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吕梁市旅游
吕梁市文物古迹介绍
杏花村汾酒作坊
杏花村汾酒作坊杏花村汾酒作坊(第六批国保)时代:清地址:汾阳市杏花村镇东堡村卢家街据《北齐书》记载,杏花村的酿造史自北齐河清年间(561——564年)始,历经唐、宋、元、明、清,至今1500年没有间断。遗址为宋代“甘露堂”原址,现存作坊遗址为堡墙式院落,由南北两组院落组成,总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北院为酿酒作坊原址。有五个院落,面积约7000平方米。现遗存清代酿酒作坊,且遗存有埋入地下的发酵地缸。院内有一古井,为元代,古井上建亭,名曰“古井亭”,亭依墙而构,墙上嵌有傅山手书“得造花香”碑一块,此井至民国间一直是汾酒酿造专用水源。院内还保存明代酿酒所用的
孝义三皇庙
三皇庙,位于山西省孝义市城区贾家庄村三皇庙街中部,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年间曾多次扩建和修葺,但现存建筑结构最早者为元代遗构。像这样原址、原貌、庙群保存完好的三皇庙,专家共识国内罕见。该庙南北宽59米,东西长84米,两进院布局。遒劲有力的“三皇庙”额匾镶嵌于始建山门的门额上。中轴线建有乐楼、三皇殿。头院南建碑廊一处,北角设掖门,为一、二进院出入通道。两进院自然地平落差较大,故掖门前设踏步缓解。二进院三皇正殿座西向东,殿内正面供奉太昊伏羲、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两侧配祀古代十大名医,南北山墙绘有与名医有关的故事。壁画色彩明艳,线条清晰,两侧耳殿左供财
交城玄中寺
玄中寺位于县城西北10公里石壁山中,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是全国现存始建时间最早的日本佛教净土宗、净土真宗的祖庭。寺院始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经四年修筑,于承明元年(476)落成。净土祖师昙鸾于此驻锡。隋大业五年(609)名僧道绰入寺,修旧扩新。唐贞观九年(635),太宗巡幸太原,为文德皇后祛病祈福拜谒玄中寺,赐名“石壁永宁禅寺”,从此玄中寺成为官寺,得到较大规模的扩修。贞观十五年(641)善导拜道绰为师,弘扬净土法门。开元九年(721)建立甘露无碍义坛。此后,邑宰张令孙新建前殿、回廊、高门,开拓了岩崖,扩展了寺院。贞元十二年(796)九月二十二
临县中央后委机关旧址
中共中央后委机关旧址位于临县南25公里的双塔村,东靠吕梁山脉,湫水河绕村而过。这里交通方便,东连晋绥边区和晋察冀边区,西与陕甘宁边区隔黄河相望,是一处十分理想的屯兵之地和中转站。1947年4月至1948年3月,中共中央后委机关在这里驻扎。旧址于2009年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背景链接1947年2月,蒋介石在全面进攻解放区的计划破产之后,在军事上被迫改为重点进攻,将进攻的重点置于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妄图消灭西北人民解放军及中共中央领导机关,或迫使其东渡黄河。2月底,蒋介石亲抵西安,部署进攻延安。延安正弥漫在战火硝烟中。此时,国民党军有24万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卦山天宁寺
天宁寺位于交城县城北三公里处的卦山,距太原六十七公里。卦山,是融自然风光和千年古刹为一体的三晋著名旅游景点。它以山形卦象、古柏参天、寺宇巍峨、华严道场而早在唐代就闻名遐迩。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将它跻身于三山五岳的行列,称誉为“第一山”。卦山山峰耸峙,层峦迭嶂,古柏苍翠,千姿百态,衬托出古宁寺幽雅风姿。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创建,后经历代扩建与重修。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构。山门内两廊有古唐碑、明铁碑、历代重修碑,书法或苍劲挺拔,或饱满稳健,功力颇深。清代,曾有人将“黄山之松、卦山之柏、云栖之竹”列为华夏树木奇观。卦山古柏扎根于悬崖绝壁,钻岩抱石,姿态各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黄塔
临黄塔,又名释迦牟尼文佛舍利塔,也叫阿育王塔,坐落于孝义市大孝堡乡大孝堡村东。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三年,在宋仁宗庆历五年、大元元统元年、明崇祯九年和清雍正十年均进行过大的维修。现存塔为清代重建之遗存。塔因年久失修,塔壁裂缝,塔身倾斜。2004年孝义市委、市政府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本着“不改变原貌”的原则,对该塔进行了维修加固。临黄塔,高18米,坐北向南,平面八角,为八级实体楼阁式砖塔。经维修后,塔抬高了3米,底部重修了须弥座。首层塔身直径原为5.72米,是由于后代维修时为加固塔基而修筑了支护性构架,破坏了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于成龙墓
于成龙墓,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峪口镇横泉村,是清朝廉吏于成龙的墓。于成龙墓的墓园坐东朝西,平面呈正方形,占地面积大约2200平方米。周围有高2.5米的青砖花栏围墙,正西面有一座花岗岩质地的牌坊。坟茔在墓园东部正中央,占地面积大约50平方米。坟前正中立有康熙二十四年三月十五日康熙帝御书“御制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江南江西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操江谥清端于成龙碑文”的螭首御碑,左右两侧立有12通青石碑。墓园四周有100余株古松、古榆。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于成龙逝世。《清史稿·于成龙传》记载:“卒时,将军、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中绨袍一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县黑龙庙
黑龙庙位于山西临县南端湫水河入口处的碛口镇卧虎山。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增修钟鼓楼碑记载:庙创建于明代。雍正年间增建乐楼。道光年间重修正殿和东西耳殿。庙宇规模壮阔,昭然入目。黑龙庙座东北向西南,依山傍水。中轴线上,首先是山门,由三道石拱门洞组成。门前是一座面阔三间的门庭。门庭上又盖一座歇山顶门楼,两层建筑全凭8根大木柱支撑。紧挨门楼又建倒座乐楼(戏台)。前后建筑连为一体。乐楼为欧山顶,琉璃瓦剪边,十分美观大方。乐楼左右是十字歇山顶式的钟鼓楼,规模不大,却小巧玲珑,别具风格。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硬山顶,内供黑龙大王。左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城永福寺
永福寺永福寺(第三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交城县城东阳渠村中心永福寺位于城东1.5公里阳渠村。创建于隋开皇二年(582),总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2250余平方米,均为明清遗构。是我县平川创建较早、规制较大的佛教寺院。寺坐北向南,南有清光绪十五年(1889)重建的乐台一座。乐台迎面正对山门(天王殿),左右又设边门,成三门之数。两角为钟、鼓楼。山门前月台两端石座上原有铁狮一对。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中间板门将天王殿分为内外两部分。外塑二尊密迹金刚,门内左右又有四大天王彩塑,现俱无存。山门于明万历间重修,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龙观墓群
“汾阳宋金墓群”于2008年6月发现,整个考古发掘工作中共发掘古墓葬27座,发掘面积1196平方米。其中砖室墓16座,土洞墓11座。砖室墓以形状分类,分为八角形(8座)、六角形(5座)和四边形(3座)。以面积分类,分为大墓(5平方米以上8座)、中墓(3平方米至5平方米6座)和小墓(3平方米以下2座)。土洞墓以面积分类,分为大墓(5平方米以上2座)、中墓(3平方米至5平方米2座)和小墓(3平方米以下7座)。在本次发掘中发现了7座砖雕、彩绘和壁画类墓葬尤为特别,它们属于两个家族墓地。北边的墓主人姓氏根据出土物推测为“周氏或吴氏”;南边的从出土的明堂(宋金时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孝义天齐庙
天齐庙天齐庙(第四批省保)时代:元地址:孝义市梧桐镇中王屯村天齐庙位于山西省孝义市梧桐镇中王屯村。2004年6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庙现存建筑为元代建筑,大清康熙39年有过一次大的重修。建国后,由县政府拨款维修天齐庙大殿、乐楼,现保存较完整。整座寺庙坐北向南,北高南低,南北长88.8米,东西宽54米,总面积约4790平方米。整体建筑严谨合理,中轴线排列:正殿、乐楼、东西偏殿。大殿坐北向南,坐于寺院内北部的高台之上,是本寺院最主要的建筑之一,面阔五间,进深六檐前带廊悬山顶。台明的高度较小,只设一层阶石。大殿墙体内、外墙为青砖跑砌,内墙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孝义普照寺景区
孝义北川乌鸡岭,逶迤百里至下堡,兀突一峰,状似雏凤,名为凤山,那里翠柏苍松,山青水秀,胜景如画,宝刹普照寺就座落在此山中段。普照寺创建于何年代,传说不一。寺内钟鼓楼的铁钟上有“金大定年号”,又据原寺院碑刻记载,创建于金元,并经明万历,清顺治、康熙、道光四次维修。民国四十一年曾大兴土木,建僧舍禅房,复修彩绘山门碑坊。当时,寺院的全貌,见清道光十二年重修碑记云:“下堡普照寺有佛院一所,上建大雄宝殿,下对催辅庭,左右两廊,药师、地藏王也。中起五佛台楼,而四通八达。北面钟鼓楼,惊聋醒目,临於乾位者,吴圣殿也。位于震方看真君阁也,东有僧舍,西筑场园…。”这就是普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麻家堡关帝庙
麻家堡关帝庙(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吕梁市文水县南庄镇麻家堡村据庙内清代碑载,始建于清康熙初年,清乾隆三十年(1765)、道光十年(1830)、十八年(1838)、同治五年(1866)、同治十三年(1874)、光绪三十一年(1905)均有修葺。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过厅、正殿,两侧建有东西耳殿、东西碑廊、东西配殿、东西厢房、钟鼓楼。庙外南侧依中轴线建有戏台,与庙宇相对而立。现存建筑均为清代遗构。庙内现存清代重修碑10通。正殿内东西山墙、东西耳殿山墙及廊墙绘有工笔重彩、水墨连环人物壁画40㎡。正殿为砖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第四批国保)时代:1939年地址:兴县城西7.5公里蔡家崖村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军政领导机关旧址,1940年2月,晋西北行政公署(后改为晋绥行政公署)在这里成立。120师和晋绥军区司令部也进驻这里,直至1948年下半年撤离南下。旧址原为晋绥开明绅士牛友兰的宅院和花园,抗日战争时期全部捐献抗日民主政府。坐北朝南,分东西两个相对独立的院落,并相互串通。总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80平方米。东院为四合式小院,原晋绥行署正副主任续范亭、牛荫冠长期居住和工作在这里。院子的正北面为倚山建造的石窑洞三孔,紧连东侧又建一孔。东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宿皇寺
宿皇寺(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吕梁市临县第八堡乡麻峪沟村宿皇寺自然村东20米据民国6年《临县志》记载,宿皇寺原名皇宿寺,为观音寺的下院,后更名为宿皇寺。创建年代不详,元至元、明天顺、成化、隆庆,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1861~1875)屡有重修。现存建筑除正殿为明代遗构外,余皆为清代建筑。寺坐北向南,三进院落布局,现存文物建筑14座,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建有戏台、韦驮殿、正殿;中轴线两侧各建有钟、鼓楼,二进院东西配殿、东西掖门,三进院东西僧房、西偏殿、东耳殿、东耳房。寺内存碑刻5通、经幢2座,正殿内两山墙及后檐墙存有佛教题材壁画,梁架上存有彩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碧村遗址
碧村遗址时代:新石器时期地址:吕梁市兴县蔚汾河及黄河沿岸地区的碧村、白崖沟村等地兴县地处晋陕高原的腹心地带,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基岩裸露,河谷穿梭,属于典型的山地经济。龙山时代在这里出现了一股强烈的筑城风潮,出现了大大小小数十个石城遗址,这些石城主要分布于蔚汾河及黄河沿岸地区的开阔地带,个别位于深山之中,面积在2万平方米至120万平方米之间,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群:以白崖沟为中心的蔚汾河上游石城遗址群和以碧村为中心的蔚汾河下游石城遗址群。白崖沟遗址位于吕梁市兴县恶虎滩镇白崖沟村北,地处蔚汾河上游北岸的二级阶地上,时代为龙山时期,总面积约120万平方米。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狄青庙
狄青庙。位于文水县城南30公里处狄家社村中,又名狄武襄公祠,为北宋名将狄青之家祠。原由狄青次子狄谘率昆弟族人于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修建,大元元员二年(1296年),狄青七世孙狄晖重修,现存建筑为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修建,1957年东西配殿不幸被拆除,仅剩正殿与山门,1994年狄家社村民集资对正殿进行了一定修葺,仍按原制立于八级台阶之上,三楹二柱,单檐硬山顶,檐前无斗拱,有插飞。廊下东西立碑石数块,其中狄晖所立《狄武襄公祠堂记》最为珍贵。门面为夹扇门窗,檐下悬同治十年(1871年)十月全村公立的横匾一块,-:-纬武。门顶悬嘉庆丁卯年(180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栅能仁寺
开栅能仁寺(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吕梁市文水县开栅镇开栅村中能仁寺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石碣记载,乐楼、关帝殿为清代重建。2002年村民集资对该寺进行了修缮。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至北分别为乐楼、关帝殿、正殿,关帝殿两侧建有耳殿,乐楼两侧建有东西侧门。现存正殿为明代建筑,其余为清代遗构。正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前出廊架构。柱头斗拱三踩单昂,蚂蚱头耍头。关帝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出廊架构,前出卷棚顶抱厦,抱厦面宽一间,四檩卷棚构架。柱头斗拱三踩单昂,龙头耍头。乐楼石砌台基。高1.8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竖石佛摩崖造像
竖石佛村摩崖造像时代:宋地址:交城县北部山区岭底乡始凿年代不详,据清道光七年(1827年)碑刻记载约成于金元之际。石刻凿刻于一巨石之上,巨石呈金字塔形,坐西朝东,高7.3米,底部宽8.8米,厚2.7米。岩石东壁共有石窟65个,造像100余尊。时代最早石窟分三层布置,布局整齐、规范。这一时期的石窟,形制较大,最大者宽1.4米,高1.5米,进深1.2米,洞口呈方形,火焰门,具北魏、隋唐风格。洞窟内圆雕释迦牟尼佛及菩萨、金刚、力士等像百余尊。洞壁施墨彩云纹装饰,简洁抽象,似为后人增绘。岩面正中上端洞窟形制较大,雕饰内容丰富,具有代表性,迎面正中释迦牟尼佛结迦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指挥部旧址
临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指挥部旧址时代:1947年地址:吕梁市临县林家坪镇沙垣村1942年5月13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任命贺龙为联防军司令员,关向应为政治委员,徐向前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7年8月,当国民党23万大军围困陕北、进犯延安之际,贺龙、习仲勋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率部东渡黄河进驻临县,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和边区政府机关就近驻扎在山西省临县沙垣、南圪垛一带。当时,贺龙住在沙垣村,习仲勋居住在南圪垛村,以叶剑英、杨尚昆为领导的中央后委机关也驻扎于临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旧址为清代建筑,坐北面南,东西长60.6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