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旅游
连云港市文物古迹介绍
龙洞摩崖石刻群
龙洞摩崖石刻群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办事处孔望山居委会孔望山龙洞庵西侧龙洞内、外壁和龙洞庵后崖壁上。龙洞摩崖石刻群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刻于龙洞内、外石壁上,另一部分刻于龙洞庵内及庵后崖壁上。石刻共有近30处,时代从宋至民国,字体、大小各异。石刻群内容丰富,对古海州地区水文、地理、人文、民俗、古迹都有反映,而且大多有纪年,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特别是明“安钝题刻”明确记载了“因观古圣贤遗像,来游此洞”,证明了孔望山摩崖造像在明代就被发现的史实。另外石刻字体齐备,名家时现,具有书法史研究价值。2002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岩石堠题刻
岩石堠题刻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朝阳街道西庄村西北侧,亦称记里石。刻于一天然石崖上,俗称“大招崖”,又叫“石台”。题刻宽26厘米,高92厘米,刻“岩石堠三十里”6字,字径10厘米,楷书。其南端石壁上有“古泉记”题刻,刻面宽85厘米,高87厘米,文13行,行13字,字径4×6厘米,楷书,记古石泉“然久被尘泥淤灭,有妨往来者饮水,深属不便真余发果见,乃化众人,召石匠重开泉底”等,年款具“大宋绍圣茂(戊)寅岁夏四月上旬口”。“记里石”在连云港市是首次发现,对研究全市唐宋时期交通、贸易活动等方面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10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1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陆军司令部旧址
民国陆军司令部旧址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连云街道办事处中山东路12号。由上海中兴公司兴建,原为建港初期办公场所,后为国民党连云港陆军司令部。该建筑立于临海半山坡上,坐北朝南,居高临下,实木结构。主体建筑两层,面宽五开间,左右对称。东、西两山墙建一层带门廊坡屋,每间宽3米,门廊分别朝东北、西北向,整个建筑跨度为12.9米,东西长24.2米,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建筑石墙为整毛石砌筑,水泥砂浆勾凸缝。该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现为驻军使用。1976年7月25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粟裕大将来连云港视察时曾在此居住。2010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谢家洋房
谢家洋房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中大街中段,又称荷兰建港办事处。系1934年海州地方士绅谢希愚建造的私人“洋房”。该建筑由荷兰人设计,青岛人施工,与连云港火车站办公大楼、钟楼,为同期建筑。连云港建港初期,荷兰承包商的建港办事处曾在此办公。“洋房”坐北朝南,高7.5米,14间,建筑面积256平方米。南向6厅3间,前后设有雕花走廊,屋顶前后坡面中间开荷兰式天窗。以门厅为轴线,东西硬山式建筑,房间左右对称。南北山头墙上有西式图案。洋房内设有壁炉、烟道设施。门厅前栽桂花两棵,一曰“银桂”,一曰“四季桂”。该建筑对研究连云港市港口开发和近现代建筑有一定参考价值。199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村、小村遗址
大村、小村遗址位于海州区花果山街道南云台山西麓,遗址西至大村水库堤坝,东、南、北三面至公路。遗址文化层厚1米余,面积约2万平方米。1959、1960年曾进行发掘。出土的遗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红色细泥质陶钵、石斧、石锛等,西周早期的青铜器,汉代的筒瓦,六朝的瓷片。小村遗址位于大村遗址北1.5公里,现为小村葡萄园。出土的遗物有新石器时代的陶片、西周时的鬲足、豆柄,战国时的几何印纹陶片、汉代的绳纹瓦片。1961年第6期《考古》发表过《大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勘察记》。是我国有名的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这里还是我省西周青铜器群重要的出土地点之一。大村遗址在新石器时代文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藤花落遗址
藤花落遗址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中云办事处西诸曹居委会南部,处于南云台山和中云台山之间的冲积平原上。藤花落古城由内外两道城垣组成。外城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由城墙、城壕、城门等组成,面积约14万平方米。南北长435米、东西宽325米、城周1520米。墙宽21~25米、残高1.2米,由堆筑和版筑相结合筑成。内城有城垣、道路、城门和哨所等。内城平面呈圆角方形,面积约4万平方米。南北长207~209米、东西宽190~200米,城周806米。墙宽14米、残高1.2米,主要由版筑夯打而成。内城墙体夯土中均发现非常密集而又粗壮的木桩。外城为生产区,外城垣有明显的防洪功能。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悟道庵石刻群
悟道庵石刻群位于连云区宿城乡悟道庵旧址。有民初题刻4处,明清碑刻2通,悟道庵天然石门处有“念佛成佛”、“别有洞天”、“德云常在”振亚、许鸿宾的题刻3处,字径40-50厘米,楷书;另有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立《了空碑》一通,碑高2.4、宽0.97米、额及边饰卷云纹,字径4厘米。山门内东壁嵌清顺治重刊《东海悟道庵碑》一通,碑文为《东海悟道庵碑记》字径2厘米,楷书,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海州知州杨凤等立,黄宣泰撰文。庵后井泉上西岩壁题“礼泉”二字,字径40厘米,东岩壁款署“民国八年许鸿宾”,楷书。此对研究云台山地区佛教活动、社会状况以及开发旅游资源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阳古城
介绍东海县有几个千年以上的古城,保存较好的为曲阳古城。曲阳县最初建于西汉时代,距今两千余年。城墙现今高宽均约5米多,城的轮廓清晰,整体呈钥匙形,东、北两边长160米,西边长260米;东南方有一缺拐。古城为黄土夯成,当年建筑时留焉的孔穴和层层夯印,现在仍历历在目。本地雨量丰沛,过去常遇水灾,此城能保存下来,堪称奇迹。曲阳古城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史载道教的先驱于吉,在经典作《太平清领书》中,就自称这本“神书”得于“曲阳泉水上”。近年来,这里还不断出土一些陶器、铜印、箭簇等汉代遗物。江苏连云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子相鲁会齐侯处
孔子相鲁会齐侯处位于赣榆县西北和山东接壤的夹山西南山麓。海拔320米。西北有“子贡山”,山上有“子贡晒书台”。据《春秋》载“(鲁)定公十年夏,公会齐侯于夹谷”,《左传》载“公会齐侯祝其。实夹谷。孔子相。”据地方史乘考证。此处为孔子相鲁会齐侯处。明嘉靖大理寺正卿裴天礻右曾访此山。曾有“翠微西近祝其城。齐鲁当年此会盟”诗句。明代曾在此建纪念建筑“圣人殿”、“圣庙”、“圣化亭”、“奎星阁”等。今唯存圣人殿基址。余均倾圯不存。另存明万历丙子(1576年)所立“孔子相鲁会齐侯处”碑一道,完好无损。孔子为鲁相参与鲁定公与齐侯的夹谷山会盟,是春秋时期齐鲁关系史上的重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麋鹿崖岩画
古时孤立于天涯海角的大伊山,处于偏僻之隅,又有神山之说,是尘世间失意人寻求庇荫和隐居的理想之处。应该说,岩画作者刘长世便是其中一位,他若无一定的知识水平和相应的身份以及时代背景、生活环境,何来如此一举呢?用以物喻意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而且勒于岩石上,寄冀于后代,这是平常人所想不到的。岩画上落款,应该有三个人具名,但因岩石年久分化,字迹模糊,难以辩认。排在刘长世前三个方框内某某人,其身份应比刘长世要高些;后三个方框内某某人,必定是石匠的名字,中间应是一个“和”字。落款全文应是“皇庆二年,正月二十二,上山拜崖,二月二十拆,某某人,刘长世和一个石匠某某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山土城遗址
土城遗址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塔山镇土城村。据考古勘探,古城城址平面近方形,总面积近52万平方米。城址东城墙南北长710米、底宽27米,剖面显示墙体采用逐层夯筑法筑成,每层夯土层厚0.15米,部分夯土内留存有陶片。南城墙东西长720米、底宽27米。护城河紧靠城墙外侧,普遍宽度为50米、深3-5米。城门方面仅南城门尚有迹象可辨,但整体形制与尺寸皆无法详探,其余城门因现代建筑破坏皆无法探明。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及相关史料记载,土城遗址所处的方位为汉计斤县或赣榆县境内,根据土城遗址的规模,推测其可能为计斤县或赣榆县下辖的里或邮等。1987年被公布为赣榆县第一批文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子午亭
子午亭位于连云区宿城乡虎口岭。僧振亚,法号炎灿,宿城法起寺住持。清末民初人,早年投身行伍。后出家为僧,田产、庄客与地方官绅多有结交,为实力人物。1926年建子午亭,四角形,全石结构。亭高3.8、檐边宽3.3、柱高1.6米。柱由方、圆形块石相间砌成,取“天方地圆”意。顶部由方块石叠涩砌成,九层,穹窿藻井。亭顶垒一扁球形石,高38、径52厘米,中有一圆形柱洞,径6厘米,南向亭额题“子午亭”三字,北向亭额题“瞻云就日”。两额款具“民国第一丙寅振亚建”、“丙寅年振亚题”。该亭结构严谨,作风古朴、自然。此对研究民国时期宿城一带佛教活动有一定参考价值,其建筑风格的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伊山宋代船画
大伊山宋代船画位于连云港市灌云县伊山镇大伊山。共有7处分别位于大伊山主峰南侧“阅古亭”下、大伊山金鸡岭公墓、大伊山大山圩、大伊山白鸽涧、大伊山西峰鹰嘴石、大伊山小金山、大伊山“阅古亭”西北10米处。岩画主要描绘宋代各式船的造型。船画采用写实的雕刻方法细致详实描绘出船身、平衡舵、桅杆、桨、帆等船的构造,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船的特征。大伊山船型岩画的发现对于研究连云港市的造船史、海岸线的变迁特别是宋金交战期间几次海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10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船画中心为零点,向四周各延伸20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船画中心为零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州文庙戟门
海州文庙戟门位于海州区海州中大街小学院内,现为教师办公室。戟门(亦称棂星门)是海州文庙的组成部份,初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海州知州侯镗重修。戟门现存五间(包括门东耳房两间),在东西山墙内,各嵌明碑一块。按明《隆庆海州志》,明代戟门只三间,四面无墙壁(改办公室时加),东西无耳房。现存戟门,大部结构带有浓厚的清初风格。中大街小学曾出土刻有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年款的铜爵、铜章,故现存戟门大致是康熙年间的遗物,当然,也不排除有早到明代的可能.海州文庙是历代文人祭孔活动的地方,是古海州的最高学府,对研究我市古代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调元小楼
陈调元小楼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墟沟街道北固山上。陈调元(1886-1943)字雪轩,民国时期曾任军长及安徽、山东两省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中将院长。该楼系-于1926年出资兴建,后赠予陈调元,故名。又因于此可凭窗观海,又名“望海楼”。德籍工程师设计,为中欧式古典别墅建筑。占地面积约363平方米(含地下室),全石结构,前有停车场,行车石路及石门等附属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现为驻军部队招待所使用。此对研究民国人物和近现代建筑艺术有一定参考价值。2001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门前广场,西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
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位于东海县石梁河乡磨山顶。1945年原山东省海陵县抗日人民政府为纪念1942年磨山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而建。塔基海拔138.3米,面南偏东27度。塔由花岗岩片石砌成,分踏步、塔身、塔顶三部分,通高5.4米,塔身四面凹嵌,由石灰岩方形磨光片石拼成的碑面,高3.5米,宽0.65米,正面阴刻“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七个大字,字径50厘米,魏书。背刻“海陵县抗日烈士纪念塔序”文,字径4厘米,8行,款具“中华民国三十四年立”。东面刻150多位烈士英名,字径3.5厘米,序文和款均为楷书。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是一份很有意义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材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徐福祠
徐福祠位于赣榆县金山镇徐福村。1982年,据经有关专家考证,此为秦方士徐福故里。相传村内有徐福故居遗址台地一处。1985年,赣榆县人民政府于原故址前立村碑一通,碑通高324厘米,宽86厘米,碑阳镌有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的“徐福村”三正楷大字,字径为28厘米。碑阴为赣榆县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1988年在原徐福庙旧址上复建仿汉建筑“徐福祠”一座,同时落成大型徐福塑像一尊。徐福祠,占地400平方米,祠堂建筑132.6平方米。徐福祠,含徐福村碑,徐福河口,徐福种药地,徐福宅基地。徐福村的发现,对徐福及其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9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清禅寺中大殿
国清禅寺中大殿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院内。俗称大寺,始建于隋,清重建。原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三进,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厢房、方丈室等。1923年,寺院改为灌云县中学;1949年后改为板浦中学,拆大雄宝殿建礼堂。现仅存山门、中大殿,均为砖石结构,小瓦面,硬山式,拱形门窗,室内无隔山,立字梁,木梁柱,圆雕柱础。中大殿面阔三间16米,进深7米,高7.2米。山门有行书“国清禅寺”四字门额及石香炉一对。2010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大殿外墙向四周各延伸5米。建设控制地带:大殿外墙向四周各延伸1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阳遗址
朝阳遗址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朝阳街道新县居委会朝阳水库西北侧,面积约3200平方米。朝阳新石器遗址堆积较厚,遗物丰富。1976、1994年进行两次发掘,其上层多见夹砂红陶,器形多为鼎、盆、罐,纹饰多指甲纹、附加堆纹,鼎足多为圆柱形、扁凿形。下层多见鸟头形鼎足以及薄如蛋壳的黑陶,属典型的龙山文化。另外,还有属于大汶口文化的泥质红陶残片。朝阳遗址是江苏省距海岸线最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对研究龙山文化的地理分布及连云港市海岸线的变迁有重要价值。1982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公布为江苏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以小路为界,西至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墩庙遗址
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城头镇青墩庙村。为一高约3米,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大土墩。1960年清理发掘。清理出土有矮裆鬲足、泥质灰陶片、砂质陶鬲足以及双翼式铜箭镞、骨铁、骨椎等遗物。在其下层发现了岳石文化的灰坑打破龙山文化层的重要迹象,对研究岳石文化的源头、族属以及与商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佐证。1989年被公布为赣榆县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厉大公路,南至青墩庙村王洪昌民宅屋后;西至600米处林荫道;北至青口河南岸。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厉大公路东侧60米,南至保护范围外60米,西至保护范围外75米左右,北至青河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