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揭阳市旅游
揭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揭阳学宫)
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揭阳学宫)位于揭阳市榕城区韩祠路口东侧,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大规模重修。现存建筑组群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由21座单体建筑构成,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类历史建筑组群,采用高台基宫殿式的三路五进、左右对称建筑布局,具有明清古建筑的风格和鲜明的潮汕古建筑特色。1957年3月20日由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古建筑)保护单位。揭阳学宫又称“孔庙”、“文庙”、“红学”。位于揭阳市区韩祠路口东侧,为揭阳古代最高学府。穿过热闹繁华的揭阳进贤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防教育基地
德安里
德安里位于洪阳镇区,是清广东水师提督方耀的府第。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3年),分老寨、中寨和新寨(新德安里)三部分。老寨俗称“百鸟朝凰”,中寨为“四马拖车”,三寨相连,里面有祠堂、佛堂、官厅、书斋、卧室、莲池、餐厅、库房、后七座等房屋733间,还有寨前广场、后花园,占地面积约40000平方米,外修“护寨”河,是罕见的府第式巨形建筑群。整个建筑规模之大,构筑之精,造型之美,堪称建筑艺术一朵奇葩。德安里的建筑,集潮汕民居建筑的大全:大祠堂、三厅亘、五间过、四点金、下山虎、驷马拖车、五壁联、独脚狮等。在潮汕见不到或罕见的建筑形式,在这里都能看到。德安里整个建
兴道书院
兴道书院兴道书院在棉湖镇之东南,前临云湖。湖两旁,一为“之”字形桥,一为拱形桥,各有千秋,湖边木棉挺立,直刺云天。站在书院之前,近望隔湖岭顶埔,有如砚台。远望则层峦叠嶂,正中有铁山,海拔近五百公尺。三山并排,有如笔架。真个是“三山排青,一水汀碧”。书院正座宽十三公尺,深四十六公尺,前面门楼高耸,屋檐凌空,大门上有石刻“兴道书院”四字,有联云:“兴纪五百年,见知闻知,自古皆称名世;道传十六字,同学同乡,于今共颂作人。”门背则刻“砥行立名”。门楼内为天井,步入大厅,为文昌爷宝座。再过一天井,是一排高楼。楼下一厅二房,楼上斗拱交错,画栋雕梁,脊檐巍峨,祀魁星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揭阳城隍庙
揭阳城隍庙位于揭阳东门城隍街,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修。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揭阳城隍庙建筑融合了明清建筑风格和潮汕地方传统工艺特色。主体建筑为木、石承载结构,力学结构科学严谨。大殿四壁仅仅起着防护作用。建筑结构防震性能很高,历经明代以来几十次地震,巍然不动,成了今人研究古代建筑的标本。内有三山门、拜亭、大殿、养生池、石拱桥、夫人厅等。城隍庙顶为悬山顶,七架梁与金柱之间用三升斗拱架,大殿四壁只起防护作用,不承受屋顶压力,结构独特,历经地震,虽墙壁崩塌而梁架安然。其栋梁雕刻刀路明快,雄浑遒劲,兼有明代建筑风格和地方传统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歧山风景区
黄岐山位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揭阳市区北部,自揭阳市榕城向东北4公里,市区晓翠路一直延伸到公园大门前,主峰海拔293.1米,总面积1180公顷,为黄岐山风景区。此处林木葱郁,群石嵯峨,胜迹众多,古有九庵十八寺之说。黄岐山是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象征,自古以“黄岐晚翠”列为揭阳八景之一,是揭阳最出名的山脉。黄岐山位于揭阳市区北4公里,市区晓翠路一直延伸到公园大门前,榕江北河从山下缓缓流过,主峰海拔293.1米,总面积1180公顷。黄岐山是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象征,自古以“黄岐晚翠”列为揭阳八景之一,是揭阳最出名的山脉。山上有九庵十八岩,山颠有岐山塔,山中有月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宁城隍庙
普宁城隍庙,位于广东省普宁故城洪阳镇东北侧,旧县衙东北约三百米处,与文昌阁毗邻。普宁城隍庙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普宁置县之时,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为古建筑物。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普宁城隍庙是普宁八百余乡共同拥有的,是古普宁县乡民庆贺丰年、祈求太平、联系乡情、结交友谊的民间庙会,是难得的古建筑物,极具文物价值。普宁城隍庙历经明、清两代数次重建、修建。清康熙三十四年,知县赵勉周重修中堂及门楼廊庑。康熙四十八年知县安定枚重建后堂,两廊六司房舍,成为三厅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顶联大夫祖祠
大夫祖祠,又称林鸣鸾知府祠、广业祠,位于揭西县钱坑镇顶联村委会湖眉村,硬山顶土木结构,建筑面积1661.73平方米,该祠建于清康熙年间(正厅墚架有康熙通宝钱木雕)。堂名源远堂”。该祠堂是潮汕地区较大型祠堂之一,也是揭西地区与塔头阔口园吴氏家庙并列大型祠堂之冠的祠堂。大夫祖祠前有一大埕,可容千人以上。正面为三山门楼,可三门出入。石门匾书:“大夫祖祠”,门楼立柱上皆石构梁架及石雕。三面石壁皆浅浮雕图饰。前后天井各种四颗罗汉松,而且各有一老一新,老松或为原建所植,苍劲挺拔,老而弥坚。中厅双拜亭有外四石柱和内四石柱支撑亭顶,内四柱每侧二柱上为五栿梁,外四柱每前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榕城双峰寺
双峰寺位于榕城区东山莲花心,与潮州开元寺、潮阳灵山寺并称“潮汕三大名刹”。始建于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原址在磐溪都双山,后移建于此。其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阁、地藏阁、东西长廊,寺中之“寿”字碑(五代希夷先生陈抟书,碑本移刻于肇庆。原碑刻在四川大足县,全国各地摹刻者颇多),“虎”字碑(清张国梁书)颇足赏味。为古八景之一“双峰晚钟”,当夕阳西下,飞鸟归巢之际,漫步寺中,香烟袅袅,木鱼笃笃,钟鼓声声,令人闲逸出尘,陶然忘机。双峰寺为潮汕地区现存三大古寺之一,现为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揭阳市区马山巷。始建於宋绍兴十年(1140年),旧址在磐溪都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榕城进贤门城楼
进贤门城楼位于古榕城东隅(今市区新兴路口)。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正面朝东。因通抵学宫,取增进贤士之意,故名“进贤门”。城楼建筑分三层,下层为瓮城门,中层为城楼,上层为琉璃亭阁,花窗活牖,飞檐翘角,朱栏雕栋,雅致堂皇。明清时为击柝施更场所,每当晨曦初现,报晓号声随风悠荡,驱散朝雾,迎来朝晖,声闻全城,自有一股韵昧,即古八景之“谯楼晓角”。景点位置广东揭阳榕城区进贤门大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海湾植物园
金海湾植物园位于惠来县仙庵镇,是粤东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唯一一个建在沙滩上的高尔夫球场,蔚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奔腾的白浪,翠绿的草坪--你可以一边享受着阳光、海滩,一边悠闲地挥动着高尔夫球杆,那种感觉真是太奇妙了。海滩上还建有植物园,里边的植物达4000余种,乃奇花异草及珍稀植物的天堂。度假村倚着长达7公里的金海湾海滩而建,阳光、海浪、沙滩、草地、热带雨林、度假休闲小木屋,使游客尽享天伦之乐。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园区规划面积11000亩,这里原是一片不宜农林的荒沙滩,现已建成大型的生态环境旅游区,金湾绿滩,绿草茵茵,沙滩洁净,海水碧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植丰园
植丰园,由林子丰创建于1920年的园林式别墅,位于揭西县金和镇金新行政村的新园村寨后,为英国建筑设计师设计,既具西洋古典皇宫形制的风格又夹带中国传统民居格调,由围墙、门楼、主座、附座、后房、花园、喷水池和碉楼等部分组成。园名取林子丰及夫人陈植亭之名合而为“植丰园”。该园虽然经历近百年的风雨沧桑,仍完好地保留着原有风貌。2009年8月,该园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被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植丰园正门为三山式重檐歇山顶牌楼建筑,木架结构,屋顶覆盖琉璃瓦,碧瓦飞檐。门额浮雕着“植丰园”3个繁体楷书大字,据《揭邑金坑林氏族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日昌旧居(丁氏光禄公祠)
丁日昌旧居也称丁府、丁氏光禄公祠,位于榕城区元鼎路,是清代洋务运动代表性人物丁日昌所建。丁日昌祖籍丰顺,历任苏松太道、江苏巡抚、福建巡抚和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等职,晚年寓居揭阳榕城,为纪念其父“光禄公”,于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兴建这座大型祠堂。整座建筑占地面积6100平方米,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大门前原有主人官阶显赫象征的照壁、月池和旗杆夹。丁府正厅三进,正厅的两旁左右各有两条直巷护卫,每条直巷之内,又各有小院落四座,每座院落的木雕各有特色,争奇斗胜。丁府的建筑格局,按潮汕人说法,叫“百鸟朝凰”,共有九十九间半屋室之多,所谓半间,指丁府内有一处地下室。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郭氏大夫第
郭氏大楼棉湖郭氏大楼,位于揭西棉湖,为清初富商郭来所建。大楼位于棉湖古镇翰林府右侧,永昌古庙左侧,面对高耸的铁山笔架峰,濒临秀美的云湖。湖桥亭榭镶缀,名胜古迹交辉。与兴道书院、翰林府、云园、永昌古庙等,形成一个壮观的建筑群。郭氏大楼显得尤为雄伟壮观,是远近有名的建筑物,有“潮汕民居古建筑之最”的美誉。此楼建于清雍正十一廿(1733年),竣工于1746年。整座楼占地5460平方米(约合9亩),楼宽52米、深105米,有四条花巷,五落院堂,后面有高4.25地琼楼一座,其建筑格局,模仿宫殿形式,里面原有99间房经后代修补增建,总数为100间,即所谓“驷马拖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兰山馆
百兰山馆位于揭阳市榕城区马山窖东侧,是丁公馆的一部分,为清末藏书家丁日昌晚年藏书读书的地方。同治十年(1871年)丁日昌在榕城择地辟建府第,台榭花木,备极幽胜。府内有一凹字型二层木楼,走廊与楼房均施格扇玻璃花窗,花窗上下有活动木板可以调节大小,供采光、通风,利于读书和藏书。木楼择料讲究,结构坚固实用,工艺独特。楼东面是马山窖,水通榕江,主人可以乘小轮船驶到另一个住憩地方━━丁氏洁园。楼西面有大天井,中间建构椭圆型莲池,池中堆砌英石假山,四周培植数十样不同品种的兰花,故称百兰山馆。匾额为丁日昌好友书家何绍基所书。自光绪四年(1878年)丁日昌获准退休直到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惠来西来寺
西来寺位於广东省惠来县西三十五里龙溪西畔溪西镇上村,是入潮古道。《惠来县志》记载,唐大颠和尚得法於石头希迁禅师,在元和年间入潮,经过龙溪溪西乡的时候,恰遇乡民天旱祝祷雨,大颠和尚即发心求雨,如若无雨则自梵。精诚所至,克期雨至,村民都称大颠为“-”。后立祖师堂,世代奉祀。明嘉靖四年邑候杨孟训募建僧舍,塑大颠圣像,称祖师庵,香火旺盛。清顺治丁丑年,竭石镇守将陈万权增建前亭;康赜丙申年,邑候佟世后重修寺宇;乾隆壬戌年,知县杨宗秉、游府马锡宁又增筑墙垣;戊戌年龙江守府陈登奎、杨昌再修。己亥年邑贡生蔡士池撰《重建龙江西祖师庙序》,记修建因缘。历代文人吟诗撰联,为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婆塔
河婆塔,位于揭阳市揭西县河婆镇西北郊横江河畔。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塔建于清嘉庆年间(1805)。塔八角七层,(残)高二十八米,全由青砖砌成。每层之间边缘,由砖块砌成花边,精美脱俗。塔门北向上游,上石刻“清河砥柱”四大字。旁附刻“清嘉庆乙丑春月建。各层有门洞,洞顶分别嵌石刻书“千秋监”、“云路”、“天衢”、“东海”等。最高层有塔廊。塔顶原有一灰葫芦,直刺青天。清末为雷击毁,失去尖顶,上积尘土,生满鸟榕,枝叶交错,苍翠茂密,现塔刹已修复。河婆古塔,是进入河婆盆地最先可见的古建筑物,与西南边玉峰(又名大庙山)两相辉映,同为河婆山城之标志。此塔乃镇水塔,原建于河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榕石永福寺
榕石永福寺,位于广东揭阳惠城北郊半公里处榕山,古称“榕石庵,”创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崇祯十七年(1644)和清康熙九年、乾隆五十五年、光绪二十二年(1896)修建,1989年至1999年重建一新,规模宏大,并改称“榕石永福寺”。1987年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登记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是惠来名胜之一。“古榕报石”,有古榕抱石而生,榕则虬枝劲干,石则苔痕斑驳,木石结缘,蔚为奇观。石上曾有一祠奉祀九子母神,明代又于其旁建榕石庵。据今幸存于寺内、清乾隆六年(1741)方世滨《员门碑记》所载,明万历八年,县太学方秉臣,因向倚榕石而建的“九子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神甫墓碑
董神甫墓碑位于揭西县西北隅大北山里的上山仔村旁山岗上。是19世纪80年代法国神甫董中和捐资兴建的西式教堂。教堂坐北向南,建在一个坡度很陡的山腰上,台基高11米、纵深19.5米、宽55米,全部以花岗岩石条围砌,组成三层平台,互相贯通,使教堂显得更加雄伟壮观。从台基左下开始建石阶扶栏向右弯绕而上,总长60~70米。教堂主体是两层钢筋水泥结构楼房,高7.3米、宽12米、深25米。钟楼建在最高楼面上,高5.5米。教堂右侧建神甫楼一座,为两层钢筋水泥结构楼房,高7.3米、宽17.5米、深28.2米。左侧是香山小学,也是两层楼房。三座建筑物组成一体,总宽55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靖海古城墙
靖海古城墙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靖海古城墙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奉旨建城,历13年始成。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重修,雍正五年丁未(1727)年又修。靖海古城近600米的古城墙及东、西、北门历经460多年历史的沧桑之后,至今仍保留原来的风貌,是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标志性建筑物。是粤东地区迄今保存较完好的古城墙遗址,于2010年入选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靖海古城墙属于罕见的石头城墙,两边系条石垒筑,中夯灰土。墙上布满垛口,垛上有望孔,城墙顶为跑马道,宽约4米。古城设东、西、南、北4个城门,城门上均勒石刻牌匾:东曰“表海胜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宁培风塔
位于普宁洪阳镇后坑村,因古时该处属乌犁乡,俗称“乌犁塔”。清乾隆七年(1742年)建。是用三合土筑成的风水塔,里面有奇特的内转石阶可登上各层,逐层有窗可眺望。塔檐以红砖叠涩出檐。第七层里面有藻井,塔顶由大葫芦及其上三轮仰莲承托一个千余斤重的生铁铸小葫芦组成,别具一格。培风塔造型古雅,雄伟壮观,二百多年来巍然屹立,为“普宁八景”之“培风宝塔”。塔通高36米,七层,平面八角形,砖土混合结构,塔身则系三合土夯筑而成,在国内诸塔中,实属罕见。塔基边长9.8米,塔座高1.65米,筑九级台阶而上痤台,塔座上下有栏杆,栏杆望柱上刻一对石雁、一对石狮,造型生动。塔身第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