20余人与寺内孟德重和尚结拜为盟友,所以多次集合、秘密联络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
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天主教河南总修院位于开封东郊的羊尾铺村东,由罗马教廷传信部拨款修建于1930年。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是一所专门为培养天主教中国神职人员而设立的特殊高级学校,创建于1930年,1958年停办,前后历时28年,其间,河南天主教神职人员多系该院毕业,在我国天主教教内颇具影响。这处建筑共计占地57亩2分1厘。四周有围墙为界,大门位于整体的偏西位置,亦为古典式。大门西侧各有传达室一间。从大门向北为广场,作为修生体育活动的场所。主体建筑位于中央部位,为一座呈椭圆形的二层楼房。南北31.45米、东西75.58米。大小房间为190间,其建筑面积为2376.99平方米。楼的正面大门为古典牌坊式,上有竖立的雕刻文曰“河南总修院”,旁边小字为“北宋大花园故址”。为开封当时名书法家关百益的手笔。进入楼内为一宽敞的庭院,种植石榴、榕花、松柏、无花果等树木。在楼的上下二层均有宽约3米的外走廊围绕全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邸阁清真寺
邸阁清真寺始建于明末,清康熙年间重修。道光年间曾补修一次。1985年再次重修。现寺占地二亩有余,总建筑面积达300平方米,其中大殿13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的卷棚式仿古建筑。院内植以松柏及其它树木,显得格外清静。清真寺大门为砖砌门楼,其左右各有一形态威严的巨型石狮守护,更添威仪。本坊现有教民220户,共820人,均为回族,属格迪目。本坊人陈万清于清道光年间考中已巳科(1845年)第二名武进士,曾任平凉游击将军,被封为“武功将军”。清真寺后殿有12扇保存完好的木雕门,为老清真寺遗物,约有200年历史。每扇门高约3米,上部为镂空木格,下部为浮雕。每扇门有3组浮雕(上下为横幅木雕,中间为圆形浮雕),共计36幅。雕刻精美,栩栩如生。雕刻内容丰富,有双狮戏绣球、莲花双鸟、凤凰戏牡丹、二龙戏珠、双鹤莲花、喜鹊叼石榴、梅花喜鹊、麒麟踏浪、天马行空等。该组木雕是通许目前发现保存完好的唯一的一组木雕,因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兴隆庄火车站站舍旧址
兴隆庄火车站旧址位于开封县兴隆乡北部陇海铁路北5米处,由火车站站舍、站长住所、防空洞三部分组成,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调查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2008年公布为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兴隆庄火车站站舍始建于1913年,1915年临时营业,1916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该站舍由比利时人所建,时为票房和候车室,为比利时风格的宫殿庙宇式建筑,俗称宫殿庙宇式站舍,面积约171平方米。站长住所,位于站舍西侧约50米处,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中期,是日本人侵华进入中原时建造的,为日本车站站长办公所用,称站长住所,建筑风格为日式风格,现存有主房3间,配房各两间,小院一所,总面积为150平方米。防空洞,位于站长住所西侧100米处,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中期,是日本人侵华时日本人所建造的,面积约100平方米。兴隆庄火车站旧址其主体建筑风格明显,布局合理,屋面顶部采用红瓦蓝砖搭配,墙体采用红砖和蓝砖搭配,墙体及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