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黄山市旅游
黄山市文物古迹介绍
昌溪庙坦及水口
昌溪庙坦及水口安徽省歙县忠烈庙建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越国公汪华)及其第八子(汪俊,村人尊称“八老爷”)该庙共分三间。正间供了汪公大帝两尊忠臣烈士父子神像,庙前广场即庙坦,500平方米,用各色石英石、云母石铺缀成“鹤鹿同春”、“丹凤朝阳”、“连升三戟”等图案为全国罕见、昌溪仅有,对研究徽州古代古村落建设历史和水口文化有较高的价值。位于庙坦的正前方就是昌溪的古水口,形成于元朝的末年。村外大塘坑、小塘坑两股清澈的溪水穿街过巷,在庙坦融汇后形成优美的“S”形(也称为八卦形)溪流,注入昌源河。保护范围:北至庙后银杏树,南至水圳出口,东、西至庙坦外5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蜈蚣岭梯田及大队部旧址
蜈蚣岭梯田及大队部旧址位于安徽省歙县璜田乡蜈蚣岭村。始建于1958年冬,由大会堂和村委会办公楼组成。蜈蚣岭梯田及大队部旧址建于1958年冬,歙县为响应“向大寨学习”的号召,修建梯地茶园近千亩。20多年来,全村800余亩梯地发展成集体连片,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高山石砌茶园。蜈蚣岭梯田及大队部旧址由大会堂和村委会办公楼组成。大会堂平面呈“山”字形。东西开门为三层二进土木结构,大会堂主构造为16柱四廊,大会堂会场宽12.5米,深20米,平面呈斜坡,座席分上中下三层,二层为村委会办公场所。保护范围:梯田周边外延5米。大队部旧址四周檐水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文光牌坊
罕得皇恩浩荡,立牌楼于西递村口青山绿水之间,以表丰功伟绩。胡文光牌坊位于前边溪和后边溪在西递村口汇聚成的月湖边。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也就是四百多年前,牌坊高12米,宽近10米,气势磅礴。牌坊东西两面分别刻有“荆藩首相”和“胶州刺史”八个大字。历史上西递曾有十三座牌楼,大多是旌表孝悌贞节的。而直接由皇帝恩准敕建的牌坊可能独此一座。这是村口,旁边的天马山上松树和杉树葱郁茂盛,山下池塘波光鳞鳞,村里的百亩良田在山脚依次展开。正是孟浩然古诗所描写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紫祠
金紫祠俗称“金銮殿”。时代为明代。系古徽望族潜口汪氏宗祠。宋隆兴二年(1164年)赐建,明正德九年(1515年)迁于现址,嘉靖、万历时扩建,清康熙三年(1663年)大修。该祠坐北朝南,通进深达196米,占地近7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沿中轴线对称布局,由南至北依次为:牌坊、三源桥、棂门、戟门、碑亭、仪阖、露台、驰道、回廊、享堂、寝殿。寝后配有坐西朝东之汪华公庙,为祭祀汪氏先祖越国公汪华而建。现存建筑为金紫祠坊、戟门、碑亭、后寝及汪华公庙部分建筑,其它建筑遗址尚存。保护范围:东3米至水渠,南牌坊外5米,西围墙外5米至粮站仓库,北围墙外3米。建设控制地带: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祁门一本堂
一本堂位于黄山市祁门县,年代为明。又名“唐大司徒郑公祠”,为祁门西南乡郑氏七门总祠,始建于唐代,原为家庙,毁于元代,重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大修于民国,分为门楼、仪门、享堂、寝堂四进。祠堂长64.7米,宽23.7米,总面积1533平方米,名列祁门榜首。2012年2月28日一本堂被黄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同年12月26日又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间相隔不到一年。2012年,一本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外,东、南、西、北各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2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皖南委员会机关旧址
中共皖南委员会机关旧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溪老街69号。是清朝后期兴建的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临街楼房,占地面积177.87平方米,设有革命历史陈列馆。中共皖南特委机关旧址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领导皖南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机关驻地,是黄山中心城区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革命纪念地。1933年冬,方志敏派赣东北省总工会秘书长李杰三来屯溪从事党的活动,并建立中共皖南特委,先后发动和领导了5次有影响的农民革命暴-动-,其中柯村暴-动-后建立了皖南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保护范围:房基外,东、南、西、北各1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9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环砂村叙伦堂
环砂村叙伦堂位于黄山市祁门县,年代为明。坐东朝西,分前、中、后三进,由门楼、大天井、正厅、小天井、寝堂及楼阁组成,祠堂内所有立柱和横梁,挂有形象各异的楹联和匾额,书法秀丽、金碧辉煌。高悬于中堂上方的苍劲有力、庄重大字“叙伦堂”和矗立两侧的程氏祖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斗大金字,更是令人肃然起敬。“自古宗祠无二姓,傅、程两姓共用一座祠堂,体现了环砂人的淳朴善良、人文和谐的良好民风。2012年,环砂村叙伦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3米,南2米,西18米,北2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23米,南22米,西38米,北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丰口四面坊
丰口四面坊位于徽城至许村公路丰口村头路边,建时嘉靖年(1522-1566)间。四柱三楼,平面正方形,边长3.8米,高11米,梁和柱为花岗岩,坊和板皆紫砂岩。脊檐下有花拱,雀替雕饰花卉。实际为四个单间牌坊闭合而成。南面额坊上刻“台宪”二字,垫板上注“云南按察司佥事郑绮”。郑绮,丰口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北面额坊题刻“敕赠”、“廷尉”,并注“大理寺左副郑廷宣”等字。廷宣因了得封。西面有“恩荣”、“进士”等字。东面无字。此坊构形实属罕见。此坊是现存年代较早的徽州立体式石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山村古建筑群
灵山村古建筑群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灵山村。灵山村古建筑群有明清古建筑40余处,纵深幽多条小巷,相互贯通;溪东为鳞次栉比的屋舍和宅院,多为明清和近代古建筑。溪西多为民居附属建筑。跨溪有石桥二十多座。灵山村古建筑群含重点保护古建筑7处,包括村南水口古建筑翰苑坊、天尊阁、灵阳桥、五福庙4处,明代祠堂1处,清代民居建筑2处。它们是灵山村的代表性建筑,建筑类别丰富,形制多样,风格浓郁,展现了徽派古建筑独具特色的时代风貌。保护范围:南至灵阳桥外20米,北至上村路口方璧宅,东、西以丰溪为中心,西5—10米,东10—30米。保护范围:南50米,北100米,西至山顶,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承仕宅
承仕宅黄山市歙县昌溪乡昌溪村山源村始建于清乾隆末年。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承仕宅建于清乾隆年间,庭院式建筑,右侧置大门,饰以砖雕门罩。进门廊为天井。左廊用隔扇拼装为厢房。天井边柱础为青石雕,房窗及柱头撑木为木雕。中厅后置楼梯间,有后门通厨房。楼上格局与楼下相同,但后楼较高。近年来进行过多次维修,现主体基本完好,是典型的徽派古民居,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窗门等均有雕饰,是同类民居中的珍品,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保护范围:四周檐水以内及门前街道。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5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峰寺遗址
西峰寺遗址位于祁门县闪里镇港上村,时代为唐-清。西峰寺遗址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整个遗址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线外东南西北各50米相传唐光化三年(900),五台僧人清素飞锡杖卓立其颠,邑人郑传为建卓锡亭、西峰塔和寺院。吴王杨行密赐额“上元宝林禅院”,有屋百余楹。嘉庆十七年(1812)及道光十四年(1824)重建。后圮,遗有铜鼎、铁笛、锡杖。今塔基尚存,唐僧清素舍利骨在塔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璜田戏台
璜田戏台位于黄山市歙县,年代为清。坐南朝北,前有广场。建于民国2年(1912),开间15米,入深10米,脊高10米左右,檐高8米左右,台高1.7米。台基前部竖以料石。台口呈八字形,八字墙外壁做成假门,门柱、门楣饰以细腻木雕。左右副台的壶门、隔扇,上部都有细腻雕作。檐口大梁正中悬一“和声鸣盛”横匾,金碧辉煌,后台通间作化妆室和演员寝室。2012年,璜田戏台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前至戏台广场,其余三面包括周围通道。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5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豸绣重光坊
豸绣重光坊位于大北街朱家巷口,建于明崇祯年间,坊双柱单间三楼,宽4.08米,高9米,型制简朴。东西额枋分别鎸楷书“豸绣重光”、“龙章再锡”四字。“豸绣”指身为御史,“龙章再锡”指江秉谦曾含冤,后恢复品秩。其下均镌赠文林郎山西道监察御史江应晓,庚戌进士山西道监察御史江秉谦。江应晓、江秉谦均为歙县人,崇祀乡贤祠。这是一座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名誉的牌坊。豸绣重光坊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晓娣等宅(孙起孟旧居)
晓娣等宅(孙起孟旧居)休宁县商山乡汪晓娣等宅,因孙起孟出生于此而倍受当地百姓的推崇和保护。孙起孟,1911年生,1918年随父辈去苏州上学,在休宁商山度过了童年。曾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汪晓娣等宅(孙起孟旧居)为清后期建筑。1918年后转给汪静安开设南先一学私塾。整座建筑占地419.4平方米,建筑面积838.8平方米,具有典型清代徽派建筑风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巴慰祖宅
巴慰祖宅始建于明末,坐北朝南,分东西厅,前中后三进,1998年、2005年进行了两次大修,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其后进与中进分别为明式建筑和清式建筑起居区,皆为带楼阁的三合院,另有东厅、西厅和后花园。前进为清初式建筑客厅,内设8个展厅,陈列展品600余件。巴慰组宅建筑精美,典雅凝重,古朴大方,宽敞明亮,古色古香,徽韵十足。1998年、2005年进行了两次大修。2019年10月7日,巴慰祖宅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四周檐水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5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阜潘氏宗祠
潘氏宗祠位于歙县大阜村。始建于1585年,清同治时重修。三进。门厅为五凤楼式建筑,两侧八字墙上饰以细腻的砖雕。中为院落,石板铺地,两侧为虎廊。中进五开间,大厅梁。柱粗硕,雀替、平盘斗等处雕刻百骏,称百马图。月梁上高悬历朝名人匾额。后进高出地坪1米多,七开间,青石檐柱,重檐,有楼。天井池内有一汲水井,楼上左右两楼梯间有门通祠外后山。该祠气势壮观、雕饰精美。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大阜潘氏宗祠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氏宗祠与海宁学舍
苏氏宗祠与海宁学舍位于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岭下村。苏氏宗祠始建于元末明初,重建于清同治年间。该祠三进,进深38米,宽15.3米。前进门厅为五凤楼式,檐下木构件雕有人物、山水、楼台亭阁等图案,雕饰精美;第二进两边墙上绘有山水壁画两幅和忠、孝、节、义4个黑漆大字;第三进寝殿台基前立石栏与两边台阶相接,有青石浮雕栏板7块,石狮子望柱8根。现祠堂基本保存完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员公支祠
时代;清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昌溪乡昌溪村中该祠建于清代,三进三开间,门厅五凤楼式,立有高大石鼓门墩。中进享堂额枋与开间等长,气势开阔。后进寝堂天井设有消防井。寝堂楼板中开有香火窗,结构独特。门坊木构,四柱三间三楼,宽9.3米,高8米,两侧有护墙,四木柱用靠背石支撑。有月梁、额枋、斗拱,高瓴重脊,八角起翘,关檐板红漆雕花。2004年,被公布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祠墙外,东、西、南各10米,北至水池外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5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戴东原墓
戴东原墓位于休宁县商山乡东北几山头。墓地面积40平方米,土冢。墓向朝北,地面封土堆高1.5米,墓前有其子嗣所立的青石碑一块,上有隆阜戴氏,皇清特赐进士出身,敕授文林郎翰林院庶吉士,先考东原府君,先姚朱氏孺人合墓等字样。墓前有红砂岩长条石砌成的约20平方米的享堂,堂口宽1.2米。墓地周围山清水秀,阡陌连绵。墓后层峦叠蟑,苍松滴翠。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邦伯祠
大邦伯祠位于歙县许村镇东升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许村镇唐时即为官道上的要冲。许氏举族迁此得名,明末构筑大邦伯祠。大邦伯祠是许村现存历史最久、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祠堂。与大郡伯第、五马坊、大墓祠等建筑,同为祀奉纪念许氏东支始祖许伯升而建。大邦伯祠三进五开间,外加一门楼。进深60米,开间18米,面积约1080平方米。祠前临街,置有广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