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旅游
温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1、岱石山石棚墓群遗址
岱石山石棚墓群遗址位于瑞安市莘塍镇和汀田镇分界处的岱石山上,共计34座。大多分布在山脊两侧和山坪上。其范围东西约400米,南北约80米。另外两座分布在凤凰山上。在一墓中曾出土原始瓷折腹罇一件,时代约属西周。1993年,经省考古所正式进行发掘,出土近百件石器、陶器、原始瓷器、青铜器等文物。现确定28座作为遗址保护,设置保护标志碑,对其中保存较好的三座砌筑石栏杆加以保护。石棚墓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铁器时代早期的一种墓葬形式,其结构特征:中空,旁设石支柱,上盖单块扁平巨石。在欧洲、亚洲、非洲及南美洲等许多国家的沿海地区和我国辽东半岛地区均有发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黄淮墓
黄淮墓位于瓯海区茶山街道南柳村大罗山北麓。墓丘扶椅式,由条石砌筑。前有两座神道碑,两侧各有石翁仲等石像生等若干对。墓域面积约500平方米。黄淮(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明初永嘉(今鹿城区)人。洪武三十年(1397)进士,授中书舍人。成祖即位之初,选为内阁大臣。成祖征战在外,命辅佐太子监国。深谋远虑,成祖赞以“如立高冈,无远不见”。仁宗即位(1425),进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宣宗即位(1426),亲征朱高煦,命黄淮留守,佐二王监国。次年九月力请致仕。尝数度入觐,尊荣有加。卒谥文简。著有《介庵集》、《省愆集》。《明史》有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大乌石雷公殿
大乌石雷公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坐东朝西,两进,并设戏台、亭,总面积约800平方米。两进均为五间两弄,悬山顶。第一进前厅,梁架为八檩,明间五架梁前双步后单步,前檐明、次间金柱间均设门,后檐明间与戏台连接。戏台,歇山顶,内设八角藻井。亭子,歇山顶,后檐与二进前檐明间连接。天井两侧以庑廊连接两进。第二进后殿,梁架为八檩六柱,用中柱。雷公殿,在布局和构筑上,不拘于传统法式,整组建筑以戏台为中心,亭子为对应,周以庑廊串接前厅后殿,行成一个封闭式整体,是我省一处较有特性的清代庙宇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玉塔古窑址
玉塔古窑址位于泰顺县彭溪镇玉塔村附近。有青瓷窑址三处,青白瓷窑址七处。窑床为龙窑形式,其一长37.36米,宽2.32米,窑墙用泥坯砌筑,券顶用楔形砖砌成。青白瓷有碗、盘、碟、盏、罐、壶、瓶、灯盏、水盂等。胎壁较薄,质地坚细,呈灰白色。釉面纯洁晶莹,器物以素面为多。纹饰仅在碗、盘内刻画卷草纹和篦梳纹或在外壁饰莲瓣纹。产品多为“芒口”,采用覆烧窑具装烧。窑具有覆烧窑具和垫圈、垫饼等。青瓷有碗、盘、碟、罐、壶和灯盏。胎壁较厚,质地坚细,呈灰白色。烧制时间:青瓷窑址为北宋,青白瓷窑址为北宋中后期至南宋早期。1978年省、市、县文物部门曾联合发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六科卢氏宗祠
卢氏宗祠位于瑞安市永安乡六科村,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坐东朝西,前后两进,占地面积370平方米。前进为门厅,面阔五间,进深二间,通面阔15.6米,通进深3.1米。石砌阶条石压面台基,重檐悬山式屋顶。明间门楣上悬有康熙年间(1661-1722)的“六科卢氏宗祠”匾额。后进为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通面阔15.6米,通进深7.8米,明间梁架抬梁式,次梢间梁架穿斗式,悬山式屋顶。左右有厢廊,进深一间。天井中有戏台一座,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平面呈方形,阔深皆4.35米。四柱,歇山式屋顶,柱头斗拱作七踩双下昂,施八角重拱复斗式藻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薛宅桥
薛宅桥又称锦溪桥,位于三魁镇薛外村,1988年列为泰顺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此桥跨梁长而斜度大,桥头坡度30多,是泰顺县内桥面坡度最大的木拱廊桥,造型古朴大气,巍峨挺拔,已被载入《中国桥梁史话》,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薛宅桥始建于明,现桥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1986年重修,为灰色叠梁拱式木廊桥,长51米,宽5.2米,离水10.5米,单跨29米,桥屋14间,薛宅桥与刘宅桥两桥都很大气,相比下刘华丽典雅,而薛挺拔辉宏,大红桥身高高耸起,凌架于锦溪之上,灰色挑檐直指兰天,在周围白色小盒子似的现代建筑中鹤立鸡群,夺人眼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真如寺石塔
真如寺石塔位于乐清市盘石镇重石村真如寺前,《永乐·乐清县志》载:“真如院,唐文德元年憎肇法师建。”石塔原有七座,现有四座,高5.16米,单檐,除高度和雕饰略异外,形式基本完全相同,基台平面六角形,立面工字形,束腰六面浮雕开框的卷草纹。真如寺石塔六角则用浮雕力士代替角柱,力土或跪或坐,足踏下枋,头顶上枋,从体态到裸露肌肉,乃至面部表情,无不显现负重神态,基座须弥座式,角柱梭形,柱端饰仰莲一匝,上下枭浮雕仰覆莲,六角设圭脚,束腰各面浮雕狮兽,奔跃矫健,栩栩如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法华禅寺
法华禅寺位于乐清市南岳镇嵩山南面山坳中。该寺创建于唐代,系当地嵩山方氏始祖唐银青光禄大夫方绮施舍创建,昭宗光化(898—900)间赐额,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建,民国二十一年(1932)再次重建。占地面积约5400平方米。三进合院式建筑,四周围墙高砌。金刚殿(山门)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正中上置木制匾额,大书“法华禅寺”四字。前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旁列十八罗汉像。殿前庭院两旁设有照壁。大雄宝殿面阔七间、进深七间,正中前龛供三宝佛,后龛立观世音。大殿前庭院左右有厢楼,后庭院东西设耳房。金刚殿梁架结构大都保存乾隆时重建风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圣井山石殿
圣井山石殿位于浙江省瑞安市大南乡境内,历史悠久,明嘉靖前就以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绚丽的景色著称于民间,圣井山石殿始建于南宋景定元年,现存部分为明代万历至清朝光绪年间所筑。为浙南历史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构建筑群。圣井山石殿是我市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石构建筑群,对研究我国古代石构建筑艺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殿内还保存的多方记载宋、明时期温、瑞人民到圣井“求雨”的碑刻,记叙每次大旱年月与灾情,是研究温州历史上灾害和气象规律的真实史料,弥足珍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密印寺
密印寺位于瓯海区南白象街道头陀山麓。俗称头陀寺,又名妙智寺。相传唐代高僧玄觉(665—713)曾栖迟于此。五代后汉乾祐年间(948—950)正式建寺。明末礼部尚书瑞安林增志(1593—1667)在此削发为僧,并兴复禅寺。顺治八年(1651)落成,寺宇宏敞巍峨,“地广十数亩”,“千楹万础,绀殿飞楼”,“可与吴越双经、天童、雪窦诸大丛林颉颃相望”。密印寺山门外为莲池,入门为天王殿。前殿为祖堂,殿右有心印楼。中殿为大雄宝殿,东、西为大小禅房、客舍,后为法堂、方丈阁、延寿堂、藏经楼,最后为忘山阁。总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周攀龙墓
周攀龙墓位于文成县十源乡龙虎丘村坟头岗。初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1.5平方米。扶椅式,由下坛、上坛(拜坛)、墓穴三部分组成,外砌风火墙环绕墓穴。用料全为青石,下坛方形块石铺地,两外侧置有旗夹杆一对;上坛左右设神橱,中置卧狮一对;墓穴正立面嵌雕板三块,阴刻篆体“周公墓”三字;墓穴圈椅扶手前设蹲狮一对,后靠设神位牌楼一座。全墓共刻楹联12副,诗歌6首。其墓式豪华为清代浙南墓葬所罕见。据董宪曾《皇清例贡生周君墓铭》:“君以勤俭居积,益恢其业,遂致富有,甲于一乡,凡言居室者首推焉”,可见墓主为当地首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大坪遗址
大坪遗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北龙乡大岙村北龙山北麓。北龙乡在飞云江口外一岛屿上。1983年11月文物普查时发现此遗址,面积约7000平方米,呈直条形。遗物有陶器、石器等。陶器,有泥质夹炭陶、泥质夹砂陶、泥质灰陶和黄陶以及印纹硬陶等。泥质夹炭陶,质地疏松,捏之即碎,中间夹有一层炭质晶粒,系植物茎等碎末掺人所致;夹粗砂陶,胎呈红黄色,表面着黑,粗糙元纹,掺有大量砂粒,质地疏松;印纹硬陶所占数量最多,质地坚硬,饰有条纹、回纹、云雷纹、斜方格纹等。石器有铸、矛、凿等。石铸,仅经粗磨,横剖面呈梯形,数量较多;石矛、石凿,磨制较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仕水矴步
仕水矴步,位于仕阳镇溪东村。修建于清嘉庆年间,架设于仕阳镇溪东村一段平坦宽阔、水流平缓的河面上。全长144米,共233齿,每齿分高低两级,高的那级可供肩挑扁担者或涨水时行走,低的那级可容两人并肩而行。对于石料的选择,建造者也颇费苦心:高的用的是白色花岗岩,低的使用的是青石。这种颜色与石质的搭配,不仅美观,更可以使夜行者可借星月微光的反光而畅行无阻;在涨水时,路人也可清晰地看见。其中还有更深的含义:石取其坚,计永年也;色取其白,昭利涉也。交通从三魁去仕阳的车非常多,最迟到下午4点,路程半个多小时,途径雪溪胡氏大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刘琏祠
刘琏祠位于文成县南田镇新宅村。始称“参政公祠”,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原址在三滩,民国初年圮废,唯清道光元年(1821)徐绍伟题署“奕世簪缨”匾额犹存。1946年族人出资重建,祠址改择南田刘府旧宅基,悬山顶木构建筑,面阔五间,明间梁架抬梁式,次间梁架穿斗式,明间正中塑刘琏坐像。梁柱粗壮,结构严密。刘琏(1348-1379),字孟藻,刘基长子,为人忠信刚毅,甚得明太祖朱元璋所赏识。洪武十年(1377年)授考功监丞,试监察御史,次年出为江西右参政。十二年(1379),为胡惟庸党所胁,堕井死。琏少有文行,尤工于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汉安乡侯墓
汉安乡侯墓位于瑞安市锦湖街道周岙村。民国二十六年(1937)重修。坐东朝西,由墓室和祭坛二部分组成。墓呈长方形,高出地面约2米,四周用块石砌筑,宽18米,进深9米。墓壁嵌有墓碑一方,上刻“汉安乡侯蔡公之墓,中华民国廿六年丁丑六月吉旦,池志澂书年八十五”三行行书。据《瑞安县志》载:汉安乡侯蔡敬则,字文庄,瑞安人。少负气节,弱冠通经义,灵帝光和间(178-184)举孝廉,授南阳令,后弃官归。时值四方盗起,起义兵御越寇有功,授永宁县东部(今瑞安境)都尉,设署于邵公屿,号令明肃,境内大治,省刑节用,五谷年丰,进爵安乡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严山董家大院
严山董家大院俗名“曲岩厝”,位于仕阳镇严山村,由大院、书斋、仓楼三个自然院落以及土楼等附属建筑组成。整座大院自西至东成一条折线排列。该院落建筑群外观各自独立,但其院内又互相联系,辟有通道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既分隔又相连的大院落空间。大院坐北朝南,建于清代中期,由门楼、正屋及左右厢房组成。书斋小院建于清晚期,由门楼、正屋及左右厢房组成。仓楼建于民国初期,由门楼与正屋组成,坐落院落群最东首。土楼位于大院西侧,为土木结构,平面呈方形,原为四层攒尖顶建筑,现存三层,双坡顶。2017年1月被列为浙江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降龙庵
降龙庵位于文成县南田镇水垟村,又名下龙庵。坐西朝东偏南,始建时间失考,明万历年间(1573-1619)重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于清乾隆(1736-1795)时重建,面阔五间,进深六间。明间藻井及天花板绘有山水与人物故事彩图,单檐歇山顶。殿前两侧附建轩楼各三间,总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庵内保留乾隆廿五年(1760)“参龙古刹”与“慈云法雨”两匾额,明代石础。左次间有大石凿制水槽一具,刻有“降龙庵,大清乾隆己酉年(1789)”字样。四周石砌围墙,东墙中嵌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三月“重修降龙庵年月田亩碑”一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心兰书社
心兰书社遗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玉海街道大沙堤150号(西河桥边)。心兰书社遗址修缮后和之前相比大为改观,基本恢复了原貌。书社灰瓦白墙,前门后廊,廊间立着方柱,柱与柱顶部有拱形连接,是典型的清末民初中西合璧式的风格。书社整个平面呈“凸”字形。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占地面积280平方米。修缮之后的心兰书社遗址大门朝南,正中间是一处大厅,厅内有一面高约3米的平面雕塑,描绘当年文人学子借阅图书的景象。厅中两侧有两个小间,里面放着书架,并有借书窗口。书社西面的厢房则摆放着清式桌椅,这里类似现在图书馆的阅览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章安四贤祠
章安四贤祠位于瑞安市城关镇西岘山,祀宋许景衡、陈傅良,元高明(则诚),明卓敬四人。旧为南山律院,后为五通殿,清初邑人倡议改祀四贤,后圮毁。今祠建于同治五年(1866),木石构架,面阔五间,通面阔9.56米,通进深5.70米。抬梁式,歇山顶,明间天花板正中央为方形复斗式藻井。祠前有柱笏亭,与四贤祠连檐构筑,亭平面正方形,面阔5.12米,歇山顶,太仆寺卿孙衣言书额。近年曾集资修缮。绘有四贤画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李孝光墓
李孝光墓位于乐清市大荆镇泗洲堂村柚树岭北麓。坐西南朝东北。其前立有青石墓碑,中镌楷书:“元崇文阁秘书监丞致仕训国大夫孝光李公号五峰偕夫人徐氏之墓”,左右两侧刻有铭文,下款“道光十六年(1836)秋八月众裔孙重建”。墓坛砌石及四周山墙均因年久沉埋。李孝光(1285—1350),字季和,号五峰,大荆淀岙村(今名田岙村)人。元代著名文学家。隐居五峰山下,泰不华、陶宗仪等皆师事之。至正三年(1343)应征,任著作郎,次年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致仕,南归途中病终通州(今北京市通县)。著有《五峰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