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抚州市旅游
抚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万魁塔
万魁塔位于抚州城西北约10公里的金石山,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塔,也是临川境内保存下来的唯一古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610),清乾隆已亥年(1779)塔顶倒塌后多处剥蚀,到道光已亥年(1839年)进行重修,因而使这座古塔保存至今。属抚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塔六面七帘,层层飞檐,高41.58米,腰围31.68米,棱角相称,层次分明,像一钢锏倒立塔。塔底用红麻条石砌成,第二层正南面嵌着一块青绿色石匾,匾上刻“万魁塔”三字。塔身用青砖砌成,显得朴实、古雅。塔内设有左上右下两道台阶呈螺旋型拾级而上,互不碰合,直至五层,五层之上为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少共国际师遗址
少共国际师遗址位于桃源乡袁坊村委会铁溪村小组,为一处清末民初的建筑,旧民居建筑占地约156.980平方米。外墙上用石灰写着“少年工农红军少年先锋队”,标语字迹高约0.62米,长约6.09米。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建军历史上,曾经建立过一支唯一的“少共国际师”,这支部队成立于1933年8月,按照共产国际“少共国际师”的模式组建,全师平均年龄18岁,最小的年仅14岁,是红军的一支主力部队,人数最多时达一万余人,累建奇功,虽仅存一年零164天,但其指战员一直是我军骨干,有23人成为开国将军,其中1955年授衔上将、著名歌曲《长征组歌》的词作者肖华就是这支部队的第二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源庙阻击战旧址
长源庙阻击战旧址:位于南城县沙洲镇境内。1932年11月至1933年1月间,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指挥的红一方面军在南城接连进行了渭水桥、黄狮渡、长源庙三次战斗。1933年1月,红5军团在黄狮渡左侧的长源庙吸引和箝制3倍于己之敌,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在已胜利完成箝制任务,战斗即将结束之际,1月8日,红五军团副总指挥、参谋长赵博生赵博生在指挥战斗时不幸右额中弹,壮烈牺牲。目前此战斗遗址已挂牌,成为南城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礼陂红五军指挥部驻地旧址
红五军指挥部驻地旧址位于礼陂镇岔路口村新屋下村小组,建筑座北朝南偏东4°,建于清代。该民居的屋外墙的泥壁上写着许多红军标语,标语“第四次反围剿”,“苏维埃设立农村学校,农民不要钱有书读”和“当品抵押品无代价退还贫苦工农”等内容。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董振堂带领红五军攻打宜黄县城时曾在此驻扎,并作为临时指挥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一方面军宣传队旧址
红一方面军宣传队旧址:位于相山镇尧岗村,建筑座北朝南偏东4°,建筑建于清。建筑二层各处竹编夹泥墙粉刷层上共发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标语120余条,内容有“反对帝国主义世界大战与!社会主义苏联是全中国民众的好朋友。”、“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联保护共产阶级的祖国”、“-是军阀的军队,红军是工农的军队”等。标语中很多落款是“红军/一/正(10)宣”和“红军/一/正(14)宣”。红一方面军指挥部驻于东山时,宣传队经常着便衣到周边村镇宣传党和工农红军的精神纲领,唤醒劳苦大众参国暴-动-闹革命,分别成立了农会、妇救会、童子团、发展共产党员,发动群众组织赤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一方面军指挥部旧址(明经第)
红一方面军指挥部旧址原为“明经第”民居,建于明代末期,位于距崇仁县城以南约30公里的相山镇尧岗村,该民居占地193.88平方米,共发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标语60余条,内容有“打倒压迫士兵的-官长”、“-士兵是工农出身不要来打工家红军”等。标语中很多落款是“红军/一/正(10)宣”和“红军/一/正(14)宣”,据此推定标语应是红军一方面军(或第一军团)第10军和红军一方面军(或第一军团)第14军部队所写。黄陂战役时,曾在“明经第”民居设立红一方军的临时指挥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忠烈第”民居
“忠烈第”民居位于崇仁县河上镇堂仁村委会其门村小组,民国时期建筑,直进一栋,堂后一天井,硬山顶穿斗式,马头山墙高6.6米,厅堂上方有0-。占地约280平方米。大门上方门罩缺失,石匾刻写有“忠烈第”三个大字。两边厢房木梁上均雕刻有花鸟等图案。据1990年版《崇仁县志》记载:戴用章(1862—1939),字文人,崇仁县唐剩村(今河上镇唐剩村)人,民国十五(1926年)年毕业于丰城县明德小学,民国二十年南昌第一中学肄业,日本侵略军侵犯我国东北三省时,他义愤填膺,投笔从戎,民国二十二年九月报考中央航空学校并于第六期毕业,毕业后任中国空军第六大队第五中队队长。“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塅家车村节孝坊
塅家车节孝坊,位于河上镇塅家车村东边村口,始建于清代光绪四年,牌坊为一间二柱三楼式,保存非常完整,历经130余年未作维修。各楼戗角,额枋雀替及定坊斜撑均完好,非常罕见。牌坊雕刻细腻,形像逼真,质朴高雅,浑厚潇洒,内容有戏曲人物故事、花草、鸟兽,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雕刻技艺精湛,体现了清未当地的建筑风格和雕刻工艺水平。坊上字碑刻有“赐进士出身工部虞衡司郎中加三级臣谢阑生之妻陈氏节孝坊”及建坊人名号、年代、步骤,完整地展现了清代牌坊的制度格式。牌坊旁还有一口古井,井圈上刻有“松江村古井”,井水清澈见底。塅家车节孝坊是抚州市少有的精品佳作,具有较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谙源村古戏台
谙源村古戏台,位于许坊乡谙源村委会谙源村村口,清代建筑,占地约110平方米。戏台前有由石栏和石条围起来的戏园子约500平方米,石栏柱上有多处清代重修石刻字样。舞台后间有多处戏班演出时留下的墨迹。此建筑对于研究古戏台及梨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仁天主堂
崇仁天主堂,位于巴山镇胜利社区辖区,县人民医院内。教堂的正面面向县人民医院的宿舍及住院部,左侧是县人民医院的门诊部。1910年(宣统二年)建,教堂为西洋哥特式建筑,教堂外型以尖拱、尖顶为合成要素,用青砖精工细砌而成。整个教堂,风格典雅,巍然壮观,占地面积约726平方米。教堂内拱顶骨架筋从顶部向四周散射,犹如空顶覆盖着整个内部空间。此建筑对于研究崇仁天主教文化及其建筑具有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竹世家总门坊
慈竹世家总门坊,即北宋著名地理学家、文化家乐史家族总门,位于崇仁县三山乡乐家村原村头,座北朝南,砖石结构。据考,乐史在四川陵州做官时曾写过五言《慈竹诗》,初刻于陵州。全诗五段四十韵,抒发父慈子孝之情,希望乐家子孙繁衍兴旺,世代科弟致仕。自此以后乐史及其后裔均以“慈竹”自喻。所以,乐史家族总门号称“慈竹世家”。此建筑对于研究乐史及其家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潮音洞石龛窟
潮音洞石龛窟位于南城县岳口乡伏牛村,东临盱江,是古代人工所开凿的一处石龛窟,建于明代,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洞外一龛,洞内石壁浮雕罗汉佛像二十尊,头部均被砸掉,另有一尊脚踏莲花的观音,有一定的石刻艺术。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潮音洞口俯视盱江,可见盱江水中有一状如盘珠的巨石,正好与潮音洞口相对,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在潮音洞内可听到盱江中巨石下发出涨潮与退潮之声,其声如海潮之涨落,故名“潮音洞”。当地传说“打出潮音洞,修起万年桥”,万年桥的石头即来源于此洞。万年桥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竣工于清顺治四年(1647),潮音洞亦成于同时。潮音洞内呈长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姑山石刻
坐落在南城县东南五公里的从姑山,临江竖立,气势雄伟。整个山系,皆岩石结构,交相组合。从姑山分东西两峰,东峰为“飞鳌峰”,西峰为“天柱峰”。两峰之间有素称“从石天光”的一线天,中间架一天桥,长约2米,宽1米,沟通两峰。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思想家罗汝芳曾在此建立“从姑山房”,接待四方来和他共同讲学的人。明代伟大的戏曲家汤显祖曾求学于此。从姑山在古时为文人云集之地。据《-山志卷十二附从姑山》记载,在此挥毫题句者,达四十三处。至今“飞鳌峰”、“洗心池”、“玉立”、“高山仰止”等,仍一一镌刻石崖之上。尤以罗汝芳题的“飞鳌峰”三字赫然在目,笔力超群,疑非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裕墓
董裕墓,董尚书墓,位于流坑古村乌江上游的乐安县招携镇鹿源村白鹤形山上。明代墓葬。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此墓由工部施工,礼部验收,有皇帝“敕葬”碑刻。墓前有大条石叠起的神道,两旁有石吏、石马、石羊,保存尚好。登上九级台阶,有三块大石碑,中间是“明故资政大夫、刑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董扩庵先生墓”碑,由吏部尚书、大学士新建张位题写,墓之上端,则立有四围雕满龙云图案的神宗皇帝“敕葬”石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红一方面军指挥部遗址
陈坊东山村红一方面军作战指挥部旧址,1933年黄陂.登仙桥大捷后,3月初朱德总司令带领部队从乐安来到东山,并设立作战指挥部。同年六月,中共崇仁县委由谷岗迁入东山,并在东山建立了崇仁县苏维埃政府。东山村红军作战指挥部——东山村“山水清晖”民居,位于相山镇陈坊村委会东山村小组右侧一座山旁边,背靠青山,穿斗式砖木结构,屋后山中有两处作战掩体。该建筑是1933年“东山岭战役”的重要物证和历史遗存,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据有关资料记载,1933年春,为了粉碎蒋介石发动的第四次“围剿”,朱德等红军将领率中央红军一、三、五军团在东山这幢“山水清晖”的民居内设立了指挥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