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衢州市旅游
衢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1、衢州三槐堂
时代:明至清地址: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该堂坐北朝南,总体布局前后共五进,并设戏台、厢房,平面呈“丁字形”。前四进通面阔14.30米,第五进通面阔29.80米,通进深50米,总面积1500平方米。一进门厅前有一水池,门前有旗杆石,面阔五间,梁架为五檩用三柱,前设卷棚后为天花。二进设戏台,面阔三间,梁架为十一檩,明间五架梁前双步后三步用四柱。二进与三进天井两侧为过廊。三进,梁架为九檩,明间五架梁前后双步用四柱,屋面前廊顶与主屋顶勾连搭成双顶。三进与四进屋面也成勾连搭;三、四进的柱均为梭形。四进,梁架与三进同,与五进天井两侧厢房为两层重檐。五进两层重檐。三槐堂建筑,柱、梁等构件时代特征明显,木雕工艺精湛。距今约四百年,建筑内部结构完好,整体形制保存完整。2005年3月16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下埠头天后宫
下埠头天后宫位于衢江区樟潭街道樟树潭村下埠头自然村,临衢江边而建,2011年1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据民国《衢县志》卷四记载:“天后宫,一在城东十五里樟树潭,嘉庆八年(1803)建,系均汀帮傅姓主之。”天后宫占地面积为633.02平方米,分布面积963平方米,大门外墙为牌坊式砖石结构,全部以砖雕镶嵌,图案极为丰富,外墙明间二楼有“天后宫”三个楷书砖雕大字,中轴线依次前厅、天井、中厅、后厅,从后厅西次间经过廊进入偏殿,偏殿坐东朝西。妈祖,原名林默,公元960年诞生,是沿海地区人民心目中的保护神。天后宫是福建商人为供奉天后娘娘(妈祖)所建,全国各地有很多天后宫,其建筑形式各具特色。该建筑布局严谨,规模宏大,特别是前厅、后进、偏殿,依旧能看到朱红断白,从砖雕、木刻中可以看出清代建筑风格,为研究民间历史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绍衣堂和横山塔
时代:明地址: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绍衣堂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横山镇横山村。绍衣堂建于明洪武年间,四进三开间,面南向,砖木结构。建筑现仅存前两进,第一进由门厅和后廊组成。第二进为正厅,硬山顶,山墙两侧各有一宽近1米的夹弄。1989年12月12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横山塔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横山镇横山村,原名“横峰塔”。塔建于明嘉靖十二年(1534年),平面呈八边形,高七层约30余米,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空心砖塔。1989年12月12日列入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因年久失修,砖块剥落,曾于2006年至2007年间落架维修。1989年12月12日,与绍衣堂一同列入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又同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开化大宗伯第
大宗伯第位于大溪边村的西面,坐北朝南。白墙青瓦,屋檐飞翘,保存完好的古祠堂在碧水青山和蓝天的映衬下,透出庄严、古朴的气息。该堂分三进,第一进戏台,第二进面阔九间,二进到三进中间,有廊。三进屋面与二进相同,有楼,面阔九间。站在正厅细细端详,正厅门楼为四柱三间五楼,翘角用一组木斗拱支撑。明间上方书“大宗伯”匾,下方几次间梁、枋借用专雕镶嵌,有栩栩如生的龙凤、狮象等图案。据村党支部书记余苏平介绍,大宗伯第建于明朝年间,平面布局保存完整,是开化面积较大、门楼较为宏伟壮观的古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大宗伯第又名追报祠,原为余氏追思光祖之功德而建。余氏祖光北宋宣和年间迁居该村后繁衍生息,与之后迁居该村的其他姓氏都能和睦相处,其间发生的众多孝道故事经大家相传,一直为后世诸人所效仿。大宗伯第于2001年被公布为开化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常山兴贤塔
兴贤塔,明代建筑。坐落于常山县球川镇水口外石壁底的溪边岩石上,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常山县志》载:“兴贤塔,在球川,明万历末年徐小竹、毛良明等建。”该塔系六面七层楼阁式砖塔,塔身高27.27米,塔基用条石砌筑,坚实牢固,底层设一门,门向朝北,塔身用青砖砌成,双层塔壁,两壁间设有可供一人上下的石阶,石阶按逆时针方向盘旋而上至层与层的交接处,每层交接处原有楼阁板,已毁。各层塔檐叠涩挑出,塔内空心呈六角形。现状:该塔原塔刹已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被雷电击毁,第六、七两层裂纹严重,每层塔檐均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其它保存完整。该塔建造风格独特,时代特征明显,对研究古代高层建筑技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986年8月11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7日,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霞山爱敬堂
爱敬堂:始建于明正统乙丑年(1445),原名“永敬堂”。明荣禄大夫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商辂亲笔提名改为“爱敬堂”,并为其书“爱亲者不敢慢于人,敬亲者不敢侮于人”楹联。咸丰八年(1858)太平军入境遭毁,同治甲戌年(1874)重修,民国十九年扩建。该建筑座东朝西,共三进,占地面积约760平方米。第一进原有戏台,现已毁。第二进正厅五间,通门阔17.8米,通进深8.3米,明、次间均为五架梁前卷棚后单步梁。月梁断面矩形略外弧,两端饰龙须纹线眉月状,并用丁头拱承托。柱础有石质八面形和鼓形两种,其下皆置覆盆,三合土地面。第三进为民国重建。二、三进间天井三面砌筑青石护栏,天井内清泉常年不断。整座建筑屋面硬山顶并有封火墙。199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尚书牌坊
尚书牌坊位于在常山县何家乡樊家村内,明嘉靖25年(1546)建,为纪念明弘治末年南京刑部尚书樊莹而立,系木质坊。柱上有“天顺甲申进士樊溢清简,大明嘉靖丙年重整”、“景泰丙子科浙江第十名樊莹,乾隆十六年重整”字样。自2005年以来,常山县以樊莹的廉政事迹为依托,加强对与其相关的尚书牌坊、尚书坟、尚书厅、湖澄祖庙、樊氏宗祠等文物古迹的保护、修缮和管理,修复和展示樊莹故居、宗祠、牌坊等遗迹遗物,充分挖掘廉政底蕴,建设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叫响“廉吏之乡”美称。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辟电教播放室、反腐倡廉阅览室等,收集整理樊莹的勤政廉政事迹,编印成《清简樊莹》一书,发给全县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及村两委主职干部阅读学习,着力构筑廉政宣传教育平台。尚书牌坊于2006年被命名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廉政教育基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霞山汪氏宗祠(含启瑞堂)
霞山汪氏宗祠(含启瑞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民国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汪氏宗祠,坐北朝南,前后三进,面阔五间,设戏台、厢房,总面积842.12平方米。一进门厅梁架为七檩,五架梁前双步用四柱,明次间设一活动戏台,戏台为重檐歇山顶。天井两侧为过廊。二进大厅,梁架为八檩,五架梁前双步后单步用四柱。三进后堂及两侧过廊,均为二层单檐。整组建筑保存完整,为浙西地区规模较大的祠堂。启瑞堂,民居建筑。坐南朝北,主轴线上为正厅、后厅、花园水榭、花厅。轴线东侧有别院、落轿厅、书斋等建筑。总面积3339平方米。整体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木雕装饰题材类型丰富,工艺精湛,题材品种多样,是我省一处特性较强的住宅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衢州郑氏民居
郑氏民居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下村,有一座建于清中期的古宅,原建筑规模较大,清咸丰年间后屋被烧毁,部分保留至今。2009年,该古宅评为市级文保单位。据了解,该古宅坐西朝东,砖木三开间三进二天井二楼,前楼后厅结构,面宽10.9米,进深25.3米,面积276平方米,为硬山顶。走进郑氏老宅,发现该建筑由东至西沿中轴线依次为前楼、天井、中厅、天井、后厅。前屋为二楼四合院结构,后厅为二进一层厅式结构,整个建筑做工考究,用料粗大,雕刻极为精细。门面砖雕人物生动,花纹丰富。据柯城区文化文物科负责人余仁洪介绍,此建筑的发现对研究浙西地区的民居提供了较好的实物资料,特别是门面砖雕人物生动,花纹丰富,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黄甲山塔
黄甲山塔位于衢江区云溪乡孟姜村黄甲山自然村,又称孟家塔,2011年1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万历三十九年(1611)重修。民国《衢县志》上记载着主持建塔者的名字:“兵道曹栋、郡守韩邦宪创建。万历年间,郡守洪纤若重建。”是六面九层楼阁式砖塔,高约41.9米,底层壁体厚1.2米,塔室直径3.29米,座基须弥座式,底层西南面辟壶门,可进入塔内,门额上和第二层塔西南面,分别有“双塔耸秀”和“砥柱凌霄”楷书,字迹均已模糊,二层以上每层三面辟有壶门,方向各自错开,各层叠涩出檐,每面檐下一斗三升拱两攒,整体完整,塔顶相轮向北倾斜。黄甲山塔它不仅展现了我国古代造塔艺术的成就,还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葱口洞穴遗址
葱口洞穴遗址位于衢江区上方镇龙祥村,2011年1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葱口洞穴遗址由葱洞及观音洞组成,葱洞遗址位于上方镇龙祥村葱口自然村,距离该自然村西东方向约500米处,洞口宽约3米,高4米,200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观音洞遗址地处龙祥村葱口自然村西南方向200米的无名小山,洞高约4米,宽约14米,进深18米左右。200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发掘总面积约60平方米,出土较多的动物化石。葱洞、观音洞遗址洞内出土陶片等遗物表明该洞穴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距今约6000年前后,正是根据这一遗址的出土文物,将衢州市的历史提早到距今六千年前,有着较高的历史考古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衢州孔庙
浙江衢州孔庙是孔氏南宗所在地。是中国仅有的两处孔氏家庙之一。浙江衢州的这座孔庙,建于八百多年的南宋时代。当时金兵大举侵犯中原,帝京开封沦陷,徽钦二帝被掳。新帝宋高宗南渡,孔子的四十七代孙衍圣公亦自山东老家南逃,受皇家照顾,赐居于衢州。衍圣公原指望赵家皇帝在抗金战争中获胜北返中原,重归故土,可是南宋王朝,苟且偷安,且把“杭州当汴州”。这位小小的奉祀官亦无可奈何,乃求助于朝廷及地方官府资助,沿袭曲阜孔庙型制在衢州建造了这座孔氏家庙。浙江衢州市政府于2005年9月28日上午在孔氏南宗家庙举行公祭大典。参祭人员以新上岗的教师为主,旨在弘扬师德教育,突出教育界祭孔。此外,还举行中小学生《论语》朗诵比赛、小学生《论语》章句书法比赛展览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三卿口制瓷作坊
三卿口制瓷作坊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峡口镇枫石村。三卿口制瓷作坊是清乾隆年间开始设厂建造的,经过民国,一直到建国后仍在烧造,至1997年停烧。现有龙窑一条,水碓房十一座,拉坯房四十余间,淘洗池七组,拉坯转轮及工具若干套。现存龙窑于1962年重修,至今仍可使用,并保持着历史风貌。作坊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如开采原料、粉碎、淘洗、成型拉坯、装饰、上釉、装烧、出窑等,保留完好。作坊区的民宅也还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三卿口制瓷作坊的设施和传统的生产工艺,对了解和认识古代制瓷生产、经营方式及经济性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再现古代制瓷工艺流程的活标本。2006年三卿口制瓷作坊作为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石崆寺
唐宋时期古刹石崆寺位于常山县城西南不足一公里处的近郊,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是大家游览休闲的胜地。寺前有一片百年古樟群,遮天蔽日,使人感到清幽宁静。石崆寺由前殿、大殿、后殿、偏殿四部分组成。寺前有一古井,为寺庙僧人提水之用,井水清澈甘甜,相传在天气晴好的日子,井底能看见一只金蟾在戏水。井旁有一池塘,即放生池。如今荷叶田田,莲花朵朵,放生池边悠然自得,使人消烦解愁。李溥以《西峰夕照》写下了如景似画的诗篇:“峥嵘古刹倚西峰,晚照明时紫翠重。斜影已横岩畔竹,余光犹映涧边松。依依渐见低孤鹜,冉冉犹看落下春。此际几回登览入,半天诗景兴偏浓。”地址:常山天马镇联系电话:501859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江山文昌阁
文昌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廿八都镇浔里村东北端。廿八都在仙霞关下,为浙闽交界之重镇,文化交会之地,文昌阁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坐北朝西,平面长方形,共三进,由前厅、正厅、后厅组成。前厅抬梁式,沿廊之廊沿两角出挑上翘,梁、枋、脊檩、额枋等均有彩绘。雀替、牛腿等雕刻瑞兽、瑞禽、人物等。正厅为正方形三层楼阁,面宽26.21米,歇山顶,重檐四面出挑上翘,明间两缝为五架梁前后单步,前廊设卷棚顶,明间前廊设扁六角形藻井,周围用彩绘花栱承托,牛腿镂雕狮子等。楼内草架、天花、裙板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图百余幅。柱础鼓形,下置覆盆。后厅形式略同一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峡口大公殿
峡口大公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大门位于院落之东南角,单间两坡顶。主体建筑大公殿,原来兼作家族书塾使用,故又称水星阁、文昌阁。建筑为三层楼阁,八角形攒尖顶,柱网呈内外双槽形式,用通柱;底层外圈为廊。楼阁后有厅三间,两坡硬山兼出歇山顶,明间五架梁前后单步用七檩,梁架施彩绘。后厅东侧又有小三合院建筑,可能原为管理用房;大公殿前置水池一。周围青山绿畦,环境颇佳。据大公殿宝顶的“大清乾隆四十六年岁次辛丑谷旦”铸刻,说明建筑建于清代中期,整组建筑布局整齐,造型独特,尤其是硬山屋顶与歇山顶结合形式,他处不见,具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常山徐氏旧宅
徐氏旧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民国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俗称三十六天井,规模较大。由偏居东南的门屋、横向甬路及中轴线上的大院落、正门、前厅、天井、中厅、天井、门墙、天井、后厅、天井,以及围墙外之花园旧址等组成,各天井两侧都布置有二层楼厢房。主体建筑的院墙两侧,还有通长的附房两排,东侧附屋进深较大,有的有二进深度,其位于后厅东侧部位的附屋后更辟有别院。整组建筑由中轴建筑向两侧展开布排。主体建筑如门厅、中厅、后厅等用材较好,工艺较细,包括院落周围的磨砖空斗砖墙等,显示了当时建筑的精细水平。建筑兴造于清末民国初。除了部分次要建筑外,保存情况良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小南海石室
时代:宋至清小南海石室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小南海镇石岩背村,2013年5月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沿衢江北岸分布,开凿于江畔红砂岩山体中。现存石室总数超过50座。可能是古代石矿遗址。石室入口形式有二种,一为沿悬崖峭壁处平行往纵深开凿,其二为山坡平面开方形口子,往下开凿。石室形成的时代据现有资料还无法确定。有人根据石室中的虫鸟雕刻判定为汉或南朝;南宋周大忠有“五丁运神斧,开凿自何年”之诗句,说明石室最早开凿时间要远早于当时。但从当地社会发展因素考虑,大规模的开采或大部分石室的形成,应在宋元时期和之后,包括砌筑城墙及民居建筑的大量使用此类石材等。现大部分石室保存较好,有些石室经旅游开发,成为大众参观游赏的胜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南坞杨氏宗祠
杨氏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分内外祠堂两座。内祠堂位于村落中心,约建于明末清初,前后三进,包括砖雕门楼、前厅、中厅及后厅等,不设厢房。其中,中厅梁架制作较精良,山面缝砖雕梁架具有特色。外祠堂位于村口,建造时代稍晚于前者。前后三进,包括门厅、中厅、后厅及两侧厢房等。门厅前设三重檐木构门楼,具有江山一带特色。两翼带木构门廊各三间。门厅北向出戏台。其两侧厢房于平檐0歇山屋顶,此法为江山清代建筑中独见,颇具文物价值。正厅三开间,进深十一檩,梁架有精美雕刻、彩绘等。除了木构建筑以外,宗祠外各有古井一。上述文物现保存状况较好。2005年3月16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霞山永锡堂
霞山永锡堂座落在开化县马金镇霞山二村东北面。座西北朝东南,共有三进,平面呈凸字形,占地面积约660平方米。为郑氏祠堂。第一进戏台,悬山顶,重檐翘角,明间柱上有牛腿承托;第二进厅,面阔五间,通面阔18.3米。明间两缝五架抬梁带前双步,檐柱上有牛腿,曲梁两端用雀替。明间有减柱造法,曲梁、月梁雕刻精细,有龙凤、人物故事图案。第一进至第二进中间有天井,两边下为走廊,上有厢房;第三进,面阔三间,通面阔11.30米,该进1928年重建。整座建筑砖砌墙,有覆盆形、鼓形、方形石柱础,三合土地面。该建筑布局合理、用材粗大,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建筑风格,也体现了一定的艺术特色,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