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清远市旅游
清远市文物古迹介绍
1、九隍庙墓群
九隍庙墓群位于连南县三江镇城西村,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1963年发掘40多座墓葬,均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一般长3米~4米,宽0.9米~1.2米,其中两座墓有铭文砖,一为“隆安四年六月二十日”(隆安是东晋安帝的年号,即公元400年);一为“天监二年□□甲申七月三日”(天监为南朝梁武帝的年号,即公元503年),墓的左右壁各置三个壁龛,墓砖分长方和刀形体两种,边饰叶脉纹。此墓群出土和采集的器物有青釉碗、缸、碟、滑石猪和银饰物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牛鼻岩冶铁遗址
牛鼻岩冶铁遗址位于阳山县太平镇牛鼻岩村。1984年发现。面积1500米。在木饭冲发现有水渠残迹两段,碓房7处;村前山溪旁等地发现炉渣堆积18处。遗址附近还可见大量铁矿石。并见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重修的更楼1座,重修更楼碑记1方。道光《阳山县志》载:“宋开宝五年同官开银场牛鼻开铁务”。明《太祖洪武实录》载:“洪武七年全国置铁所一十三所广东则唯阳山一所而已广州府阳山冶岁七十万斤“。说明牛鼻岩冶铁业始于宋而盛于明。清以后渐趋衰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宝晶宫遗址
宝晶宫遗址位于英德市南面7公里处北江西岸的燕子山东部洞穴。年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在第二层溶洞的古河道堆积中发现14件砾石打制石器。器类有砍砸器、敲砸器、刮削器,其中又有手斧形、双刃、宽刃、凸刃、圆刃等多种形态。没有石片石器。使用锤击法,多数单面打击,个别双面打击,基本不见第二步加工。显示出较为原始粗糙的形态特征,但也有一些略为进步的因素。该洞距当地河水面57米,其高程属第三带洞穴。估计年代与马坝人化石同期,距今约10万年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城隍街水井
清同治《连州志》载,水井始建于明嘉靖乙未年(1535)冬,因为长时间不下雨,判官佘学勉命人在慧光塔南面,光孝寺门前凿出两个水井,分别称惠泉井、丽泽井,并为之作序铭。两井均用青砖砌成圆形井壁、用青石块凿成圆形井沿,镶于井壁上。2011年7月连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连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保护范围:以文物建筑本体为中心向外延伸3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君子池
南宋绍兴年间,连州知州陈奕为了纪念北宋时的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在燕喜亭前修建“君子池”。唐贞元二十年(804年),因韩愈在此作“燕喜亭记”,载“池曰:君子之池”而得名。原池浅小,九十年代连县人民政府拨款凿疏成现状。2011年连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连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保护范围:以文物建筑本体为中心向外延伸30米;建设控制范围:从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铁城亭
铁城亭始建于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现存为1982年在原址重建的建筑。1938年冬,省长吴铁城拨款修葺保护燕喜古迹,校长杨芝泉兴建了铁城亭并把“多难兴邦”碑置于亭中。文革期间铁城亭和石碑被破坏。2011年连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连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保护范围:以文物建筑本体为中心向外延伸30米;建设控制范围:从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平瑶岭摩崖石刻
平瑶岭摩崖石刻位于连南县大坪乡军寮村老排上。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排瑶发起暴-动,总兵郑芝龙奉命统率3万漳潮兵镇压,攻破里八洞、火烧坪、大掌、军寮等瑶排,焚烧殆尽。特令随军监纪董梅鼎刊“平瑶岭”三字,刻于悬崖石壁上,以记镇压众瑶事。“平瑶岭”三字刻在高8米、宽6米的石壁上,楷书阴刻,每字高0.60米、宽0.60米。1986年连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郑拨彰墓
郑拨彰墓位于清远市高新区龙塘镇安定村鳖岗地长排。郑拨彰,大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文林郎中宪大夫。该墓坐西南向东北,清光绪十九年(1893)重修,分坟头、山平、前台等,坟头、山平用青砖砌成,由坟头至前台全长9.15米,宽8.5米,碑石正中刻阴文“大清例赠文林郎六世祖讳拨彰郑府君墓。光绪十九年秋月中浣吉旦重修。”等字,坟面基本保存完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黄损墓
黄损墓位于连南县三江镇。墓有封土堆,坐西朝东,墓前立碑一通,碑高1.5米、宽0.7米,碑刻“江夏郡桂香堂,梁赐进士第南汉尚书左仆射崇祀贤始祖考黄公讳损字益之老大人墓”。黄损,连州人,字益之,后梁龙德二年(922年)进士。后归至广州,谘以国事,官至南汉国尚书左仆射。著有《桂香堂集》。1986年连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静轩王公祠
静轩王公祠位于清远市高新区龙塘镇井岭村。王志渊,字静轩,乾隆年间从花县迁徙龙塘井岭,是为创业之祖。坐西南向东北,广五路,中路三间两进,两侧青云巷相隔。总面阔80米,总进深53米。中路及左右两路横屋始建于清代,新中国成立后扩建“志成书院”、“静轩家塾”和两路三间二廊,1987年重修,内有重修碑记,是研究王氏族人发展的宝贵实物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桂轩郑公祠
俗称“八柱厅”,位于广东省清远市高新区龙塘镇定安村委会螯岗地村,建于清代。坐东南向西北,广七路,深三进,青云巷相隔。总面阔108米,总进深34.7米。建筑规模宏大,头门木梁及柁墩雕刻精美的花鸟瑞兽图案。宗祠两边各由二组三间两廊屋和一组横屋组成,总体布局基本完整,现在此居住的有五十多户人家共400多人,多为租住的外地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猪牯墩遗址
猪牯墩遗址位于佛冈县汤塘镇围镇村西南约500米处的一座山岗。考古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50年代省考古队发现。1982年文物普查中县文化局文物普查队重新发现,遗址面积4500平方米,出土陶器有罐、钵、碗等,纹饰有曲折纹、云雷纹、绳纹。石器有斧、锛、凿、镞、环、环芯等。环芯的出现说明这里也是制作石器的场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慧光寺
慧光寺原名光孝寺,又称万寿寺、报恩寺。二00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经省民宗委粤民宗行政审批[2007]26号文《关于同意设立连州市慧光寺的批复》正式命名为慧光寺。慧光寺位于连州市区慧光路慧光塔侧。始建于南北朝宋泰始七年(公元471年),北宋嘉佑六年僧法辩重建,明朝嘉靖二十二年僧普化又重建,清朝道光十年再重建。慧光寺主殿左侧为慧光法堂,堂后为数十楹方丈禅房。上有罗汉堂、华严阁,旁有香积厨,中造浮图十余丈,置银缨舍利。根据史料记载慧光寺位于州城南门外东侧;连州城规制:平面呈圆形,辟东南西三门,北置北楼无门,东西南门辟瓮城,西门由于河道的关系瓮城内置,东南门均外置瓮城以利防御。南门为州的主门,亦为城池防御的重点,沿河道圈一路椭圆形的罗城,其中东门曰“永东门”,南辟门四座,由西向东依次为“朝阳门”、“济川门”、“龙泽门”、“镇江门”;城隍庙、慧光寺、万寿宫、慧光塔居南罗城的东侧,城隍庙、慧光寺、万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清远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位于广东省清远市高新区龙塘镇定安村委会鳌岗地村。清代初期,鳌岗地郑姓族人为祀奉先人而建。坐南向北,二进一井,总面阔19米,总进深19。2米。麻石门框,上刻“郑氏宗祠”。门前立旗杆夹,上刻“光绪二年丙子科广东乡试中式第三名举人郑兆熊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螯头塔
鳌头塔俗称飞来塔,建于明万历十三年,位于清城西面3公里飞水口西岸。该塔为九层八面楼阁式,砖造,五平列狗牙砖出檐,下塑花纹,第二层刻有“高占鳌头”四字。塔高29.7公尺,每面3.4公尺,建筑面积55.8平方公尺。是当时清远重要的的地域标志,清代被命名为清远八景之一。清顺治十一年(公元一六五四年)分守道陈贽重修;康熙三十二年(公元一六九三年)火毁,知县张象乾修复;雍正七年(公元一七二九年)为飓风所毁,十一年(公元一七三三年)知县夏宗谨修;道光二十年(公元一八四O年)绅士郭志融、谢纯、朱来章、雷应时等董理事,用公项修;咸丰七年(公元一八五七年)二月毁于“贼”,同治元年(公元一八六二年)绅士朱润芳、雷应时、阮壁光为董事,动公项修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大云洞摩岩石刻
大云洞,位于连州市连州镇城西3公里,其摩岩石刻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洞中有岩溜点滴,四时不涸,状如滴翠,故称“秀岩滴翠”,为古“湟川八景”之一。岩洞中镌有宋代周敦颐、张浚(南宋宰相)等许多历代名流的石刻。其中有镌有:“何人凿破池中天,鬼斧神工不记年。欲觅仙床寻蝶梦,闲敲石鼓震龙眠。洞垂滴乳晴仍雨,岩峙江头水带烟。此日重游风景好,雪泥鸿爪话前缘。”的诗文,诗中可见,大云洞风景奇特秀美,真不愧是历代游览胜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观音山王山寺
观音山王山寺位于佛冈县城西北8公里处,为广东八大名山之一,海拔1288米,是粤中第一高峰。观音山王山寺,终年云雾缭绕,晨有静心之钟,暮有养性之鼓,周围山势蜿蜒、流水清幽。山中无数嶙峋怪石更是灵圣之仙境,是佛家难得之地,山中观赏景点无数,最著名的有瀑布群、龙宫、龙床、伯公树、灵水湖,会仙台,玉皇大帝御玺等,生于高山密林中的千年古树三指甘树王、扁担藤、牛姆奶树王等,均是罕世奇珍,更有无数南国红枫。山0有动物238种,植物1142种,其中国家级濒危动物有云豹、蟒蛇等二十多种;国家级濒危植物有桫椤、观赏木等二十多种,是全国最大天然亚热带生物基因库之一,也是华南地区负离子含量最高的地方之一。地址:清远市佛冈县英佛公路8公里处类型:寺庙电话:0763-4882088开放时间:8:30-17:00门票:佛冈观音山王山寺成人票50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蓬莱寺塔
寺塔在浛洸镇东北方平地上,因塔旁建有蓬莱寺(已毁)而得名。因塔砖有“舍利弗”阳文,故又称“舍利塔”。《韶州府志》、《英德县志》均载此塔建于唐咸通年间,宋代曾重修。塔为平面六角五层楼阁式砖室塔。高15.4米,塔腔为穿壁绕平座结构。首层设副阶,以上各层以棱角牙子砖和线砖相间叠涩出檐,塔身置假平座并向上逐层收分。其形制结构为宋塔风格。宋邹衍中有诗云:“半藏舍利半每苔,劫火曾经未化灰。芳草年年春自绿,六朝往事一寒堆。”可见宋代已有舍利塔之说。塔于1990年加固维修,恢复塔刹和副阶、各层栏杆。1979年12月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阳山文塔
阳山建塔始于宋代,此时多为石塔,如建于宋嘉定年间的佛塔。后来为纪念韩文公扶树教道,重视培养后学,先是建了九层石塔,名曰“文塔”。明代阳山又建了磗塔名曰:“文塔”。清代阳山县令潘元音于乾隆五十九年,倡导集资,新建九层“文塔”。第二年乾隆六十年,阳山郑士超赴京考试,荣中进士,消息传来,满县欢腾!后郑士超相继任职浙江、河南道监察御史,因唐代贞元十九年韩愈尝任监察御史,后调任阳山令,是故,阳山民间盛传“两御史”,一是韩御史,一是郑御史。郑士超后来官至朝议大夫。阳山文塔,是阳山重视文教、发扬韩文公教育精神的象征,民间尊奉为阳山县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金山祖庙
金山祖庙坐落在市区以西60公里的大湾镇金(龟)山顶。金(龟)山处在连江与波罗河交汇处,远远望去,如金龟过河之壮,故得名。由于风景优美,又是方圆十里唯一的高地,明朝时始建祖庙,至今已有400多年。庙是前后两殿、东西两厢布局,寺庙以庄重的巨型花岗石作基础,上盖琉璃瓦,雕饰工艺精湛,建筑面积约550平方米。庙门正对着照壁屏风上,是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浮雕画,形态生动;庙前一块天生奇石,状如龙头,向着山下的连江,气度不凡。庙中供奉水神北帝,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北帝生辰,这天庙中香火特别旺,大湾镇人亦将这天当作大节,杀鸡祭神。船行至庙江前面时,船家也会摆好香烛熟鸡,抛洒纸钱,鸣放鞭炮,以求平安,此的镇上、江上一片热闹。金山山腰,是唯一尚存的英德古代五大书院之一的“文英书院”,依山而上,布局严谨,建筑面积880平方米,值得一游。金山祖庙所在的大湾镇每年元宵节还有“炮轰火麒麟”的传统,由几个勇敢的人舞起“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