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南平市旅游
南平市文物古迹介绍
261、定风寺
定风寺位于政和县澄源乡北斗村,年代为清、民国。简介:始建于唐咸通五年(864),现存的三宝殿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后堂建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弥勒殿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观音殿建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039.18平方米,三进合院式建筑,中轴线上从前往后依次为山门亭、弥勒殿、三宝殿、后堂、观音殿。弥勒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两边厢房上建有八角形拱顶钟鼓楼;三宝殿悬山顶,面阔五间,明间上饰覆盆式藻井;观音殿面阔三间,悬山顶。保护范围:寺墙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定风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2、中共崇安特支浦城岱后办事处、支部旧址
中共崇安特支浦城岱后办事处、支部旧址位于浦城县枫溪乡岱后村岱后自然村,年代为1927年。简介:原为回龙仙庵,俗称“三将军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民国六年(1917)两次重修。1927年9月,中共崇安特支书记徐履峻同志与崇安县农民协会秘书周子庄同志到岱后村发展组织。经过党组织艰苦细致的革命宣传教育工作,在“三将军庙”成立了中共崇安特支浦城岱后办事处,同时成立了崇浦农民协会和纸业工会,同年冬天,成立了中共崇安特支浦城岱后支部。其间,不断发展党、团员,建立乡村党、团小组,1928年9月,枫溪500多民众参加的崇安县上梅举行的崇浦暴-动-。1930年3月,中共小北区委迁到岱后改称岱后区委。2018年,中共崇安特支浦城岱后办事处、支部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北墙体各向外延伸20米,南至石砌道路,西至岱后小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3、竹林坑窑址
竹林坑窑址位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黄柏村,年代为青铜时代。简介:平面呈东西排列“3”字形、南北走向的三级台地,相对高度约10米,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200米,分布面积20000平方米。出土物中,原始青瓷占80%以上,其余为印纹硬陶,在窑前工作面的废弃红烧土0-土有小石锛。该窑址是研究我国西周时期原始瓷窑炉结构形态的重要实物。2013年,竹林坑窑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侧(窑址东壁)向东20米,南侧至田垅(窑头向南20米),西侧至山边(西侧窑壁向西10米),北侧(窑尾)向北20米;东西宽30米,南北长4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4、凤林朱氏墓
凤林朱氏墓位于政和县铁山镇凤林村,年代为宋。简介:又名朱森墓。墓用鹅卵石依山势砌筑,坐西北朝东南,砖石结构,平面呈“风”字形,占地面积130平方米。墓碑为明成化十五年(1479)重修时所立,长1.4米,宽0.6米,碑文阳刻楷书“宋承事郎朱公墓”。1993年重修。朱森(1075—1125),字良材,号退翁,又称退林,宋代理学家朱熹之祖父。2013年,凤林朱氏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周边各外延3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5、中共政和第一党支部旧址
中共政和第--支部旧址位于政和县东平镇凤头村,年代为1929年。简介:1929年8月在此成立中共政和第--支部,同年9月支部扩为县委;1934年在此成立建(瓯)、松(溪)、政(和)苏维埃政府。旧址原为杨氏祠堂,清光绪八年(1882)建。坐东北向西南,由大门、门厅、过雨亭、大厅等组成。门厅与大厅以廊亭走道及厢廊相连,总面阔13米,总进深23米。2013年,中共政和第--支部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四周各外延1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6、李侗墓
李侗墓位于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瓦口村,年代为宋。简介:宋绍兴三十三年(1163)建,几经重修。墓坐西朝东,砖石结构,平面呈“风”字形。龟背状墓丘,青砖砌筑,前立墓碑,长0.86米,宽0.36米,碑文阴刻楷书“宋始祖太师越国公文靖延平先生墓,明正德已卯年(1519)重修。”李侗(1093—1163),字愿中,世称李延平先生,闽学四贤之一。2013年,李侗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周边各外延15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7、丰乐太师墓
丰乐太师墓位于建瓯市徐墩镇丰乐村,年代为明。简介:又称明太师杨荣及夫人墓,明正统年间(1436—1449)建。墓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625平方米。墓室早年被盗,石人、石马、石羊、神道碑、凤纹墓志铭等尚存。左侧神道碑碑首残缺,残高1.88米,宽0.88米,下有龟座,碑文风化不清;右侧神道碑碑首浮雕盘龙,上刻篆书“封一品夫人杨母刘氏墓志铭”。杨荣(1371—1440),官至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卒后追封太师。2013年,丰乐太师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周边各外延3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8、余干赵汝愚墓
余干赵汝愚墓,在枫港乡樟木桥村雕峰。墓高6.5米,直径30米,占地约2000平方米。墓面乔木环抱,墓前有镇墓兽等,雕峰西麓有石牛、石马。清光绪年间,朝廷曾颁发保护南宋丞相赵汝愚墓的告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9、黄土关
黄土关位于邵武市金坑乡金坑村,年代为元至清。简介:古称黄土寨、黄土隘,南宋后为闽赣界关,称王虎关,元代始设黄土寨巡司,明代石砌关墙,清代沿用并扩建,素称“入闽之咽喉、赣之孔道”。关隘南北走向,以山体为基础,雄踞山口,东护闽地,西御江西。关门当道而设,条石垒砌,拱券门顶,左右两壁门栓眼保存完好。保护范围:东、南从现存黄土关墙向外延伸50米,西至古道,北至省道。2018年,黄土关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0、登山棋埂暗桥
登山棋埂暗桥位于祖墩乡登山村棋埂自然村东南侧约1000米。为清代单孔石拱廊屋桥。桥面长24米,桥面宽4米,面积96平方米。保护范围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登山棋埂暗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1、昌梓桥
昌梓桥位于政和县杨源乡杨源村,时代为清代。昌梓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2、狮畲五龙桥及石刻
狮畲五龙桥及石刻位于松溪县渭田镇竹贤村,时代为清代。狮畲五龙桥及石刻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3、榉上摩崖石刻
榉上摩崖石刻位于松溪县溪东乡榉上村,时代为清代。榉上摩崖石刻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4、湛卢山中庵“巉岩古道”、“香岩”摩崖石刻
湛卢山中庵“巉岩古道”、“香岩”摩崖石刻位于松溪县茶平乡吴山头村,时代为宋代。湛卢山中庵“巉岩古道”、“香岩”摩崖石刻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5、“龙津”摩崖石刻
“龙津”摩崖石刻位于松溪县郑墩镇夙屯村,时代为宋代。“龙津”摩崖石刻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6、城关东门“寅宾门”城门
城关东门“寅宾门”城门:位于松源街道民居东门头106号的东侧旁。清代建筑,寅宾门城门平面呈长方形,通面阔14米,总进深9米,总建筑面积126平方米。保护范围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城关东门“寅宾门”城门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7、角岐大仙桥
角岐大仙桥:位于渭田镇角岐村中部。为清代单孔石拱廊屋桥。桥面长21米,桥面宽4.6米,面积96.6平方米。保护范围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角岐大仙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8、林下乘驷桥
林下乘驷桥位于茶平乡林下村西北侧约2000米,松溪至政和的省道北侧。椐县志记载:该桥原为石拱廊屋桥,现桥面廊屋已毁,始建于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后被水冲毁,明宣德三年(1428年)重建、七年又被水冲毁,正统年间(1436-1449年)重建。桥面长25米,桥面宽5米,面积125平方米。保护范围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林下乘驷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9、松溪花桥
松溪花桥位于花桥乡花桥村头,原花桥通往县城的关道上。为清代两墩三孔石拱廊屋桥。桥面长36米,桥面宽5.6米,面积201.6平方米。保护范围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松溪花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80、渭田西晋墓
渭田西晋墓位于松溪县渭田镇渭田村,时代为西晋。渭田西晋墓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