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宿迁市旅游
宿迁市文物古迹介绍
泗洪浮山堰遗址
浮山堰遗址,位于泗洪县泗河乡潼河村南,现存的部分在淮河的河床上。清光绪《泗虹合志》记载:梁天监十一年(514),梁武帝在淮河上修筑长达4.5公里的浮山堰,以抗拒北魏入侵,灌寿阳《梁书》记载:浮山堰工程浩大,动用20万人,历时两年。堰长9里,下阔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深十九丈五尺。遗址现存长约300米,黄土夯筑,宽15-50米,高约4米左右,出土铜箭头、铁剑等。堰的剖面是夯土层,现残存的部分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浮山堰遗址对研究古代水利工程、战争和军事设施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皂河龙王庙
皂河龙王庙在宿迁市西北皂河镇南,紧靠古大运河,西临黄河故道。龙王庙建于清康熙间(1662一1722),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修。1983年修复。龙王庙由南至北是禅门、钟楼、鼓楼、御碑亭、怡殿、东廊房、西廊房、大王庙、灵关殿、东滚龙脊、西滚龙脊、大禹王庙、东宫、西宫等,均按北京清代官式建造,内亦有清代官式彩画。庙的四周筑围墙,有三进院子,在灵关殿和大禹庙之间还有围3米多、高10多米的大柏树。御碑亭内乾隆御碑,刻有4个不同年代的乾隆御笔碑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埠子镇砖室墓
埠子镇砖室墓,位于宿城区埠子镇新街口以东100多米处。该墓为带墓道券顶砖室墓,墓葬平面略呈“甲”字形,青砖所砌,双层拱形券顶,砖缝间均参杂陶片加固,东部保存较好,西部遭到破坏,可能是盗扰所致。墓道为长斜坡状,坡度约30°。墓门用青砖顺砌,上部遭到破坏,向墓室方向倾斜,残存15层,宽1米,厚0.15米,高0.6米。所用墓砖尺寸为长28—30厘米,宽15厘米,厚4厘米。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判断,该墓时代为东汉时期,为研究宿迁汉代丧葬习俗提供宝贵的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宿城区实验小学古墓群
宿城区实验小学位于幸福路西、黄河路东、洪泽湖路北。2016年2月,为配合宿城区实验小学北校区工程建设,宿迁市博物馆对该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共清理了28座墓葬,2座时代为明清时期,其余均为汉墓。发掘出土的遗物以陶器为主,另外还有少量铜器和瓷器。陶器中灰陶占绝大多数,夹砂陶为主,少量泥质陶。器物纹饰多以素面为主,少量有绳纹-纹。器形主要有罐、壶、盒、鼎、钫、熏等。此次发掘的古墓葬群对于研究宿迁地区汉代及明清时期中小型墓葬制度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沟遗址
双沟遗址位于泗洪双沟镇双沟老酒厂内,东临中大街,南近淮河。2017年8月,受江苏双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并报经省文物局同意,宿迁市博物馆组织对该公司酒厂旧址部分地块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了一处砖石建筑遗址,采集到瓷片、砖块、瓦片、陶片(砂缸胎)、玻璃瓶等。初步判断该建筑遗迹当为明晚期或清早期。该遗迹与文献记载的“双沟酒业始创于1732年(清雍正十年)”相吻合,有可能是双沟酒厂的前身全德槽坊旧址,对研究双沟酒厂历史、开展工业遗址保护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宿迁耶稣堂
耶稣堂,始建于1925年,是牧师程彭云筹资所建。为城区所建教堂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底上两层可容纳600人左右。该教堂建成后,宿迁教会和美国教会开始分治,并成立了“中华基督教自立会”,该教堂的建成在宿迁教会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这座建筑是典型的西式教会建筑,建筑面积近400平方米,其造型十分别致,顶呈十字形砖木结构,粗看共四个立面完全一致,细看却有细微变化,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专家认为,这种形制的建筑,江苏省内仅有2—3处,具有保护价值。2006年6月5日,宿迁耶稣堂被公布为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顺河行宫遗址
顺河行宫遗址,位于宿豫区顺河镇顺河社区,东邻珠江路,西靠顺河村,南接燕山路,北与卷烟物流配送中心接壤。西距京杭大运河约500米。因工程建设,2014年9月,宿迁市博物馆对顺河行宫遗址进行考古勘探。本次勘探采用普探和重点勘探,辅以探沟勘探方法,了解了地层堆积情况,明确了遗址的范围及面积,发现墙基、灰坑、柱洞等建筑遗迹,采集到板瓦、筒瓦、瓦当、滴水、墙砖、城砖、铺地砖等建筑构件,对保护顺河行宫遗址,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墩墓群
凤凰墩墓群,位于宿迁老城区、马陵公园东面。2011年底,因工程建设,市文广新局联合南京大学历史系对该地块进行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共清理墓葬68座,墓葬分为砖室墓、砖石混筑墓、竖穴土坑墓三种。出土文物有陶器、铁器、铜器、银器、瓷器、画像石等器物200多件。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等判断,该批墓葬的时代跨度较大,从东周一直延续到明清。其中东周26号墓出土的青铜编钟、青铜鼎、青铜缶、陶编磬等遗物在宿迁地区尚属首次发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杰山汉墓群
灵杰山汉墓群,位于宿迁市区幸福路以东、鱼市口路以南地块。2010年初,因苏豪银座工程建设,由市文广新局联合南京大学历史系对该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考古发掘共发现109座墓葬和1条南北走向的明清古河道遗址。墓葬除一座为砖室墓外,其余均为竖穴土坑墓。出土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等文物300余件。该墓地初步判断是西南方向2公里处的秦汉时期下相城居民的墓葬区,为研究汉代宿迁丧葬习俗和历史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财皂河神庙
财神庙位于宿迁市皂河镇北首,建于清康熙年间。该建筑为廊院式建筑格局、砖木结构、-瓦屋面、正堂为明三暗五、前屋四间,建筑面积650平方米,总占地约为1500平方米。财神庙原为民间祭祀财神的庙宇,周边百姓每逢吉日进庙上香、敬奉财神、祀求降福、赐财。财神庙整体建筑风格清晰,文化内涵丰富,是皂河镇区内保存较好的清代庙宇之一,1991年被原宿迁县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宿迁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洋河老窖池群
洋河老窖池群始建于明代,作为中国“江淮派”浓香型白酒酿造技艺最早的物质载体,经历了明、清、民国、新中国四个时期,被誉为“中国白酒窖池活化石”,是国内保存最完整、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微生物种类最丰富的酿酒窖池群之一。老酿酒作坊始建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70余年不间断生产,见证了我国传统白酒产业的传承和发展。地下酒窖刚刚获批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唯一的酿酒贮存环节重点保护文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宿迁明清城墙
宿迁明清城墙,市级文保单位,位于宿迁市宿城区幸福中路西端,新华书店对面,为原宿城区区府广场。2007年配合城市基本建设考古发现。已经揭露出的城墙长度为60米,残高最高处约1米,墙宽约1.6米,砖筑。做法是先用木桩载入地下做地钉,其上用城砖砌筑。据《宿迁市志》记载:1688年地震,城墙倒塌多处。1767年重建。此段城墙与方志记载相吻合,应是明城墙倒塌后重修的清代新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余娟墓园
韩余娟墓园位于市湖滨新城井头乡境内,1983年韩余娟牺牲后,宿豫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小英雄牺牲的地方建造一座“韩余娟陵园”,共青团宿豫县委、县教育局、共青团淮阴市委相继授予她“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标兵”、“英雄少年”光荣称号;共青团江苏省委、共青团中央分别授予她“英雄少年”、“舍己为人小英雄”光荣称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她为革命烈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晓店青墩遗址
时代:西周至汉晓店青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晓店镇沈蔡庄东,遗址占地9万平方米,是西汉至周朝时期的遗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300米,占地9万平方米。连续有陶罐、豆、簋、杯、瓶、盘、鬲、鼎等陶器出土,其中有的属于炊器,有的属于酒器和贮藏器。更有青铜剑、戈、镞等出土面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墩遗址
郑墩遗址位于宿豫区新庄镇郑友村瓦庄组,北距新庄镇政府约2000米。遗址在一个呈凸形的墩子上,直径约为130米,顶部比周边地形高出约1.5米,据当地村民讲述为“郑墩”。该遗址分为耕土层、汉代文化层和新石器文化层等,发现有汉代古墓葬和新石器晚期的灰坑等,并出土陶罐、铜镜、铁戟、钱币、鬲足、鼎足、陶豆等器物和标本,对研究我市早期历史文化和丧葬习俗极具宝贵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虞姬故里
虞姬,项羽的宠姬,名虞。项羽困于垓下,曾作诗曰:“虞兮虞兮奈若何!”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有美色,善剑舞。公元前209年,项羽助项梁杀会稽太守,于吴中起义。虞姬爱慕项羽的勇猛,嫁与项羽为妾,经常随项羽出征。项梁死,项羽为次将,施升上将军,虞姬与项羽形影不离.这里是楚汉名人虞姬的故里,境内有虞姬河、虞姬庙、霸王桥、九龙口项家宅等名胜古迹与景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草湾人化石地质遗迹
泗洪双沟下草湾人化石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位于该县境内淮河引河岸,上世纪60年-古专家在这里发现了一段长15.27厘米的人类股骨化石,经研究被确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被命名为“下草湾人”,距今约4至5万年,这一发现打破了“南方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无原始人类踪迹可寻”的论说,对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具有极高的价值。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双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台山森林公园汉墓群
三台山森林公园汉墓群,位于湖滨新区晓店镇,北靠青桐路,西邻三台山大道。为配合工程建设,2014年9月,市文广新局联合南京大学历史系对该墓群进行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105座、窑址1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出土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琉璃器等200多件。该墓群为研究江苏淮河以北地区两汉时期的葬俗及当时的居民生活状态提供了实物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晓店镇鱼形墓
晓店镇鱼形墓,位于湖滨新区晓店镇三台山森林公园北部,为砖室墓,墓长2.3米,宽0.6米,整体造型呈鱼形,“鱼头”、“鱼身”、“鱼尾”均保存完整,在“鱼头”处还叠放一碗一罐,作为“鱼眼”,整体造型比例协调,栩栩如生。根据墓葬结构及出土器物判断,年代当在宋代左右。该种造型墓葬是宿迁首次发现,在全国也极为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葬俗有重要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墩遗址
王墩遗址,位于来龙镇耿陈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墩存高2.5米,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下层为1米厚大汶口文化层,集中在墩南,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出土有夹砂陶罐形鼎、泥质灰陶双鼻壶、背壶、袋足鬹等残器。上层为灰黄色土、有商时期夹砂、泥质红、灰陶片,纹饰有弦纹、方格、云雷纹等,可辩器形有罐、鼎、盆、豆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