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芜湖市旅游
芜湖市文物古迹介绍
1、南陵惠民桥
南陵惠民桥位于芜湖市南陵县,年代为清。2019年,南陵惠民桥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徐家大屋
徐家大屋位于芜湖市南陵县,年代为清。座落在原县医院一带,光绪十年(1884年)竣工,除花园庭榭外,房屋九十九间半,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造型古朴奇特,环境优美,是南陵近代史上房屋建筑规模最大的古建筑。徐家大屋建造者是权倾一时的晚清显宦徐文达。徐文达(1825-1890)字仁山,工山镇山峰村人。清咸丰三年(1853年)始,在清军与太平军的激战中,徐文达出面组织民团协助清军加强县城四门守卫。他还采取多种途径,商请地方士绅、富户、巨商等集粮饷,供应军需。多年之后,徐文达坐上了两淮盐运使的宝座,高官厚禄,权势显赫一时。在其母七十大寿时,欲建一座豪宅以示庆贺。消息一出,众商贾竞相奉送厚礼。据传说,许多富贾抬送巨型宜兴花盆,上植盛开牡丹,下藏金银珠宝,计寿仪款数十万两。徐文达就用这笔钱,在南陵县西街曾被酒楼老板欺侮的原址上,大兴土木。到民国初年,徐氏家族及徐家大屋均已显颓势。徐文达的后人在徐家大屋一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白马山三圣古寺
白马山三圣古寺白马山三圣古寺位于芜湖市弋江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圣雅各中学旧址
圣雅各中学旧址位于芜湖市镜湖区狮子山顶,由博仁堂、义德堂和经方堂三幢单体建筑组成。其中博仁堂建于1910年,占地545平方米,建筑面积1808平方米;义德堂建于1924年,占地307平方米,建筑面积754平方米;经方堂建于1936年,占地336平方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安徽省47米,建筑面积672平方米。三幢建筑处在同一个水平位置上,主体建筑博仁堂居前,义德堂、经方堂一东一西居后,构成品字平面。建筑均为红砖砌筑,基座部分有通气孔,四坡屋顶,红色机制瓦铺盖屋面;砖砌立柱外凸,立面线脚复杂优美。博仁堂坐北朝南,以钟楼为中轴线,东西对称,平衡严谨,由基督教圣公会会长卢义德求助于美国万博仁师母得款兴建。义德堂坐东朝西,位于博仁堂东北,亦由卢义德募捐兴建。经方堂坐西朝东,位于博仁堂西北,由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捐资建造。三幢建筑均保存完好。圣雅各中学是芜湖最早的教会学校之一,王稼祥、恽代英、李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白鹤观遗址
白鹤观遗址位于芜湖市无为县,年代为商周、秦汉、唐。2019年,白鹤观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九十殿
九十殿位于芜湖市芜湖县,年代为清。2019年,九十殿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谦卦碑
谦卦碑,位于镜湖区市十二中学校内,明代,198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文为唐代书法家李阳冰铁线篆书,共四通,高1.95米,宽0.91米,厚0.17米,石质为青石,因碑文系抄录《易经》中一段“谦卦”爻辞而得名。明代嘉靖四年(1525),芜湖关监督张大用嘱人以民间收藏的李阳冰谦卦爻辞拓本刻石而成,立于学宫内,碑末有张大用题跋四行分书。保存基本完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旧址
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旧址位于芜湖市镜湖区,年代为清末—民国。2019年,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旧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杭西遗址
杭西遗址位于芜湖市无为县,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地处北纬31°1233.7和东经117°5259.8交汇点,南面400米为方家村,西面600米为赵家山,东临西河约200米,现存遗址由位于西部的1号墩和东部由南向北排列的2、3号墩以及环绕遗址的低田、冲地、沟渠共同构成。其中一号墩高出周围地面约10-12米,2、3号墩高出周围地面10米左右,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500米,遗址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杭西神墩遗址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08-2012年)期间新发现的一处古遗址。1号墩由于农田改造取土,遭到一些破坏,但总体保存状况良好;2、3号墩当地村民建房取土,遭到严重破坏。2号墩1-2米深处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遗物,主要是石器和玉器。据建房村民们的介绍,近年来多次挖出的文物还有少部分的铜器等。县文物管理部门根据实物考证,从专业的角度对石斧、石钺、玉玦、玉璜等进行研究,断定它们是新石器时代的遗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芜湖圣雅各教堂
芜湖圣雅各教堂位于芜湖市镜湖区,年代为近代。十九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法、英、美等国传教士纷纷来芜湖传教,使芜湖成为基督教在安徽创办最早、流派最多的地区。1883年,美国传教士设计监造了这座圣雅各教堂和牧师楼,总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教堂为哥特式建筑风格,平面呈“十”字形,券形门窗,钟楼为五层,高25米,顶端耸立着高高的十字架。2012年,芜湖圣雅各教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圣雅各教堂为中心,东20米至围墙,南10米至围墙,西20米至花津路人行道,北15米至围墙。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芜湖市繁昌县,年代为民国。938年12月,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由南陵沙滩角移驻本县中分村。司令部设于村南徐家淦宅,副司令员谭震林住在司令部对门徐崇道家。建国后,徐家淦、徐崇道两户房屋已改建,三支队练兵的操场尚存。1938年11月26日,日军占领了铜陵县城及大通、顺安等地,后又占领了大半个铜陵县。国民党守军撤退后,国民党第三战区将皖江抗日的前线铜陵、繁昌、南陵四区划归新四军防区。12月,第三支队奉命从南芜宣地区逐步移防到铜南繁地区,支队司令部驻在南陵的沙滩脚,政治部驻铜陵的燕子牧,第五团团部驻凤凰山。后因对日军作战需要,军部又先后调一支队一团、二支队三团来铜繁前线,这样在铜繁前线统归三支队指挥的新四军共有2000余人。1939年4月,为便于领导和指挥三支队在铜繁地区的活动,三支队司令部、政治部和五团团部迁驻中分村,直到1940年4月转移到铜陵桥头杨。他们在铜南繁地区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阮墩遗址
阮墩遗址是一处典型的商周时期台型文化遗址,位于繁昌县城西北20公里的新港镇东圩行政村东北1.5公里处,它北靠长江,四周为古河道洋泥河所环抱,台墩高出地表4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具有江南水乡独特的自然环境。阮墩遗址自1983年以来的多次调查和试掘,发现了大量商周时期的陶片,器形有鬲、甑、罐、瓿、豆、壶、钵等,此外,还发现众多石器、原始瓷、铜器和铜矿渣。阮墩遗址文化层深度有4米,遗址四周的断面均暴露出大面积的红烧土及厚厚的灰层,这一切表明古代先民们曾在这里有过频繁的活动。阮墩遗址的调查和试掘表明,该遗址是商周时期安徽沿江地区非常重要的遗址,该遗址面积大,保存状况良好,地层遗物丰富。在70年代,农民曾在阮墩边上的墓墩上挖出一百多公斤的铜块。据此现象分析这里很有可能是当时的古城遗址,该遗址为研究江南地区商周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保护范围:遗址本体现有范围,面积为11037平方米。建设控制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柯家村遗址
柯家村遗址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城郊。以城南郊的柯家冲窑和城西郊的骆冲窑为代表兴盛于五代末及北宋早期,北宋中期后渐趋衰废。遗址主要烧制青白瓷,次烧白瓷,采取龙窑一钵一器仰烧法,早期有过支钉烧造的过程。青白瓷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呈现出不同的白中泛青,青中显白的色调。产品有碗、盏、杯、碟、壶、炉、盒等,造型工整,古朴大方,有较浓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上品可与景德镇青白瓷相媲美,产品畅销长江中下游各地,甚至外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芜湖“小天朝”
芜湖“小天朝”位于芜湖市儒林街48号。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1890年后),是李鸿章送给侄女结婚的陪嫁房。建筑占地面积1590.69米,建筑面积2318平方米。2012年6月21日,被评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本体平面为长方形,面阔五间18.93米,进深四进58.98米,建筑占地面积1590.69米,建筑面积2318平方米,是一处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气势非凡的徽派建筑群,是芜湖古城内现存古建筑的最高范例。小天朝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使建筑艺术性和实用性得到完美结合,代表了清代晚期芜湖地区建筑水平,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通过它也可以对清代晚期的政治背景有所了解。保护范围:墙体外,东、北各20米,南30米,西50米。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县学记碑
县学记碑位于芜湖市镜湖区市十二中学校内。碑高2.62米,宽1.24米,厚0.24米,石质为青石。米芾(1051~1107)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知无为军时,芜湖学宫正奉诏扩建,开州县置学(地方办学)之先河,为记其盛,县令林修专请礼部尚书黄裳撰文,米芾书写《芜湖县新学记》,并刻碑立于学宫内。此碑篆书碑额,行书碑文,用笔俊迈,刻技亦精,实为米芾晚年书法艺术之珍品。因历时久远,局部字迹漫漶,保存基本完好。谦卦碑,位于镜湖区市十二中学校内,明代,198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文为唐代书法家李阳冰铁线篆书,共四通,高1.95米,宽0.91米,厚0.17米,石质为青石,因碑文系抄录《易经》中一段“谦卦”爻辞而得名。明代嘉靖四年(1525),芜湖关监督张大用嘱人以民间收藏的李阳冰谦卦爻辞拓本刻石而成,立于学宫内,碑末有张大用题跋四行分书。保存基本完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漳河龙门桥
漳河龙门桥位于芜湖市南陵县,年代为清。2019年,漳河龙门桥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桥主体建筑及桥头石墙。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5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