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吉林省 > 松原市旅游
松原市文物古迹介绍
1、扶余县烈士陵园
扶余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88年,正值东北解放40周年,为了表达全县人民对革命烈士的崇高敬意,扶余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建“三岔河镇烈士陵园”。占地10900平方米。恢复县制后,“三岔河镇烈士陵园”更名为“扶余县烈士陵园”。由于陵园面积小,2002年县政府决定将陵园移址新建。新烈士陵园于2004年8月13日落成,占地39000平方米,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碑、梁士英烈士全身塑像、无名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群和革命纪念馆。走进陵园首见的是高耸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此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身刻有“革命烈士纪念碑”金光灿烂的七个大字。革命烈士纪念碑右侧,耸立着威风凛凛、全副武装手端冲锋枪、岿然伟岸的梁士英烈士站姿铜像,像座镶嵌黑色大理石,碑额刻有刘震题写的“伟大战士,光辉楷模”八个涂金大字;碑的后身刻有梁士英生平简介。革命烈士纪念碑左侧为“无名烈士碑”,碑额-“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世界和平而献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塔虎城
塔虎城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北部靠近白城地区的八郎乡北上台子屯北侧嫩江南岸的平原上,在查干湖东面,南距县城50公里,西北距大安县城10公里,是一处辽代古城遗址。城址简介辽重熙八年(1039年)置州城,城为方形,周长5181米,为土所筑,高6米,城有4门,惟有西门保存较好。这是辽国皇帝的“行宫”和春行打猎驻足之地,当年这里除驻有辽军官兵外,还为佛教圣地和贸易中心,曾出土不少唐至辽代的文物。建筑特色塔虎城,辽、金城址,位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八郎乡北上台子屯北侧嫩江南岸的平原上。西北10公里是大安市,城西1公里是长春一白城铁路,长白公路穿城而过。“塔虎”,蒙语“胖头鱼”之意,因其周围湖泡过去盛产胖头鱼而得名。城呈方形,方向正南、周长5213米。东墙1314米,西墙1298米,北墙1323米,南墙1278米。城墙高5一6.5米,基宽20一25米,顶宽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南城子石刻群
位于长岭县前进乡政府所在地福庆长屯南5公里,在东尹家屯西南1公里处,坐落在一条东南-西北走向、长约800米的大漫岗南坡。南100米是一片低洼的沼泽地,东南300米是八宝湖,东北200米处是一条南北向深5米左右的水沟,东500米是城东屯。遗址概况古城呈梯形,方位南偏东50度,四周城墙均为黄土夯筑,夯层厚为10-13厘米。东墙长269米,高1-2.5米;南墙长330米,高1-2米;西墙长253米,高1-1.5米;北墙长315米,高2-3米;城墙周长1167米,城墙的底宽为10-15米,顶宽为0.8-2米。在城墙址的东、北、南三面分别有一座宽11米的城门。除北门可见瓮城迹象外,其余二门由于破坏严重,已无法看出是否存在瓮城。北墙有三个马面,门洞两个,间距60米,在城的西北角和东南角各有一个角楼,城四周没有看到护城河的遗迹。城墙大部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仅北墙保存较好,但墙的底部也有多处被挖掘,城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妙因寺
妙因寺亦称“大通寺”,藏语称“大通多吉强”,清光绪年间改称今名。始建于一七四一年(清乾隆六年),是吉林省著名藏传佛教古刹之一。一九五四年和一九六六年先后两次遭破坏。二OOO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重建,于二OO二年七月竣工。妙因,绝妙之行因,菩萨三大行也,即大慈、大悲、菩提心。位于今天祝县城西50公里的大通河东岸连城鲁土司衙门附近,背靠石屏山,右临大通河,山水相映,环境幽雅,是甘肃著名的风景游览区。妙因,取自佛家“绝妙之行因,菩萨之大行也”。佛经云,“妙因斯满,极果顿圆”,这是菩萨修行的最高果位。妙因寺建成于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是郭尔罗斯前旗“沙卜隆”云丹扎木苏活佛为祝贺乾隆皇帝寿辰而建。当时报请清朝理藩院,赏赐满、蒙、藏、汉四种文字匾额——妙因寺。后几经修建,到清朝末年福兴寺因年久失修迁来之后,这里形成有佛堂、经堂、活佛斋院、北仓、东仓、西仓等建筑群体,共计房屋五百余间。佛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扶余古庙宇
至圣先师庙孔子庙在县城里东南营子东南隅,《吉林外记》记载,是道光二年修建的,庙院内有多年生榆树,风景颇佳。庙里塑孔子像,庙台上有四配(孟柯、曾参、孔?场⒀栈兀┘笆?二哲牌位、七十二贤人等等。旧社会每年旧历二、八月祭孔(也叫祭丁),由教育局主办,杀猪、羊、牛三牲,在庙内祭祀,称三牲祭。各机关、学校学生也都参加。孔庙是原扶余县八景之一。玉皇阁玉皇阁在扶余县城南关外,庙分上下两层,上层有玉皇像,东西墙壁上面画的风、云、雷、雨、电、闪等神;下层有灶王和惧留孙老祖等神像,每年由各商家厨师及饭馆厨师们于旧历五月初三联合上供一次,对俱留孙老祖的祭祀。是由绳麻铺行业每年办会烧香上供(这个惧留孙老祖有捆仙绳,所以供他〕,墙壁画的是哼哈二将郑伦、陈奇(封神演义记载的),这个庙是解放后为破除迷信拆毁的。药王庙药王庙在县城内东南营子,据《吉林外记》记载,是乾隆十六年修建的。这个庙仅一间,庙内塑药王像(孙思藐),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万善石桥
解放前,扶余县有大小桥梁14座,其中石桥1座,木桥13座,另有涵洞6处。这些桥梁、涵洞除万善石桥外,其余都已年久失修,不能使用。万善石桥位于长春岭镇西9公里石桥乡的石桥村东头,是连接扶三北线的交通要道,横跨夹津沟子。夹津沟子北通松花江,南达集厂、南天门等地。每遇雨水增多,沟水上涨,水流湍急,虽有木桥,但往往坍塌,不能经久,故行者苦之。当地民众纷纷上疏,促使县衙提倡“募集善资,修筑石桥”。建桥始于民国元年,由长春岭慈善会吴老常、石老洪等,鼓励当地一批僧人四出化缘,化缘远至鲁、晋、冀、豫四省,他们的口词是:修桥行善,不修今日修来世。他们的行动感到了各地的官商富户乃至穷人,多则捐资几千吊,少则几吊,共募集资金一百六十四万四千六百五十二吊八百文。建桥的石料从吉林市郊阿什哈达采购,经由松花江运到扶余,再用大车运至建筑工地。万善石桥建成于民国十年,(1921年)是吉林省内最早的一座公路石桥。石桥是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石头城子古城址
石头城子古城址,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三岔河镇境内。距松原市区100公里,距扶余县城1公里。是辽代至金代时期的古城遗址,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500米,南北宽400米,城墙高5至6米,四周有护城河。古城城墙依稀可见,残垣保存完好。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座落在一块略高于四周的台地上,平面呈矩形,东西宽,南北窄,方向350°,城墙周长1922米。古城破坏严重,东墙已荡然无存,仅有隐隐可见的漫坡及墙基特有的土质土色,尚可显示原墙址的所在。西墙残缺不全,高低不平,可见人为破坏痕迹,残高最高处为1.5米。南墙也被平毁,在墙基上开有一条水渠。仅北墙保存较好,基宽13.5米,上宽2.6米,横载面呈梯形,残高2.25米。北墙的西部,尚存一马面,城的西北角,有角楼残迹。在南墙的中部,有一明显的缺口,应是城门址。环城有一条护城河,现已淤平,上宽16米。城内由于破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红石砬子遗址
前郭县红石砬子遗址,别有一番天地,考古工作者以独特的手笔,给它挥洒一层“汉书文化”的神秘彩色。因此,它以新的面貌出现,引人嘱目,不知吸引了多少学者和游客。如果你想去那里一游,可从前郭县城乘车,向东南行程20公里,到吉拉吐乡东灯楼库屯,再向东南走3公里,便可到达红石砬子遗址。遗址坐落在松龙江南岸依丘傍水的漫岗上。这里南北有起伏的迤俪丘陵,伴着一泻千里的松花江静静地流淌;西面筑起一道苍翠的防风林带,宛如古老的长城在这里护防,风景幽美、静谧,是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地方。如果你信步走上漫岗,就会发现脚下有许许多多的陶器碎片,暴露出来的出土陶器多姿多彩,有锥状、0状的陶鬲足,有精美陶纺轮、红衣陶片、素面黄褐色陶片、箅点纹组成三角形褐色陶片,美观可爱。采集的标本有鬲、鼎、钵、罐、豆,虽然支离破碎,但对考古工作者来说,则视为珍宝,别看是一些碎陶片,在他们眼里会发出璀璨的光彩。“红石砬子遗址别具一格”,就是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春捺钵遗址群
春捺钵遗址群位于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赞字乡。发现于2009年11月,包括四处大型辽代遗址群。在遗址群中发现了上千个“土台”,发现了大量的古钱币和陶、瓷片等物品,均为辽代、北宋年间制造,这在我国尚属首次。经考古专家调查初步认定是辽代皇帝四季捺钵(皇帝行宫)即春水夏凉秋山坐冬中的春捺钵遗址群。同时证明了封建社会时期到吉林省来的第一个皇帝是辽代的皇帝,而不是此前考古界公认的清朝皇帝康熙,在时间上提前了700年左右。该遗址群的发现填补了国家和省文物部门多年未寻找到春捺钵详细地址的空白,将为乾安县乃至吉林省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非常重要的资源。2009年11月初,乾安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听说有老百姓在“花敖泡”附近挖出了很多铜钱,其中一个人最多挖出了800多枚铜钱,还挖出了铁锅、灶台等,这一情况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经过仔细勘察,先后在赞字乡洁字村科铁公路线北的“花敖泡”南侧、让字镇藏字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前伯都古城遗址
伯都城,辽、金城址,位于扶余市城北12公里的伯都乡政府所在地东南200米处。城的东、南、西三面是平原,东北部有一东南走向的慢岗。城西240米处是伯都乡通往扶余镇的公路,西距第二松花江4公里。城略呈方形,方向北偏西5度,夯土版筑。周长3132米。东墙长709米,西墙长797米,南墙长812米,北墙长814米。墙高2-3.5米,上宽3-4米,基宽14-16米。城墙有几处被破坏。现存4座门址,分别位于各面城墙正中。北门宽9米,东门宽8米,南门宽8米;西门宽9米。各城门外均有近于方形的瓮城。东、西、北城保存较好。南瓮城已成耕地。马面19个,北墙14个,西墙5个,其它墙辨认不清。北墙马面宽约10-13米。马面间距60一80米。在城的东南角、西北角有角楼遗迹。角楼呈半圆形,高3.5米。城内尚存4处土台,位于城内西南部其中一处较大,呈圆角方形。东西、南北各26米,高3米,表面散布大量灰方砖、长方砖、布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扶余龙王庙
龙王庙地址在扶余县城南关外,据《吉林外记》记载,是乾隆四十九年修建的。这个浦平常不开庙门,也没人给他办会,如遇每年天旱,久不下雨,大家在庙前跪香上供、打表,恳求天上下雨,龙王行雨等等。旧社会迷信说雨是龙王行的,龙在大海里、大江里能腾云驾雾,天要老不下雨,就得向他哀求,雨就能下。如在芒种前后雨没有下来,地不能种,苗不能出,这时人们都到龙王庙里跪香上供,恳求下雨,以救众生。还有各家大门小户撤龙牌,龙牌是用黄千纸写的,上写:九江八河五湖四海龙王之神位。两边写:油然作云,沛然下雨。供在各家大门口,门口放上一口大缸,插上杨柳树枝。大家在庙里跪香,打表(表是给玉皇打的),表我已记得不太完全,大意是恳求玉皇大帝发敕令,叫五湖四海,九江八河龙王诸神速行急雨,如五日不下雨则无谷,十日不下雨则无禾;请玉皇大帝早发慈悲,以救下方众生。如甘霖早下,大家杀猪杀羊,还许戏五天,以谢神灵等,还愿杀猪杀羊,大家吃素等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大金得胜陀颂碑
正面龙身盘曲间留额心,镌刻大金得胜陀颂六个篆体字。碑身高177厘米,宽85厘米,厚31厘米,碑身左右边缘阴刻忍冬草纹饰,正面刻有汉字碑文815字,背面刻有女真大字碑文1500余字;碑座为龟趺,长160厘米,高72厘米,宽97厘米。石碑全身高为328厘米。编汉字碑文如下:大金得胜陀颂并序奉政大夫充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太常博士骁骑尉赐鲱鱼袋臣赵可奉敕撰儒林-府清安县令武骑尉赐鲱鱼袋臣孙俣奉敕书丹承直郎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充国史院编修官云骑尉赐鲱鱼袋臣党怀英奉敕篆额得胜陀,太祖武元皇帝誓师之地也。臣谨按《实录》及。睿德神功碑云:太祖率军渡涞流水,命诸路军毕会,太祖先据高阜,国相撒改与众仰望,圣质如乔松之高,所乘赭白马亦如岗阜之大。太祖顾视撒改等人马,高大亦悉异常。太祖曰:此殆吉祥,天地协应吾军胜敌之验也!诸君观此,正当戮力同心。若大事克成,复会与此,当酹而名之!后以是名赐其地云。时又以禳桧之法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孝庄祖陵旅游区
孝庄祖陵旅游区坐落在前郭县长山镇,距市区35公里,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以东侧的孝庄祖陵陈列馆为主体,西有游船娱乐区,南有仿苏州园林区,北有卡丁车区和钓鱼台,中间有人工湖。南方园林特有的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曲苑风荷在此都一览无余。整个园林古朴典雅与现代时尚相得益彰。其中区内代表建筑孝庄祖陵陈列馆。该馆采用传统四合院建筑形式,三个展厅和门房以单面回廊相连。馆正厅展出的是孝庄文皇后生活纪事。西厅是孝庄祖陵纪实,东厅是孝庄祖陵的神奇传说和当地的民风民俗。馆中陈放着我省现存的古代大型碑刻、省级重点保护文物“追封忠亲王暨忠亲王贤妃碑”。俗称“库里碑”。至今已有350多年,是目前吉林省现存清代碑刻中规模巨大、雕刻精细,艺术处理较完美的古代石碑之一,也是清皇室与科尔沁蒙古部联姻的历史见证,具有很高的欣赏和考古价值。馆外还有近期出土的拴马石,距今已有360多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清追封和硕忠亲王碑
忠亲王碑位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新丰乡库里屯南,当地百姓俗称为“库里碑”(见图);因此碑为满、蒙两种文字,又被人称为“满蒙文碑”。碑通高5.82米,石质为火成岩,上有二龙戏珠题字碑额,下有底座,碑身四周精刻12条云龙图案,头上尾下,各逐一球。碑文为15行竖写阴刻满、蒙文字共计383个,右侧八行为蒙文,201个字,左侧七行为满文,182个字,每种文字第一行皆为“追封忠亲王暨忠亲王贤妃碑”,末行皆为“大清国顺治十二年五月初七日立”。忠亲王,博尔济吉特氏,名寨桑,为清初蒙古科尔沁部贝勒;他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的外祖父,忠亲王贤妃,即顺治皇帝的外祖母。二人死后,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被追封为和硕忠亲王和贤妃;顺治十二年五月初七,按顺治皇帝的旨意,由他们的长孙和塔立碑于墓前。碑文(译文)如下:“帝王恭贤尊功,必崇封宏世,宪前而存后,广开亲工之道,铭于铁石,宜究本以示意。圣母明圣仁上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狼牙坝古墓群
狼牙坝古墓群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五批1999.2.26地址:乾安县城西乡年代:青铜时代类别:古墓葬管理单位:乾安县文管所是否开放:否狼牙坝泥林位于乾安县西35公里处大布苏东岸的西坡,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距地表I米左右的横断面上,显露出两个文化层;一个是新石器晚期和青铜时期的原始文化,暴露出的文物有手制粗沙质陶器残齐、陶纺轮、细石器、蚌刀、骨箭头、铜扣、铜环等:另一个文化层是年代:辽金时期文化,有陶瓷器残片、铜钱、铜饰件和人兽骨骼,还有墓葬和居住址几年来;多次在泥林里采集到属于晚更新世猛马象,披毛犀皮等古生物化石。1999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腰井子北岗遗址
腰井子北岗遗址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四批1987.10.20地址:长岭县三十号乡腰井子屯年代:新石器时代类别:古遗址管理单位:长岭县文管所是否开放:否长岭县30号乡腰井子屯是大面积草原、沼泽,北侧50米外是一座呈东西上走向,长约3公里的大沙岗子。遗物散布于岗子的南坡,范围为东西长I000米、南北宽80米左右。遗址中散布大量蚌壳、鱼骨、禽骨、兽骨,陶片和少量细石器及一部分玉器,。改遗址面积较大,遗存丰富,为研究我省西部新石器早期至晚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翔实的文物资料,1982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秋,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清理发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宁江龙华寺风景区
龙华寺风景区龙华寺风景区位于宁江区森林公园内,占地60公顷,寺内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殿、钟鼓楼、-楼、藏经楼、山门、荷花池、入寺塔等48处。2006年修建的山门、大雄宝殿的后期工程、天王殿、钟鼓楼、入寺塔、东西配殿、栽植花卉树40余万种等,已投资17000万元。其中大雄宝殿建于层层递进的3层平台之上,底层平台总面积13700平方米。且3层平台内均是可以住人放车(可容纳3000人居住和就餐)。每层平台上都有汉白玉雕刻精美的望柱裙板。大殿仿太和殿建造,单体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堪称亚洲之最。2007年全面启动6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和景区后期工程,争取在9月29日龙华寺景区全面竣工,接待游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满蒙文石碑
满蒙文石碑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二批1981.4.20地址:前郭县长山乡库里村年代:清代类别:石刻管理单位:前郭县文管所是否开放:否该碑坐落在前郭县长山镇库里屯前,俗称“库里碑”。因碑文为满蒙两种文字,故1981年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此碑为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碑为清初顺治皇帝为其外祖父、祖母而立,距今己有340余年。石碑由额碑身、碑跌三部分组成,通高5.82米,石碑从额到跌,通体雕刻精细,造型完美碑身正面阴刻有383个满蒙文题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长岗子遗址
长岗子遗址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一批1961.4.13地址:松原市宁江区伯都乡伯都村西北3公里年代:奴隶社会扶余、鲜卑居住时期类别:古遗址管理单位:宁江区文管所是否开放:否位于宁江区伯都乡伯都屯西北3公里。遗址处为东西走向的小漫岗;以漫岗为中心,东西长230米、北宽100米,整个遗址均为耕地,在耕地表面能见到大量的“汉书二期文化”类型的陶片。也有不少年代:辽金时代的遗物。该遗址是185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1974年,吉林大学考古系对该遗址进行试掘,属青铜文化遗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伯都讷古城
伯都讷古城伯都讷古城是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城北12.5公里的伯都乡政府所在地东南200米处。1092公路可达。该处地势较为平坦,城的东、南、西三面是平原,东北部有一东南西北走向的漫岗。距第二松花江4公里,是一处水草丰美,肥田沃野的好地方。现仍存永善寺,占地5万平方米,内有大雄宝殿、观音殿等10余处,有固定的接待室,年可接待游览者10余万人。同时为了弘扬洪皓这位历史名人的爱国爱民的民族精神和旅游名区的建设目标,正在筹建伯都讷历史博物馆、洪皓纪念馆及古城开发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