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邵阳市旅游
邵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61、古卸甲坊
邵阳古卸甲坊是为纪念张飞所建。相传三国时期,张飞驻守昭陵城时,一天张飞巡查街道行到沙井头,见人们纷纷逃奔。县令的大少爷打猎归来,挥着马鞭,见人就打。他见张飞胆敢当道阻拦,挥鞭朝张飞狠狠打来。张飞便大喝一声,挥臂夺过马鞭,顺势将少年拽下马来,打翻在地。县令闻讯领兵来救,张飞便将丈八蛇矛往路边石鼓眼里一插,又将衣甲挂在上面,赤手空拳往路中一站,向县令大声吼道:“你来,爷先赏你一刀!”这一声将县令镇住了。接着,张飞手起刀落,处决了这对作恶多端的县令父子,救民于水火之中。当地百姓便在他当时披挂铠甲的地方,为之塑身建坊,谓之“卸甲坊”,供后世瞻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2、邵阳水府庙
水府庙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中河街。水府庙的主体建筑戏楼重檐六角,宏伟壮观,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因祭祀河神而建庙,明末毁于战火,清顺治十三年(1656)、道光二十一年(1841)重修,当时正殿、厢房、戏楼一应俱全。正殿供奉铁佛像数十尊,1958年因扩建道路,拆毁正殿、戏楼,铁佛像被毁。现存戏楼,系清代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平面凸字形,面阔3间,进深两间,占地145平方米,总高16米。明间为戏台,覆盆藻井,屋顶为二重檐,一层檐六翼角,二层檐八翼角,三层为六角攒尖顶,上置宝瓶。两次间为二层楼房,单檐硬山顶,山墙为马头式封火墙。柱上有大型栌斗,承柱梁架。屋脊、翘角堆塑龙凤鸟兽,檐口饰彩绘。整个建筑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戏楼下临资水,倒影江中,上接霄汉,气势雄壮,故戏楼上的题额为“半入云”。并有联曰:“一弹秋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1983年10月10日,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3、袁月斋墓
袁月斋墓,位于隆回县高平镇石梅村枫岭山。袁月斋(1902-1927),字日辉,生于高平镇棋坪村一贫苦农民家庭。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新化县农民协会秘书长。1927年“马日事变”后,被-团丁抓捕,6月7日凌晨被惨杀于新化城西门岭,葬此。墓座南面北,封土堆高0.7米,径2.8米,石筑墓台。1987年县人民政府修墓并立碑,碑高1.4米,宽0.6米,阴刻行书,载墓主姓名及立碑单位。2011年9月公布为隆回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外缘为起点,四向向各至50米。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0米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4、洞口文昌塔
文昌塔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洞口县城关镇。文昌塔雄伟壮观,堪称古塔建筑艺术的完美力作。文昌塔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同治六年(1868)竣工,光绪四年(1878)刊碑记事。文昌塔为楼阁式砖塔,七级八方,八角攒尖顶,塔刹为铁葫芦宝瓶,通高41米。塔基以条形青石砌筑;边长4.67米,周约37米,高1.7米。塔身七层,每层有门、窗和叠涩式塔檐,檐边饰山水人物等彩画。1至6层檐面盖小青瓦,塔顶盖铁瓦。每层塔檐有8个鳌鱼翘角系铁铃,风吹铃响,清音远扬。一层门上以青砖筑牌科墙门,重檐翘角,叠涩式檐口。门额石匾为“依日月光”。门联曰:“碧水环流地疑蓬岛,青云直上人在琼宵”。塔内有两条通道螺旋而上直至顶层,层层阁室内皆有神龛。二层塔心室地面阴刻双鱼图。三层以上塔室窿顶和甬巷、门巷等处,皆彩绘人物花鸟、双鱼八卦太极图等,计壁画数百幅,诗词上百首,为砖塔中所罕见。塔内有碑9方,其中修塔碑二方,清光绪四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5、洞口金塘杨氏宗祠
杨氏宗祠时代为清末。位于湖南省洞口县石江镇金塘村,此为省内具有独特风格的祠宇建筑。宗祠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竣工于1915年。20世纪60、90年代曾进行维修。祠宇为江南庭院式建筑,坐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台基平面长方形,宽23.2米,长48.85米,建筑面积2029平方米。大门内第一进为戏楼,面阔5间。明间筑戏台,覆盆藻井,双重飞檐,六角攒尖顶。二进为中堂,面阔5间,进深3间,前后出廊,单檐硬山顶,有马头式封火墙。三进为神主堂,面阔5间,进深4间,前出廊,单檐硬山顶、封火墙。两侧有厢房。祠宇构架以穿斗式结构为主,中堂、神主堂明间为减柱抬梁式结构。杨氏宗祠的石雕、木刻、泥塑、彩绘均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如石雕造像6尊,有石狮两对、石猴一对。戏台柱础雌雄石狮各1个,高1.5米,前足直立,后腿盘屈,作“昂首挺胸,威镇百兽”状。座基周围镂刻花草虫鱼。祠内共有大小柱础94个,造型各异,刻工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6、贺金声墓
贺金声墓时代为清末。位于湖南省邵东县两市镇峦兴村,此为清末著名的爱国主义者贺金声的坟墓。墓在峦山岭半坡上,圆形,高0.8米,厚0.32米,墓围直径7.9米。墓围和墓冢均以石灰岩垒砌,外表涂以水泥砂浆。前有石碑,高0.85米,宽0.48米。碑文阴刻,中坚铭“贺公金声墓”,墓前方80米处有贺金声祠,旁有贺金声纪念馆。贺金声(1853—1902),号直方,邵东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邵东佘田桥发动农民起义,竖“大汉佑民灭洋军”旗帜,队伍扩大至10余万人,声震南方数省。是年9月27日,被湖南巡抚俞廉诱杀于双峰县青树坪。后人将其安葬于此。1983年10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57-5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7、三渡水节孝坊
湖南省新宁县的三渡水牌坊,又称“李赵钱妻何氏坊”、“三渡水节孝坊”。牌坊坐落在湖南省新宁县一渡水镇三渡水村,它处在当时新宁通往东安的主要驿道上。牌坊于大清道光三年(1823年)冬竣工。三渡水牌坊是楼阁式样的建筑。全部由大块脊石嵌镶而成。高10米,宽7米许。自上至下,重叠三层,从左到右,并列三门,中门高3米,宽2.3米,侧门高2.7米,宽1.6米。四根0.4米见方、7米高的石正柱,挺立在四个巨大的石磉上,支撑着整个碑楼,结构严谨,气势端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8、绥宁普照寺
普照寺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系青坡里(今析为联民、麻塘、枫木团、河口、竹舟江5个乡)黄皈依师募化创建。嘉庆二十二年(1817),青坡里劝首杨通鉴、李元芳约请绥宁人蓝绍裘、莫中立、杨通义总理其事,在周围诸县募捐,得银3000两,进行大规模改建,六年后方才工竣。后来又经多次修葺。普照寺共有5进,依山势梯级上升,依次为山门、灶王殿、关圣殿、正殿、南岳殿。寺之全部构件包括基础、柱子、横梁、檩子、窗户、门框、瓦片、匾额、对联等等都用青石打制。寺内碑刻和对联很多且保存完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9、雅居坑古建筑群
雅居坑古建筑群位于太芝庙镇龙山村雅居坑,地处龙山南麓,海拔670米。房主系龙山锑金矿创始人陈氏家族。台基平面为不规则长方形,坐北朝南,由中间正房和左右楼房三个四合院组成一个院落群,总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现有住房近100间。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至光绪年间(1857—1908年)多次扩建。布局紧凑,结构严谨,工艺简洁大方。窗棂、门楣等木结构件镂雕花鸟人物,技艺清湛。研究清代晚期居民建筑与湖南锑金矿开采历史珍贵的实物史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0、茶山袁氏宗祠
茶山袁氏宗祠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2011年被列为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座西北朝东南,中轴线上自东南向西北依次为牌坊、前厅、天井、正殿。两侧建厢房。牌坊砖石三重檐悬山顶,天井中铺青石通道,两旁植树,正殿木结构,穿斗式,封火山墙,小青瓦悬山顶,供奉袁氏祖先塑像三尊(现在有五尊)。该宗祠为周边袁氏总祠,每年清明云贵袁姓都来此祭祖,是一处重要的宗族活动场所。2011年11月公布为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茶山袁氏宗祠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以外墙墙基为起点,东、南向各至50米处,西、北向各至3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起四向各外延30米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1、杨氏官厅(杨氏宗祠)
杨氏官厅杨氏官厅(杨氏宗祠)(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儒林镇大竹坪村,明末崇祯五年(1632年)开始修建,其名始于明隆武二年(1646年)。钦命太僕寺少卿、湖南巡按监军监察御史杨乔然由京奉旨还乡祭奠竹枝坡、邓公冲、婆子冲先茔,偕七户子孙修建次祠堂,而奏请以题名。直到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先后分三次才建成。官厅为宫殿式建筑,古朴庄严。内立“杨氏世勋”石碑,载有杨乔然奉旨还乡祭奠竹枝坡的始末。一直为当地杨姓后裔祭祀之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2、洪桥
洪桥作为宝庆东大门,历史悠久,建制逾千年。洪桥有着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洪桥桥长56米,宽7米,高8米,6拱,桥上建有风雨长亭,亭中有七圣殿;大东路上的洪桥铺仍保留众多旧时遗迹,古色古香,韵味悠长;原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故居距洪桥约1.5公里,原红二十九军军长谢嵩将军的故居距洪桥不足2.5公里,此外,洪桥周边数公里的邵水流域内,还出过江南提督杨金龙、教育家李宝圭等不少历史名人,人文资源十分丰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3、邵阳文昌阁
文昌阁在岩寨乡岩寨村。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原供有“文昌帝君”。阁为砖木结构,分三层十六柱构成,每层四角均为四柱,各有交叉挑枋负重檐角和阁顶。底基长宽均为八米,各层依次缩小,成方形宝塔状。层层翘角飞檐,脊背彩绘粉饰。阁顶四面倒水,中有球状尖顶。下层周围砖墙,南有大门,门上挂有文昌0匾。上两层为木柱板壁,绘花草虫鱼,中嵌雕花窗格,具有浓郁的侗族建筑风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4、寨市古建筑群
2009年2月寨市古镇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11年1月寨市古建筑群成功申报湖南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8月寨市古镇被批准为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湖南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寨市古镇恢复建设花繁果硕,旅游逐渐升温。自2009年以来,寨市古镇接待了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参观考察,接待了成批的中外游客和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寨市已成为红色游、民俗游、古镇游的热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5、石江武安宫
石江武安宫,位于洞口县石江镇城区中心,处平溪江南岸。武安宫又名忠烈祠,始建于明朝,清康熙三十四年、光绪十六年两次复修。1935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长征经过石江时,曾借宿武安宫,开展抗日反蒋、打恶济贫等革命活动。2000年到2004年,石江镇各界人士自发筹资近60万元,对武安宫的关圣殿、南岳殿进行了抢修,并原址重修了牌门、戏楼和左右厢房。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6、山寺晓钟
山寺晓钟。后城内太平巷之太平寺迁东山,两寺合并,为宝庆府聚僧讲经之地,称为太平兴国东山讲寺,简称东山寺。明嘉靖年间(1522-1566)移县署钟楼之“景泰铜钟”于寺内。每当清晨,嘹亮的钟声远播于街巷闾里和资、邵二水的行舟渔船之上。明兵部侍郎张同敞有《东山寺》诗:“古寺入风幽,村烟江水头。木疏钟磬落,人静雨花流,有客寻闲约,逢僧问静修。擎杯云到掌,醉为此山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7、胡曾墓
胡曾为唐朝诗人、爱国文臣,系长阳铺镇秋田村人,著有《咏史诗》150余首,为史上“以诗咏史”第一人。胡曾以关心民生疾苦,针砭-权臣而著称。其诗通俗明快,褒贬明确,晚唐、五代时流传盛广。胡曾的《答南诏牒》一纸退兵,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现胡曾墓位于长阳铺镇秋田村秋田小学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前“草檄平南万古功勋诏日月,吟诗咏史千秋翰墨壮山河”为其一生的最好评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8、观音岩宫
观音岩宫位于隆回县石门乡长生村犀牛山腰上。始建于清代,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座西北朝东南,中轴线上自东南向西北依法为神光殿、南岳殿、观音殿、千手观音殿和观音阁,造型各异,墙上雕绘双龙戏珠、五龙拱圣、山水等图案。据考,观音岩源于犀牛山半山腰一岩洞内有一天然貌似观音的石柱,当地百姓即建寺膜拜,始成观音岩寺。2011年9月公布为隆回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9、袁也烈故居
袁也烈故居位于黄桥镇大铺村袁家垅岩塘院子,是袁也烈将军童年和少年时期的住所。系袁也烈之父、晚清秀才袁崇璞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修建的江南农家小型四合院,坐北朝南,平面沿中轴线依次为槽门、内坪、正屋,两侧分别为厢房、厨房、杂屋、猪舍等建筑。槽门、正屋为纯木结构,其余为土坯砖木结构。总占地面积545平方米,建筑面积242平方米。故居槽门上端悬挂着一块横式木质牌匾,匾上楷书阴刻袁崇璞亲笔手书“退步小舍”四个刚劲有力的金字。缘因袁家住房原在大铺大院子,系祖上遗产,兄弟分家时发生口角。他父亲为了家庭团结,把分得的住房主动让给了兄长居住,自己另选地址来这里修建新房,取名“退步小舍”,意在告诫子孙,凡事以和谐为先,不争强好胜,退一步海阔天空,存忍让息事宁人。进入槽门,是一个不失古代“睢园绿竹”风情的小庭院,院内长有桃、李、柿、柚等各色果树,长年叶绿花香,四季硕果累累。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尽头,有一口小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0、刘光才墓(含紫霞庵)
刘光才墓(含紫霞庵)地址:新宁县崀山镇时代:清江南提督刘光才墓所在地新宁崀山紫霞峒景区据《江南提督新宁刘公华轩行状》记载:新宁刘氏来自江西泰和,历代务农,直到刘承深才开始从事读书科举事业。刘光才的曾祖刘晋桃,祖父刘盛耀,父亲刘承深,都是普通的农民,后都因刘光才而赠光禄大夫、建威将军的封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