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芜湖市旅游
芜湖市文物古迹介绍
无为县米公祠
米公祠,原名宝晋斋,位于无为县城内西北隅,为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于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任无为知军时所建。米芾崇尚晋人书法,他在得到王羲之《王略帖》、谢安《八月五日帖》和王献之《十二月帖》墨迹后,自题斋名——宝晋斋,以收藏晋人字画墨迹。斋前凿有墨池,池中有一小亭,名投砚亭,是米芾读书和挥毫的地方。相传,有一天夜里,池中蛙声聒嗓,滋扰米芾挥毫的心绪,他便取砚一方,-一“止”字,投入池中,蛙声顿绝。从此,水池变成墨色,故称“墨池”,而池中古亭便称“投砚亭”。池北有石丈(又名拜石),为石灰岩质太湖石,玲珑窍然。据《宋史·本传》记载:“米元章(米芾的字)守濡须
繁昌县烈士陵园
繁昌县烈士陵园建于1984年,位于芜湖市繁昌县城南峨山头。烈士陵园占地13万平方米,由烈士纪念碑、纪念塔、烈士公墓、烈士事迹陈列馆、凭吊台等纪念建筑物组成。总建筑面积982平方米的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为一幢两层楼房。在两层800多平方米的陈列馆大厅里,陈列着各个革命时期的繁昌乃至皖南革命斗争史料;645名烈士遗像及生平事迹介绍和部分遗物等。有着抗日战争时期谭震林率领新四军三支队指挥的“繁昌五次保卫战”史料;有苏托夫、罗锋等遭敌残害的悲壮事迹;有南繁芜地区军民策应的人民解放军27军300余人的“先遗渡江大队”和“渡江第一船”的史迹;还有建国后繁昌儿女在抗美援
芜湖烈士陵园
芜湖市烈士陵园革命烈士事迹纪念馆坐落于神山公园内,始建于1953年,于2005年重新修建,总建设面积为1500m2,实用面积为1200m2,共分为5个展厅,每一展厅的面积均为240m2。为第三批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于1995年、2001年两次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并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集中展示芜湖自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近百年中发生在芜湖地区内的重大历史事件、影响和推动本地区历史变革的重要人物,提示芜湖人民百余年来的爱国主义革命斗争史,突出反映在中国0的领导下芜湖人民为推翻-的反动统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江塔
中江塔巍然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半依闹市半偎江,古人誉之为“江上芙蓉”,系芜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江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续建落成。楼阁式砖木结构风水宝塔,八角五层,每边长4.1米。塔高43.7米,其中塔刹高10.16米。每层四窗,错置相间,每窗左右各设一灯龛。塔内结构一至二层为壁内折上式,石梯盘绕。三至五层为空筒式,木梯依壁。门窗塔壁,精雕细刻。墙面各边均嵌有砖雕,尤以1~2层圆形欹柱两侧的砖雕雀替最为突出。1987年经省考古研究所组织维修,恢复了塔的出檐部分。八个角用转角斗拱支承老戗出戗,出檐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字洞遗址
人字洞遗址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境内的古人类遗址人字洞,至今出土了300多件石骨制品,还原了欧亚大陆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活动的冰山一角。人字洞海拔高度100米,是一处发育在三叠纪岩层中经水溶蚀形成的洞穴,是早期人类较为理想的生息场所。洞穴堆积厚度约30米,宽8至12米,由于洞穴自然剖面呈人字形,故称人字洞,自上而下分为8层。人字洞遗址发现于1998年5月,经过多年的挖掘,考古学家在人字洞发现了7000多件更新世早期的哺乳动物化石标本,其中包括大量的大型灵长类的丰富多样的脊椎动物化石;尤其是发现了动物群中还有真马的存在,十分珍贵。此外,在已出土的石骨器制品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戴安澜烈士墓
戴安澜,原名戴衍动,又名戴炳阳,1924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当他看到祖国处在危难之中,为了表达自己镇狂飚于原野,挽巨澜于既倒的凌云壮志,他自行改名叫“安澜”。1925年,戴安澜入黄埔军校学习,35岁时出任第200师师长,这是当时中国军队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机械化师。1942年3月,戴安澜率部入缅与日寇作战。同古保卫战中,戴安澜写下遗书,决心死守孤城,并宣布,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战斗中,戴将军亲自提起机枪作战,率领第200师以仅9000人的队伍,抗击两万多日军达12天之久,使日军遭受了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牯牛山城址
牯牛山城址编号:7-0194-1-194年代:西周至春秋类型:古遗址所在地: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简介:牯牛山城址位于南陵县城东3千米的石铺乡先进村,北面紧依318国道,西南靠邻205国道。1985年发现。1986年秋,利用航空遥感技术对遗址进行详细探查,判定为一处古城址。199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古城进行了勘探和发掘。牯牛山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900米,东西宽750米,面积约70万平方米。古城北半部由五个高台地组成,各台地间以水道相隔,相互独立,水道与外围护城河沟通。南半部地势平坦,东南和西南角各有一个100平方米左右的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芜湖天主堂
芜湖天主堂位于芜湖市镜湖区吉和街28号。1889年法国传教士在鹤儿山建芜湖天主堂,1891年爆发芜湖教案,教堂被烧毁,后由清政府赔款12300多两白银在原址重建,于1895年竣工。后又增建主教楼、圣母院、天主教修士楼等建筑。4栋楼总建筑面积9731平方米。天主堂是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坐东朝西,砖木结构,平面呈十字形,面宽17米,最宽处2670米,东西长达3925米。教堂门楼左右两侧为两座造型挺秀的尖塔钟楼,钟楼高约18米,建筑面积2043平方米。天主堂南侧有四层高的修士楼,面积约4000平方米。主教楼、圣母院均位于芜湖市吉和北路19号第一人民医院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赭塔
赭塔,始建于北宋治平二年(一○六五年)。塔高五层,八面吟珑,飞檐饮马,每层嵌有佛像砖雕,塔顶呈圆形,状如一囗倒扣大锅。据传大风曾将塔顶吹掉,大雨漏水如注,有一天突然一口大锅飞来扣在顶上,从此不再漏雨。山、寺、塔层层而高,融为一体,成为著名的芜湖八景之一“赭塔晴岚”。赭塔久负盛名。赭塔坐落在赭山公园的“九华行宫”后院,始建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塔为砖石结构,五层六角,每层外墙均嵌有砖雕佛像,系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说大风曾将塔顶吹落,雨漏不止,一日突然飞来一口大锅扣在塔顶,从此不再漏雨。清代诗人黄铖的《于湖竹枝词》中“飞来覆塔尖穿,风铎无声不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英驻芜领事署旧址
芜湖市英驻芜领事署位于芜湖市镜湖区范罗山。清光绪三年(1877年),英国人在范罗山山腰至山顶,陆续监造了3座西式二层楼房,均为券廊式砖木结构。其主建筑坐北朝南,面阔25.38米,进深17.10米,高9.70米,建筑面积近900平方米。东、南、西三面均有深达3.5米的拱券回廊,廊柱挺拔,圆券清秀,建筑物下部为石砌基座,廊柱以优质红砖砌筑。四面坡顶采用深色瓦楞铁皮屋面,配以白色门廊石柱和连续拱券,拱顶夹砌青砖,色彩搭配协调柔和。南面有主入口,东西两侧有次入口,大楼之间为八角形大厅,大厅两面各有2间办公用房,每间皆有壁炉。大厅后面有装潢考究的三折木楼梯,通往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芜湖广济寺
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赭山西南麓。殿宇依山构筑,自下而上有天王殿(又称“山门”)、药师殿、大雄宝殿(又称“大佛殿”)、地藏殿、广济寺塔,共有88级台阶,四重殿宇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半山腰,后殿比前殿高出数十米。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天王殿内是十米多高的弥勒、韦驮像,两侧是哼哈两金刚。药师殿正中供奉着药师佛,药师佛曾发十二大愿,医治众生病苦,消灭延寿。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着三尊大佛,左右各有一尊配像,两边是十八罗汉。最上一层为主殿-地藏殿,两旁护以铁链。该殿是寺内最具特色的建筑,它仿照九华山的肉身宝殿式样建造,正中供奉着地藏菩萨像,高达12米,十分庄严。殿前一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门渡官窑址
东门渡古称符里镇,三国东吴时建镇,位于芜湖县花桥镇东门村,境内的东门渡官窑,建于皖唐至北宋时期,是最早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包括小山、营盘山、康王山、-地、窑头山、小竹园等6处,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陶瓷堆积厚达10余米,遗物主要有容器、动物造型、砂质碾槽、陶楼、蓬花钵、舀子等。“古窑址”与境内的“万佛塔”、“宝鼎庵”、“符川观”、“登亥井”、“百门潭”及“营盘山”、“康王山”等名胜古迹相映成片,与花桥镇沿山村南村的宋代9座古窑群遥遥相望,距新丰林场甚近,可建成集旅游、观景、购物为一体的休闲观光中心。东门渡窑址,为五代-宋窑址,位于花桥镇东门渡行政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金塔
巍峨千年的黄金塔黄金塔座落于无为县城东北5公里的凤凰山上,西河之畔,为一座仿木楼阁式砖塔,平面六边形,面阔3·4米,塔高35米,共9层,层层仿木斗拱,鸳鸯交手,结构牢固,逐层内收,造型挺拔,历经千年,巍然屹立。塔内设折式台阶,可盘旋而上,每层均设有不同方向的塔门,以便人们极目远望。根据文献记载和古建筑学家的勘察必定,黄金塔建于宋咸平元即公元988年,为我省现存年代最早的古塔建筑,北宁早期,无为县境内佛教兴盛,僧侣众多,遂在汰水边(现西河)辟地建成寺,称南汰寺,后又在寺中建塔,即黄金塔,形成规模宏大的佛教建筑群,但由于时代变迁,战争毁坏,南沐寺与黄金塔也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芜湖楚王城遗址
芜湖楚王城遗址位于芜湖市芜湖县,年代为战国—西汉。座落在芜湖县花桥镇黄池村,是战国至西汉的一座古城,西汉芜湖县城,亦即古鸠兹所在。古城依山构筑,城廊依然留存,面积近12万平方米,地势东高西低,四处城门旧址赫然在目,步入城内,秦砖汉瓦俯拾皆是,唐钱宋瓷唾手可得,可谓地道的小型博物馆。楚王城遗址,为战国-西汉城址,1985年经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9月经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2月经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楚王城遗址位于花桥镇黄池行政村山头自然村,城东行政村农庄自然村部分。楚王城依山构筑,现存遗址东西长380米,南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繁昌窑遗址
繁昌窑遗址位于繁昌县城南郊1公里的箬帽尖和锥子山北坡下的岗丘上,是五代――北宋时期一处专烧青白瓷的大型古窑遗址。柯家村遗址是繁昌窑的主要集中地,龙窑均依山坡而建,山坡下为废弃匣钵、瓷片堆积场,形成东西1公里、南北1公里的遗址分布区,总面积l平方公里。柯家村遗址创烧于五代,废烧于南宋初。遗址主要烧制青白瓷,次烧白瓷,采取龙窑一钵一器仰烧法,早期有过支钉烧造的过程。青白瓷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呈现出不同的白中泛青泛黄,青中显白的色调。产品有碗、盏、杯、碟、壶、盆、炉、孟、罐等,造型工整,制作精细。柯家村遗址青白瓷是五代时期南北方制瓷工艺交流而创烧出来的一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芜湖海关旧址
老芜湖海关位于芜湖市新芜区滨江北路。老芜湖海关为旧中国四十处海关之一,这是根据《中英烟台条约》规定,于1876年开始建立的,1877年2月18日设立芜湖海关,定为三等海关,4月1日正式开关,专征轮船装运的进出口货物税款,由英领事署总税务司管理关务,兼管港口、航政、代办邮政、气象等业务,还负责稽查-0-。芜湖海关通用英语。税务司受命于外籍总税务司,总税务司办公地点在范罗山领事署内。历任税务司都为外籍人员,掌管海关人员的招募、调遣、晋升、撤换等。首任税务司是德国籍吴德禄,首任税务关道刘传缜。除了担负正常业务外,还秘密收集各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俗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十殿大庙
九十殿建于南唐时期,为一群古建筑,有前殿、后殿、偏殿,总面积708平方米,加上横岗境内的九女墩墓、梵音庵、楚王城、妙因寺石狮,构成系列古迹,颇值沿线开发游览。九十殿,为清代建筑,1985年经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花桥镇九十殿行政村。九十殿为一组建筑包括有前殿、后殿、偏殿、戏楼,总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前殿三开间,硬山顶,面阔13.6米,进深11.4米。后殿三开间,硬山顶,面阔13.6米,进深14.8米。偏殿二开间,硬山顶,面阔11.3米,进深12米。均为清代重建,徽派砌法。殿内现存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介绍九十殿供奉祠山大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
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的南陵县和铜陵市境内,是一处西周时期至宋代的铜矿及冶炼遗址,年代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1279年。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发现于1984年,整个遗址区的总面积约600平方公里。遗址区内发现有冶炼、采矿遗址近百处。在其中的4处遗址内,还发现了一批西周及春秋时期的炼铜矿竖炉,汉唐时期的地下采矿场,唐宋时期的矿石焙烧窑、圆形炼铜地炉等重要遗迹。出土有冰铜锭、铜器、铁器、陶器等大量遗物。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的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它不仅为寻找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丹阳铜”产地提供了重要线索和物证,而且为探索中国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芜湖圣母院旧址
芜湖圣母院旧址位于市镜湖区吉和北路65号第一人民医院院内。1933年西班牙人设计监造,是芜湖市今存规模较大的教会建筑之一。圣母院由芜湖天主教会创办,1933年西班牙人设计监造,是芜湖市今存规模较大的教会建筑之一。共有两幢建筑,西边是修道院,与东边天主堂公署合称“圣母院”。建筑为券廊式建筑,平面类似“工”字横摆式样,东西对称,中楼南向外凸。面阔77.47米,进深32.75米,包括架空层共四层,建筑面积4217.36平方米。主教楼券廊式建筑,两层楼,底部有架空层;通面阔27.85米,通进深15.78米,建筑面积1611.90平方米。圣母院旧址是研究特定文化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皖南土墩墓群
土墩墓群皖南土墩墓群位于平铺镇境内,面积约5平方公里,数以二、三千计,1982年文物调查时发现,为西周至春秋时的大型公共墓地。墓内出土的文物有印纹陶罐、瓿、陶纺轮等。土墩墓平地掩埋、堆土垒冢,是古老吴国的重要文化遗存。2001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代土墩墓该土墩墓群特点是:占有较高地势,沿河流两岸的丘陵岗峦分布,一墩一墓,不见尸骨或仅见少量骨屑,随葬品置墓中心,一般1至8件,亦发现没有随葬品的空墓,以印纹陶盛器,夹砂陶炊器和原始青瓷器为主,铜器少见,常见铜器为鼎、剑、戈等,其形制大体与中原相同,纹饰有变形兽面纹、云雷纹、弦纹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