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锦州市旅游
锦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医巫闾山——青岩寺风景区
青岩寺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常兴店镇境内,医巫闾山南端,占地13平方千米。青岩寺始建于北魏,盛于中唐,至今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香火绵延,终日不断。198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这里是融宗教与旅游为一体的著名风景区,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八景十二奇”观蔚为壮丽。青岩寺分上院、中院、下院、文殊院、娘娘殿、药师殿、财神殿、圣水院、观音殿多处禅院,最为上院供奉的“歪脖0”名闻天下。据《东北古迹轶闻》记载:“南海落潮,现一青石佛像,请至青岩山云中古洞,群工人移石像及门不能入,有戏之者曰:‘老佛若一歪脖则可入,’言已,佛像之颈即歪。众皆骇,从容移入。吃惊老
奉国寺
奉国寺始建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是世称释迦牟尼转世的辽朝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在母亲萧太后(萧绰)的“家族封地”所建的皇家寺院,初名咸熙寺(因供奉七尊大佛,又称大佛寺或七佛寺)。金代改称大奉国寺。该寺自创建至清代,经历代修缮10余次,遭受地震灾害有记载的两次。其中规模较大的修缮有金天眷三年(1140年)、元大德七年(1303年)、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等。大雄殿后门内,有倒坐观音像一尊,为明代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重塑。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以后,陆续在原观音阁的遗址上建立万寿殿(后易无量),改五间山门为三间,将大雄宝殿以石墙围之,增建内
医巫闾山——大观音阁景区
医巫闾山古称于微闾、无虑山,今简称闾山,是阴山山脉余脉。屹立于辽宁省北镇市境内。山势自东北向西南走向,纵长四十五公里,横宽十四公里,面积六百三十平方公里,名峰五十余座,最高峰──望海峰海拔866.6米。医巫闾山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文献记载,医巫闾山是舜封全国十二大名山之一;又是全国“五岳五镇”十大名山之一。《全辽志》载:“山以医巫闾为灵秀之最”,誉为东北三大名山(医巫闾山、千山、长白山)之首。医巫闾山从历史上就以寺院为中心形成了玉泉寺、大阁等十几个相连的景区,每个景区都占据着一个或数个有名的山峰和古刹;又都有碑刻记述着它周围的山峦形势和庙宇的历史。每个景
万佛堂石窟
万佛堂石窟位于辽宁省义县西北9公里万佛堂村南大凌河北岸的悬崖上。石窟开凿于北魏年间,是东北地区最早、最大的石窟群。可分为东、西二区,西区有9窟,东区有7窟。西区的9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3窟、下层6窟。其中第五窟内刻有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元景的造窟题记,题记宽约1米,上方雕有小千佛,千佛上有屋形龛楣,题记文字书法精美,清末著名学者、维新运动志士康有为称赞它为“元魏诸碑之极品”。在西区的各窟中,以第1窟为最大,其时代也较早,但是窟中的造像都已经风化,又经过后世的改动,其原貌已不可窥见。第6窟规模也较大,窟的前部已经塌毁,尚保存有后壁
凌海岩井寺
凌海岩井寺,是国家AAA级景区,位于辽宁锦州城北近郊秀云山中,始建于明朝末年。岩井寺气候宜人,交通便捷,购物齐全,食宿方便。可品尝农家菜饭,山珍野味,为黄金周、双休日近郊游玩提供了最佳选择。岩井寺森林公园峰峦兀立、山势连绵、步步趋险、沟谷纵横。森林生态和物种的多样性保护较好,不仅有较强的景观价值,还具有科考价值。
医巫闾山辽陵
北镇市古城西北六公里处,便是富屯乡龙岗子村。这里埋葬着辽国第五代景宗皇帝耶律贤的两个孙子,圣宗皇帝耶律隆绪的侄儿和侄媳,名为耶律宗政、-国妃和耶律宗允。耶律宗允墓已回填,耶律宗政和-国妃合葬墓已对外开放,游览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龙岗子,至今虽没有确凿证据是葬龙(古代称皇帝为真龙天子)之地,但这里以龙命名之处甚为可观。整个山村除东为出口通向古城大道外,三面被层峦迭翠的山峰环抱。在村西南山峰上有块巨石,不知何年何人把巨石劈开两半,形如两扇要塞之大门,有两块石头似龙头蹲在门上相视而对,人称龙门;全村数百户人家,被一道小河隔为南北两岸,河水常年不涸,人称龙溪;河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作霖墓园
在凌海市石山镇东八里有个小村落叫驿马坊,在村西头大片果树林中掩映着一座规模不小的墓园,曾为一代枭雄的“东北王”张作霖便葬在这里。走进张作霖墓园,西门外有石刻门柱两根,分立于门之左右,上刻茔联一副:“佳兆千秋开驿马,孝恩百世仰慈乌”。门柱东24米处,矗立着规格一致造型相同的两甬大石碑,为九眼透雕盘龙式。南面一甬是清宣统二年十一月十九日溥仪皇帝赐张作霖母亲的诰命碑,北面一甬是张作霖于民国五年十一月为其母立的墓碑。墓园周围为青砖花墙,甚是美观。由园门到坟前有64米长的青砖甬道,两侧砌起马路边石。两座坟墓为水泥筑成圆拱型,一座是张母王太夫人之墓,一座是张作霖与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医巫闾山——五佛寺风景区
古刹五佛寺座落于医巫闾山南麓,闾阳镇石堡子村水泉境内。它依山而建,风景秀丽、景色怡人,险峰怪岩,苍松成荫,险中有美,清幽静雅,是世人观光旅游、朝山礼佛的圣地。五佛寺,原名片岩寺、黄岩寺,俗称五佛洞。据残留的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隋炀帝年间,明英宗、清雍正年间相继修复。寺内现有的一座修复寺院的功德碑,清楚地记载着“大清康熙岁次甲寅年秋月立”,由此可见,此寺院自修复据今就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五佛寺分为上、下两院。下院的山门、天王殿、弥陀殿、三圣殿、慈悲泉、六角亭等古朴建筑,巍然耸立,错落有致,雕廊画栋,古色古香;上院的万佛洞、药师殿、文殊殿、钟楼、大雄宝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镇庙
北镇庙坐落于辽宁省北镇县城西2.5公里的山坡上。北镇庙是医巫闾山的山神庙,山下立有祠庙,始建于金代。根据碑刻记载,现在的北镇庙基本上是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和弘治八年(1495年)重修扩建的。北镇庙规模宏大,东西宽109米,南北长240米,庙内建筑从山下到山顶依山势层层向上,排列而成。庙中的主要建筑有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内香殿、寝殿五重大殿,建于一个工字形的高台上。五重大殿之前又有石牌坊、山门、神马门、钟鼓楼等建筑,之后又有仙人岩、翠云屏等景致点缀。御香殿共有厅堂五间,是陈放朝廷御书和皇家祭祀用香蜡供品的地方。御香殿的后面是大殿,大殿是庙内整体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宁古城
广宁城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广宁城即北镇城,始建于辽代,金元时置广宁府,明置广宁卫,为九边重镇之一的辽东镇,总兵戍守。清置广宁县,民国初改名北镇。明初所建广宁城(北镇城)南城墙南城门楼正处于今之北镇鼓楼位置。后来城池向南扩展,明代南城门楼遂成为今之鼓楼。砖砌台基,长24米、宽20米、高8米。楼台上有女墙。台上两层楼阁有民国十八年(1929年)书“幽州重镇”、“冀北严疆”八个大字。镇城中街北、鼓楼前有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年)敕建的表彰辽东总兵李成梁功绩的石坊,石坊全部采用暗紫色沉积砂岩建造,为三间四柱五楼式、单檐庑殿顶仿木结构牌楼,高9.25米,宽13.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镇李成梁石牌坊
李成梁石牌坊位于北镇城内鼓楼南,步行街中,为古广宁府八景之一“石坊耸立”。石坊建于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明神宗朱翊钧为表彰当时的辽东总兵官李成梁镇守辽东功勋,命巡抚辽东地方兼军务督察院右副督御史周咏等人,为其建造的石质三间四柱五楼式、单檐庑殿顶仿木结构牌楼。石坊全部采用暗紫色沉积砂岩建造,高9.25米,宽13.1米,翘檐、通枋及栏板斗拱等制作精美,间饰人物,四季花卉,鲤鱼跳龙门、一品当朝、二龙戏珠、三羊开泰、四龙、五鹿、海马朝云、犀牛望月、喜禄长寿封候等浮雕,吸引了无数游人驻足观瞻、流连忘返。坊额竖刻“世爵”二字,横额刻有“天朝浩券”及“镇守辽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济寺塔
大广济寺又名大佛寺,在古塔区旧城内北街,寺内明碑谓建于辽代,元末毁于兵火,明永乐后多次重修。清嘉庆十四年(1809)又遭火焚,清道光六年(1826)开始重修,道光九年(1829)竣工。全寺建筑布局紧凑,平面呈长方形,有佛殿、天王殿及碑亭、配殿等。主要建筑是佛殿(今佛已不存),为大木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7间,进深5间,檐柱及额枋上都有精美雕饰。寺东有昭忠祠,于光绪二十四年为缅怀中日甲午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寺西有天后宫,建于雍正王年。现在的大殿约于同治年间。正殿7间,硬山式额枋上有彩绘木刻,二十四孝图,雕刻生动细腻。前院有东、西廊房14间,山门左右是碑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镇清真寺
北镇清真寺位于北镇市广宁镇城东南部,东、南、西三面为居民住宅,北距国道102线80米,寺后为居民街道。清真寺座西朝东,南北38米,东西37米,占地面积1,406平方米。建有山门、卷棚、正殿、望月楼、阿訇室、沐浴室等建筑十三间。卷棚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为大木架结构。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为卷棚式建筑。望月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呈方形,通高19米。分上、下二层,为重檐盔顶阁楼式建筑。其它建筑为后期重建,保存较好。该寺对研究和考证北宁伊斯兰教的历史及古代建筑艺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清真寺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清嘉庆三年(1798年),以乡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塔山
八塔山位于大凌河畔的锦州市义县城南前杨乡八塔子村,距县城10公里。八座塔分别建在酷似飞腾的龙形山上的八个凸起的山峰上。据考证,八塔子建筑年代和奉国寺建造年代一致,这是辽圣宗皇帝为纪念佛祖一生的八个阶段而建,是世界唯一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八塔山南临沟壑,北靠季节河,西连群山,东距锦承铁路1.5公里,东北距县城10公里。八个小塔虽构造简单又无雕饰,但形制大小各异,排列错落有致,别具风格。八塔山四至六塔南侧山坡上曾建有娘娘殿三间、药王殿一间、僧舍三间,并置石碑二通、铸铁钟一口。七塔东南曾有望海寺三间,内供释迦牟尼像。建国前,每年农历四月十八这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市镇边堡城址
大市镇边堡城址,位于北镇市大市乡大一村,是阜新、义县、北镇三地的交界处,南距广宁城25公里,这里四面环山,为兵家必争之地。镇边堡城坐北朝南,为长方形石砌城墙,南北长312米,东西宽215米,周长1054米,面积6.7万平方米。城墙残高3.8米,底部宽3.3米,顶部残宽2.7米。墙基内外包砌一层石头,中间夯土。城墙四角各设有方形角楼一个,南面墙中部辟城门,宽5米。门额上刻有“镇边堡”三个字,城门已毁。明代在北镇地区设置广宁卫,使广宁成为了辽西乃至东北的统治中心,正统七年(1442年),由辽指挥佥事毕恭主持修建镇边堡,该城堡位于辽西长城沿线镇夷堡和镇静堡之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胜寺塔
时代:辽地址: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县城内该塔建于辽开泰年间(公元1020年),是北方诸多辽塔始建年代久远且保存完好的古塔之一。建于辽开泰年间(公元1020年),是北方诸多辽塔始建年代久远且保存完好的古塔之一。塔的建筑形式为八角形实心密檐式,十三层,高约42.5米,塔台正八角形,每边6米,高2.9米,原来形式已不可辩,现用白灰平抹加固为平削式。塔座为须弥式,八角形各边相等,约占塔高的五分之一,束腰比较宽大。中间有灰砖伎乐天浮雕,高约50厘米,雕刻精美细腻,有的舞姿、有的手执乐器吹笛吹箫、有的打羯鼓等。上枭每面各浮雕一撑足狮兽屈身昂首,下踏束腰,上顶上枋和地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沟帮子铁路党支部活动旧址
中共沟帮子铁路党支部活动旧址位于北镇市沟帮子经济开发区铁路中学(前扶轮小学)院内。东为中学校园,南为沟帮子铁路机务段所在地,西、北为居民住宅,地处人口密集的生活区。中共沟帮子铁路党支部活动旧址位于沟帮子经济开发区铁路中学(前扶轮小学)院内,是四栋二十八间的硬山式建筑,中共沟帮子铁路党支部活动旧址座北朝南,南北长32米,东西宽40米,占地面积1280平方米。为四合院式建筑,有前室、正房、东西厢房等建筑二十八间,均为英式瓦房建筑。正房为7间,进深为6米。正房两侧各建有二间耳房。前室为7间,进深为6米,中间开一门,两侧原作为教室。东西厢房各为7间,24米,进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普陀禅寺
北普陀禅寺位于锦州北普陀山,殿中供奉的释迦牟尼佛由旃檀木雕成像,表面上金壁辉煌,用24K金贴面。佛光普照,香烟缭绕,经声佛号,中外游客,顶礼膜拜,络绎不绝。北普陀禅寺法宝楼:供奉着缅甸玉佛释迦牟尼涅磐像.展现了佛祖80岁时在桫椤树林安禅入灭的造像。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举世罕见的佛祖真舍利子,是尊贵的无价之宝。其中《乾隆大藏经》是中国仅有的十部之一。此外,还有各国高僧赠予的珍品和手迹。北普陀山禅寺的东侧是举世闻名的五百罗汉坡。五百罗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共护佛祖,宛如众星捧月,一派西天极乐世界的庄严气氛。大德高僧维贤法师亲笔题字命名为“天下第一五百罗汉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兴寺双塔
在北宁城东北隅崇兴寺前并立着两座风格一致,秀丽挺拔的辽代古塔。两塔东西相距离43米。东塔高43米。西塔高42米,均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基座每面宽7米,基座上雕有各种花纹,下部雕有狮子、负重力士和莲瓣。向上为仰莲座,座上承托塔身,塔身每面都有拱龛,内雕坐佛,外立胁侍,上饰华盖、飞天和铜镜。塔檐十二层,由下至上逐层内收,每层檐角俱挂有风铃,随风摇动,声音清脆悦耳。塔顶的莲座、宝瓶、鎏金刹杆、宝珠、相轮均保持完好。西塔中部还镶有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崇兴寺塔记》小石碑。1963年崇兴寺双塔被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门票/开放时间5元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州城址
乾州城址位于北镇市广宁城西南的北镇庙前200米处。始建于辽圣宗乾亨四年(982年)十一月,是为奉侍辽景宗皇帝耶律贤之乾陵而建。1983年经北镇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乾州城平面呈长方形,全部用夯土板筑,南北长1100米,东西宽625米,周长3450米。现城墙虽颓坍,但仍清晰可见隆起的土楞。城东北部仍保留有一段东西长60米,存高1.5米的墙基址。经勘查,该墙底宽3.5米,夯层厚11厘米,夯筑坚实。城内地势平坦,表面散布有大量的沟纹砖、琉璃瓦和陶瓷片等。尤以南半部最为丰富。文化层厚约1.5米,在城东北部200米处发现有窑址两座。窑址附近堆积有大量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