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肇庆市旅游
肇庆市文物古迹介绍
1、悦城龙母祖庙(龙母庙)
悦城龙母祖庙座落在广东省德庆县悦城镇水口,是供奉龙母娘娘的庙宇。龙母姓温,秦时人,自小能预知祸福,且乐善好助,人称神女。传说一天,温氏在西江边濯洗时偶拾到一大卵,孵出五只小动物,能为温氏捕鱼。长大后五物竟变成头角峥嵘、身皆鳞甲的五条真龙。温氏让他们施云播雨,保境安民。人们便称温氏为龙母。后来龙母仙逝,五龙悲痛欲绝,化作五秀才,将龙母葬于北岸的珠山下。后人感于五龙的孝心,就此建庙,名曰“孝通庙”,后改为“龙母祖庙”。龙母祖庙始建于秦汉,历代有封赐修葺。现存的龙母祖庙重建于清光绪晚年,为砖、木、石结构,建有石级码头、石牌坊、山门、香亭、正殿、两厩、妆楼、行宫、龙母坟。龙母祖庙最为值得称赞乃其精湛的建筑艺术,雕樑画栋,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堪称一绝,被誉为“古坛仅存”。其建筑系按低水区特点设计,柱基特高,墙四周砌以水磨青砖,盖以琉璃瓦,殿内外地面,全以花岗岩石板铺设。每逢水淹过后,庙内稍作清扫便
2、德庆学宫
学宫是用于供奉圣贤孔子和小孩读书的地方,大成殿是学官的主体建筑,面宽、进深各五开间,殿顶为重檐歇灰瓦顶,四柱不到殿顶,其建筑艺术国内首创。整座建筑融宋元时代风格与岭南地方特色于一体,为我国宋元木构建筑珍品,是广东省唯一现存的宋元木结构建筑。德庆学宫,座落在广东省西江之滨的德庆县城。始建于宋朝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元朝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重建。由石栏、棂星门、泮池、大成门、杏坛、东西庑、大成殿、名宦乡贤祠、崇圣殿、尊经阁和尊圣义祠等组成,是一组庄严、雄伟的古代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成殿是学宫的主要建筑,气势雄伟。为重檐灰瓦歇山顶,平面呈正方形,面宽、进深各五间。殿内面积三百多平方米,殿高十九点四米。它在建筑上别具一格,与“八柱撑空”的一般古代厅堂不同,明间四根金柱不到屋顶,在柱顶上横架座斗枋,安放12朵类仿溜金斗,承托压槽枋和井口天花板,形成“四柱不顶”的独物结构
3、六祖寺
六祖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有历史。于清嘉庆十四年重修时,六祖寺的建筑面积为600多平方米,灰沙春墙杉木瓦结构。整体为中轴线平面布局,分别由大门、前殿、后殿及左右辅以的厢房、廊庑及小巷构成一体。寺庙四面环山,山势峻俏,景色宜人。与六祖寺相邻的山间,还有“六祖池”、“佛堂顶”、“仙人路”、“烂布衣”等与六祖当年行迹有关的地名和山名。六祖寺自唐代建成以来,就吸引了众多善男信女前往参拜。逢年过节,寺门香客如鲫,香火甚为鼎盛。参拜者除本地信众外,珠江三角洲一带亦有不少人慕名前往参拜。历史传说:六祖惠能为岭南佛法之始,为什么要在四会避难藏身呢?相传惠能投湖北黄梅东山寺(现五祖寺)五祖弘忍门下,因作谒得到了弘忍赏识后,弘忍便秘传禅法,付与法衣钵孟,成了禅宗六祖惠能,弘忍的大弟子神秀因未能得到师傅亲付衣钵,很不服气,于是纠集一班门徒,欲害惠能,夺回衣钵,弘忍见有人想害惠能,便吩咐他从速南去,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肇庆古城墙
肇庆古城墙位于宋城路,地处肇庆城区中心。据史料记载,肇庆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城。该城墙历史上虽然历尽沧桑也经过20多次修葺,但城墙和城门位置未改。宋代始建的城墙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国罕见。城墙周长2801.2米,高6.5—10米不等,宽8—18米,平面呈长方形,外为砖砌,内为夯土,是目前省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宋代城墙。宋代的城墙开四门:东曰宋崇、西曰镇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城门之上各有城门楼1座,四门之外有瓮城,城墙四角各有角楼1座,城外还有护城河。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李璲增厚了部分城墙,并亲自题书四门石匾额,改东门曰庆云、西门曰景星、南门曰南薰、北门曰朝天。北城墙西段建有披云楼,南城墙东段建有文昌阁,城墙外有28个的敌台(又称马面)。城门楼、角楼、楼擂、雉堞,窝铺、月城、壕沟、炮台等城防设施一应俱全。民国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19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德庆三元塔
肇庆三元塔位于德庆县城东南面的白沙山上,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塔呈八角形,高九层,厚三米,塔身砖砌。八尊石雕的托塔力士分布在塔脚八个方位,神态威严。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塔的几何线条都十分匀称。塔的内部结构严密,外部批荡十分讲究。肇庆三元塔以“永新不旧”的特色闻名于世,传说批荡塔身时,工匠按照“永新不旧”的严格要求,选用的材料不是一般的土砂灰浆,而是名贵的朱砂灰浆,先后用了九百九十九斤九两朱砂,因此外观历久仍新,光彩照人。整个建筑,技法与艺术水平较高,有独特风格。据传说,塔身全部用银朱灰涂抹,有“只新不旧”之说,至今尚鲜艳如昔。著名书法家秦萼生为该塔亲笔题联:“蘸笔豪书光日月,凭栏高唱定风波”。肇庆三元塔又名“只新不旧”塔、“常青塔”、“永恒塔”,位于肇庆市德庆县城东321国道边的白沙山,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七年,“三元”即状元、会元、解元,源于人们盼人才,祈求状元、榜眼、探花“三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肇庆阅江楼
阅江楼又名嵩台书院。位于肇庆市正东路尾,江滨堤内的石头岗上。此地原建有石头庵(年代不详),明宣德六年至十年间(1431~1435年),将庵改建为嵩台书院。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增建北楼以及东西两廊和号舍。崇祯十四年(1641年)命名阅江楼。明末清初之际,该楼一度塌毁。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至此,阅江楼基本形成现有格局。此后曾多次修缮。民国期间,该楼屡遭日机轰炸,后楼、西楼破坏尤为严重,1959年按原貌重修。1971年大修,将楼面改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楼筑于高约8米的山岗上。坐北向南,为四合院式古建筑。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其中院庭面积248平方米。楼高两层,分南、北、东、西4座。其中北(后)楼比南(前)楼高,东、西两楼等高。4座楼通过4座耳楼衔接通连。南北两楼为歇山顶,屋脊上均饰有鳌鱼宝珠。东西两侧楼为卷篷顶。院内设水池、假山,植米兰、葵树,清幽雅静。南门前石阶下置石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7、怀城文阁
怀城文阁位于怀集县怀城镇沿江东路,由文昌书院和文昌阁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576平方米。文昌阁又称文昌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八月,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竣工,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同治四年(1865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民国15年(1926年)作过多次修缮。塔高25米,分五层,塔体为六角形。门正上方书有“梯云”二字,每层窗口由下至上依次书“得禄”“桂籍”“参天”“文阁”等字体,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意。塔体每层檐下描有花纹图案,顶端铁杆上串有一瓷瓷葫芦,六角均装有翘首,工艺精巧。文昌阁前建有书院,称文昌书院,为县令谢君惠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所建。书院占地面积430平方米,有山门、庭院、正堂、厢房等。面阔三开间,两进两廊,硬山顶,灰塑博古脊,石门框。20世纪50年代,书院被拆,仅存文昌阁。1991年,怀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庆云寺
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位于鼎湖山中部偏东的山谷中,座西面东,具有浓重的东方建筑艺术特色,是广东四大名刹之一,因为山顶雾霭常绕,故称庆云寺。庆云寺始建于明崇帧九年(1636年),与韶关南华寺、潮州开光寺、广州光孝寺并称为岭南四大名刹。光绪十九年(1893年),慈禧太后六十寿辰时敕赐“万寿庆云寺”匾和“龙藏经”,并对寺进行修葺。寺院颇具规模,占地面积1700O平方米,有殿堂房舍100多间,建筑面积达9000平方米。寺庙建在山上,依山势分成七级,l-2级为花园,寺院建筑群则分布于3-7级。寺内现存舍利子、佛经、题匾、法座椅、大铜钟等文物,还有菩提、木樨、古梅、红棉等古树名木,鼎湖十景中的“菩提花雨”、“方池印月”、“塔殿香风”诸景均在寺内。庆云寺是在莲花庵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明崇祯六年(1633年),在犄和尚来到莲花峰,视若佛地,于是结草为庵,取名莲花庵。两年后,栖壑大师应邀到莲花庵当住待,并随即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白沙龙母庙
白沙龙母庙在端州区西郊龟顶山东侧,南临西江,因庙址面临西江北岸的白沙滩,故名白沙龙母庙。白沙龙母庙始建于南宋咸淳年(1265-1274年),后历代有修葺,是众多的龙母行宫中,规模最大,也是唯一一间皇帝赐封的行宫。该庙现仅存牌坊、龙母亭及大殿的一部分,肇庆八景中的“龟顶松荫”和“白沙夜月”离庙不远。龙母亭建筑面积28平方米,蓝色琉璃瓦歇山顶,柱上刻有“书赐龙章恩承上国;碑铭母德泽沛神州”的对联;大殿仅存东厢,残存面积56平方米。该庙1984年被列为肇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格局白沙龙母庙坐北向南,整个建筑群采用砖木结构,按帝皇“九五之尊”的建筑格局,大殿、后殿、五龙子殿、七姐妹殿一起,共为九开间,以中轴线贯穿整个建筑群,正门石碑坊建筑成五开间,从石牌坊进入,空地通道之旁,东有龙母亭,西有戏台,通道直达山门,内为朝厅,耳房设在两侧,再往前走,是大殿和龙母后殿,大殿两旁各有青云巷,东西配殿、庙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端源乡农民协会遗址
民国13年(1924年)4月,端源乡农民公会在领村陈家祠成立。同年9月改名为端源乡农民协会,广东省中央农民部特派员韦启瑞、周其鉴、黄国侠等参加成立仪式。农民协会办事处设在陈家祠。该会领导当地农民开展了一场反剥削、反压迫的革命运动。陈家祠建于明代末期,民国15年被地主武装人员烧毁,现存门口及其两侧的断壁残墙。1927年9月13日,广东高要县农民自卫军和群众共1000余人,在0广东区委的指导下,集结领村,举行了武装起义。1927年4月16日,-反动派发动高要事变。30多名0员遭逮捕或被杀害,0党组织和农民自卫军组织受到严重破坏。幸免于难的0员、县农协会秘书许其忠和0广东区委派来的西江领导人黄学增、军事干部何遂等人,遵照0广东区委关于举行武装起义反击--政策的指示精神,在禄步召集干部和农军骨干开会研究,决定重新组建农民自卫军,伍耀辉任大队长,聂文波、谢忠任副大队长,总部设在地势险要的领村。农民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1、高要学宫
高要学宫又名文庙,位于原高要县城肇庆镇(现为肇庆市端州区)正东路42号,是我省现存较大的一座孔庙,属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子(名丘)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了儒家学说。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把尊孔崇儒视为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全国各府、州、县普遍建有孔庙,且规模宏伟,巍峨肃穆。学宫的建筑,一般有两部份,一是祀奉孔子的圣殿,即大成殿;一是学宫衙署。据载,高要学宫始建于北宋崇宁年初(约公元1102年),为当时郡守毛衍经始,历张新、林景新两郡守建成。南宋绍兴年间,郡守李麟、郑起沃继而扩建。元末曾加以修葺,后毁于兵战。到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知府李从培主持的重新修建,天顺年间(1457—1464年)学宫两被匪贼所据,毁坏严重,-迁至城中,到嘉靖十年(1531年)方迁原址,复加扩建。后经隆庆到万历三十年(1603年)的重修、扩展,建成现存规模的学宫殿宇。高要学宫的建筑布局比较完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江头乡农会旧址
四会江头乡农会旧址位于现四会市黄田镇江头村委会上寨村南端(民国时期,黄田属广宁县管辖,新中国成立后划归四会县)。该建筑建于清代,砖木结构,深两进。主体建筑为四合院式布局,面积375平方米。左侧有厨房等附属建筑,面积。1993年12月进行了维修,次年2月18日修葺竣工。四会市人民政府在祠门右侧嵌设云石阴刻碑文志之,并以旧址建筑外墙边为起点,正门由门口至晒场空地30米,左侧至村道10米,右侧和后面各延3米为该旧址保护范围,再向外各延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1924年8月21日,陈伯忠在第一届农-动讲习所学习毕业后,被委任为中央农民部驻广宁特派员,回广宁开展农-动。经过陈伯忠的深入宣传发动,江头乡农民觉醒了,纷纷要求组织农会。报名加入农会的占全乡农民总数的80%以上。9月12日,江头乡农会举行成立庆祝大会,到会的会员及附近各乡的农民代表达400多人。当时出席成立大会的有广州农讲所教员、海陆丰农运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3、梅庵
梅庵,在肇庆市西2公里梅庵岗,北枕北岭山,面对滔滔西江水,是岭南少有的千年古刹.梅庵始建于宋至道二年(996年).据载,唐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回新兴时路过肇庆曾在此山岗插梅为记.后来智远和尚为纪念先师,便在惠能插梅处建庵,取名梅庵,以示不忘.梅庵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四周筑有围墙保护.主体建筑由山门、大雄宝殿、六祖殿、前后天井、前后两廊组成;附属建筑有庵前平台、六祖井、两侧的众缘堂、荃香室、常光亭、六云亭、碑廊和梅园等.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梅庵曾改为夏公祠,佛像全部被弃置于庵后露天处.明万历元年(1573年)后,一些寺僧曾对梅庵先后作过7次较大的重修和扩建,对佛像进行过2次装金.1995年,梅庵经全面维修与扩建后,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山门前,几株新载的印度正宗菩提树,叶茂枝繁,常绿如盖;梅花园,每岁新春,梅花压枝怒放;新修建的壁画室,壁上展示了六祖惠能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大辽山墓群
大辽山墓群位于德庆县城东大辽村,共3座,为东汉后期。一号墓于1975年发现,长方形土坑墓。墓底垫细砂,砂上铺碎木炭,随葬品置于碎木炭上,尸骨和葬具均腐朽。墓长2.8,宽2.2米。出土的陶器有罐、簋、鼎、壶、灶、屋、炉、珠等19件;铜器有剑、洗、壶、镜、案等11件;装饰品有银环、银指环、松香珠、玛瑙珠等23件。此外,还有五铢钱260多枚,多数为剪轮五铢。其中价值较高的青铜剑,长104厘米。龙凤鱼虫纹铜案,长64.5厘米、宽42.5厘米、通高13.3厘米,案内阴刻七组花纹,其中第三组刻四个龙虱。铜洗有刻铭“元初五年七月中西于造谢著胨”。铜壶铭文刻“元初五年七月中西于李文山治谢著有”。元初为东汉安帝的年号,西于县属交趾郡,在今越南北部。据此,知此两器是西于所造,工匠李文山,墓主人是谢著。松香珠是广东墓葬首次出土。金星石兽,形似狮子,刻工简炼。二号墓于1984年发现,为长方形土坑墓,墓长、宽与1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贞仙祠
贞仙祠有1200多年历史,是古邑四会的一座古祠,历代屡毁屡修,现在的贞仙祠是1982年由四会旅港同胞苏东霖先生捐资重建的。建祠初期,有两副对联,如今仍留于门口和祠内:“贞风留竹柏,仙气活鱼螺”,“麻缕纺当年,一片冰心尘不染;鱼螺传千古,千寻潭影月同清。”在贞山的山溪里,有种鱼叫做煎鲫鱼,鲫鱼一面煎成了黄褐色,而另一面象平常鲤鱼的色,俗称“煎鲫鱼”。有一种石螺则是无尾笃的,俗称“无笃仙螺”。相传贞女躲进深山后,一直没有忘记村子里孩子们放牧捉鱼摸螺的艰苦生活,时时回来煎鱼,煮螺给孩子们充饥,一天那几个纨绔子弟进山企图施暴,贞女把剪了尾笃准备炒的石螺和刚煎了一边的鲫鱼踢落到山溪里,义正词严地呵斥他们:“宁死不从,休想辱我!”然后登上潭边石崖纵身跳下深潭,大家正欲下潭捞起文姑遗体的时候,骤闻仙乐齐鸣,众仙姑乘着彩云飘然而至,将文姑托起,然后飘然西去。而在贞山山脚的山溪里就长满了肉质鲜嫩、美味可口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鼎湖山摩崖石刻
唐—民国肇庆鼎湖山摩崖石刻位于肇庆市鼎湖山。分布于天溪风景区上庆云寺路边石壁、往飞水潭路边及潭的四周石壁和云溪风景区内石壁,共76题,分述于下:云溪风景区内石刻31题。其中唐代1题,位于老龙潭侧涅槃台石壁,题字为“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八字。年代较古,价值较大,为唐刻之珍品。清代1题,建国后16题,年代不详13题。往飞水潭路边及潭的四周石刻31题。包括清代14题,民国9题,建国后3题,年代不详5题。其中民国5年(1916年)李开侁题名较有名,题名云:“民国五年七月二十七日,黄冈李开侁、新兴李耀汉、丹徒吕鸿元同游到此留题”。石刻高0.47米、宽0.72米,楷书。题名中的李耀汉,新兴人,民国初年曾任广东省长。李开侁,民国2年(1913年)由袁世凯任命为广东巡按使。民国6年吴远基题“苍崖白练”4字石刻,高0.55米、宽1.90米,篆书,古拙浑厚。吴远基,高要县水坑村人,吴桂丹之子,吴大猷之叔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首届高要县人民政府成立大会旧址
首届高要县人民政府成立大会旧址位于高要市活道镇鳌头村立本楼(又名朝客伍公祠)。其建筑特色为砖木瓦结构,硬山顶,三开间,宽16.62米,三进深,长26.9米,坐北向南偏西。始建年代不祥。鳌头村地处高要、高明、新兴三县交界,山峦重叠,道路迂回曲折,地势险要,是进行游击战的好地方。1944年10月间,高明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1945年1月改编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三团)大队长黄仕聪派伍真、伍子高回家乡高要活道横江乡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先在鳌头村建立交通联络站,任务是为第三游击大队收集情报、传送情报、接送来往人员等。随后,开展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救国活动,成为要南抗日革命根据地。抗战胜利后,高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国民党-派展开英勇的斗争,党组织和人民武装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在西江南北建立起大片游击根据地。1949年1月,中共高要县工委成立,书记李法,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吴耀明,委员叶琪、陈普初。5月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8、泰新桥
明封开泰新桥位于封开县平凤镇平岗村。据民国年间《封川县志》载:“嘉靖十二年(1533年)邑人陈时用等募缘修建,长十余丈,阔一丈,上覆以亭”。清嘉庆年间重修。现桥屋梁底仍有重建时的题记。桥为梁柱式廊桥。桥长10.89米、宽3.4米。桥上有涵盖全桥的桥屋。桥屋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抬梁式梁架。四椽栿上置驼峰,驼峰上隐刻栌斗承托平梁,栌斗纵横向上出栱。平梁正中置驼峰,驼峰亦隐刻栌斗承一斗三升斗栱,上承三角形梁枕木和脊榑及顺脊串,题记写在脊串下。脊榑截面为圆形,顺脊串砍作腰鼓形,其两端雕刻花纹。梁架间以驼峰斗栱承托,驼峰上刻如意纹。明间两侧驼峰则雕刻鲤跃龙门、双狮戏球、丹凤朝阳、麒麟献瑞等饰金彩绘木雕。桥屋次间梁架比明间梁架增高,从而使屋架向两端生起,屋檐也形成向两端生起的圆滑曲线。屋脊饰灰塑卷草吻,脊身看面灰塑浮雕卷草花纹。桥墩为方形花岗岩石柱,每墩用4根石柱排成一列,共四列,每列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广宁县农民协会旧址(梁家祠)
位于广宁县南街镇新楼江布村,距县城仅1公里。1924年10月10日,广宁县农民协会在县城南街举行成立大会,各区乡代表和农会执委300多人以及农会会员1000多人参加大会。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农委书记阮啸仙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代表的身份,带领广州农讲所学员、广东农军代表10多人参加大会,并向广宁县农民协会授旗授印。广东省总工会代表杨殷及黄埔军校代表到会祝贺,会后举行盛大的庆祝-。当时农会会址设在县城学宫(今县政府大院内),农会成立的当月就决定在全县已成立农会的地区全面实行减租,地主劣绅即纠集大批民团,以武力破坏减租运动。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派出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开赴广宁支持农会斗争,并在社岗等地对地主民团进行反击,保卫了农民的减租运动。大会选出第一届广宁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周其鉴为委员长,副委员长陈伯忠,秘书罗国杰。同时选出农民自卫军领导人,军长陈伯忠,副军长周其铤、杨建忠。该旧址座东向西,砖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铜鼓岗墓群
铜鼓岗墓群位于广宁县南街镇首约村,西面濒临绥江,东面紧靠广宁至广州公路干线,是一座孤立山岗,周围丘陵起伏。墓分布在长约200米、高60米的岗顶北侧。1977年发现并进行清理。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长2.6米~3.4米、宽0.6米~0.9米、深2米~3米。墓坑上大下小,尺寸相近,无棺椁痕迹,尸骨无存。有的墓坑底部铺一层河卵石。随葬器物多少不等,多置于墓坑两端,中部只有少量器物。出土随葬器物共357件,最多是青铜器,计有295件,其余为米字纹、划纹罐等陶器,并有23件青灰或土黄色沉积岩磨制的大小不一的砺石。青铜器中有鼎、盘、剑、矛、鐏、钺、镞、斧、凿、锄、锸、篾刀、削等,最多是兵器和工具。根据墓的形制和出土的器物推断,其年代应属战国晚期,有些也可能早期或中期。铜鼓岗战国墓的墓葬和出土青铜器的数量,是当时广东西部地区发现的战国墓中最多的,对研究广东古代青铜文化和几何印纹陶具有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