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枣庄市旅游
枣庄市文物古迹介绍
21、观音阁石刻造像
观音阁石刻造像观音阁位于柴胡店镇老君院村西,始建于明万历已末年(1619年),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阁主体部分为唐代石窟造像群上的一座三层0,由泰兴王朱寿镛为保护石雕造像而在外面建造的,内塑坐姿着彩观音,镌工细微,极其传神,堪称国内目前存世佛教造像中的艺术珍品。在《滕县志》、《重修老君院记》等文献、碑碣资料中,都记载了这个胜迹:“滕邑东南五十里,旧有老君院古迹也,肇于唐代”,“入其间,丹青而轮鱼者重葺之殿宇也;登其堂,金壁而辉煌者重妆之神像也滕王阁、岳阳楼仿佛遇之。”可惜,因年久失修、历史战乱和文革运动,观音阁遭到严重破毁,石刻造像头部残损,石窟岩面腐蚀塌落,石像间文字注解模糊不清,观音阁塌落严重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墓山
墓山位于邹坞镇墓山村北部,海拔233.4米。东起防备北山西至安阳山,因山上汉代古墓而得名,有汉代古墓群、皇姑坟、汉新阳古城遗址。魏庄后长鱼山上有洞,称“金牛洞”。整个墓山中上部多为上个世纪50年代人工造林而成的侧柏林。该区域侧柏林,由于保护措施得力,生长旺盛,林相整齐,一般树高10—15m,胸径15—20cm,在山体中部密集分布,在山上部常与裸岩巨石交互分布,形成“丛绿拥石”景观。在土质瘠薄处或悬崖峭壁之处,常见到“迎客柏”、“盆景柏”的特殊景观。墓山山峪深处分布刺槐、核桃等混交林,形成季相变化明显的森林景观。刺槐树姿柔美,春季叶色翠绿,槐花如雪,槐香四溢;夏季绿树成荫,婀娜多姿,百鸟争鸣;秋季树叶变黄,枝干苍劲,林深幽静;冬季白雪压枝,百兽藏窟,别具风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3、薛城遗址
薛城遗址位于山东省股县城南15公里。薛城遗址是东周时期的诸侯国薛国的都城遗址。文献有关薛国的记载都很早,《左传·定公元年》记载,在夏代、商代的时候即有薛国;《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战国时期齐国灭薛国,并封田婴于薛。秦汉时期在此处设县。近年来,山东省文物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示了古城遗址的概貌。城址的平面呈不规则正方形,周长10615米,城墙迤俪起伏,高出地面4~7米。城内的地势十分平坦,宫殿遗址居于城内正中央。城东北角有两座高大的土冢,相传是战国时孟尝君及其父田婴之墓。在过去,城址周围常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出士,此外还发现了一处汉代的冶铁遗址。(国家文物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4、中陈郝瓷窑遗址
中陈郝瓷窑遗址中陈郝,它不仅是薛城区的一个古老村庄,更是一处我国北方地区瓷窑烧制业的发祥地。早在1300多年前的北朝时代,这里就开始了瓷器的烧制。中陈郝村也就形成了交易市场。历隋唐,经五代,至宋元,这个交易场所兴旺昌盛。由于各时代瓷器烧制业的发展,瓷窑遍布村庄四周,故有七十二座缸瓦窑之说。烧制瓷器离不开水,所以河流从村中穿过。河上桥梁横卧,桥下舟船竞游,水中白帆点点,桥上车水马龙,喧闹异常,故而留下十桥之记载。沿河靠桥,庙宇林立,善男信女,烧香拜佛,络绎不绝。故旧有九庙之传文。因此,直到现在这里还流传着“九庙十桥七十二座缸瓦窑”的掌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5、庄里西遗址
庄里西遗址,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姜屯镇庄里西村西约200米处。是一座古遗址。呈正方形,边长约200米,呈三级台地,最高处约5至6米。东北、东南形成高5米的断崖,暴露出一些灰坑、灰土层,散见许多蚌壳、鹿角、陶器残片,有高足、三角鼎足、扁圆形鼎足、器盖、器底及黑陶片等,属于龙山文化时期。遗址的南、西南部,先后清理过周代墓葬10座,出土了一批珍贵铜器,有鬲、鼎、舟、戈、剑、匜、敦、卣、铃、车马饰等物。2006年12月7日,庄里西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晒米城遗址
晒米城遗址位于台儿庄北向15公里处泥沟镇境内,平面呈不规则哑铃型,长90米,宽80米,总面积约为7200平方米,地层堆积高约4~6米。晒米城遗址高台雄踞平野,向东俯览马庄村貌以及茅茨河故道,向西俯瞰枣台公路的南北川流,犹如一座土建城堡,格外醒目。其实,晒米城应该就是一座古代城堡的几千年累积之遗存。1974年以来省、市文物考古部门多次考察,共采集发掘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其中完整的和可以复原的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三大类。陶器以黑陶为主,纹饰有竹节状纹、弦纹,器形较大,造型美观,为古瓦陶器中上乘。石器主要有石斧、石锤、石刀等生产工县。均采用磨制技术。骨器主要有骨镞、骨角柄,骨簇是原始狩猎武器,骨角柄是为石器作柄。此外,还有周代灰陶折腹罐,春秋战国时完整的铜镞,汉代陶豆,魏晋时期花瓣纹瓦当,宋代花口瓶等器物。另外,观察晒米城遗址断面,层次分明的古文化层堆积更是一览无余——最上层约2米厚的灰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奚仲造车遗址
奚仲造车遗址,位于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千山头村东约50米的奚公山上,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20米,山顶原有两座古墓。1981年文物普查时,在奚公山上发现一残碑,碑文为“先贤冉求之墓”,俗称奚仲墓和冉求墓。山东侧原有车服祠,文革时期被破坏,现在已重修。奚仲,东夷薛国人(今山东省枣庄市),夏朝时期工匠。相传其发明了两轮马车。2006年12月7日,奚仲造车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8、安阳故城
安阳故城即西汉时期的新阳县城(汉成帝鸿嘉二年封顷侯永于新阳)。位于邹坞镇南安阳村北。故城地处台型高地,四面墙基清晰可见,东、西、南三面尤为明显,有的地段竟高出地表4—5米,均系黄土夯筑而成。城周长约1000米,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故城内,地面上散见许多陶器残片,有灰陶、红陶,而灰陶居多。1993年被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9、青檀寺(云峰寺)
青檀寺位于枣庄市峄城西3.5千米,楚、汉两山的窄谷中,始建于唐代,为鲁南地区规模较大的一座佛教寺院,是枣庄冠世榴园生态文化旅游区的一个景点。青檀寺因寺内遍布青檀树、古青檀树数量惊人而闻名,该寺原名云峰寺,坐落在楚、汉两山构成的青檀峡谷之中,因峡谷中长满青檀树,后改名为青檀寺。门票50元开放时间8:00-18:00景点位置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0、南常故城
南常故城位于薛城区沙沟镇南常村村北。春秋战国时期古“常”邑所在地,迨及西汉,又建立了建阳县城(汉宣帝甘露四年封敬侯卫绾于建陵)。故城东西长约550米,南北宽约440米,略呈长方形。现东墙北部残存一段土墩,其余已夷为平地。1980年被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1、邹坞汉墓群
邹坞汉墓群位于邹坞镇墓山村西,古墓均为石室结构,多为双室、单室两种,双室墓有前堂后室,随葬陶器有鼎、壶、盒等器物,单室墓四壁青石薄板构造简单,称石匣墓,出土的墓石上多有画像,雕刻技法为常见的浅浮雕,其内容有人物、建筑、珍禽、异兽等花纹,是北方较大的山地汉墓群。1993年被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2、前掌大遗址
前掌大遗址位于官桥镇3公里的前掌大村,面积约20尤平方米,西距薛国故城1公里。1978年至2001年,前掌大遗址先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10多次发掘,清理墓葬100多座,累计出土文物两万余件,特别是1994年冬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礼器、兵器、玉器、酒器等被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95年至1998年,又发掘出五座保存完好的大型车马坑,因而轰动考古界,据考古证明,前掌大墓葬群是西周早期薛国贵族基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3、化石沟遗址
化石沟遗址,位于滕州市木石镇化石沟村西南,属枣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为平原高地,地势较为平整,南临小沂河,文化层厚度为0.8米—1.5米,地表可见罐、盆、板瓦、筒瓦等残片,年代为西周至汉代。2013年,化石沟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4、老鸹山墓群
老鸹山墓群位于沙沟镇南常村东,传说为古代武王五个王子死后归葬处,称“五王墓”。经考证五墓均为东汉墓。另据《峄县志-古迹考》载:元广威将军同知峄州军事周忠,并其子武节将军兼邳州节度使副瑞昌,俱葬于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5、千年古塔
在滕州城东郊,荆河西岸,高耸着一座巍巍古塔。每当斜阳西照,霞光万道,波水涟漪与塔影远山相映生辉,极为奇丽壮观,被古人命名为塔影高标(又称浮屠峙玉),为古滕八景之。古塔俗称龙泉塔,原是龙泉寺的一座佛塔。龙泉寺建筑规模宏丽,从远处便可望见那黄墙壁瓦,苍松绀宇。进寺四顾,但见正中大殿轩昂,两侧庑殿整齐,殿内供的佛像栩栩如生,碑房里各种碑刻琳琅满目、风雅古朴。清末民初,龙泉寺庞大的建筑群大都倒塌失修,仅存此塔。昔日辉煌壮观的龙泉禅寺已成为历史,但龙泉塔穿越历史的烟云巍然屹立。关于龙泉塔命名,据史书记载:又大泉水,时漂民居,故建塔以镇之,龙泉之名盖亦有自云。塔名的由来可能与水有关。龙泉塔建于何时?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散失,至今仍无定论。清道光《滕县志》中有以浮屠峙玉为题的诗:久随韦肇映题名,卓立龙泉奠此氓。翠挹群峰齐毓秀,影浮七级独含清。凌云更作孥云势,就日应同捧日情。风过金铃音凫凫,顿教俗耳洗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6、墨子故里
滕州是墨子故里,每一个滕州人都引以为荣。这正如著名学者、墨学专家蔡尚思在《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中所说的那样:“墨子的大部分思想与精神,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是无比伟大的,中国出了一个墨子,是最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在滕州1485平方公里土地上,你能体验到滕州人的热情好客,善良淳朴;你能目睹滕州人的文明有礼,俭朴勤劳:你能领略到滕州经济建设的繁荣昌盛,城市变化的日新月异;通过这些,你还能感受到墨子“爱利万民”思想的再现,“以义为利”行为的延续,“悦行忠义”品质的发展,“强本节用”美德的弘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7、枣庄革命烈士陵园
为纪念各个历史时期为枣庄革命斗争和解放枣庄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缅怀先烈业绩,教育子孙后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经中共枣庄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枣庄市革命烈士陵园于一九八七年九月筹建,一九八九年三月建成。陵园座落在市区光明广场南侧,占地四十一点五亩,建筑面积九百多平方米。大门为仿古式建筑,恢弘雄伟,与纪念碑相映成辉,“枣庄革命烈士陵园”由著名诗人、原中宣部代部长、文化部部长贺敬之题词。陵园规划有序,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经过近年来的绿化和建设,已初具规模。陵园内建有“运河支队抗日烈士纪念碑”亭(怀烈亭),占地九百平方米,碑亭为木制结构,仿古式建筑,亭高十0二米,周长一百一十米,纪念碑为青色花岗岩制作,庄重,古朴,深沉,体现了烈士的革命信念和革命意志。亭子四周地面和围栏由白色花岗岩砌成,寓意着烈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无私无谓的高尚气节。碑亭四周有松柏和花桃,寓意着革命先烈的精神万古长青。大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38、杨家埠遗址
杨家埠遗址位于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杨家埠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周。2006年12月7日,杨家埠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9、邢店遗址
邢店遗址位于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邢店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周。2006年12月7日,邢店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0、西康留遗址
西康留遗址位于滕州市官桥镇西康留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汉。2006年12月7日,西康留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