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汕头市旅游
汕头市文物古迹介绍
81、青云岩
位于达濠区大望峰山腰,依天然石洞建成,有历代摩崖石刻近百处,有“海国风光第一山”之称。自明代中叶起,佛教和道教相继在山上建筑殿堂,山上的云岩禅林,虽为佛殿却又与道家的玄武庙相对。山脚的道观里也供奉着佛祖塑像,体现了潮汕地区佛道不分的特点。山下山楼阁岩洞,回环宛转,有飞泉溅石成声,铿锵有致,故命为“龙泉琴韵”,此地有茶室可供游人休憩。地址: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区东南的大了望山类型:寺庙道观洞穴山古迹游玩时间:建议3小时开放时间:8:00-18:00门票信息:免费开放。交通8、16、33路b线、35、37路公交车至青云岩公交站下车可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2、证果寺
鸥汀背寨的证果寺始建于明代永乐四年(1406年),原名崇福庵,设澄海县时-为证果寺。全寺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分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寺内有树龄达500年的菩提古树,树围达4.3米。1994年该寺被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3、华坞林氏宗祠
华坞林氏宗祠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大华街道华坞居委大路22号,坐北向南,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通面阔14.8米,通进深23.7米,建筑面积305.76平方米,两进一天井一拜亭格局,贝灰转杉木结构,主体东西两侧各有伙巷1条,其外观为歇山顶,琉璃瓦屋面,屋脊镶双凤朝牡丹、人物故事纹嵌瓷,前门为对称式,其左右两侧墙铺砌白象、花卉等吉祥图案的花岗岩浮雕,祠堂大门左右设有石鼓一对,大门上方有“林氏宗祠”四字阳刻石门匾,屋内采用三载五木瓜抬梁式木结构,拜亭及通廊为方形石柱,正厅为梭形石柱,整座建筑是潮汕典型祠堂风格。门前埕口面积400平方米,照壁有三星福禄寿嵌瓷。据林氏宗祠记载,建国后后,林氏宗祠作为新石大队属下华坞生产队办公室,2000年林氏海外子孙捐资修建。林氏宗祠春秋两祭,香火旺盛。该建筑对研究汕头民俗文化及古建筑形制具有较高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4、清戍台澎故兵墓
清戍台澎故兵墓位于深澳镇猎屿湾。据史书记载,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升设南澳总兵,移厦门镇总兵官,并中、右、左三营官兵驻南澳,由左营官兵换班驻守台湾澎湖、淡水三年期满,轮流更换。这些担负着保卫祖国光荣使命的官兵远涉重洋,为守疆御侮作出贡献,部分将士阵亡或殉职后,骨殖移回南澳安葬。1993年初春,南澳县政府拨出专款把分散在深澳吴平寨临海山坡上的199座戍台澎故兵墓迁移集中,并重修墓园。墓园由忠魂墓地、碑台、望鲲亭、雕塑四部分组成。忠魂两个立体大字底下安葬着199位将士,字体笔画中镶嵌着一块块刻有亡故者姓名的碑石。碑台正中竖立高2米的墓碑,刻着清戍台澎故兵墓字样,背面刻重建清戍台澎故兵墓碑记。整座墓园构造独特,庄严肃穆,与周围青山、绿水连成一体,形成一个旅游景点,同时也是人们缅怀英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5、林毅庵夫妇合葬墓
林毅庵夫妇合葬墓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鮀莲街道莲风居委凤脅山,坐南向北,通面阔5米,通进深13.8米,建筑面积69平方米。系“二进街”格局。对研究明代墓葬有一定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6、林木石夫妇合葬墓
林木石夫妇合葬墓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鮀莲街道莲风居委凤脅山,坐东向西,通面阔7.3米,通进深19.4米,占地面积141.62平方米,系“二进街、三通碑”格局。对研究明代墓葬有一定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7、宋大峰祖师庙
宋大峰祖师庙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大华街道华坞居委8巷7号,始建于1913年,坐北向南,二层楼房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通面阔10米,通进深17.2米,楼高7米多,建筑面积170平方米。其正门对巷口,其外墙面嵌彩色瓷砖,墙上嵌一“存心善堂公所”石匾,楼下供奉宋大峰祖师像木雕像,堂内收藏有佛像和法器。该庙原为华坞村人林大尊家宅,汕头存心善堂社友为行善设为宋大峰祖师庙,也称存心善堂公所。原有面积约60平方米,1995年重建告竣。华坞宋大峰祖师庙对研究宋大峰和尚乐施好善精神的传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8、恒斋公祠
恒斋公祠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鮀莲街道莲荣居委莲东街路中段(即省吾公祠厝后西南方向),始建于明代,坐西向东,两进一天井二伙巷的“双背剑”格局,土木结构。通面阔14.3米,通进深18.1米,占地面积509.08平方米,建筑面积258.83平方米。其外观采用歇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素胎瓦当屋面,屋角饰立体人物雕塑,正门为广大路对称式形制,其上方有阳刻“恒斋公祠”石门匾一方,两侧墙饰彩绘。屋内为二载三木瓜抬梁穿斗式结构,正厅以方形柱及梭形柱并用,梁架彩绘及木雕工艺精细。祠前有露埕一处,面阔21.4米,纵深17.5米。恒斋公祠据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莲塘林氏三房祖所建。公社化前即1956年体制下放时期,该祠服从国家教育事业的需要,作为鮀西小学校址。为我乡培养了成千上万的知识人才,对国家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该建筑对研究潮汕古建筑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9、四序堂石刻
四序堂石刻,位于汕头市潮阳区城南街道南中路37号的四序堂内,四序堂始建于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现保存有明、清至民国以来的石刻38处,其中明代石贴2件,明、清碑刻4处,明、清、民国题刻26处,明石圣旨亭1处,宋石盆1个,明石盆2个,明石马槽1个,清练武石1块。四序堂石刻享誉南粤,其书法艺术、绘画技巧和石刻工艺完美结合,是广东省现存石刻种类集中、石刻内容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甚高的石刻艺术。四序堂石刻虽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仍保存相当完好,石刻字体风格多样,篆、隶、行、楷、草等诸家字体形神兼备,苍劲有力,书法艺术精湛,石刻图案题材广泛,造型生动逼真,刻工精细、层次分明,其技艺为近代所罕见,具有甚高的石刻艺术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其中以清代最具特色。题赠石刻部分,多出自历代书画名家之手,如明弘治癸丑(1493年)碑刻《萧氏家庙记》为当时潮阳知县慈溪姜森手书,字体清秀隽永,至今仍不断吸引书法爱好者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0、忍祖公祠
忍祖公祠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鮀莲街道莲华居委内路园火砻岐路,始建于清朝末年,是莲塘林氏忍祖所建。坐东北向西南,为二进一天井一伙巷格局,土木结构。通面阔31.6米,通进深25.6米,建筑地面积808.96平方米。外观为歇山顶、灰碌筒瓦,素胎瓦当,金式屋角,前门上方为环形回卷花卉屋角,屋脊饰镂空“米”字形五彩立砖,屋檐上方塑镇宅兽钮各1尊,正门上方有“忍祖公祠”石门匾1方,其左右各墙面铺花岗岩隶书诗联及墨竹纹石板,屋内为五瓜抬梁结构,正厅石柱为梭形及方形,梁架及鹊替木雕精美,有部分留存古祠彩绘痕迹。祠堂前方有一露埕,面阔31.6米,纵深21米。该建筑对于研究清末民间祠堂建筑形制有较高参考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1、沟南许地传统民居建筑群
沟南许地传统民居建筑群位于金平区月浦街道沟南居委尚书街九巷,年代为清民国,类别为古建筑。2014年10月10日,沟南许地传统民居建筑群被公布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2、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
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外马路207号,是原国民革命军东征军第二次东征的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原是英国人办的酒店,始建于1924年,为两座钢筋混凝土整体式梁板柱砖木混合结构的两层楼房,分东、西楼,两楼,形式相同,每层面积355平方米,两座总建筑面积1420平方米,仍保持当年风貌。1996年5月成立“汕头市东征军革命史迹陈列馆”,成为汕头市第一个革命史专题馆。馆藏《东征历史陈列》,面积约700平方米,内容分5大部分,分9个展室布展,展出历史照片120幅和文物仿复品50件等。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93、腾辉塔
腾辉塔建于乾隆二年(1737年),景名“腾辉倒影”,是原鸥汀八景之一。塔的平面为六角形,共七层,高20.3米,这座楼阁式古塔结构严谨,气势恢宏,其塔上加塔的建筑结构为全国罕见。1988年被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4、木祖公祠
木祖公祠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鮀莲街道莲风居委三房祠,始建于明代,坐北向南,通面阔13米,通进深21.2米,占地面积约为381.56平方米,建筑面积275.6平方米。祠前有露埕一处,面阔13米,纵深10.2米,埕南侧中央有水池1个,长5.8米,宽3.7米。两进一天井两通廊格局,其外观采用歇山顶,素胎瓦当屋面,屋脊镶嵌瓷,正门中间上方有阳刻正书“木祖公祠”石门匾1方。屋内为抬梁式结构。该建筑目前是莲塘所有祠堂建筑保存较为完整的1处。对研究潮汕古建筑和潮汕民俗文化有一定的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5、黄花山书法石刻园
黄花山书法石刻园,位于龟埕景区正面,已镌刻有沈鹏、胡洁青等知名书书法家的墨宝1300多幅,是目前我国最大规模的摩崖石刻园,是书法爱好者旅游欣赏的胜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6、就轩公祠
就轩公祠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鮀莲街道莲风居委莲塘安路中段,始建于明代。坐东向西,通面阔10.6米,通进深17米,占地面积约为25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2平方米。两进一天井两通廊“下山虎”格局,砖木结构。其外观为硬山顶,琉璃筒瓦,素胎瓦当,屋脊彩绘。中门上方有阳刻“就轩公祠”石门匾1方,正门两侧墙面饰花岗岩石浮雕并彩绘。屋内采用二载三木瓜抬梁结构,方形及梭形石柱并用,正厅中间悬“佑启堂”木质牌匾1方。该宗祠为潮汕古典式建筑物,是目前莲塘宗祠建筑保存较完整的1处。对研究潮汕古建筑和潮汕民俗文化有一定的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7、郑王衣冠墓
郑王衣冠墓位于澄海市区北面的广益街道。郑王名郑信,又名郑昭。其父郑镛,原为澄海华富村人,于清康熙年间乘红头船到暹罗(今泰国)谋生,后娶暹女洛央为妻,1734年生下郑信。郑镛去世后,郑信被暹罗国财政大臣披耶节基收为义子,13岁进入宫廷,初任侍卫,后升至侯王。当缅军入侵暹罗,攻陷大城王朝首都之后,郑信高举义旗,在华侨和泰人帮助下,经过艰巨卓绝的战斗,终把缅军赶走,建立了泰国第三代王朝,并被拥立为吞武里大帝。他在位15年,把0的暹罗半岛建设成统一的泰国,领导人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立下了丰功伟绩。郑信去世之后,泰国政府和人民为他建立了郑皇庙,尊为英雄,永作纪念。1782年秋,郑信的亲属把他常穿的泰服和华服各1套,运至故乡华富村安葬,建立泰皇郑信衣冠墓。1985年,重修郑信衣冠墓,现墓地为0.2公顷,有三进石台阶,配以混凝士结构的风雅栏杆,使墓地成为整院。高耸的墓碑-“暹罗郑皇达信大帝衣冠墓”十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8、宋大元帅墓园
宋大元帅墓园位于谷饶镇小北山麓。相传,这里是文天祥部队与元兵血战阵亡将士的合葬墓。为弘扬忠烈正气,20世纪80年代乡人筹资建成公园式墓园。墓园正门牌坊气势轩昂,园内亭阁典雅,林木成荫,绿地宽敞,环境清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9、梅祖家祠
梅祖家祠也称石花篮祠,位于谷饶镇深洋村,始建于1921年。该祠为二进院加拜亭四合院布局。大门两侧和祠内饰有一百多幅精巧石雕;祠内梁枋等处刻有三百多幅玲珑生动的潮汕木雕;屋脊和屋檐等处饰有嵌瓷和泥塑。该祠建筑形式中西合璧,结构和谐,精雕细刻。专家誉其为我省现存艺术价值较高的近代祠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0、大南山革命遗址
位于大南山的潮南区红场镇雷岭镇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尤其是红场镇,被定为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场镇原名“石船”(因境内有一岩石似船而得名),1961年为纪念革命旧址“红场”而改称红场。红场是二战时期革0据地,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早在民国17年(1928),红场已是东江革0据地。著名革命家彭湃、-、李富春、古大存、方方、邓发等先后在红场、雷岭等地点燃革命烽火,建立革0据地。民国19年,闽、粤、赣三省边区-会在红场召开。革命旧址红场、红宫、石刻革命标语被列为广东省重点保护革命文物;红场革命烈士纪念碑和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被汕头市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