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旅游
忻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东岗南寺
东岗南寺,位于五台县台城镇东岗村东南。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载,清乾隆五年(1740)重修。坐东向西,四合院落式布局,占地面积1168平方米。东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硬山灰瓦顶,当心间隔扇,两次间窗,石砌台基。北殿面宽五间,进深五椽,中三间前出廊,两尽间塾屋,当心间隔扇,两次间格扇窗。南殿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前出廊,硬山顶。现存乾隆五年碑2通。1985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平岱岳庙
岱岳庙,位于原平市东社镇上社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长58米,东西宽19.8米,占地面积1148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戏台梁架题记清康熙四十年(1701)、乾隆四年(1739)多次重修,现存正殿为明代遗构,余为清代风格。该庙为三进院布局,中轴线依次分布有戏台、牌楼、正殿。正殿砖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悬山顶,斗栱三踩,平身科每间一攒。1985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庄奶奶庙
下庄奶奶庙,位于代县峪口乡下庄村中。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风格。坐东向西,占地面积1385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戏台和真武殿,两侧为奶奶殿、观音殿、文昌殿、财神殿及钟鼓楼(底层为侧门)。真武殿石砌台基,基宽9.8米、深9.6米、高0.15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前檐明、次间施四扇六抹格扇门。2002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平泰山庙
泰山庙,位于原平市崞阳镇平定街村。坐北朝南,南北长52.3米,东西宽31.8米,占地面积1663平方米。据清《崞县志》记载,创建于元至治三年(1323),明、清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中轴线仅存正殿,两侧为配殿、耳房。正殿及配殿为明代遗构,余为清代遗存。正殿石砌台基,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斗栱五踩,单翘单昂,前设月台,上置勾栏。正殿前建有报厦三间,单檐歇山顶。(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湖龙王庙
石湖龙王庙,位于神池县烈堡乡石湖村中。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建筑。东西宽5米,南北长6.5米,占地面积32平方米,坐北朝南。龙王庙筑于山岩之上,片石砌旋,泥沙勾缝,单拱券,平顶,片石滴水,为清代本地做法。窑内正面石垒供坛,高1米,宽0.8米,北、东、西存彩绘壁画,共约20平方米。北面为人物,东西两面为龙王布雨图,人物造型逼真传神,工笔线条婉转流畅,应出自当地高手之作。该建筑是当地传统石窑寺庙的典型实例。(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章堡址
东章堡址,位于代县峪口乡东章村中。平面呈长方形,东西50米,南北65米,分布面积3250平方米。四面墙体断续残存,现存东墙残长4米,南墙残长10米,西墙残长47米,北墙残长15米,基宽0.7~2.5米,顶宽0.3~1.2米,残高0.5~3.9米。墙体土夯筑,夯层厚0.08~0.15米。现存角楼1座。属明代遗存。为县境内三十九堡十二联城之一。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井战斗遗址
三井战斗遗址,位于岢岚县三井镇三井村中。1938年3月10日,八路军120师358旅、359旅的两个团在村干河北岸,伏击由岢岚县城由五寨方向撤退的日军,歼敌3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其中缴获的“九零”火炮一门现陈列于中国军事博物馆。这是八路军120师抗日战争中缴获的第一门大炮,贺龙亲自命名为“功臣炮”。遗址东西约500米,南北约1000米,分布面积约50万平方米。2001年,岢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仙人涧券洞
仙人涧券洞,位于岢岚县岚漪镇东街村东北约500米的东山石涧中。据券洞题记载,现存为清代建筑。坐东向西。占地面积125平方米。分布有上、下两洞,相距76米,上洞顶宽7米、深5米,洞楣上额嵌“青峰洞”石匾,清乾隆十四年(1749)款;下洞顶宽9米,深10米、洞楣上额嵌“仙人洞”石匾,同治二年(1863)款。两洞均为片石券筑。下洞南侧崖体上有蜀人吕统元题“蓬莱仙境”四字。1984年,岢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伯唐烈士墓
王伯唐烈士墓,位于定襄县晋昌镇王进村西约300米处。王伯唐(1901--1935),名继尧,定襄县王进村人。历任中共北方局直属支部书记、中共山西特委书记等职。1935年7月牺牲,同年于村西建墓,面积约70平方米。1966年4月,立纪念碑,高1.6米,正面题刻“烈士王伯唐之墓”。1994年村委会对其封土堆用砖混进行了修缮,直径约3米,高约2米。1981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护宁寺
护宁寺护宁寺(第四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偏关县天峰坪镇寺沟村创建年代不详,寺院坐北朝南,北高南低,依地势而建,主要建筑有正殿、南殿、东西配殿、痘神庙、山神殿、文昌阁、关帝庙、地藏殿、罗汉殿、比丘庙等。其中南殿、正殿为元代遗构,余皆明清所建。南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顶,斗栱四铺作单下昂。正殿为寺内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明间稍宽,斗栱为五铺作双下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关帝庙
古城关帝庙,位于五台县台城镇古城村西侧。始创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坐东向西,占地面积6915平方米。北殿为关帝殿,砖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前檐三间均安四扇六抹回纹隔扇门。殿内神台之上有5尊彩塑像,两侧及后墙悬塑三国演义故事。殿前有石碑1通,文字不清;走廊有清代石碣1方。正南方有戏台1座,面三间,深四椽,卷棚顶。1985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修太平院碑
重修太平院碑,位于定襄县南王乡寇村中。庙毁存碑。碑为青石质,螭首座佚,碑高2.4米,宽0.9米,厚0.19米。额篆“重修太平院碑”,首题’重修太平院记”。碑文楷书,共15行,满行59字,记载太平院的由来和重修经过。元至正十七年(1357)立石。贾守一撰文,吉祥书丹,贾纯希篆额,郝从、郝信刊刻。该碑现风化严重,字迹大部分已剥蚀不清。1981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忻州崇明寺
崇明寺,位于忻府区合索乡温村中。坐北向南,东西107.5米、南北125米。据碑及正殿脊檩题记载,创建于唐初,清康熙十六年(1677)、嘉庆二年(1797)重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现存正殿、戏台为清代遗构。关帝殿为1990年新建,正殿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前部出廊,悬山顶。寺内存明、清石碑16通,经幢3幢。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县级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元护城楼
位于河曲县北城墙下的北元村中。城楼单体建筑,坐北朝南,东西长21米,南北宽20米,高12米,为砖石结构。楼门前有一约高三米的大月台,楼内结构为九窑十八洞。楼顶长18米,宽约17米,四周均有垛口和了望孔。楼顶原有寺庙一座,其大部已拆,现存照壁一通,其正面雕一大“佛”字,背面雕一大“镜”字。并留有“乾隆丙戌岁”等款式。护城楼为晋西北唯一留存之精华,其造型之朴实,结构之严谨,艺术之精湛,确系古代砖石建筑之结晶。护城楼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的东部边缘,明代“土木堡之变”后,朝廷为了抵御瓦剌鞑靼的入侵,先后在甘肃、宁夏、固原、延绥、大同、宣府、蓟州、辽东、太原“九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居士山北堡址
居士山北堡,位于定襄县南王乡尧头村西约1000米居士山。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东西宽18米,南北长21米,占地面积378平方米。堡平面呈方形,正面建石砌窑洞3孔,上悬“观音殿”匾额,东西两侧各建石窑洞1孔,分别为关帝殿和雷公殿,正面石窑洞上建木结构大雄宝殿,面宽三间,前辟廊,单坡硬山顶。2004年民间集资进行了维修。2003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慈福寺
五台山慈福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东庄村西约300米。坐北朝南,东西长85米,南北宽155米,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正殿题记载,清道光元年(1821)重修。除山门为新建外,现存建筑均为清代遗构。五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和藏经阁,两侧为配殿、耳殿。寺内存宋代及清代塑像10尊,民国碑7通。1988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代县隆兴寺
隆兴寺,位于代县峨口镇富村下新街。创建年代不详。据戏台匾额题记载,清雍正九年(1731)重修,现存为清代遗构。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510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戏台、正殿,两侧为东西配殿。正殿砖砌台基,基宽15.6米、深8.1米、高0.25米。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前檐明、次、稍间施四扇六抹格扇门。1984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霖寺
作霖寺,位于忻府区合索乡南营村中。坐北向南,占地面积876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文殊殿题记载,明弘治十年(1497)和清代均有重修。一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过殿、文殊殿,为清代遗构。文殊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前檐斗栱五踩双昂,装修不存。过殿面宽三间,进深三椽,悬山顶。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县级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赤土沟堡
赤土沟堡,位于代县上磨坊乡赤土沟村中。平面呈长方形,东西55米,南北65米,分布面积3575平方米。四面墙体断续残存,东墙残长65米,南墙残长25米,西墙残长10米,北墙残长46米,基宽1.2~2.1米,顶宽0.3~1.2米,残高1.6~3.6米。墙体土质夯筑,夯层厚0.1~0.16米。属明代遗存。为县境内三十九堡十二联城之一。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繁峙永安寺
永安寺,位于繁峙县岩头乡大明烟村中。原名凤林寺。坐北朝南。南北长32.3米,东西宽17米,占地面积549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代建筑。二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仅存过殿、正殿。寺内原有窑楼、西贴房,现均毁。正殿石砌台基,基高1.5米,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前檐明次间施以格扇门。寺内存明崇祯十六年(1643)重修碑1通。1985年4月15日,繁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